西方涉华经济纪录片的话语分析

2016-04-06 07:17刘忠波
关东学刊 2016年8期
关键词:纪录片

刘忠波

西方涉华经济纪录片的话语分析

刘忠波

作为一种话语形式的“中国威胁论”,在《中国内外》《中国人来了》等纪录片中,西方国家涉华经济舆论的基本报道框架为:中国是西方可怕的具有潜力的竞争者,在世界上拥有强大的政治、经济和军事的力量。《资本主义的人民共和国》《中国的崛起与动荡》等西方纪录片围绕“中国制造”展开对中国经济的形塑,一方面是以“中国制造”为代表的高速发展的、急剧活力的中国经济,正在世界范围内产生影响;另一方面是“中国制造”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例如,产品质量、工人权益和劳动保障等一系列问题。中国经济形象也常见对环境议题的导向,由于环境问题的公共性,中国一直面临国际社会上藉由环境问题的施压,其中就包含西方媒体对中国环境问题的持续性批评。

中国经济形象;中国威胁论;中国制造;西方纪录片

1990年代开始,中国形象经历了一个“贫弱中国”到“崛起中国”的转变。以早在2006年4月至10月“对外传播中的国家形象设计项目组”所开展的“中国国家形象境外公众调查”*“中国国家形象境外公众调查”的基本情况和分析可参阅:《中国国家形象境外公众调查分析》,收入《对外传播中的国家形象设计》,北京:外文出版社,2012年,附录一。为例,中国整体形象正表现为:“经济崛起的大国”(62.58%)、“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54.08%)、“富有吸引力的国家”(46.09%)、“贫富差距很大的国家”(38.45%);中国经济形象则为:“速度惊人”(61.87%)、“影响全球资源与环境”(37.16%);中国军事形象为:“不是对别国的威胁”(37.63%)和“对别国的威胁”(32.14%)两种比例相当的观点等。*对外传播中的国家形象设计项目组:《对外传播中的国家形象设计》,北京:外文出版社,2012年,第61-65页。通过分析发现,这个调查的结果与近十年来西方涉华经济纪录片所塑造的中国经济形象是相当一致的,国外公众对中国形象的看法一定程度上正来源于西方传媒所塑造的中国形象。

一、中国崛起背景下的“中国威胁论”

ABC(American Broadcasting Corporation)的《中国内外》(China Inside Out)、BBC(British Broadcasting Corporation)的《中国人来了》(The Chinese are Coming)和Channel 4的《中国的崛起与动荡》(China:Triumph and Turmoil)之《超级大国》(Superpower)虽然由不同的制作机构完成,但3部影片的主题、内容和框架都较为相似。在国际跨文化传播中,西方各国电视媒介对中国经济的国际传播议程设置具有一致性。几部影片都在试图回答“中国的崛起对世界意味着什么”,塑造了一个“世界正面临着不可阻挡的中国崛起”的中国国际形象,也典型地反映了中国形象与外部舆论环境的关系。

正如《中国内外》中解说词所评价的:“中国,一个对世界日益重要的国家。正在经历改变自我的历程,同时也是改变世界的历程。中国崛起,被认为是21世纪世界范围内重大的政治事件。”中国经济形象一直是中国形象内涵中相对最为正面的部分,随着中国的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提升,中国首先是一个崛起的、速进的、巨变的现代中国形象。Channel 4出品的《中国的崛起与动荡》的主持人、撰稿人是英国著名的历史学家尼尔·弗格森(Niall Ferguson),解说词在一开头提出影片的拍摄动机就是要审视中国崛起对世界可能的影响。中国经济崛起将意味着中西间政治力量的变化,欧美国家对中国经济依赖性越来越大,西方国家是否需要担忧中国对全球金融事务的影响力?(“Should western nations should be worried about the country’s influence over financial affairs worldwide?”)*http://www.channel4.com/programmes/china-triumph-and-turmoil。同时,这部影片相当的篇幅也对中国社会长期的稳定性表示了怀疑。

