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云 尹欣桐
基金项目:本文受“2015年西藏大学研究生创新计划项目”资助:“王梵志诗与《萨迦格言》孝道观的比较研究”成果。
摘 要:王梵志诗与《萨迦格言》是汉藏民族的优秀文学作品,两部文学作品都是以格言体的文学样式创作,在作品内容和作者群体相似等方面存在共同的特点。本文对王梵志诗和《萨迦格言》的孝道观进行对比分析,探讨了汉藏民族在孝道观上形成共识的原因。
关键词:王梵志诗;萨迦格言;孝道观;比较
作者简介:胡云(1988-),女,河南信阳人,西藏大学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唐宋文学研究;尹欣桐(1989-),女,四川达州人,西藏大学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汉藏文学比较研究。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08-0-02
王梵志诗指王梵志诗手抄写本残卷,目前对于王梵志生平、诗作成书时间,学术界尚无定论,但王梵志诗的内容和诗体具有极大的研究价值。王梵志诗内容丰富,涉及做人、做事、做学问等方面的观点,尤在做人的孝道观方面提出了独到的见解。本文试图从王梵志诗的孝道观内容,进行入手研究。
《萨迦格言》是藏族第一本哲理格言诗集。《萨迦格言》的作者萨迦班智达·贡噶坚赞,刻苦努力求学,精通大小五明[1],是西藏地区的第一位班智达[2]。《萨迦格言》形成于13世纪上半叶,至今已有七百多年。《萨迦格言》是藏族格言诗的首创,开启了藏族文学格言诗的发展,其中《格丹格言》、《水树格言》、《国王修身论》等藏族格言诗应运而生。《萨迦格言》内容丰富,涉及处世治学、识人待物等多方面。
王梵志和萨迦班智达·贡噶坚赞在作者身份、作品内容和思想见解等方面极为相似,尤其是孝悌正道方面,这体现了藏汉民族在人类历史中的相同选择,呼吁真善美,批判假恶丑。王梵志诗和《萨迦格言》两部作品,对汉藏的社会文化和文学历程都产生过巨大的影响,两部作品创作时代背景相同,作品内容相似,这是在双方民族文化交流下的结果。
一、王梵志诗与《萨迦格言》孝道观对比
(一)论孝道观之道德培养
守孝道一直是中华民族所提倡的,在阶级统治社会中,孝道的作用异常明显,它不仅可以正人伦,而且能维护统治者的统治。因而,不论汉藏,孝道均被提到了重要的地位。在笔者看来,孝道应包括“孝”和“道”两个方面。孝,《说文解字》云:“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可见,孝字的本意就是老人与子女的关系。道,正所谓道义,道理,人道。在王梵志诗和《萨迦格言》这两部作品中,孝道都得到了极大的重视,可谓先有“道”而后有“孝”,即有做人的基本道德之后,方能孝敬父母,善待他人。所以对子孙后代“道”的培养极为重视。
在《萨迦格言》中就格外重视孝道中“道”的培养:
有德操修养的人,能与众和睦相处;同一种类的牲畜,都能够聚集成群。《萨迦格言》(第一章 26)
正直的人即使贫困,品德也会显得高尚;尽管火把朝下低垂,火舌仍然向上燃烧。《萨迦格言》(第二章 6)
低垂的果实总是果实累累,温驯的孔雀总有漂亮翎尾;只有贤者才具谦逊美德,只有骏马才能行走如飞。《萨迦格言》(第二章 14)
高尚的人像一块宝石,任何时候都不会改变面貌,卑劣的人就像一架天平,稍遇小事马上就分出高低。《萨迦格言》(第四章 20)
只知道图谋私利的人,谁敢跟他做朋友;在精根细作的农田里,岂容别的作物生长。《萨迦格言》(第五章43)
高尚的人再艰难,也决不取违义之财;兽王狮子再饥饿,也绝不吃肮脏食物。《萨迦格言》(第二章 20)
施舍是最大的财宝,善心是最大的幸福,博学是最好的装饰,信用是最好的朋友。--《萨迦格言》(第六章 60)
子孙后代的行为,多数都承袭前辈;小杜鹃变成了鹞子,是百里遇一的事情。(第六章 55)
