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族传统居住习俗及习惯研究

2016-04-05 10:40程琼
群文天地 2016年2期
关键词:蒙古人蒙古包居室

程琼

一、蒙古包的形成与发展

蒙古包是草原游牧民族在经过长久的岁月变迁和磨炼后形成的一种与草原游牧生活相适应的特有建筑形式。蒙古包的发展和演变也可以看作是蒙古族习俗和文化的发展历程。在原始社会时期,古代蒙古族人多是住在“窝棚”里的,这种圆形拱顶的且隐蔽性较好的居室建筑与其当时以狩猎为主的生产方式颇为相符。将一棵活树作为“窝棚”的主要支柱,在支架上覆盖芦草、桦树皮或者兽皮等。制作简单,便于遗弃是这种简陋式房屋建筑最大的特点。在《蒙古秘史》中也曾对蒙古族先祖当年争夺猎物而迁徙的历史做出扼要的叙述。之后随着狩猎经济逐渐被畜牧经济所替代,“帐篷”也随之取代了“窝棚”成为游牧先民的主要住室。利用树枝作为支架,再将毛皮覆盖在支架上。这种“帐篷”相比“窝棚”拆卸方便,易于搭配,且更为保暖。而在正式进入畜牧时代之后,“帐篷”居室逐渐演变成了毛毡帐,用羊毛毡覆盖,状似天幕。在《呼伦贝尔概要》中曾对这种毛毡帐有所记载,表述说这种毛毡帐颇为适合蒙人游牧时作为居室使用,方便游牧,既可以遮挡风雪,也可以起到防止虎狼袭击的作用。这种居室在后来也被称作穹庐,而后世“蒙古包”这个名称的由来实际是来自于满族语对“穹庐”的翻译――“蒙古博”,这里的“博”后来因发音问题常作“包”。蒙古包在我国北方民族使用已久,在畜牧业发展和人类社会进步的同时,蒙古地区的蒙古包种类和样式也在逐渐丰富起来。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以下几种。

其一,移动式的蒙古包。这种类型的蒙古包比较适合纯游牧民使用,圆形的拱顶,制作和拆卸都颇为简单。两三个人仅花一两个小时就可以搭建或者拆除一个移动式的蒙古包。在蒙语中移动式蒙古包被称为“乌尔郭格乐”,在《黑鞑事略》中曾记载道:这种蒙古包一般是逐水而建,得水则止。在夏天时蒙古包多建立在草木繁盛的水边,或者视野开阔的通风性较好的地方;而到冬天时,移动式蒙古包多立于山之南。且根据季节的不同,用来围包的材料也不同,比如夏季用苇草来遮掩,冬季用毛毡来覆盖。而这种移动式蒙古包在呼伦贝尔草原和锡林郭勒草原上最为多见。

其二,固定式蒙古包。这种蒙古包比较适合于处在半农半牧之间的蒙古族家庭使用。其房屋和屋墙基本上是用毛毡包裹起来的,也有的在覆上一层毛毡后再用毛绳捆紧以作固定,固定式蒙古包的墙基必须要深埋地内,且在埋好后还需将周围的土砸实,最后再用重物压住固定。在哲里木盟和昭乌达盟一带能够看见较多的固定式蒙古包。

其三,人字帐房。在《归绥县志》中曾有一段与人字帐房有关的记载,表示用青兰细布罩盖着的帐房,虽小但胜在静谧,可以用来会友;该书也曾记载说在外突然遇到下雨天也可搭建此帐房以作休息和避雨之用。由此可见人字帐房主要是用于会客和休息使用。