《中国内外》是一部以探寻中国发展对世界的影响为主题的影片,内容围绕中国力量正如何以全新的姿态面对世界展开,分别拍摄了中国对安哥拉、巴西、柬埔寨和美国不可忽视的经济影响。在安哥拉部分,中国为安哥拉提供巨额贷款,中国工人成群地来到安哥拉,他们正在改变这个国家。影片认为,中国正在做的,是美国做不到的事情。这其中有积极的影响,但也使得安哥拉贫富差距拉大。在巴西部分,随着中国的生活消费需求量迅猛增强,巴西大豆正在不断地运往中国,十三亿人的需求使巴西成为了世界第一农业贸易出口国。同时,亚马逊的生态遭到的破坏与巴西所面临的农业压力有所关联,甚至提出中国是否要为亚马逊生态遭到破坏负责的问题。在柬埔寨部分,中国人在此地开设大量工厂,许多柬埔寨青年人学习汉语,汉语被认为是柬埔寨繁荣的“入场劵”。在美国部分,中国作为世界工厂拥有大量的劳动力,为美国提供了廉价的商品,同时中国购买大量的美国债券,清楚地阐释了中美互相依赖的关系。相类似的是《超级大国》,作为《中国的崛起与动荡》的最后一集,主要内容也是关注中国的“海外扩张”和对非洲的资源开发,拍摄地点仍是与中国合作密切的赞比亚。

《中国人来了》第1集主要拍摄了中国人在非洲的工作生活,重点关注了中国海外扩张对安哥拉、赞比亚、津巴布韦、刚果、坦桑尼亚等非洲各地的影响,拍摄地包括了非洲的安哥拉工地、赞比亚动物保护者、做生意的中国人、开设养鸡厂的小老板,采访了当地人对中国人在非洲的看法,涉及对中国多方面的负面观点。影片认为安哥拉从中国获得铁路等基础建设援助的前提是,中国从安哥拉获得了石油。其中,“中国人在津巴布韦”的段落,解说词提出:“由于自身不光彩的历史,中国政府不太可能为非洲人民的权利而斗争。而中国的非洲盟友,包括非洲最差劲的统治者。”在赞比亚,偷猎大象的行为十分猖獗,濒临灭绝的大象与中国人对象牙制品的需求有关;养鸡的中国人抢了本地人的饭碗,赞比亚人正为中国人贩鸡感到“愤怒”,主持人为了证明赞比亚的“强壮的”鸡和中国的“病怏怏的”鸡的不同,现场炖鸡品尝,试图证明中国人的鸡肉不那么美味。不仅如此,中国人还主导了赞比亚的矿业,让当地人失去了工作机会。在刚果,中国拥有的矿场存在太多“对工人的虐待和对人权的侵犯”。最后,一位中国老者正在带领一群非洲青年人打太极,以坦桑尼亚海滩上的太极段落隐喻了中国和非洲的关系。

《中国人来了》第2集的主要内容是美洲大陆与中国发展的关系,开头的解说词如下:“这一段旅途,我将纵穿美洲,从巴西到美国。我将拜访世界最大的矿山,成吨铁矿石从这里装船运至中国。看看中国对资源的惊人需求,是如何威胁世界上最大热带雨林的存亡,你能看到木炭加工在这里造成的毁坏。……中国这股迅猛的势头,将如何打破世界均势,而对我们来说由意味着什么呢?”在巴西,亚马逊流域正受到世界对于资源需求的压力,这种压力被认为更多地来自于中国,主持人走访了巴西的建筑工地、港口、矿区,渲染中国的能源需求,巴西的农产品、铁矿石等正在运往中国。不但非洲、拉美等发展中国家受到了中国的冲击,美国也受到了来自中国的巨大影响。在美国,中国的制造业对美国工业核心地带造成了冲击,影片拍摄了不同立场的人,其中一个段落是关于是否应当使用来自中国政府的资金进行汉语教学的争论。

在《中国人来了》中,中国政府所宣扬的外交政策并没有得到体现,而是塑造了中国外交的负面形象。对于这一点,马克林的观点较有代表性,他认为中国在非洲的角色的西方形象多为负面,显示了西方的道德优越感,主要体现在三点:第一,中非的外交关系是新型的殖民主义;第二,非洲当地人对中国人是厌恶和憎恨的;第三,中非关系破坏了以美国为代表改善非洲人权状况所做的努力。*[澳]马克林:《我看中国:1949年以来中国在西方的中国形象》,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年,第88页。在中国和非洲诸国的关系中,中国被描述为“逐利的”“破坏性的”“索取的”“忽视人权的”“被普通民众抗议的”,解说词多次将中国和以往非洲的殖民国家进行比较,强调西方国家在非洲的利益正在被中国所取代,暗示中国在非洲的经济行为是带有“殖民性质”的。在中国和美洲诸国的关系中,不断渲染中国经济对美洲大陆的破坏性,由“中国产品威胁论”过渡到了“中国军事威胁论”,直接对比了中美之间的军事关系。影片认为中国正威胁美国霸主位置,甚至正在改写游戏规则,中国已经成为国际经济的最大受益者。

