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近30年家蚕遗传育种研究的回顾

2016-04-05 02:58黄德辉童晓琪
中国蚕业 2016年4期
关键词:茧层家蚕亲本

黄德辉 童晓琪 秦 凤 张 彦 石 凉 黄 浩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蚕桑研究所,安徽合肥 230061)

安徽省近30年家蚕遗传育种研究的回顾

黄德辉 童晓琪 秦 凤 张 彦 石 凉 黄 浩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蚕桑研究所,安徽合肥 230061)

30多年来安徽省有关科研、教学、生产等部门相互协作,在家蚕遗传基础理论、家蚕育种技术及家蚕种质资源的引进与创新利用等领域开展了深入研究。利用系统育种、杂交育种、抗病育种、诱变育种等方法在家蚕春用、夏秋用品种及斑纹限性、暗化型等特色品种选育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同时,在家蚕种茧育微粒子病防治、日眠控制及后期死蛹的发生与防治等蚕种繁育技术方面也开展了系统的研究。

安徽省;家蚕;遗传;育种;回顾

家蚕遗传育种研究旨在根据家蚕遗传和变异的规律,通过杂交育种、抗病育种、诱变育种等传统育种方法与现代分子生物技术相结合,发掘、利用特殊基因,改良家蚕群体遗传结构,充分兼顾我国各蚕区的生产水平和生产环境,以强健好养为首要目标,培育出优质易繁、抗病抗逆性强、多用途的家蚕新品种;同时对现行生产用种不断进行改良提高,以适应当前粗放型、省力化、集约化的蚕茧生产方式,促进产业增效、农民增收和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的60余年中,我国的家蚕育种研究实现了质的飞跃,安徽省农业科学院蚕桑研究所(以下简称安徽所)、安徽农业大学、安徽省蚕桑服务站及安徽省有关蚕种繁育单位也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尤其是20世纪60年代中期由安徽所引进,经系统选育的家蚕品种华合×东肥[1],20世纪70年代初在我国大面积推广应用,该品种的育成推广与 731×732(苏5×苏6)[2]、753×754(杭7×杭8)[3]等共同对我国家蚕育种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对实现我国家蚕品种的更新有着重要意义。

20世纪90年代,安徽省的家蚕遗传育种研究工作,进入了国家科技攻关团队。安徽所先后承担了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主持的国家科技攻关、支撑计划、农业部行业专项等子课题及中国科学院合肥分院主持的离子束应用研究子课题——离子束注入家蚕诱变研究等国家科技攻关项目;此后相继主持了科技部支撑计划、农业部行业专项子课题及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国家星火计划及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科技攻关、高技术产业化等项目40余项;自2010年开始承担了国家蚕品种试验(A、B组)工作。与此同时,安徽农业大学在家蚕种质资源创新与利用等基础理论方面开展了系统研究:先后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家蚕BH4选择性合成途径的分子调控机制研究”“BmNPV与宿主家蚕中肠及胞内蛋白互作的分子机制研究”和“家蚕Ng基因的精细定位及粘液腺分泌相关基因的筛选与鉴定”;主持安徽省国际科技合作项目“BH4/多巴胺缺陷型疾病模型的建模关键技术研发”和“十二五”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子课题“家蚕抗病毒病基础品种培育”;对家蚕重要功能基因进行定位克隆,承担了国家“973”计划项目子课题“家蚕关键品质性状分子解析及分子育种基础研究”等。安徽省蚕桑服务站在家蚕种质资源的引进和家蚕新品种的繁育、推广等方面与科研、教学单位协同工作,为科技成果的转化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工作。蚕种繁育单位如绩溪县蚕种场在保证正常蚕种繁育的前提下,在生产用种的对比、筛选和新品种的选择、组配等方面也取得了一定成绩。

几十年来,通过几代科研人员的不懈努力,在家蚕育种理论和育种方法上勇于创新,不断探索家蚕新品种选育和良种繁育的新技术、新方法,在家蚕特殊基因的引进利用、种质创新等方面有所突破,丰富了家蚕遗传育种学的内涵,先后育成了皖5×皖6、皖广三号、皖珠2号等家蚕新品种,对促进家蚕遗传育种学的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本文旨在回顾和总结近30年来安徽省家蚕育种研究工作的主要进展和取得的成绩,以期对进一步开拓家蚕遗传育种新理念、新技术、新方法起到一定的启示作用。

