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00年后依然锋利 铸造之法至今成谜
至今,苏州博物馆副馆长程义都记得数年前第一次看到“吴王夫差剑”时的震惊,“从盒子里打开后,寒气逼人,杀气腾腾。”
自古吴越之地,名剑迭出。战火锻造了春秋霸主,也铸造出锋利无比的传世宝剑。屈原《国殇》中有“操吴戈兮披犀甲”,赞叹吴越兵器之精良。“越民铸宝剑,出匣吐寒芒。服之御左右,除凶致福祥。”三国时期,魏文帝曹丕见到历经800年依旧寒光闪闪的吴越青铜剑时,写下如此诗句。武侠宗师金庸,更以吴越历史传奇为背景,写下《越女剑》一书。
近期,“吴王夫差剑”和“越王不光”“越王州句”等稀世名剑一同亮相于西安秦陵博物院举行的“东周时期吴越历史文化展”,为世人再现了距今2500多年前的那段恢弘壮阔的吴越争霸史。
剑,大约创制于殷末周初之际,早期的剑都很短,属近战短兵器。西周时两军交战,以车战为主,远则弓箭对射,近则戈矛相接,用不上短小的剑,当时主要用来防身。春秋战国时,人们还常把佩剑当成礼仪,剑也成为人们不可缺少的装饰品。
程义告诉记者,此次展出的吴王夫差剑,堪称国之重宝。该剑通长58.3厘米、身宽5厘米。剑身覆有蓝色薄锈,刃锋极犀利。剑首以不同成分之合金青铜分铸后再衔接剑茎而成。剑身近格处铸有铭文两行十字:攻(工)敔(吴)王夫差自乍(作)其元用。
公元前495年,吴王夫差继位后,吴国国力发展到顶峰,成为五霸之一。正是在这一时期,吴王夫差制造了“削铁如泥”“吹毛自断”的稀世之宝吴王夫差剑。“现在流传的夫差剑有20多把,其中专家认定的有9把,此次展出的是保存最为完好的一把。”
程义介绍说,相比吴越时期其他剑器,吴王夫差剑属宽格有箍剑。宽格剑便于握持、利于劈刺,能在实战中发挥有效的作用;剑身设计上,棱脊、凹弧截面、弧线内收刃部均可增强剑的杀伤能力,使其在战场上发挥更好的功力。“在不施加外力的情况下,仅以吴王夫差剑自身重量,即可轻松划断12层宣纸。这把剑平时装在木盒里,每次触碰,我们都小心翼翼,它太锋利,一不小心手指就会被划破。”
此次展出的夫差剑出土情况已不可考,但鉴定专家推测,该剑品相极好,与其保存环境有关,只有在北方干燥地区才有可能做到,“它极有可能是在山西出土。当时,吴国正与晋国交战,无奈此战告败,剑作为战利品而流落他乡。”
这把吴王夫差剑曾长期流失海外,直到1991年才被台湾“古越阁”主人王振华、王淑华夫妇从日本购回。1995年8月,故宫博物院为庆祝建院40周年,特邀王氏夫妇举办了“台湾古越阁藏青铜兵器精粹展”。王氏夫妇每年到苏州一次,因此和苏州文博界人士多有交往。“我们知道王氏藏有吴王夫差剑,一直有心征集,但直到2012年,他们才表示愿意将其藏品出让,保存于苏州博物馆。”程义说。
“吴越剑的铸造,大体上有5道工序。一是制模,二为调剂,三为熔炼,四为浇铸,最后是铸后加工。其中,最难的工序当属调剂。铸剑的材料是青铜,青铜是铜和锡或铜和锡、铅的合金。剂即剂量,指青铜合金中各成分的比例。所有的铸剑大师都知道,10%的含锡量是一个分界线,超过与否,难度是天壤之别。经测算,出土越王剑的含锡量高达17%—19%,这是青铜剑制作工艺上的‘哥德巴赫猜想,古人是怎么做到的,至今无人能破解。”
苏州博物馆馆藏吴王夫差剑。
吴越宝剑在当时就已是千金难求之物,如《庄子·外篇·刻意》有载:“夫有干(吴)越之剑者,柙而藏之,不敢用也,宝之至也。”意即吴越之剑,拥有者都会当做至宝收藏起来,不舍得使用。
司马迁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的一段故事,更可为吴越剑器的知名度做注。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为防范人民反抗,“收天下兵,聚之咸阳,销之为钟鐻”。吴越出产利剑,官方和民间所藏不知凡几,令雄才大略的秦始皇放心不下。相传,秦始皇南巡到苏州时,听说虎丘山之下的剑池就是吴王阖闾之墓,随葬有3000余柄宝剑。于是下令不惜一切代价挖掘,希望能挖出深藏于墓的吴越青铜利剑。不料直到坑中冒出水来,也未见剑的踪影,只好遗憾离去。
程义认为,作为地处东南、历来视为蛮荒之地的吴越小国,短短数十年间,竟然能与齐、楚等大国抗衡,成就霸业,除去政治因素外,从物质角度来看,以创新青铜兵器、发挥水军步兵优势为吴越从蛮夷小国一跃而成为春秋霸主发挥了重要作用。
为称霸天下,吴国历代国君非常重视兵器制作。《吴越春秋》记载,吴王令“能善为钩(一种弯刀)者,赏百金。”在这些国策的鼓励下,吴国最后发展为“人人皆能作是器,不须国工”。基于这些原因,当时吴越地区的铸剑水平,远远高于中原诸国。这也造就了吴、越民族“好勇轻死”的个性特征,及其与剑的不解之缘。正是在这一时期,吴越之地出现了“剑祖”欧冶子、干将莫邪夫妇、钟离泉等铸剑大师。