在王梵志诗中,同样可见“道”的重要性:
尊人相逐出①,子莫向前行。识事须相逢,情知乏礼生。《王梵志诗校注》(卷四 一五九)
尊人共客语,侧立在傍听。莫向前头闹,喧乱作鸦鸣②。《王梵志诗校注》(卷四 一六0)
尊人嗔约束③,共语莫江降④。纵有些些理⑤,无烦说短长。《王梵志诗校注》(卷四 一六四)
亲家会宾客⑥,在席有尊卑。诸人未下筯⑦,不得在前椅⑧。《王梵志诗校注》(卷四 一七一)
欲得儿孙孝,无过教及身。一朝千度打,有罪更须嗔。《王梵志诗校注》(卷四 一八一)
养儿从小打,莫道怜不笞。长大欺父母,后悔定无疑。《王梵志诗校注》(卷四 一八二)
[注]①尊人:指父辈。相逐:相随。②鸦鸣,比喻噪音。③约束:管教。④江降:唐人俗语,形容撅嘴之貌。⑤些些:少许。⑥亲家:亲戚。⑦诸人:别人。⑧椅:以筷子加取食物。
(2)论孝道观之养亲与敬亲
孝道要求子女对父母恭顺、孝敬,不仅要养亲,还要近亲。这种观点在两部作品中均有体现:
亲人对你恼怒也别离开,敌人对你友善也别亲近;乌鸦互相吵闹还要聚集一处,投靠了猫头鹰就会送掉性命。《萨迦格言》(第八章37)
为了后代的荣华富贵,把自己卖了也要供养儿子;不肖子背弃父亲的意愿,耗尽钱财像野狗一样游荡。《萨迦格言》(第九章 11)
无论父母如何疼爱孩子,孩子不会同样对待父母;父母一生辛勤抚育子女。衰老时却要受子女欺侮。《萨迦格言》(第九章 12)
孝是前身缘①,不由相放习②。儿行不忆母,母恒行坐泣③。儿行母亦征④,项膇连脑急⑤。闻道贼出来,母愁空有骨。儿回见母面,颜色肥没忽。《王梵志诗校注》(卷一 0四五)
爷娘绝年迈⑦,不得离傍边。晓夜专看侍⑧,仍须省睡眠。《王梵志诗校注》(卷四 一六七)
你若是好儿,孝心看父母。五更床前立,即问安稳不。天明汝好心⑨,钱财横入户⑩。王祥敬母恩,冬竹抽笋与。孝是韩伯俞,董永孤养母。《王梵志诗校注》(卷一 0四二)
长幼同钦敬,知尊莫不遵。但能行礼乐,乡里自称仁。《王梵志诗校注》(卷四 一九二)
[注]①前身:即前生,谓过去世。②放习:同“仿习”。放,通仿。③行坐:或行或坐,谓一举一动。④儿行母亦征:母亲的心随儿子远征,系念之切。⑤项膇:指颈上的肉。⑥省事:少惹事。⑦绝:极。⑧看侍:服侍。⑨明:知晓,洞悉。⑩橫:意外。
(3)论孝道观之感恩
所谓感恩,即对别人所给予的帮助表示感激,是对他人帮助的回报。汉藏民族历来都是懂得感恩的民族,不仅感恩施与恩惠之人,更要感恩父母。在王梵志和萨迦班智达所处的时代,因种种社会原因,人们利欲熏心,感恩意识极为淡薄。两部作品大胆地抨击了忘恩负义之人,提倡了做为人应知恩图报:
不识好歹忘恩负义,箴言报讯他置之不理;亲眼所见还要追问,胆小盲从都是愚蠢的表现。--《萨迦格言》(第三章 36)
忘恩负义的人,谁敢跟他做朋友;费力而无收获的土地,哪个农夫愿意耕耘。--《萨迦格言》(第五章 44)
有恩须报上,得济莫孤恩①。但看千里井,谁为重来寻。《王梵志诗校注》(卷四 二一七)
知恩须报恩,有恩莫不报。更在枯井中,谁能重来救。《王梵志诗校注》(卷四 二一八)
先得他恩重,酬偿勿使轻。一湌何所直②,感荷百金倾③。《王梵志诗校注》(卷四 二一九)
[注]①孤恩:负恩。②一湌何所直:湌同“餐”,直同“值”。③感荷:感激。
(4)论孝道观之孝悌
孝悌是孝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名人孔子就极为重视孝悌,认为孝悌是做人、做学问的根本,两部作品也极大重视孝悌:在对待亲人时要兄友弟恭、互帮互助、善恶分明。
若有好处是敌人也要依靠,若有危害是亲友也要抛弃。(第六章 18)
对亲人不要太亲,对仇敌不要过狠;太亲会是结怨的根由,过狠就容易遭到报复。(第八章 25)
亲人对你恼怒也别离开,敌人对你友善也别亲近;乌鸦互相吵闹还要聚集一处,投靠了猫头鹰就会送掉性命。(第八章 37)
兄弟须和顺,叔侄莫轻欺①。财物同箱柜②,房中莫畜私③。《王梵志诗校注》(卷四 一五二)
