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丹毒的发病特征及综合防治措施

2016-04-05 19:42:16秦悦广西博白县博白镇水产畜牧兽医站
兽医导刊 2016年13期
关键词:博白县毒苗疹块

秦悦/广西博白县博白镇水产畜牧兽医站

猪丹毒的发病特征及综合防治措施

秦悦/广西博白县博白镇水产畜牧兽医站

猪丹毒原体为革兰氏染色阳性丹毒丝菌,呈小杆状或长丝状,抵抗力很强,分许多血清型,各型的毒力差别很大,对常规消毒药敏感。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炎热多雨的夏秋和梅雨季节多发。猪丹毒杆菌环境适应力较强,能够在潮湿环境下存活30 d,阳光下生存10~12 d,但在已死病猪体内可存活7~10个月,在腊肉、盐渍肉中可存活4个月,但是遇到福尔马林、漂白粉和生石灰乳等消毒药物后,仅5~15 min即死亡。

(一)发病情况

2014年6月,广西玉林市博白县某猪舍发现猪群中6头猪不喜进食,喜卧,精神不振,四肢无力,眼结膜充血,喘气严重,被疑为猪附红细胞体病,采用磺胺间甲氧嘧啶钠注射液与黄芪多糖注射液治疗无效。翌日早晨业主再次查看猪舍,发现已有5头死亡,又有20头育龄肥猪出现同样的症状,无哺乳仔猪或断乳仔猪和大母猪发病。后经玉林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检验,确诊为猪丹毒。

(二)检验

1.剖检。急性病例心脏内外膜都有小点出血,颈下淋巴结、腹股沟淋巴结肿胀2~3倍,为暗红色,肺部肿胀、充血,表面呈暗红色。将皮质部纵向切开,可见散在米粒大小出血点,脾脏肿大l~2倍,呈樱桃红色。肝脏肿大变性,质地变脆,并有凝固不良暗红色血液流出。胃黏膜充血,胃底腺重度出血。十二指肠与回肠有轻重不同的充血与出血,全身淋巴结肿胀、充血,脾肿大,边缘钝圆,呈红棕色。亚急性病例皮肤出现坏死性疹块,疹块部皮下组织充血,因关节受侵害导致发炎肿胀。

2.显微镜检验。通过接种沟渠心脏血液、脾、肝等病变组织完成涂片,并使用革兰氏染色方法染色,吹干已染色的玻璃片,置于100×10显微镜下观察,可见大量革兰氏阳性纤细小杆菌,并以单个或成对形式排列。

(三)诊断

患猪发病早期主要以败血症为主,后突然发病,并表现为稽留热型。精神沉郁,喜卧地,时见呕吐,眼结膜充血,粪便表层粘液明显,病猪呼吸加快,黏膜发绀。部分病猪皮肤红并发紫,病猪的耳、背、颈部最多见。病程短,患病后1~2 d即可死亡。且患病第2日后出现皮肤疹块,疹块界限明显,有方形、菱形、圆形或不规则形,疹块充血,指压褪色。体温持续升高至41℃~42℃,体温降低后疹块变为灰白色,凸起部位开始下陷,并形成干涸的痂皮脱落,据此可诊断为猪丹毒。

(四)综合防治措施

1.药物治疗。强泰乐菌素按照2~10 mg/kg的标准皮下肌肉注射,2次/天;将链霉素按照50 mg/kg体重用灭菌水稀释,肌肉注射,1~2 次/天;将青霉素按照8 000 IU/kg用灭菌水充分稀释,肌肉注射,药液总量分成2次,每12 h注射1次,待温度恢复正常24 h后方可停止用药,以免疾病复发。

2.预防措施。猪场与周同地区定期消毒,杀灭病原体。定期消毒圈舍地面、垫草及猪舍内日常用具。每批仔猪出栏后用水冲洗墙壁、门窗与地面,并用2%煤酚皂溶液消毒。保持猪舍干净、通风较好,已发病病猪隔离治疗,病死猪集中堆放、处理并消毒。

免疫接种是预防传染病的有效方法之一。养殖户需在每年春秋两季完成2次猪丹毒疫苗接种,仔猪断奶后即给予免疫接种,保证猪群体获得免疫力。常用的猪丹毒接种疫苗为猪丹毒氢氧化铝甲醛菌苗。10 kg体重断奶猪皮下肌注5 ml,3周后产生免疫力,免疫期长达6个月;猪丹毒弱毒菌苗。所有猪均皮下注射1 ml,整个免疫期为半年;猪丹毒GC42弱毒苗与猪丹毒C4T10弱毒苗,其中GC42弱毒苗应用最广。猪丹毒GC42弱毒苗是冻干苗,根据瓶签使用剂量,用20%氢氧化铝胶稀释,每头猪皮下注射1 ml。同时按照2 ml/头的标准口服,采用散食饲喂法,即取适量饲料与少量水搅拌均匀后,将疫苗用冷水稀释后添加到饲料中,撒于槽内让其自由采食。

猜你喜欢
博白县毒苗疹块
亚急性型猪丹毒并发皮肤感染的治疗
广西博白县三叉冲矽卡岩型钨钼矿地球物理特征及找矿预测
矿产勘查(2020年5期)2020-12-25 02:38:56
不同PRRS疫苗组合对仔猪免疫效果的研究
作品赏析(1)
艺术大观(2019年33期)2019-10-12 10:38:24
生猪屠宰检疫中猪丹毒病的检疫及处理方法
云南农业(2019年1期)2019-02-16 06:38:38
王艺鉴作品
猪丹毒的防治
猪丹毒病的诊治
猪蓝耳病灭活苗和弱毒苗免疫效果的对比研究
中国猪业(2014年10期)2014-04-25 00:17:56
不同免疫程序组合对散养猪免疫效果影响的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