1 家蚕遗传研究

1.1 家蚕数量性状遗传的研究

1.1.1 家蚕数量性状遗传参数的研究 利用品种间杂交使基因重组,是家蚕新品种选育的常规而有效的方法之一。然而,家蚕的数量性状一般受微效多基因支配,这些有效的基因对环境条件的表现较为敏感,因而某一数量性状的表现型值的变异,既包括基因型影响产生的可遗传变异,也包括受环境条件影响产生的不能遗传的变异,不同性状间还存在着相关关系,这些都给育种者按表现型值来进行有效选择带来一定的困难。因此,了解某一性状的基因型效应和环境效应在表现型中所占的比重,掌握一个性状的直接选择对其它性状的影响,建立起一个性状的综合选择指标,正确地评价亲本间的遗传差异,对杂交育种的亲本选配、改善家蚕育种的试验设计和提高选择效果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为此,安徽所于1996年春,利用19个春用蚕品种随机区组设计,3次重复的调查资料,通过方差分析,结果考察的全龄经过、5龄经过、全茧量、茧层量、茧层率、双宫茧率、死笼率、不结茧蚕率、健蛹率、茧长幅比、茧长幅积等11个数量性状的品种间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在此基础上,对这几个遗传参数进行了研究[4]。

1.1.2 家蚕数量性状预测方法的研究 目前生产上使用的家蚕品种均为一代杂交种,一代杂交种某一经济性状的表现受其亲本基因的支配。然而杂交种的表现型是其基因型组成和外部生长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由于其表现机理十分复杂,故很难根据亲本品种性状的直观数值来预测杂交种性状的优劣。长期以来,家蚕育种对优良杂交组合的选拔,基本上是依靠育种专家的经验,参考亲本性状设计大量的杂交组合来进行饲养比较鉴定而确定。随着数量遗传学的发展和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应用,也开始了优良杂交组合选配预测方法的探讨。安徽所从1986年起,在建立家蚕品种和杂交组合数量性状数据库及管理系统的基础上,研究了杂交种的数量性状与其亲本性状实测值之间的关系,利用多元回归预测技术,建立了预测杂交组合数量性状的模型[5]。

1.2 家蚕暗化型(mln)基因的遗传与利用研究

安徽所于1996年春从引进的家蚕品种中发现家蚕暗化型(mln)个体,蛾体灰黑色,幼虫头壳及尾夹板为深褐色。如能掌握该基因的遗传规律,并把该基因导入实用品种,育成新的暗化型基因的灰黑蛾品种,与常规的白蛾品种组配成一代杂交种,可彻底解决一直困扰家蚕蚕种繁育的杂交率问题。

1.2.1 暗化型灰黑蛾基因(mln)的遗传研究 在引进的基础品种中,发蛾时发现灰黑蛾雄蛾2只,雌蛾1只,其蛾的个体小,色较深,其中1只雄蛾为拳翅。该基础品种的全龄经过仅19 d,虽然其全茧量、茧层量、茧层率均较低,分别为1.335 g、0.240 g和17.98%,经济性状差而无实用价值[6]。但如能将灰黑蛾表型性状稳定地遗传,则是获得了一个具有实用价值的表型性状。为此,我们对其能否稳定遗传以及其遗传规律进行了研究。(1)灰黑蛾自交子代的形态性状分析。灰黑蛾自交子代幼虫为普斑,体色青白,体形小而结实,4龄后期开始出现头壳为深褐色,尾部夹板亦为深褐色(又称褐头尾斑),到上蔟前逐步明显,蚕发育齐一,茧长椭圆形,全茧量、茧层量、茧层率与原基础品种相仿;蛹色浅,发蛾前逐步由浅棕色变成灰黑色,发蛾前1 d蛹体变软,蛾体为灰黑色,有深有浅,但全部为灰黑蛾,没有白蛾,表明该灰黑蛾表型性状是可以遗传的。(2)灰黑蛾杂交子代性状的遗传分析。用灰黑蛾与常规白蛾杂交,F1代幼虫为浅普斑,未发现褐头尾斑个体,蛾体全部为常规白蛾,也未发现灰黑蛾个体,表明该褐头尾斑表型性状和灰黑蛾表型性状为非显性遗传。F1代自交后,于F2代混合收蚁饲养2个蛾区,饲养中发现幼虫分离出褐头尾斑个体,4龄开始清晰可见,5龄后期对其分离情况进行点数调查。将褐头尾斑蚕与正常普斑蚕分别饲养至上蔟,在发蛾时分别调查两者的蛾色,结果发现:褐头尾斑蚕的蛾体全部为灰黑蛾,没有白蛾出现;而正常普斑蚕的蛾体全为白蛾,没有灰黑蛾出现。以上调查结果表明:性状分离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幼虫普斑和白蛾性状为显性遗传,而幼虫褐头尾斑和灰黑蛾性状则为隐性遗传,并受同一个基因控制。