作为一种话语形式的“中国威胁论”,在西方国家涉华舆论中的基本报道框架为:中国是西方可怕的具有潜力的竞争者,在世界上拥有了可怕的政治、经济和军事的力量。“中国威胁论”认为中国经济崛起,综合实力增强,但并非是一个民主、文明的国家,以恐惧和反感的心理看待中国的发展。中国经济的崛起常常被导向“中国威胁论”。“中国威胁论”于1990年代开始在欧美流行,一度成为一种国际舆论潮流,也被认为是与“黄祸论”(Yellow Peril)一脉相承的论调,主要反映在“如何看待中国发展”的问题上,“当前的‘中国威胁论’是西方世界进一步将中国视为潜在的战略对手,有意夸大全球化进程中与中国的利益冲突和文化冲突的产物;尤其针对‘中国崛起’,逐渐形成了‘中国对亚洲及世界和平与发展构成威胁’、‘要求遏制中国发展’的理论和舆论观点,并通过官方、外交、学术、传媒途径广为传播。”*姜加林主编:《中国威胁还是威胁中国?——中国威胁论研究》,北京:外文出版社,2012年,第11页。这种论调以西方意识形态化的二元对立思维方式来理解中国发展,简化中国问题,忽视国际市场自由竞争的前提和中国合理的经济发展诉求,有着舆论制华和遏制中国崛起的意图。

二、“中国制造”话语的形象内涵比较

西方涉华纪录片持续关注中国经济,集中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发展变化,以及未来的走向和挑战。中国经济问题往往会扩散到中国影响力、中国政治体制改革、中国对外政策等多个领域的讨论。西方纪录片往往围绕“中国制造”展开对中国经济的形塑,一方面是以“中国制造”为代表的高速发展的、急剧活力的中国经济,正在世界范围内产生影响;另一方面是“中国制造”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资本主义的人民共和国》就认为:“中国对全世界做出的最大的贡献是廉价而可靠的劳动力”,“大量贫困人口既是中国的劣势,也是中国的优势,称为中国悖论”(解说词)。关注“中国制造”涉及的环境问题、工人权益和劳动保障、中国对其他国家的经济影响等一系列问题。

关于“中国制造”不同的形象内涵

2005年,美国独立电视公司(Independent Television Service)制作了一系列在美国公共广播系统(Public Broadcasting Service)播出的纪录片,其中一部名为《中国蓝》(China Blue),以常常接触中国商品的美国观众有可能感兴趣的“中国制造”问题为内容。影片认为中国社会经济快速成长,可是带给人民的却是绝望的境况,拍摄了作为世界工厂的中国科技的低端性以及劳动者的生活状况,导演Micha X.Peled还刻意强调了拍摄被阻止的过程。中国官方批判西方媒体歪曲中国形象,同时将拍摄行为视作一种显而易见的威胁,对拍摄行为进行限制,但是这种限制又使得影片在西方社会语境中获得更多的影响力。相比影片,受阻的拍摄行为本身也成为带有意识形态性质的社会实践。

