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灵宝可梦GO》流行后的VR、AR、MR如何前行?

2016-04-05 07:37作者吴俊宇
通信世界 2016年21期
关键词:宝可梦精灵虚拟现实

作者 │吴俊宇

《精灵宝可梦GO》流行后的VR、AR、MR如何前行?

作者 │吴俊宇

近日,一款名为《精灵宝可梦GO》手机游戏的流行,让AR成为业内热议的话题。那么AR、VR和MR究竟是什么?其发展过程中会面临怎样的机会和挑战?

VR和AR,这是当今资本市场里最火热的两个概念,在VR和AR之外,还有一个概念叫MR。VR指的是虚拟现实,AR指的是增强现实,而MR指的则是混合现实。本质来看,无论是VR、AR还是MR,其实都是人眼视觉超越屏幕、超越传统观感以获取的高峰体验。

无论是VR、AR还是MR,尤其是MR在今天都不甚成熟,但却被寄予了厚望,因为它们的本质是脱离手机的下一代流量平台,VR、AR和MR究竟会如何发展,至今依然不甚明朗,然而可以肯定的是,三者会交织前行。

VR、AR、MR究竟有何异同?

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如果按照字面的意思理解,也可以称作为灵境技术或人工环境。虚拟现实是利用电脑模拟产生一个三维空间的虚拟世界,提供使用者关于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的模拟,让使用者如同身历其境一般,可以及时、没有限制地观察三度空间内的事物。代表性的产品是Oculus Rift。

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则是通过电脑技术,将虚拟的信息应用到真实世界,真实的环境和虚拟的物体实时地叠加到了同一个画面或空间而共同存在。增强现实的典型产品有Google Project Tango和谷歌眼镜,普通的智能手机上其实也可以运行增强现实的画面。

混合现实(Mix reality),包括增强现实和增强虚拟,指的是合并现实和虚拟世界而产生的新的可视化环境。在新的可视化环境里物理和数字对象共存,并实时互动。代表性的产品有HoloLens和Magic Leap。

如果要谈异同的话,VR更多是渲染出来的画面,它需要戴上VR眼镜等产品才能够看到,VR的场景、人物、画面都是假的,目的就是要把你带进一个假的世界。而AR是光学+3D重构出来的画面,很多时候裸眼就可以达成效果,它的目的是把假的画面放在真的情景之内,让你感受到代入感。MR因为是VR和AR混合在一起构建的画面,所以MR相对来说,更像是两种画面的结合。

VR产品泛滥体验糟糕 却初成规模

VR在今天绝对可以被视为“风口”。毕竟VR与AR、MR相比,无论是在概念炒作还是资本市场以及产品数量上,都远远高出一个量级。

VR之所以比AR、MR更火爆,原因正是有游戏和娱乐两大支柱。VR的实现成本也相对较低。只需要带上VR眼镜,人们就能感受到虚拟现实带来的冲击。而且虚拟现实的上下游产业链也已经相对完整。而且VR对于电影、游戏等产业来说,也容易实现。VR电影、VR游戏在今天已经比比皆是,这些游戏虽然不成熟,但是至少有一定的可玩之处,故还是能够吸引一部分电影和游戏爱好者。

正是由于VR便于实现,所以大批厂商蜂拥而入,都希望能够在浪潮之中取得突破和进展。但坦率来说,VR的火热和它的产品体验是不成正比的。VR体验之差使其始终面临着逻辑矛盾,比如VR头盔。VR希望能够取代智能手机成为下一个流量入口,但今天的智能手机人们可以随身携带每天使用10余个小时,这正是因为智能手机便携且视觉上没有沉重负担,但VR头盔不是这样。你不能想象一个人戴着笨重的VR头盔,每天还持续10余个小时,所有的工作、娱乐都在VR头盔上完成。况且,VR头盔佩戴时间超过半个小时,就会让人产生头昏、恶心等一系列的生理反应,这是VR自身渲染速度、分辨率在未来有所改善之后才能克服的。

所以说,VR自身真正的优势还是在于概念,作为一个流量平台,VR的故事讲给投资人听时,效果是非常诱人的,因为不仅仅是在游戏、电影等娱乐领域,即使是在医疗、教育、旅游等一系列行业,它都能够延展出各种各样的场景。再加上VR的实现成本不高,技术水准相对较低,且对网速、带宽、传感器、计算能力的要求都没有那么严格,所以自然而然成为了今天的“风口”。而且更“接地气”的是,VR已经可以产品化,已经能够有一定规模的市场、应用和游戏资源,它拥有一批拥趸,而且放在大型商场,也会吸引一部分消费者前去体验,感受VR的快感,成为一种招揽客流的产品。不管怎样,从VR的实际运用和市场规模目前来看,虽然相对粗略,但至少已经成型,只是需要大厂商不断推进、打磨,以便构建起大生态。

