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晓英/简阳市三岔镇农业服务中心
浅谈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的建管
□曾晓英/简阳市三岔镇农业服务中心
农村小型水利工程以山平塘、石河堰、蓄水池、提水泵站、输水渠道、机电井为主。由于管理体制不健全、产权不清晰、分布不均、年久失修、淤积严重,小型水利工程效益衰减,隐患工程连增等问题越来越严重,已成为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主要制约因素之一,危及国家粮食安全。
进一步加强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充分发挥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的效益,提高工程建设标准和质量,建立行业管理体制,拓宽工程建设与管理的投资渠道,已经迫在眉睫。
1.1技术条件差,工程质量得不到保证
以简阳市三岔镇为例,建国以来,三岔镇新建了大量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现有山平塘305口,蓄水池513口,小二型水库2座,设计蓄水能力86万m3;提灌站42个,装机52 kW;渠道192.3 km。这些水利工程大部分修建年代久远,由于勘察设计不合理、施工材料差、施工技术落后等原因,导致施工质量没有保证,一些工程位置不当、结构粗糙、维修困难、输水不畅。经过几十年的风化侵蚀,已经满目疮痍。以三岔镇麻石桥水库为例,它是三岔水库的配套工程,修建于1979年,当时因资金有限,物资力量薄弱,建设的渠道衬砌质量差,又无排水设施,导致坝体内正常渗流不能排走,外坡脚长期处于饱和或塑性状态中,外坡失端,造成滑坡。1985年7月,土坝体渗漏,将坎脚推移,使坝脚隆起。时至今日,水库淤积严重,几乎成了平地。
1.2重建设轻管理
随着农村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部分干部、群众对国家兴办的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缺乏国家观念、集体观念、法制观念。
许多工程产权不明晰,管理体制不健全,加上部分群众对水利工程的建设与管理认识不足,导致保护范围内取土、建坟、建房、采石、放牧、种植农作物等侵占水利工程的现象时有发生,影响水利工程安全。
水利工程管理与使用之间的矛盾突出。农民个体经济意识强,总认为水利工程的建设、管理、维修、蓄水等事项都是政府的事,农民只管用水,因此管理、维修、用水方面的问题较为突出。
一些水利工程随着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变成了承包经营,特别是山平塘,承包期限长,承包期内责任不明确,承包户进行掠夺式经营,在承包期内没有进行较好的管理维护,致使塘堰淤积,跑、冒、渗、漏现象严重。
1.3管理体制不完善
管理体制不健全,出现多头管理、无人管理的现象。如龙泉山灌区管理处直接管理干渠,水务局管理支渠,乡镇和村级管理斗、农、毛渠。因此,在维修工程整治中相互推诿扯皮,落实不到位的问题时有发生。在春灌时,不仅不能按时输水,造成了社员之间、上下级之间、部门与部门之间的矛盾,而且渠道淤积严重,导致输水不畅耽误了农时。比如玉成支渠首段4 km处,淤泥多年未彻底清除过,淤积厚度达90 cm,受水村社干部群众反映强烈,经三岔镇政府多方调解后,召开了渠道受水范围内的干部、群众代表会议,组织农民投劳、政府投资才解决了此问题。
2.1提高干部群众法律政策意识
水利工程直接关系到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必须法制化。特别是近年来,随着三岔镇的旅游开发建设,在利益驱动下,农民侵占水利工程管护范围内土地的情况时有发生。因此,应以提高普法教育、依法治镇为契机,广泛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四川省水利工程管理条例》等相关水利法律法规,增强全民参与水利建设与管理的法制意识,健全水行业管理体系。
加大水利工程管理执法力度,严禁任何单位在水利工程管护保护范围内从事取土、采石、建房、建坟、放牧、种植等破坏水利工程安全的活动。
干部是群众的组织者和领导者,要自觉学习党的方针政策,要转变过去重建设轻管理观念,树立建管并重思想,做与时俱进、深化改革的促进派,要积极投身于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技能和聪明才智,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热情参与并积极支持小型水利工程的建设和管理,带领广大群众维护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的正常秩序。
2.2牢记建管关系,坚持建管并重理念
政府在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建设方面,要谋划建设模式。要事先提醒设计单位,实地勘察要严密,设计理念要创新环保,设计方案要科学合理,施工图设计要经济可行。要从招标开始高度重视,保证公平、公正、择优选择施工队伍;从原材料进场开始质量监督,做到规范施工,精心施工,确保施工质量。其中,应包括全过程的工程监理,全要素的工程验收,并对其检查结果负责。做到工程建设有资金,工程质量有保障。
建设和管理是不可分割的整体,两者同等重要,缺一不可。工程建设是基础,工程管理是保障。好的工程经久耐用,工作效率高,养护成本低,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如果没有科学有效的管理,没有精心细致的日常养护,出现淤积不能及时清理,损坏结构不能及时修补,出现险情不能及时排除,那么危害必然会继续扩大和发展,势必导致工程的最终损坏。如此一来,再好的工程也是白搭。
2.3完善管理体制,科学规划,多渠道增加投入
深化水利体制改革,进一步理顺和健全水利管理体系,加大政府职能部门管理力度,推进水利产权制度改革,明确农村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关系。
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各级政府应明确小型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的投入渠道,增加各级财政投入,对现有工程进行维修改造;同时,增加新的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以适应当今水利发展要求,进一步鼓励民间资本投入水利建设与管理。以项目为支撑,充分利用一事一议、专项资金、水面租赁、业主投入、社会捐助等渠道增加水利建设与管理投入。
2010年以前,由于地方财力紧,群众对农村小型水利工程投入意识差,水利工程建设资金投入总体不足,严重制约了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的建设与管理。
近5年,各级财政在水利工程建设上投入了大量资金,用于重点水利项目建设。在小型水利项目规划、布局、建设与管理上也给予了一定支持,三岔镇争取各级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资金达1 000万元,水利基础设施得到了有效改善。
政府职能部门要管好项目资金,合理规划、统筹布局管理,做到安全质量全程监控;注重人力资源开发;加大资金投入,推行专项资金、项目预算、审签制度;推行项目建设公开、公平、公正招标制度。加强政治引导、服务、监督,确保水利建设科学管理。对于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的日常管理与养护,各级地方政府、村级组织要用好用活村级公共运行维护资金,加强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的管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