1.2.2 暗化型灰黑蛾基因(mln)的利用研究 根据暗化型灰黑蛾的遗传规律及其经济性状的实际,我们认为:要使其实用化,首先必须将其基因导入到经济性状优良的实用蚕品种中,选育出经济性状优良的灰黑蛾品系。为此,我们选择了经济性状优良且无明显缺点的常规白蛾春用蚕品种九、华、皖5、菁松和夏秋用蚕品种501(苏花改)、502(丰1改)为导入灰黑蛾基因的材料。从隐性基因导入方法和家蚕品种选育实际试验条件方面考虑,如果按常规杂交育种,即杂交、分离、再杂交、再分离的方法做,耗时长,效果差;如连续回交多代,则极易导致暗化型基因在回交中失落。为此,我们创建了二段连续回交法[7],其进度快,效果好。具体做法如下:用实用亲本与暗化型亲本杂交,F1代用实用亲本回交,回交后RB1自交,以上是第1段导入;RB1自交后分离,以幼虫褐头尾斑为标识,幼虫期选出暗化型个体,大约占1/8,雌雄各半,其余非暗化型个体淘汰,减少了试验工作量。褐头尾斑个体选出后,单独上蔟,结茧后化蛾均为灰黑蛾,之后再与实用亲本回交,不超过2次,自交分离选出的灰黑蛾个体,或依据选用的实用亲本的不足,改用其它实用品种作亲本杂交、回交,不超过2次,此为第2段导入。经第2段回交,实用亲本的基因在育成品种中占15/16,除暗化型基因外,基本为实用亲本的基因。

通过多年的努力,在暗化型基因的利用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先后育成了中系暗化型春用蚕品种991×992[8]、681×682[9]和夏秋用蚕品种517× 518[10]及日系暗化型夏秋用品种皖广三号[11]等。

2 家蚕育种技术研究

2.1 家蚕抗病育种研究

蚕病的发生流行是导致蚕作不安全的主要原因,据我们调查推算,在我国每年因此而减收蚕茧数万吨,仅蚕农茧款损失就高达数亿元。研究家蚕及其病原微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育成对病原物具有一定抵抗性的家蚕新品种,是控制蚕病发生的有效途径之一。为此,安徽所开展了家蚕品种对中肠型脓病病毒(BmCPV)、血液型脓病病毒(BmNPV)感染抵抗性的测定研究,选出高抗品种,采用杂交选育的方法,并在杂交素材的早代进行攻毒选择,育成了抵抗性相对较强的蚕品种限回、8212[12],依此组配育成的家蚕夏秋品种皖夏二号于2002年通过安徽省桑蚕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表1)。

表1 安徽省近30年审(认)定通过的家蚕品种

续表1

2.1.1 家蚕品种对BmCPV和BmNPV经口感染抵抗性的测定 1981年安徽所对保育的春用、春秋兼用、夏秋用育种材料和保育品种,分5组进行了测定。其方法如下:将各批蚕种同时催青,控制家蚕的收蚁和2龄饷食时间一致,2龄起蚕点数分区,分别饲喂喷有5级浓度梯度病毒多角体悬浮液的桑叶,让各区家蚕饱食20~24 h后,隔毒除沙。对CPV抵抗性的测定于隔毒后正常饲养6~7 d,全部解剖或镜检组织,调查发病率[13];对NPV抵抗性的测定于隔毒后正常饲养至3龄起蚕调查发病率[14]。根据各浓度下发病率的概率值和病毒多角体浓度的对数值,以最小二乘法分别求得各品种的回归方程,进而计算LogIC50及其标准误,并进行抗病力的差异显著性比较。

