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莛洋 阳志高
黑面包实验产物对废水中Pb2+的吸附性能研究
◆戴莛洋 阳志高
将黑面包实验废弃物处理后用于铅离子的吸附实验,探讨铅离子的初始浓度、吸附剂用量、溶液pH值对吸附铅离子的影响,并进行铅离子脱附实验,考察黑面包实验炭产物的再生能力。实验结果表明,黑面包实验废弃物可以有效去除溶液中的铅离子。
黑面包;实验;铅离子
10.3969/j.issn.1671-489X.2016.01.136
含铅离子的工业废水主要来源于机械加工、矿山开采、钢铁及有色金属冶炼和铬黄颜料等,每年的排放量极大,对环境和人体造成严重的威胁。国内外利用各种多孔材料吸附铅离子的研究不在少数。在此之前,对人教版必修一教材中黑面包实验废弃产物展开研究[1],蔗糖经过浓硫酸炭化后形成多空的海绵状炭,并引入磺酸基团。本文将黑面包实验废弃物处理后用于铅离子的吸附实验,取得较为满意的结果。
实验用品移液管、容量瓶、锥形瓶、注射器、精密微型电子分析天平、磁力搅拌恒温水浴锅、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硝酸铅、黑面包实验废弃物。
黑面包实验废弃物预处理将黑面包实验产物用去离子水充分洗涤,至洗涤液中检测不到硫酸根离子止;加去离子水煮沸2 h,中间换水一次,以充分除去吸附的硫酸分子和其他可溶性物质;过滤,80 ℃条件下干燥12 h。
吸附实验
1)系列浓度铅离子(Pb2+)标准溶液的配制:准确称取0.800 g硝酸铅于500 mL烧杯中,加入适量去离子水搅拌溶解,转至1 L容量瓶中加水定容,摇匀,得到500 mg· L-1Pb2+的标准溶液;准确移取25.00 mL 500 mg·L-1Pb2+的标准溶液于250 mL容量瓶中,加入去离子水定容,摇匀,得到50 mg·L-1Pb2+的标准溶液。
2)吸附时间的影响:准确称取0.8 g黑面包实验炭产物于250 mL锥形瓶,加入200 mL 50 mg·L-1Pb2+标准溶液,常温下搅拌,在吸附时间达到1、2、3、5、7、9小时,分别于上层清液取样测定铅离子浓度,计算吸附量qt和除铅率£;溶液中铅离子浓度用原子吸收火焰法测定。吸附量qt和除铅率£的计算公式如式(1.1)和式(1.2):
式中,qt——t时刻吸附量(mg/g);V——溶液体积(L);C0——吸附前铅离子的浓度(mg·L-1);Ct——t时刻铅离子的浓度(mg·L-1);W——黑面包实验炭产物的质量(g);£——除铅率(%)。
3)吸附剂用量的影响:准确称取0.3 g、0.5 g、0.8 g、1.0 g黑面包实验炭产物分别放置于4个250 mL锥形瓶中,分别加入200 mL 50 mg·L-1Pb2+溶液,室温下搅拌;在吸附时间达到10、20、30、40、50、60、120、180分钟,分别于上层清液取样测定Pb2+浓度,计算吸附量qt和除铅率£。
4)pH值的影响:准确量取4份50 mL 50 mg·L-1Pb2+溶液分别加入4个洁净的锥形瓶,使用盐酸和烧碱调节溶液pH值,pH值分别为2.5、3.5、4.5、5.5;再分别加入0.2 g黑面包实验炭产物,吸附时间达到10、60分钟,分别于上清液取样测定铅离子浓度,计算吸附量qt和除铅率£。
吸附时间的影响实验探究了黑面包实验炭产物对Pb2+吸附达到平衡所需时间,以0.8 g黑面包实验炭产物为吸附剂,于250 mL锥形瓶中加入200 mL 50 mg•L-1Pb2+溶液,实验结果如表1所示:黑面包实验炭产物铅离子的吸附非常迅速,在实验设置的10~20 min内,溶液中铅离子的浓度仅仅在比较微小的范围内波动,说明已达到吸附平衡。
表1 吸附时间对除铅率和吸附量的影响
吸附剂用量的影响为了确定最佳吸附剂用量,在相同的吸附时间内(10 min),在分别研究了0.3 g、0.5 g、0.8 g、1.0 g黑面包实验炭产物对200 mL 50 mg·L-1铅离子溶液中铅离子的吸附效果,吸附结果如表2所示:随着吸附剂用量的增大,除铅率增大,而吸附量降低。实验条件下铅离子最大脱除率达97.28%,黑面包实验炭产物的最大吸附量为17.38 mg/g;在保证较佳的铅离子脱除率的条件下,选择吸附剂用量为0.8 g为适宜的吸附剂投入量。
表2 黑面包实验炭产物除铅率和吸附量结果
pH值对吸附的影响为确定黑面包实验炭产物对铅离子吸附的最佳pH,实验中使用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调节pH值,由于铅离子在pH值达到6时开始发生沉淀,故实验设定pH值为2.5、3.5、4.5、5.5;不同pH值条件下黑面包实验炭产物对铅离子的吸附效果如表3所示:pH值过低时,由于存在大量氢离子,与铅离子形成竞争关系,导致除铅率大幅下降;pH值增大时,除铅率呈上升趋势,黑面包实验炭产物对铅离子吸附的最佳pH值在4.5~5.5之间。
表3 pH值对黑面包实验炭产物除铅率的影响
将黑面包实验废弃物用于研究废水中铅离子的吸附实验,取得理想的实验结果;对演示实验废弃物的二次利用,不仅体现了绿色环保的新型化学理念,更重要的是通过创造问题并解决问题,培养了学生的实验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同时,该实验对农村中学化学实验教学更有指导性的意义。
[1]阳志高,易富饶,隆坤明,等.黑面包实验废弃物催化乙酸乙酯合成的探究[J].化学教与学.2011(1):72-73.
G633.8
B
1671-489X(2016)01-0136-02
作者:戴莛洋、阳志高,宁乡县第一高级中学教师,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为有机催化(4106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