其四,斡儿朵。亦有“宫帐”之称。与普通的蒙古包相比,这种蒙古包有三点特别之处。第一,斡儿朵的内容量较大,相比高约十三四尺,宽五六尺的普通蒙古包,古时的斡儿朵则要高大得多。据资料记载,古时的斡儿朵的宽甚至可到三十米,而用来承载这座帐幕的车辆至少需要22匹牛才能够拉得动。而这种巨型斡儿朵同时也展示了古代蒙古人的智慧和创意。第二,由于斡儿朵多数是由贵族使用,所以装饰的颇为富丽堂皇。在彭大雅撰写徐霆作疏《黑鞑事略》中记录一段徐霆到达草原后看见蒙古斡儿朵的情景,其中对斡儿朵颇为豪华奢侈的装饰做了详细的描述,表示按照建制规则斡儿朵是最大的毡帐,且上下均是用毛毡包裹,用柳编做窗,门槛和其中的柱子均用金丝缠绕包裹,“斡儿朵”名称也是由此而来。另外在《蒙古秘史》中也曾对斡儿朵有所记载,表示在当时的王汗斡儿朵中用金撒帐做装饰,因而经过金撒帐装饰的斡儿朵也叫“金殿”。第三,斡儿朵在造型上与普通的蒙古包有所不同。在哈勒嘎斯上插入乌尼并竖起哈那来构建斡儿朵的房屋架子,从外形上看仿若人的脖颈。在宫帐搭建好之后整个宫帐呈现出葫芦形,而葫芦在古代有福禄吉祥之意,下面呈现出桃形,这种桃形蒙古族信仰中的天宫颇为相像。有老人认为这种帐子形似观音坐,模样又与天宫的蟠桃极为接近。在成吉思汗的陵寝中和鄂尔多斯的伊金霍洛地区仍保存有不少的斡儿朵造型的蒙古包。

其五,土木建筑的蒙古包。这种蒙古包上面是用德拉苏苇草、芦草或者茅草覆盖而成,屋墙则是用砖石、土坯或者用柳条编制成墙再用黏土覆上而成。土木建筑的蒙古包,屋内通常会用一根柱子来支撑起圆形的房顶。随着后来生活的稳定,有些地方土木建筑的蒙古包中还会在向阳的一面墙上开辟出一个窗口,内砌火炕。这种土木建筑而成的蒙古包实际也标识着蒙古族定居式生活的形成。蒙古族人住室由蒙古包向汉式房屋的过渡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最开始当毛毡坏损之后,蒙古人并不是立即更换新的毛毡而是在网片状的哈那上覆上一道芦苇篱笆,再在上面抹上泥土来加固。所以这种土木建筑的蒙古包既代表了游牧文化,又带有农业文化,这种蒙古包也被称为“独贵”,在伊克昭盟一带比较常见。

其六,方形的房屋。常见的是由两三间平房组成,或搭冬炕或搭南北炕。在我国内蒙古阴山山脉的狼山地区至今仍保存有古代游牧民族的毡帐岩画。表示这种蒙古包的外形与今天的蒙古包比较类似,但是这种蒙古包要高得多,且没有天窗,仅在一面设出入口,外表是用木棍搭起的方格纹样,出入口的门洞高而宽,出入比较方便。在经过专家的考证后,证明正是这种与农业社会房屋建筑没有太大区别,有颇多共同点的蒙古包却是蒙古草原上游牧民族自古流传下来的传统毡帐样式。在《隋书·突厥传》和《太平广记》引《谈薮》中均有对该种类蒙古包的记载。由此也可见我国蒙古族的居住习俗实际与我国北方游牧民族的居住习俗是紧密联系,一脉相承的。

二、近代蒙汉结合的居住方式

房屋建筑的外观形式上带有明显的蒙汉民族居住文化特征,且颇为融洽地结合在一起的房屋即为蒙汉风格结合房屋。通常蒙汉风格结合的房屋有以下几种结合形式。

第一种就是屋盖应用的蒙古包式的圆形房的构建方法,利用茅草、苇草等将屋顶覆盖住,屋壁则采用汉式的房屋搭建手法,呈方形状。这种兼具蒙古风格的圆型屋盖与汉式风格方形屋壁的别具特色的居室形式曾在二十世纪初的翁牛特左旗与巴林右旗交接地区西拉木伦河沿岸的蒙古村落中出现过。但是关于这种房屋形式的记载较少,研究者推论这可能是由于这种居室模式并没有在内蒙古东部地区得到广泛的推广和应用,且存在时间较短所致。