西方媒体并非没有对国外企业在中国经济行为的自我批判和反思,2006年BBC的《诺基亚在中国》(Made in China)以经济学家密尔顿·弗里德曼(Milton Friedman)的名言“企业的社会责任就是增加自己的利润”作为影片开头的题记,实际上是批评了外资企业在中国生产过程中的不道德行为。中国作为制造工厂处于一个被剥削的地位,中国经济发展所付出的代价,正是中西间不平等的经济关系所造成。另一部是2005年David Redmon的《狂欢节:中国制造》(Mardi Gras:Made in China),一方面揭露了中美之间不平等的经济贸易关系,另一方面又批判了中国社会的贫富失衡和不公正。影片采取了鲜明的对比结构,中美处于全球化市场的上下两端,在中国福州,中国的女工正在生产一种色泽鲜艳的、廉价的塑料珠子,她们每月只有60美元的收入,不得不忍受着严苛的工厂规定束缚以及恶劣的生活条件,一位女工唯一的愿望是家中年幼的弟弟能够受到良好的教育;在美国新奥尔良,青年人正在庆祝狂欢节,塑料珠子成了性和情欲的隐喻,被抛掷各处,他们正在享受着资本主义自由市场经济所带来的好处,导演就中国女工的问题进行了采访,但没有人关心珠子的生产来源,更不愿意理解中国女工在“血汗工厂”的遭遇。*Susan M. Alexander,Mardi Gras: Made in China by David Redmon,Teaching Sociology, Vol. 34, No. 2 (Apr., 2006), pp. 203-205.

当然,也有西方媒体注意到了“中国制造”正在实现的改变,在一些影片中,“中国制造”正在摆脱廉价劳动力的、少技术含量的、低质量的等一系列刻板化形象。《中国的崛起与动荡》第3集《超级大国》就认为全球力量正在发生变化,西方拥有技术优势的时代正在成为过去,中国科技的创新性不断加强,开始摆脱低技术水平的初级阶段。在这一部分中,中国技术创新问题受到了肯定,但整体论述仍是在“中国威胁论”的话语框架中展开的。

近几年,中国主流媒体纪录片对“中国制造”展开了一系列自我塑造,改变世界经济格局的“中国制造”被赋予了不同于西方纪录片他者化的内涵和意义,比如《跨越:中国制造》《大国重器》《激荡三十年之中国制造 成长有烦恼》《汽车百年》《飞天梦》等。2009年CCTV播出了5集纪录片《跨越:中国制造》,主要从“制造的竞争力”“品牌在缝隙中渐进”“创新的世界观”“国际化之路”“升级中国制造”几个方面展开。“制造的竞争力”部分强调“中国制造”良性竞争,肯定了中国企业家的进取心和创新精神,并借用对美国学者安东尼·范·阿格米塔尔的采访提出:“有些人的观点是错误的,他们认为中国的成功,是建立在低廉的人力成本优势之上的,事实并非如此,他们能够成为世界级企业,是因为他们做的更好、更智慧、更快捷,他们敢于将自己暴露在国际竞争之中,而别人没有这么做,这才是它们成功的原因。只考虑到人力成本因素的观点则是偏见的”(采访段落)。“中国制造”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方式发生改变,人力竞争力正在转变为技术竞争力。“品牌在缝隙中渐进”部分则指出了一直被国际舆论界忽视的“顺差在中国,利益在美国”的事实,以往“中国制造”由于缺少技术、缺少品牌,在市场上得不到应有的尊重,现如今,“中国制造”正致力于产品时代向品牌时代的转型。“创新的世界观”部分和“升级中国制造”部分提出“中国制造”正通过管理升级、环保升级、技术升级实现对高品质的追求。“国际化之路”则重申了“中国制造”正是中国接受全球化挑战,积极地融入世界的一种方式。《大国重器》是以中国装备制造为主要内容的纪录片,“见证中国制造推向国家走向自立自强的生动历程”,分为“国家博弈”“国之砝码”“赶超之路”“智慧转型”“创新驱动”“强国制造”6集。在“国家博弈”中,中国能够在国外承建大型项目正依靠强大的装备制造的能力,大吨位自卸车、风电发动机、桥梁制造、港机制造等大型装备的制造能力正成为大国博弈的核心之一。中国企业不断突破技术瓶颈,提升大型高端装备的制造能力,逐渐成为全球第一装备制造大国。国内“中国制造”题材纪录片涉及的各种议题也可以视作对国际舆论对“中国制造”负面论调的一种回应。

三、中国经济形象对环境议题的导向

由于环境问题的公共性,中国一直面临国际社会上藉由环境问题的施压,其中就包含西方媒体对中国环境问题的持续性批评。中国的环境问题是域外中国题材纪录片的基本议题之一,不但有《仇岗卫士》《人造风景》等中国环境题材的纪录片,《内视中国》《资本主义的人民共和国》、“河流与生活系列”之《长江》等对当前中国进行综合性阐释的纪录片,也都离不开中国环境议题的段落,这其中既有对中国环境问题基本事实的论述,也包含有偏见和误读。

