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玲娣,刘克峰
(1.河南省荣军医院,河南 新乡 453003;2.河南省球类运动管理中心医务室,河南 郑州 450000)
铍针疗法配合推拿手法治疗肩袖损伤76例
毛玲娣1,刘克峰2
(1.河南省荣军医院,河南 新乡 453003;2.河南省球类运动管理中心医务室,河南 郑州 450000)
目的:观察铍针疗法配合推拿手法治疗运动员肩袖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76例用铍针疗法松解相应筋膜,配合外展摩揉拨肩法和顿拉滚揉擦肩法等推拿手法治疗。结果:痊愈57例、好转19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100%。结论:铍针疗法配合针推治疗肩袖损伤疗效满意。
肩袖损伤;铍针疗法;推拿手法
组成肩袖的肌肉、韧带受到损伤称肩袖损伤,一般主要是在肩袖肌腱,后继发滑囊炎,因而又称肩袖创伤性肌腱炎或肩撞击综合征。肩袖损伤是临床常见的肩关节病变,占肩关节病的17%~41%[1]。在排球、棒球、垒球、篮球及体操运动员中多见,主要是由于肱骨大结节反复超常范围的急剧转动(特别是外展)、劳损或牵扯并与肩峰和肩喙韧带不断摩擦所致。笔者用铍针疗法配合推拿手法治疗肩袖损伤76例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共76例,均为2008年10月至2015年5月收治患者,为排球、棒球、垒球、篮球运动员以及体育运动学校、大学体育学院从事体育运动的学生。男45例、女31例,年龄14~27岁,病程1天~3年,左肩11例、右肩65例。
诊断标准参照《实用运动医学》[2]。慢性表现为肩一般不痛,只在做某一特殊动作时才痛。亚急性表现为肱骨大节节部压痛,自动或被动上臂外展至60°~120°时或内外旋时疼痛,但被动上臂外展超过120°或用力牵拉上臂、再使上臂外展时则疼痛消失或减轻,痛程较久者冈上肌及三角肌出现萎缩。急性表现为常因一次扭伤或运动过度突然发生,肩部疼痛,活动受限,肩外侧相当肩峰下面有剧烈压痛,克服阻力时肩的各个方向的活动都有疼痛。X线摄片早期无明显异常,晚期可见肱骨大结节部有骨质硬化囊性变或肌腱骨化。
推拿手法:①患者正坐,术者立于伤侧,一手托握上肢,将肩关节外展45°左右,肌肉放松,用另手抚摸肩部2min,继之用掌根或大鱼际部揉冈上肌等肌肉附着点3min,再用拇指于肱骨大结节揉拨冈上肌等肌腱2min。②患者正坐,术者立于伤侧,一手拇指压于喙突部,手掌固定肩峰,另一手握住伤肢上肢腕部,将肘关节屈曲,上臂抬起,掌心朝后,然后向右斜前方45°顿拉数次,而后一手握拿伤肢肘部活动肩关节,另手小鱼际部在活动肩关节的同时滚揉冈上肌等肌肉起止部数分钟同时掌擦冈上肌等肌肉抵止部,以热为度。以上两步手法,反复操作两遍为1次治疗过程。
铍针疗法:患者正坐,在患肩周围查找筋病灶点,触摸其深度,做好标记。常规消毒后,在结筋点处注入0.5mL局麻药做侵润麻醉,侵润麻醉后疼痛症状立即减轻或消失,由此可鉴别或验证结筋病灶定位的准确程度。术者一手拇、示指捏住铍针针柄,另手拇、示指用无菌干棉球捏住针体,针尖对准局麻针刺部位双手骤然向下用力,使铍针快速穿过皮肤,至病变筋膜后行松解术,完成松解后用持针的干棉球压住进针点,迅速将铍针拔出,持续按压进针点1~2min后贴创可贴。
先行推拿手法治疗,再行铍针疗法,铍针疗法每周1次,推拿手法治疗每日1次,休息1天,1周为一疗程,1个疗程观察效果。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3]。治愈:肩部疼痛及压痛消失,肩关节活动功能恢复。好转:肩部疼痛减轻,功能改善。未愈:症状无改善。
痊愈57例、好转19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100%。
肩袖肌包括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和肩胛下肌,原发损伤首先见于肩袖,但也同时累及肩袖肌腱上面或下面的组织,覆盖在上面的滑囊及在下面的软骨。肌腱纤维本身久之出现玻璃样变性、断裂或部分断裂,在裂隙中充满坏死组织或瘢痕组织,若是在小血管的周围有圆细胞侵润,则呈慢性炎症。值得注意的是,冈上肌肌腱运动时必须通过肩峰和肱骨头形成的骨性狭窄缝隙,由于肱骨头位置不断变化,经常对冈上肌肌腱产生挤压,这也是冈上肌肌腱容易发生损伤的主要原因[4]。在这种机械性的刺激下,冈上肌肌腱容易出现钙化或骨化现象,有时肩胛下肌、小圆肌和冈下肌也同时累及。
肩袖损伤属中医“痹证”、“肩痹”范畴,多因外伤、筋骨退变、劳损所致。经筋损伤和结筋病灶是引起或加重病情的原因。铍针具有创口小、痛苦小、无需麻醉、定位准确、松解较为充分的优点,根据针至病位的治疗原则,凡筋损伤或经筋不舒所致的筋痹都可取铍针刺筋上,解结以缓急止痛。铍针疗法配合推拿手法治疗疗效更好。
[1] 王晓冰,王芳,刘利娟.中西医结合治疗肩袖损伤29例[J].光明中医,2008,23(6):756.
[2] 曲绵域,于长隆.使用运动医学[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3:632.
[3]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88.
[4] 薛立功.中国经筋学[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09:518.
R244.1
B
1004-2814(2016)03-0256-01
2015-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