AR门槛较高 却能讨巧曲线救国

AR至少在今年6月之前,都比VR的概念要冷门不少。虽然它经常被视为是与VR平起平坐的一项技术,而且产品给人的感受也比VR舒适不少,但由于对网速、带宽、传感器、计算能力的要求较高,创业者很少主动去触碰这个概念,也不敢随意踏入AR这个深浅莫测的产业中。

AR概念真正被热炒还是与任天堂的《精灵宝可梦GO》游戏在全球引发的一场“捉精灵”浪潮有关。有意思的是,苹果CEO库克十分重视《精灵宝可梦GO》的成功,在不久前的财报电话会议上还特意谈到了AR领域的潜力,甚至表示苹果将大举投资AR领域。

原本在不少投资人以及创业者眼中,AR的技术门槛是远远高于VR的,出于成本、复杂度以及电池续航时间的考虑,目前各个产品显示增强现实内容的屏幕可视面积很小,体验也很一般。但是却没有想到,在手机上“略施小计”便实现如此良好的市场效果,引发现象级的狂潮。

任天堂的《精灵宝可梦G O》其实是非常讨巧的。它并非真正采用了什么新技术,而是直接选择在手机上用虚拟现实的方式呈现出小精灵,然后通过这种“新瓶装旧酒”的做法唤醒玩家们的童年,最终通过游戏设定来实现自身的成功。

不过,坦率来说,《精灵宝可梦GO》的成功还是有很大的偶然性,不是其他公司可以复制的,这是老IP在新技术的作用下发生化学反应的结果。真正想要踏实做产品、做技术,还是要像微软HoloLens或是Magic Leap拿出实实在在的产品,解决一个又一个摆在面前的技术难题。

任天堂这种“曲线救国”的做法不会是市场的主流。但是却引发了行业、市场对AR技术的另类思考。未来是不是可以用更多讨巧的做法,来实现相对有趣的场景。虽然这些讨巧的做法对于现实技术提升可能帮助不大,但是它至少能够为行业带来更多明确的信号,即AR同样是可以取得突破的。

MR将是未来 仍需产业和技术成熟

MR技术和AR其实是相对接近的,从理论上来看,MR技术一半现实、一半虚拟影像是相对结合较好的一种方案,可以将现实世界中难以体验到的虚拟信息叠加到真实世界,实现虚拟和现实的无缝连接,分不清虚拟影像和真实存在,并有望在未来成为主流。

不过无论是VR还是AR,目前都处于不成熟的阶段,所以MR自然也依旧是“镜中花、水中月”。鉴于目前HoloLens和Magic Leap在MR技术领域的探索,所以目前也不能说完全没有现实的产品,而且今年年初,国内某大型国有建筑企业与国外代理商联合建立了混合现实技术实验室,将通过HoloLens眼镜来实现MR技术的实用。目前来看,MR技术确实已经在部分垂直细分领域展开了尝试,且呈现出实用的苗头。

事实上,MR在建筑行业的运用已经成为了业内公认的场景,因为MR技术可以让工程师“进入”建筑模型中,身临其境地感受到现场的环境,在未来具体施工时,提高团队协作水平和工作效率,节约工期和工程管理成本,最终实现项目的精细化管理。而且MR对于人眼的压力相比单独的VR技术会舒适不少,这其实也是真正符合人体生理构造的技术。可以肯定的是,MR技术一定会成为未来的主流,无论是AR还是VR,其实在今天都是同一条道路上的两个分叉而已,它们终究要走到MR的大路上来。因为单个技术是没有办法应付未来复杂应用场景的。

需要说明的是,不管是AR、VR以及MR,其背后是需要大公司来推动的,因为目前来看,整个产业还是缺乏明确的方向,所以需要大公司投入其中共同展开探索。AR、VR以及MR产业内的参与者,与其说是竞争对手,不如说它们都是未来的探路者。

编辑|孙永杰 sunyongjie@bjxintong.com.cn

猜你喜欢
宝可梦精灵虚拟现实
一起抓宝可梦!
造梦奇遇
冬精灵
海底精灵国
虚拟现实技术在中学校园中的应用
欢舞的精灵们
风口上的虚拟现实
精灵宝可梦 疯走全球
虚拟现实技术向科幻小说借灵感
浅谈虚拟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