2.1.2 抗病选拔系统主要经济性状配合力的研究

在家蚕杂交育种工作中,正确选择亲本和尽早辩明组合的优劣至关重要。大量的育种实践证明,亲本各性状的表现不完全与杂交后代的表现有直接联系。然而,数量遗传学的研究表明,亲本配合力是杂交育种中亲本选配的重要依据[15]。因此,选育和鉴定具有高配合力的亲本和组合,对家蚕杂交育种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以往家蚕配合力的测定大多采用顶交法测定一般配合力。这种测定方法,当杂交种不纯或与待测种亲缘关系很近时,其结果很不可靠,而且无法鉴定其特殊配合力。为此,我们于1985年春以12个抗病选拔系统的亲本材料(其中7个中系品种为P1组亲本,5个日系品种为P2组亲本),按5×7格子方形式杂交,得到正反杂交种一代各35个,同年早秋饲养,着重探讨了全茧量、茧层量和茧层率3个主要经济性状的配合力,并进一步分析了它们的相关性。3个主要经济性状不完全双列杂交的数据资料经方差分析表明,中、日系亲本一般配合力方差及它们组合后的特殊配合力方差均达到极显著水平[16]。

2.1.3 家蚕蛾区选择中的综合评判及其验证 蛾区选择法是家蚕育种普遍采用的系统选育方法,一般在保持环境条件一致的情况下,直接根据蛾区各目标性状的表型值来比较蛾区的优劣。然而,由于家蚕品种是多目标选育,不同性状间存在着复杂的相关关系,对于某一性状的选择,必然会对另一些性状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尤其是在目标性状间存在负相关时,要根据多性状的表型值来准确评判蛾区的优劣,有时感到十分困难。我们于1987年春,以8212品种的12个蛾区的调查资料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蛾区的优劣实行了综合评判[17];1988年春,又选用8212品种于1987年春留种入选的第6号蛾区后代共6个蛾区,另外选用7、8、12号蛾区后代各3个蛾区,共9个蛾区作为对照,饲养后考察了全龄经过、5龄经过、全茧量、茧层量、茧层率、幼虫生命率、健蛹率、万蚕收茧量和万蚕茧层量等9个性状,采用1987年同样的分析方法,获得15个蛾区的若干个主成分值,根据选育目标对15个蛾区进行综合评判,决定取舍,评价原亲本蛾区选择的准确性。

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家蚕蛾区选择实行综合评判,可以用较少的综合指标来代替原来较多的指标,而这些少数综合指标既综合反映了原来较多指标的信息,互相之间又是无关的,况且主成分排列秩序井然,据此对蛾区优劣进行评判十分方便,可大大提高综合性状的选择效果。

近年来,安徽农业大学利用抗性品种资源进行家蚕抗病研究及家蚕抗病毒病基础品种培育,研究BmNPV与宿主家蚕的互作机制,也进一步充实了安徽省抗病育种研究的内涵,育成的家蚕春用品种皖珠2号,于2015年通过安徽省桑蚕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表1)。

2.2 利用低能氮离子(N+)进行家蚕诱变育种

离子束是20世纪80年代国际上发展起来的一项高新技术,主要用于受控热核聚变、金属材料和半导体等领域。1990年安徽所与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合作,开展了N+注入家蚕卵及雌蛹的诱变效应研究,采用低能N+注入家蚕转青卵及蛹,诱导发生多向突变,在变异家蚕群体中选择有益突变,并以有益突变作为基础素材育成了新的家蚕品种。

2.2.1 N+注入家蚕转青卵的半致死剂量的确定

1990年5月用华合品种的转青卵采用蛾区半分法,用30 keV、1×1015ions/cm2的N+分别进行2、4、6、8次脉冲处理,处理卵与对照卵分别放置在培养皿内,待其自然孵化后,调查死亡数,计算死亡率。从结果看出N+注入家蚕转青卵随着脉冲次数的递增,家蚕转青卵死亡率提高,30 keV、1×1015ions/cm2、6次脉冲处理接近家蚕转青卵的半致死剂量[18]。

2.2.2 N+注入家蚕蛹后蛹皮的电镜观察 1991年秋蚕期选取发蛾前2 d的华大雌蛹,采用30 keV、4× 1015ions/cm2剂量的N+注入蚕蛹腹部,处理后将其与未经处理的华大正常雌蛹一并送安徽医科大学电镜室,分别对蚕蛹内表皮进行了固定处理,由安徽医科大学电镜室拍摄扫描电镜照片。结果表明:在处理后的蚕蛹的内表皮照片上,清晰分布着无数近似圆形的凸起,界面明显,直径2~4 μm,密度很大,每平方毫米30 000多个。这无疑是N+穿透蛹皮活体进入蛹体内部,受损细胞渗出的胞液凝聚在N+穿透的洞口所致,在未经处理的蛹皮上则没有凸起[18]。