首先,中国环境被渲染为“岌岌可危”的、“病入膏肓”的。“中国正在为他们的快速经济发展付出代价,财富被少数人占有,污染却波及所有民众”,“中国13亿人口的水、空气和土壤已经岌岌可危”(《内视中国》),“由于河底水流的停滞不动,长江已经带不走城市的垃圾,这些垃圾现在都推积在静止水库中”,“人类干预长江河道的积累性冲击,已经让长江病入膏肓”(“河流与生活系列”之《长江》)。而《镜头下的中国》中“环境大变动”部分,则呈现了摄影师镜头下中国的现代化过渡的环境景象,将中国形容为一个失去的、迷茫的,处于集体失忆的时代,“一个盲目服从于速度与权力的时代”,“世界工厂的成长已无法踩刹车,贫富悬殊的现象也已无法避免,在土地面积与人口两个茫茫大海中,可以预见的是整个国家将是自己土地上的俘虏,中国因此宿命地变成一个自己对抗自己的活体实验(解说词)”。

西方纪录片的中国环境形象话语大多是负面表述,认为中国追求经济快速发展,无节制的资源消耗,缺少环保意识是导致恶劣的环境形象的主要原因,其中既有对中国破坏的生态环境的担忧和批评,也有对环保事件和环保运动的关注,常常会拍摄代表性的民间环保人士,主要议题包括水体污染问题、生态破坏问题、能源污染问题、空气污染问题、垃圾污染问题几个方面。《资本主义的人民共和国》解说词是如此阐述的:“污染是中国大部分地方出现的问题,大部分原因是煤炭。大同在大城市外一个半小时的路程,这些污垢源于这是一个煤镇。这是繁荣的代价。没有经济增长,你无法带领近十亿人脱离贫困。于是中国需要煤炭。没有煤炭,就没有增长。并不是他们不关心,困扰全世界的同一个问题,但是在中国,经济压倒一切,污染、腐败,甚至是工人的安全。”

《环境的变迁》还强调中国环境污染对其他国家的危害,意指中国生态环境对全球环境负面影响:“这条河流由西藏流向印度和孟加拉国,全球有三分之一人口使用来自中国的水。中国的酸雨落在日韩两国境内。中国工厂烟囱排放的废弃污染远及加拿大。但是,使得个人或者工厂处理排放物的诱因并不多。这是个典型的例子,一家位于村郊的小工厂,工业废水从一旁排出。废水直接流入农民用来灌溉的沟渠。”(《环境的变迁》解说词)

《人造风景》中的“风景”具有象征意义,指中国的工业景观破坏掉的环境形成的“超自然的风景”,影片以工业风景摄影师爱德华·伯丁斯基*具体项目介绍可参见:http://www.edwardburtynsky.com/。(Edward Burtynsky)在中国的图片拍摄活动为主要内容。伯丁斯基摄影作品的美学系统建立在工业化侵入自然环境所形成的视觉奇观上,带有抽象性的画面强调了非人性化的巨型工业规模。导演白切渥强调纪录片只关注摄影作品本身,而不是摄影艺术家及其社会主张,同时又采用了一种“实用的”,可以唤起公众环保意识的纪录片形式。影片延续了摄影作品的表述框架,将摄影作品的内涵以纪录片的形式进行了转化,从影片内容来看,一方面,赋予了压倒性的抽象,另一方面,“无数的小部件”和“丰富的有机生活”,也构成了中国形象及其图像。*Nadia Bozak,ManufacturedLandscapes,Film Quarterly, Vol. 62, No. 2 (Winter 2008), pp. 68-71.

中国环境问题是带有抗争性的,西方话语常见关注环保抗争事件、公民行动和民间环保人物,批评中国政府的不作为和视而不见,将环境问题归责于中国政府经济发展的“短视”。“河流与生活系列”之《长江》和《内视中国》就拍摄了吴登明、霍岱山、王灿发等环保人士。杨紫烨的《仇岗卫士》则拍摄了安徽仇岗村在一位叫做张功利村民的带领下,1800多名村民整体性地与当地严重工业污染的工厂进行抗争的故事,交织着村领导的腐败、当地政府的不作为和工厂老板的暴力,这场抗争看起来惊心动魄,最终的结果是村民取得了胜利,工厂迁址到了几公里外的地方。《内视中国》中《环境的变迁》(Shifting Nature)一集,对中国环境部分问题的处理采取了较为客观的态度,不但提出中国严峻的环境问题,比如因水污染而导致的癌症高发率,也拍摄了国内诸多的环保活动,少见地采访了环保局高级官员,显示了中国官民双方都日益增强的环保意识。

