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常方
宁阳县农机化发展情况调查
王常方
宁阳县地处鲁西南平原和鲁中山区交汇地带,总耕地面积90.5万亩。近年来,宁阳县以提升全县农机化综合水平为中心,立足大农业,发展大农机,抓住国家实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有利时机,大力推广先进适用新机具、新技术,积极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农机装备水平不断提高,农机化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一是农机装备水平不断提高。在农机购置补贴工作中,通过优先补贴等方式引导,农机装备逐步向高效环保的大中型高性能机械转变。大中型拖拉机增长由过去以80马力两轮驱动为主,转变为以100马力以上的四轮驱动为主;配套机具逐步向新型智能化转变;机具配套比由1:2.2发展到1:2.6。二是农机化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提高。全县农机总动力达到105万千瓦;拖拉机保有量达到17100台,其中大中型拖拉机5874台;小麦联合收获机保有量达到2556台,玉米联合收获机保有量达到1683台,深松机保有量达到545台,其他配套机具达到3.92万台。小麦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生产,玉米机械化生产水平达到90%,粮食产后机械化实现新突破,全县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生产水平达到85%。三是农机服务组织建设进一步完善。农机合作社总数达到61个,入社社员1158个,订单作业面积达到106万亩,占全县农机服务总面积的60%。四是农机新技术得到广泛应用。近几年先后实施了农业部、山东省保护性耕作项目、山东省农机深松整地作业补助项目,对上争取项目资金280万元,全县保护性耕作面积达到43万亩;通过实施农业部2012- 2013年花生播种收获机械化创新示范项目,花生覆膜播种机保有量达到1326台,花生收获机保有量达到199台,起到了较好的示范带动作用,全县经济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60%。在奶牛养殖乡镇大力推广玉米青贮技术,全县玉米青贮机达到103台,秸秆青贮面积达到1.6万亩。加大粮食干燥机械设备的推广力度,2015年新增粮食烘干机械4台套,实现粮食烘干机械零的突破。五是农机工业实现了跨越发展。年产5000台自走式玉米联合收获机技术改造项目落户宁阳,项目由山东宁联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出资,国家工信部立项并投资,总投资10653万元,2014年6月份全部扩建完成。华迪农装项目,由中国恒天动力有限公司与宁阳华迪农装公司联合出资建设,总投资5.1亿,目前已开始批量生产。
1、农机装备结构不合理,先进适用、技术成熟、安全可靠、节能环保、服务到位的农机装备和技术有效供给不足,一些高能耗高排放老旧农机仍在超期服役,低档次、低效率的粮食生产机械还在应用,农机使用能耗大、效益低的问题表现突出;2、农机化服务体系不够完善,大多农机户以分散经营为主,作业形不成规模,社会化服务能力不强,农机合作社服务范围不广、发展后劲不足;3、农机操作手安全意识差,监理执法人员少,装备落后,执法手段薄弱,难以监管到位;4、农机化扶持引导力度不够,调控能力不强。县级财政无力对农机化新机具新技术的推广给予适度投入,农机化作业示范建设力度不够,发展农机化的引导作用不强。5、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整体质量不高。拖拉机已进入大马力、高性能时代,但是配套农机具发展落后于动力机械,大型、高效、复合型粮食生产机具较少,制约了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的发展。
一是优化装备结构,发展现代农业机械。积极转变农业机械增长方式,以增量调整带动存量优化,以存量优化促进结构升级,实现农业结构与农业机械装备的同步调整;在稳步推进农机保有量增长的同时,着力调整大中型机械与小型机械,动力机械与配套机械,种植业机械与畜牧、林业、水利等各业所需机械比例,加大经济作物机械、粮食烘干机等产后机械的推广力度,大幅提升农机装备水平;加大动力机械报废更新补贴制度,加快淘汰落后、超期使用的农业机械,通过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引导农民购置先进、经济、适用的农业机械。进一步整合现有农机装备,盘活存量,优化组合配套,向农业全程机械化发展。
二是扎实推进农机深松整地作业补助项目。充分利用国家深松补贴政策,紧紧围绕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坚持“农民自愿、政府扶持、补贴引导、完善机制”的方针,充分调动农民和农机手的积极性,加快推进农机深松整地作业,建立深松技术应用的长效机制。力争在全县适宜地区实施农机深松作业补贴政策,扩大作业面积,完善作业模式,提高作业质量。到2020年,全县深松机保有量达到1000台以上,年均深松整地面积达到15~20万亩,进入“同一地块三年深松一次”的良性循环。五年内,全县实施农机深松整地作业面积80万亩以上,累计争取深松整地补贴资金3000万元以上。通过规模推进农机深松整地作业工作,全面增强土壤蓄水保墒、抗旱排涝能力,大幅度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改善耕地质量,增强粮食生产能力,确保粮食安全生产。