2.2.3 N+注入家蚕转青卵诱变育种实践 1992年秋,采用30 keV、2×1015ions/cm2的N+处理家蚕明珠品种的转青卵[19]。M1代孵化极度不齐,实用孵化率仅31%~40%;生存个体发育大小不齐,并发现1条一半有普斑一半无斑纹的嵌合体;上蔟采茧后调查发现,经30 keV、2×1015ions/cm2的N+处理的家蚕品种的全茧量、茧层量、茧层率差异很大,我们在选择茧形大、茧形匀整的基础上,经个体称量,选全茧量、茧层量、茧层率高的个体留种。

1993年春,自交M2代孵化率上升到85.0%~91.9%,小蚕发生率仅为3.9%~5.4%,发育较为正常。其中明珠品种经N+处理区平均每粒茧的茧层量达0.45 g,茧层率高达27.55%,与对照种相比,除5龄经过稍长外,全茧量、茧层量、茧层率均有较大幅度的提高,个体选择的成绩更好。M1~M5代混合育,为促使经诱变产生不良基因充分暴露以便淘汰,防止有益突变基因在加代中失落,选择中选茧形一致,全茧量、茧层量、茧层率高,茧色白,缩皱细,茧壳厚薄均匀的个体,经称量后留种;M6~M9代单蛾育,采用蛾区综合评判,选择发育齐一、小蚕发生率低、壮蚕蚕体大小均匀、上蔟齐一、双宫茧率低、茧形匀整、虫蛹统一生命率高的蛾区,采用异蛾区交配留种,以提高幼虫生命率及加快基因纯合速度。M10~M14代进行混合育,个体选择,育成家蚕新品种992。992与春用中系灰黑蛾品种991组配育成了一代杂交种991×992[8],并于2004年3月通过安徽省桑蚕品种审定委员会的认定(表1)。

2.3 家蚕斑纹限性品种快速选育技术

安徽所自1985年春开始进行了斑纹限性品种遗传规律的研究,总结出连续回交育种方法,成功地育成了春用高丝量中系斑纹限性家蚕品种九·华×春·早[20],1996年5月通过安徽省桑蚕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表1),并实现了成果有偿转让。斑纹限性品种雌蚕为普斑蚕,雄蚕为素蚕,蚕种场可在蚕的4、5龄期,利用中系斑纹限性的表型性状,根据斑纹准确鉴别雌、雄,并分别饲养,有效地降低了蚕种繁育过程中雌、雄鉴别的劳动强度,实现了轻简化生产,提高了蚕种质量和杂交率,降低了生产成本[21],受到蚕种场的欢迎;同时丝厂可直接将农村雌、雄茧分别缫丝来提高丝质。

2.3.1 中系斑纹限性品种回交选育法 培育中系限性品种,用限性品种P1为母本,另一中系品种P2作父本(轮回亲本)。杂交F1,一半普斑蚕,一半素蚕。普斑蚕为雌(♀),素蚕为雄(♂),基因型分别为ZW·⌒+pp/p、ZZ p/p,淘汰♂,个体选择♀与亲本P2的♂回交为BC1。BC1依旧出现普斑蚕、素蚕各半,再淘汰♂,个体选择♀,继续与亲本P2的♂回交,依此类推[22]。经多代回交,该品种的基因型除导入的控制限性遗传的W·⌒+p染色体外,其余基因基本是轮回亲本P2的纯合型,新的中系斑纹限性品种就被选育出来了。

2.3.2 日系斑纹限性品种回交选育法 日系品种一般为花蚕,斑纹限性品种♀也为花蚕,♂蚕为素蚕。如轮回亲本选择日系素蚕,那么回交方法如同限性中系品种选育法。现有日系品种及生产中应用的日系品种绝大多数为花蚕,所以选用花蚕作为轮回亲本P2,2个亲本杂交F1均为花蚕,F2分离,斑纹驳杂[23]。如何依据遗传规律,正确掌握选择及验证方法是日系斑纹限性品种选育的关键。