兄弟相怜爱,同生莫异居④。若人欲得别,此则是兵奴。《王梵志诗校注》(卷四 一五四)
兄弟宝难得,他人不可亲。但寻庄子语,手足断难论。《王梵志诗校注》(卷四 一五八)
[注]①轻欺:欺骗。②财物同箱柜:谓不分财。③畜:通“蓄”,私:私房钱。④同生:同母所生兄弟姐妹。
从以上对比研究来看,王梵志和萨迦班智达·贡噶坚赞在孝道观上的伦理观念和思想见解基本相似,在孝道观的培养中,两者均强调知识智慧的作用,倡导要通过知识的学习,培养人的道义,从而教化其内心,遵守孝道。在世人践行孝道观中,两者宣扬人应具有高尚的品德、孝敬父母,懂得感恩、与亲人互帮互助。同时,在培养后代的方法中都极为重视父母的行为示范作用,孩子的大部分行为都是效仿父母得来的,所以父母也应具有高尚的品德。
二、王梵志诗和《萨迦格言》重视孝道观的原因分析
(一)王梵志和班智达所具有的社会责任感
王梵志生于隋末唐初,当时百废待兴、人伦道义受到冲击,为了匡正义,齐人心,王梵志大力提倡正义道德,呼吁社会正常的伦理纲常。萨迦班智达的时代正是西藏四分五裂的时代,人们的信仰受到冲击,为了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正伦理,护常态,班智达凭借自己的德高望重,著书立说,大力提倡伦理道义。孝道观恰恰是伦理道义的重要部分,他们所具有的社会责任感,使得在孝道观上达成了共识。这是汉藏民族在社会发展中对人伦道德的相同选择,有力促进了中华民族的统一和谐。
(二)汉藏文化长期交流融合的结果
自唐与吐蕃联姻以来,汉藏民族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文化交流不断加深,在孝道观中也有一定的融合。汉民族中,孝不仅体现在父母在世时的纲常伦理,还体现在父母亡故后的守孝仪式,汉族旧俗有守孝三年的说法,即在尊亲去世后,在服满以前停止娱乐和交际,表示哀悼,藏族有“七期荐亡”的葬后习俗,两族习俗都表达了对尊亲的怀念和敬畏。“据藏文史料记载,‘七期荐亡习俗曾受中原汉族的影响,藏文古籍《拔协》便有金城公主将‘七期荐亡习俗带入藏地的记载。”[3]这是汉藏民族文化交融的结果。
三、结语
王梵志诗与《萨迦格言》不约而同提倡孝道观,既是他们心怀天下社会责任感的体现,又是藏汉民族在维护社会伦理秩序的必然选择。正是汉藏民族在孝道观上的共同选择,促成了中华民族的文明礼仪。
注释:
[1]大小五明是藏传佛教文化的组成部分,大五明指:工巧明,即工艺学;医方明,即医学;声明,即声律学;因明,即正理学,即逻辑学;内明,即佛学。小五明指修辞学、辞藻学、韵律学、戏剧学、历算学。五明是藏族对一切学问的总称.
[2]班智达:源于印度的称号,意思是学识渊博的大学者.
[3]陈立明,曹晓燕.西藏民俗文化[M].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10:256.
参考文献:
[1]项楚著.王梵志诗集校注(增订本)[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
[2]次旦多吉译,萨迦班智达·贡噶坚赞著.萨迦格言[M].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1985.
[3]王尧译,萨迦班智达·贡噶坚赞著.萨迦格言[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12.
[4]李钟霖.论语与藏族格言诗对比研究[J].柴达木开发研究,2015(2):23-26.
[5]李盼.试论王梵志诗中的孝道观[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1):18-22.
[6]李钟霖.论语和萨迦格言[J].西藏研究,1994(5):5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