三是大力实施花生生产机械化示范工程。十三五期间,宁阳县被列入山东省花生生产机械化示范项目“辐射区”。要利用这一有利时机,创新工作思路,严格履行合同,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和乡镇参与项目建设,不断增加示范面积、机具数量、示范点,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花生项目“辐射区”总投资1000万元,其中:省以上资金400万元,主要用于示范区建设,宣传指导、技术培训、作业补助等;农民自筹600万元,全部用于购置农业机械。五年内,项目区累计新增花生覆膜播种机500台,花生联合收获机100台,花生挖掘机360台,花生摘果机220台。花生生产机械化示范项目区选定在东庄镇、磁窑镇、华丰镇和蒋集镇,在4乡镇新建4个示范基地,完成花生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推广应用面积6万亩以上,通过辐射带动,逐步提升全县经济作物机械化水平。
四是全力打造山东宁联现代科技工业园。工业园规划占地总面积1000亩,总建筑面积50万平方米。项目建成后,年生产各类高端农业装备50000台,年销售收入达到100亿元,农机产业实现收入70亿元,农机核心零配件15亿元,利润15亿元,实现税收8亿元,安置劳动力就业1.2万人。①启动发展期(2016年)。全面启动宁联科技工业园规划和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工作,策划包装一批重大项目,引进一批知名企业,建设一批科研中心,初步实现园区建设有投入、有形象、有企业、有增量。②加速发展期(2017年至2018年)。“一基地五中心”功能区初步建成,园区实现销售收入超过50亿元。完成农机销售服务中心、农机维修服务网络站点建设,推进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级技术中心建设,不断完善科技创新体系。③规模形成期(2019年—2020年)。2020年,园区内农机制造、高端柴油发动机、配件制造等优势产品市场占有率和配套率显著提高,实现销售收入100亿元,优势农机产业集群销售收入突破70亿元,建成全国重要的农机研发、生产、销售及培训为一体的现代科技工业园区,推动全县农机工业快速发展。
五是建立和完善农业机械化发展政策扶持体系。要将农机化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统筹、协调安排,列入县级绩效考核,采取可行措施,努力争取财政、农业、发改等有关部门的支持,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加大县级财政的扶持力度,巩固和发展好以农户为主体,集体、国家多元化投入农机的机制。要强化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导向作用,鼓励农民购买先进机械。充分利用规模化作业推进项目加快农机合作组织的发展,不断拓宽服务领域和范围,从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耕、种、收环节向农田改造、农产品储运和加工等环节延伸,从传统的种植业向畜牧、渔业、林果业和设施农业等领域扩展,不断提高农机合作社的组织经营能力,推动农机服务组织又好又快发展。要加强在建项目的监督管理,保证国家投入的有效性和实效性。要加强与各部门的协调,使国家对农机化发展的各项信贷、税收、补贴等优惠政策落实到位。通过各项政策扶持,加大新技术、新机具推广力度,深入乡镇街道、村、户、田间地头,宣传新机具、新技术,做给农民看,教给农民干,提高农民对农机新技术重要性的认识,引导农民自觉使用新机具,加快农机推广步伐。
六是全力推进农机信息化建设。认真实施“互联网+”战略,推动“互联网+农机”信息平台建设,将农机安全监管、农机培训教育、农机新机具新技术推广、农机修配管理、农机跨区作业管理、农机信息公示等一系列工作纳入农机信息平台,建立健全县乡农机信息网格化服务体系,方便群众查找、咨询各类农机信息,提高农机公共服务能力;鼓励部分条件较好的农机合作社建立网站、微信平台,发布生产技术、市场信息,公布重大事项和日常运行情况,运用微信、网络等方式进实现民主决策。
七是加强农业机械监管,优化农机化发展环境。根据宁阳实际,通过采取问询查证、实地抽查、现场跟踪、集中座谈等方式,开展机具适用性、安全性、可靠性和售后服务等质量调查,掌握全县农机推广应用的信息,净化农机市场产品,严防假冒伪劣农机产品进入市场,维护农机户的合法权益;按照职责法定的原则,加强农机维修网点管理,认真落实农机维修就业准入制度,全面推进农机维修人员持证上岗,促进农机产品“三包”维修人员职业技能培训鉴定工作,建立农机维修检查人员培训制度,定期对农机检查人员进行业务培训,提高维修服务水平,保证农业机械维修质量,确保机具以良好的状态投入作业;认真执行农机作业质量标准,加强对农机作业服务质量的监督,维护作业秩序,提供便利和服务;牢固树立农机安全生产“责任重于泰山”的思想,时刻紧绷安全生产这根弦。加强农机安全隐患检查、整改,保障农机安全运行,为宁阳农机化发展保驾护航。
(作者单位:宁阳县农机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