刁鸿辉 邓 聪 关铭坤
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医院,广东 珠海 519100
温针灸治疗慢性腰肌劳损36例临床观察
刁鸿辉邓聪关铭坤
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医院,广东珠海519100
【摘要】目的:观察对慢性腰肌劳损患者实施温针灸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慢性腰肌劳损患者72例,依照治疗方式不同将其分为常规组与针灸组,每组均为36例。对常规组患者实施常规治疗,对针灸组患者实施温针灸治疗。结果:针灸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常规组,针灸组患者的VAS评分要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腰肌劳损患者实施温针灸治疗可有效缓解患者疼痛,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临床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关键词】慢性腰肌劳损;温针灸;电脑中频治疗;磁热振治疗
慢性腰肌劳损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慢性腰痛疾病,常反复发作。近年来随着人们的工作压力逐渐增大、生活方式及习惯的改变,此病的发病率不断升高。为观察对慢性腰肌劳损患者实施温针灸治疗的效果,笔者选取72例慢性腰肌劳损患者,对其展开对比观察,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次研究所选取对象为我院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72例慢性腰肌劳损患者。依照治疗方式不同将其分为常规组与针灸组,每组36例。常规组中,男21例,女15例,年龄25~65岁,平均年龄(39.2±6.3)岁;针灸组中,男23例,女13例,年龄25~66岁,平均年龄(39.7±6.6)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所有患者诊断标准依照《常见病基本诊疗规范》[1]实施。其临床症状包括腰部外伤史或是弯腰久站久坐的职业特点,广泛存在腰酸背痛、劳累或是遇冷时病情加重,休眠时病情减轻;体检常见前屈受限,骶棘肌外侧沿压痛明显。
1.2方法
1.2.1常规组对常规组患者实施常规电脑中频及磁热振治疗措施,具体操作为。
①电脑中频治疗。指导患者采取仰卧位,选用高级的电脑中频治疗仪(生产厂家:北京奔奥新技术有限公司,型号:BA2008-II),将两组电极安放至患者腰部,对其采用1号处方治疗,持续治疗20min,每日实施治疗1次。
②磁热振治疗。采用日本进口磁热振治疗设备,指导患者同样采取仰卧位,在其腰部放置两组电热板,将其热度调至第2档,持续治疗20min,每日实施治疗1次。
1.2.2针灸组对针灸组患者实施温针灸治疗,具体操作为:指导患者采取俯卧位、侧卧位,选取双侧大肠俞穴、委中穴为主进行治疗。若患者的疼痛处较为偏上,则需加选肾俞穴;若患者的疼痛处较为偏下,则需加选次髎穴。事先做好消毒处理,在针刺得气后,在针柄上放置好2cm的长艾炷,针刺深度约为2cm,而针柄与穴位之间距离为0.5~1cm。每次治疗选取3个长艾炷,每日治疗1次。
两组患者治疗一疗程均为10次,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
1.3观察指标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及身体疼痛度进行对比观察。
临床疗效标准参照有关文献[2]制定:显效:患者治疗后身体疼痛及临床症状完全或是基本消失;有效:患者治疗后的身体疼痛得到有效缓解,其临床症状减轻;无效:患者治疗前后的病情及临床症状均无变化或是加重。
身体疼痛度:运用可视化视觉模拟评分方式对患者身体疼痛度进行科学评定。0分及10分分别代表无痛及剧痛,分数越高,疼痛越强[3]。
2结果
2.1两组临床疗效对比针灸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 (例)
注:与常规组对比,aP<0.05。
2.2两组疼痛度对比针灸组患者的VAS评分要明显低于常规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s)
注:与常规组对比,bP<0.05。
3讨论
慢性腰肌劳损患者大多因腰部长期负重、体位不正导致疾病发生,其腰部处肌肉出现慢性积累性的损伤。当患者腰部受到急性损害后,若无法得到及时且科学的治疗,则会进一步发展成为慢性腰肌劳损[4]。另外,人体先天性腰骶内部结构异常也会导致慢性腰肌劳损发生[5]。腰部属于人体重要的负重部位,此部位发生劳损后,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及工作造成极为不利的影响。腰肌劳损属于中医“腰筋劳伤”、“痹症”的范畴,其主要发病原因为劳倦内伤、气血不足,导致经脉、气血运行受阻,再加之外界风、
寒侵袭,致使患者的筋骨活动功能受到阻碍而发病。其主要临床表现为:腰背处酸痛程度较重、转侧不利,且在阴雨天气时病情加重。针对此病的治疗,活血化瘀、祛风除湿为重点所在。
温针灸是将针刺作为基础的一种针灸方式,有机结合了针刺及艾灸的温热刺激作用。在温针灸治疗中,艾火较为集中,其热力强大,可直透患者的筋骨,在温化寒邪的同时温通患者的经脉。研究发现,温针灸时针柄的温度可达100℃,而刺入至患者皮内的针身的温度可达到55℃,针尖温度约为40℃[6]。经由热效应影响,患者的局部供血得以增强,其局部组织的血循环流量可较以往增加50%~150%;在接受治疗1个月后,患者的血流量增加量依旧可达到20%~40%[7]。患者患处的血液供应得到有效改善,局部循环代谢顺利,则局部组织的无菌性炎症也可消除。另外,温针灸还会对患处的局部组织产生一种生理性的热损伤效应,将因软组织损害影响而变性的肌组织破坏,从而为正常骨骼肌的修复、再生提供帮助[8]。
本次研究显示,针灸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100%明显高于常规组的86.11%,且其VAS评分要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表明在慢性腰肌劳损患者疾病治疗中,对其实施温针灸治疗法可有效缓解患者身体疼痛度,获取较好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陈栎,刘美琼.温针灸治疗慢性腰肌劳损80例观察[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3,11(2):111.
[2]邹敏.温针灸配合推拿治疗慢性腰肌劳损的临床观察[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3,6(7):75.
[3]杨红.温针灸治疗慢性腰肌劳损99例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2013,9(10):6029-6030.
[4]彭举华,吴东霞.中西医结合治疗运动性腰肌劳损200例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3,3(2):589-590.
[5]王可.腰肌劳损按摩治疗效果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2014,7(10):17,23.
[6]康凤河.温针灸治疗75例慢性腰肌劳损的临床观察[J].医学信息,2013,(11):217-218.
[7]吕晓宁,李鸣皋.远红外线生物学效应及其在组织修复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2009,13(46):9147-9150.
[8]宋卫良,张军,秦元星,等.盒灸结合浮针治疗慢性腰肌劳损的临床观察[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4,5(1):91-92.
(收稿日期:2015.11.30)
【中图分类号】R681.5+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6)03-0104-01
作者简介:刁鸿辉(1981 -),男,本科学历,学士学位,主治医师,研究方向:针灸推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