以BBC为例,BBC作为西方代表性的电视媒体一直将公正性视为最重要的新闻基准,在国际传播过程中也具有相当的公信力,部分节目却不可避免地受到制作人的立场和经验的左右,出现了不同政治观点的制作人、主持人将个人的政治态度置于节目中之中及无法确定来源的数据的误导性等问题。曾在BBC任职二十五年之久的罗宾·艾特肯在《我们能相信BBC吗?》一书中分析了“全景观”(Panorama)栏目“卑劣的偏见和曲解的例证”*[英]罗宾·艾特肯:《我们能相信BBC吗?》,马建国译,北京:新星出版社,2012年,第8页。,批评了BBC所标榜“独立、公正、自由”背后的偏见和偏向,“那就是BBC极力吹嘘的所谓‘公正’,在很大程度上来说只是一个神话而已。事实上,BBC只是极力营造了一个对我们这个世界的单边看法”,“那就是BBC强大的机构偏见玷污了它自己的新闻产品”。*[英]罗宾·艾特肯:《我们能相信BBC吗?》,马建国译,第2页。

部分BBC纪录片采用西方视角下双重标准考察中国经济问题,只是西方传媒机制惯于负面报道的价值观念传统的缩影,其中折射出的是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固有的偏见和歧视。2011年2月18日《环球时报》发表了英国特约记者霍斯欧针对《中国人来了》的《BBC纪录片抹黑中国形象》一文,认为“纪录片的内容依然在批评‘中国人在当地大肆购买原材料、无视当地经济和生态发展’的老调子上”*霍斯欧:《BBC纪录片抹黑中国形象》,《环球时报》2011年2月18日。,批驳这部纪录片故意抹黑中国形象,在非洲煽动反华情绪。

2014年2月BBC播出了《世界如何愚弄中国》,这是一部中国崩溃论调下的纪录片,围绕中国经济是不健康的、被高估的、面临崩溃的危险而展开,影片将武汉作为中国城市经济发展的负面典型进行拍摄,国有企业的垄断,信贷规模的失控,房地产的泡沫化,城市化的盲目,“中国的经济奇迹会走向终点,正如中国的经济重塑了整个世界,一旦崩溃也会深重地影响世界”(解说词)。7月29日《长江日报》发表了《是中国愚弄世界还是西方舆论愚弄自己》一文,针对这部影片中的内容进行了回应。经济学家陈平接受采访时认为:“最后,我们要警惕西方媒体对中国民意的副作用。中国的改革开放在经济上赢了,但是舆论上没有赢,还是西方世界观主导中国媒体和学术界。”*《是中国愚弄世界还是西方舆论愚弄自己》,《长江日报》2014年7月29日。从影片中可以看到,BBC摄制组在中国的拍摄受到了当地官方的支持和配合,但并没有获得官方期望的以正面经济发展为主题的报道内容和效果。最初,当地官员面对镜头对于解释官方的价值认知有着相当的自信,但这种自信立刻遭受了来自于影片主题阐释的不愉快和羞辱,《中国人来了》《世界如何愚弄中国》等案例清楚地说明了中国形象以纪录片为中介在国际传播中世界感的挫折,*贺照田:《当中国开始深入世界……》,铃木将久主编:《当中国深入世界——东亚视角下的“中国崛起”》,香港:香港亚际书院,2016年,第16-47页。实际上,也提出了如何克服跨文化互动中的误解和心理落差的命题。

2015年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基于纪录片的我国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体系构建与传播研究”(15BXW026)。

刘忠波(1979-),男,文学博士,南开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天津 300071)

猜你喜欢
纪录片
超赞的自然纪录片
ROUGH CUT
一部微纪录片的感悟
纪录片之页
纪录片拍一部火一部,也就他了!
纪录片之页
时尚纪录片的生意经
私藏家:它们真的很好看
聚焦《歌剧院》:新纪录片讲述大都会搬迁史
谈短时纪录片的创作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