第二种蒙汉风格结合的形式则是采用蒙古包式的圆形房屋与汉式风格的房屋相附加的形式。在房屋的正面门的两侧开设两个小窗户。相比以往在侧墙壁上开窗的设计,这样的窗户设计更为先进,采光也更加充足。这种房屋形式在哲里木盟、昭乌达盟都出现过。这种蒙汉风格的房屋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汉民族居住文化对蒙古族居住文化的影响作用不断加深,同时也标识蒙古族多室房屋居住形式的开始。

此外,也有不少条件相对富裕的蒙古族家庭同时居住蒙古包圆形房屋和汉式百姓房屋,且在多数情况下,这些家庭多会用汉式百姓房屋来招待客人。之后随着朝代的变迁和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汉式房屋成为这些蒙古家庭的主要居室。

三、汉式百姓的房屋

受地区自然环境、传统习惯的影响,蒙古人在不同地区的汉式百姓房屋形式也不尽相同。另外贫富差距和社会阶级不同也是造成蒙古人汉式百姓房屋形式不同的因素之一。在土默特左旗地区,东面开门的“口袋房”比较多见。另外富裕的人家则会建一座瓦房,由于砖块和瓦片的深蓝色颜色在众多的房屋中比较特别,因此也作“海青房”。而贫苦的穷人所搭建的汉式百姓房屋相比富人用砖、石头和瓦片搭建而成的房屋则显得简陋许多,面积狭小,山墙开门。在汪国钧的《蒙古纪闻》中曾提到这种简陋的房屋,并对其搭建做了简单叙述,表示这种房屋是用木叉做架子,用棒柴做覆,用泥土抹后成墙,用山墙开门,一户仅能容纳七八个人。这种房屋形式在科尔沁右翼地区比较多见。由于这种房屋形式实际是仿照汉民马架子房屋而搭建的,所以得名“马架子”。

既然蒙古人汉式百姓房屋是模仿汉居而建,院落作为汉式居室中颇为重要的部分之一,在蒙古人的汉式百姓房屋中自然也是有的。树枝、石头、泥巴、草垫子是蒙古人汉式百姓房屋院落最常见的院墙搭建材料。在一些畜牧业比较发达的地区,也有蒙古人家的院落里的院墙是用羊粪垒成的。而靠近兴安岭地区由于树木繁多,所以这里的蒙古人汉式房屋的院落院墙则多是用树枝围起来的。相对处在山区石材较多的土默特左旗地区的蒙古人汉式房屋院落的院墙则多使用石材垒砌而成的。蒙古人汉式百姓房屋在外观、结构上多是模仿汉式房屋的建筑形式,但是在有些地方还保留了其本民族的特色,比如门上贴红纸、院落中的圆形土壁屋、房屋周围的畜舍和与宽敞的院落以及屋内的物品摆放等均是沿袭了蒙古族的民俗特色。

参考文献:

[1]张晓东.蒙古包──古老的毡帐建筑艺术[M].古建园林技术,1998(2).

[2]孙乐.内蒙古地区蒙古族传统民居研究[J].沈阳:沈阳建筑大学,2011.

[3]马明.新时期内蒙古草原牧民居住空间环境建设模式研究[J].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3.

(作者单位:青海省馨庐文物管理所)

猜你喜欢
蒙古人蒙古包居室
巨大的蒙古包
太子湾居室设计
《四居室平面图》
进入画家居室的是谁
这是蒙古包吗
拍马屁
进入画家居室的是谁
浅析蒙古人的“黄金家族”情结
喝酒的蒙古人
蒙古人名中的“巴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