欧冶子的少年时代,从舅舅那里学会了冶金技术,开始冶铸青铜剑和铁锄、铁斧等生产工具。他肯动脑筋,且身体强健,铸剑技术闻名于世。《越绝书》称:越王允常(勾践之父)恳求欧冶子为己铸剑,欧冶子奉命带着妻子和女儿莫邪在湛卢山悉心锻造,数年后铸就了锋芒盖世的五大名剑——湛卢、钜阙、胜邪、鱼肠、纯钧。名列第一的是湛卢,据传此剑可让“头发及锋而逝,铁近刃如泥”。
越王勾践剑。1965年出土于湖北江陵县望山楚墓群中,现藏于湖北省博物馆。
《东周列国志》中记载了有关湛卢剑的故事:越国被吴国攻灭,勾践曾把湛庐、胜邪、鱼肠三剑献给吴王阖闾求和。阖闾获得湛卢剑后,视为国宝,终日佩带在身。但有一天此剑忽然消失,而某日在楚昭王的枕边发现这把剑。相剑者入宫解谜道:阖闾暴虐,杀吴王僚自立,又坑杀万人以殉其女,吴人悲怨,吴王岂能得此剑?此剑所在之国,其国运必然昌盛。楚昭王大悦,“此乃天降瑞兆也!”可见,湛卢宝剑已成为预示国家兴亡的神物了。
真正让欧冶子成为铸剑之神的,是“龙渊”“泰阿”和“工布”这三把铁剑。
在为越王铸完五大青铜剑后,楚王命人到越地去寻找欧冶子,命其铸剑。欧冶子走遍江南名山大川,最后在苏州龙泉的秦溪山旁,发现在两棵千年松树下面有七口井,排列如北斗,实乃上等寒泉,就凿池储水,即成剑池。
欧冶子又在茨山下采得铁英,拿来炼铁铸剑,并以剑池里的水淬水,铸成剑坯。欧冶子又跋山涉水,终于在秦溪山附近一个山里,找到亮石坑,取出亮石磨制宝剑。经两年之久,铸剑三把,名为“龙渊”“泰阿”和“工布”。这三把剑弯转起来,围在腰间似腰带一般,一松开,剑身即笔直弹开,斩铜剁铁,就似削泥去土。楚王见剑大喜,提着泰阿之剑,成功突破晋军对楚国的重重围困,大胜而归。
那把龙渊剑即后世大名鼎鼎的龙泉剑,唐时为避高祖李渊之讳,“渊”字更为“泉”字。这三柄剑后来成为中国历史上铁剑之鼻祖。为了纪念“剑祖”欧冶子,后人在剑池湖建了“剑池亭”和“欧冶子将军庙”,遂成一方千年古迹。
欧冶子这个铸剑世家的第二代是干将、莫邪。莫邪是欧冶子的女儿,干将是他的女婿。(另一说为欧冶子和干将二人是师兄弟)相传干将、莫邪二人受命为楚王作剑,三年方成,宝剑有雌雄二柄,以二人名字命名。因为延期太久,干将自知会惹怒楚王。就对怀有身孕的妻子说道:“此去楚王必会杀死我。待儿子长大成人,让他拿雄剑为我报仇。”随后就拿着一把雌剑去见楚王。楚王命人来察看宝剑,相剑师说:“剑原有两把,一把雄的,一把雌的,干将只送来了雌剑。”楚王一怒之下杀死了干将。
莫邪和干将的儿子名叫赤,成人后便日思夜想地要向楚王报仇。有侠客眉间尺得知缘由后,告诉赤:“听说楚王梦见你要杀他,正在追拿你。我愿为你报仇,但要拿你的头和剑来。”赤立即割颈自刎,将自己的头和雄剑奉献给侠客。
眉间尺拿着赤的头前去见楚王,楚王非常欣喜。眉间尺说:“这是勇士的头,应当在热水锅中烧煮它。”楚王烧煮三天三夜,竟煮不烂。那头还会忽然跳出锅中,瞪眼怒视楚王。眉间尺说:“希望楚王亲自前去靠近察看它,这样头必然会烂。”楚王闻言靠近大锅,眉间尺手起刀落,将楚王脑袋砍落锅中。随即,眉间尺又砍掉自己的头落于锅中。三个头颅全都烂在一起,不能分开识别,人们只得把锅里的东西分成三份,葬在三个地方,修了坟墓,通称“三王墓”。
位于苏州的欧治子铸剑之地——虎丘剑池。
而另一位铸剑大师钟离泉,更因其仁义气节,被千秋万代敬仰。吴越战争中,越国大败,国破家亡之际,钟离泉携孙女素女迎谏被赦回国的越王勾践,寄希望于国君发愤图强,复兴越国。勾践在其精神的感召之下,举贤任能,颁行休养生息等十大利民政策,并任命钟离泉为铸剑国师。当钟离泉将刚刚铸成的一口宝剑献给勾践时,吴国大夫莫千却拿着吴王的诏令,强索钟离泉去吴国,破坏其铸剑强国之举。他在吴十年,未铸一剑。吴王大怒,想要杀害他,钟离泉投炉壮烈而死。后人将他的故事改编成戏剧《钟离剑》,传唱至今。
往事越千年,当我们重新耙梳吴越宝剑的历史。依稀可以想见2000多年前,吴越争霸,“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的刀光剑影,更不乏铸剑大师和剑客们的侠义气节,慷慨悲歌。程义感叹道:“当年,吴王阖闾为一己私利将负责建造其陵墓的千名工匠斩杀于‘虎丘剑池前,就是想将那三千宝剑的秘密永埋于此。但历史终会如宝剑的寒光入目,带我们找回散落的剑器和史篇。”
编辑/卢楚函??美编/苑立荣??图编/侯欣颖??编审/张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