3 家蚕品种资源的引进利用研究

引进国内外家蚕品种资源,能极大地丰富家蚕基因库。在掌握其生物学性状和经济性状的基础上,采用建立异地品系、系统选拔、抗逆性选拔及缩短龄期等方法[24],对引进的品种资源进行改进研究,从而提高抗性、增强体质、缩短龄期、提高经济性状和繁育系数,有利于组配育成适合市场需求各具特色的家蚕新品种,实现家蚕品种的多元化。安徽所与安徽省蚕桑服务站合作引进组配育成的春用家蚕品种黄·山×平·湖[25],与安徽农业大学合作培育成功的春用家蚕品种皖·珠×春·明分别于2002年和2007年通过安徽省桑蚕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表1)。

4 家蚕遗传育种研究取得的主要成就

4.1 审(认)定通过的家蚕新品种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经过安徽省科研、教学和生产等部门的家蚕育种工作者的共同努力,先后育成家蚕新品种16对(表1),并在生产上推广应用。其中春用品种九·华×春·早、681×682、黄·山×平·湖及夏秋用品种皖夏二号、517×518、皖广三号等新品种被安徽省农委列为主要推广品种,进一步优化了安徽省蚕茧生产的用种布局,实现了品种多元化,有利于不同地区、不同季节和不同饲养技术水平的生产潜能的发挥,有利于更为合理高效地利用蚕区自然和人力资源,提高综合经济效益,为安徽省蚕桑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良种和技术支撑。

4.2 家蚕遗传育种研究的获奖成果

通过安徽省有关科研、教学和生产单位科研人员的多年努力,在家蚕遗传育种研究领域先后获得安徽省科学技术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合肥市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表2)。另外,有2项技术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家蚕灰黑蛾二段连续回交育种法(ZL 02 1 12775.1)、家蚕一代杂交种繁育方法(ZL 02 1 12776.X)。

表2 安徽省近30年在家蚕遗传育种领域取得的科学技术奖励成果

5 小结

安徽省科研、教学和生产等部门的家蚕育种工作者以家蚕品种主要经济性状遗传参数、一代杂交种预测模型等研究为基础,开展家蚕抗病品种选育、限性品种的快速选育、离子束诱变家蚕育种及暗化型灰黑蛾家蚕品种选育应用技术研究,先后成功选育(组配)家蚕新品种16对并通过审(认)定;获得省级科技成果13项。将主成分分析法引入家蚕遗传育种中,对家蚕蛾区选择实行综合评判并获得成功;将离子束作为诱变源注入家蚕,在突变群体中通过有效选择,育成的品种实现了家蚕种质创新;创立的“家蚕灰黑蛾二段连续回交育种法”和“家蚕一代杂交种繁育方法”,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将家蚕暗化型基因用于一代杂交种繁育技术,可把杂交率提高到99%以上,实现了家蚕暗化型基因的生产应用。

[1]安徽省农业科学院蚕桑研究所.春用品种华合、东肥的选育[M]//冯家新,马淑萍,陈玉银,等.家蚕育种选集,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2:100-101.

[2]江苏省蚕业研究所蚕种研究室.春用新蚕品种——江苏5号×江苏6号[M]//冯家新,马淑萍,陈玉银,等.家蚕育种选集,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2:6-9.

[3]冯家新,钱旭庭,夏建国.家蚕春用新品种杭7×杭8的选配[M]//冯家新,马淑萍,陈玉银,等.家蚕育种选集,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2:85-88.

[4]孙家羿,李圣,杜经元.家蚕品种数量性状遗传参数的研究[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1997,24(4):370-376.

[5]孙家羿,杜经元,李圣.家蚕品种数量性状预测方法的研究[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1997,24(3):261-266.

[6]孙家羿,李圣,黄德辉,等.家蚕暗化型基因(mln)遗传及利用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6,34(7):1 378-1 379.

[7]黄德辉,孙家羿,杜经元,等.家蚕暗化型(mln)品种育成初报[J].安徽农业科学,2002,30(6):847-850.

[8]黄德辉,李圣,孙家羿,等.家蚕春用品种991×992的育成[J].安徽农业科学,2005,33(8):1 451-1 452.

[9]黄德辉,孙家羿,李圣,等.家蚕春用品种681×682的育成[J].蚕业科学,2011,37(3):549-554.

[10]孙家羿,李圣,黄德辉,等.家蚕灰黑蛾夏秋用品种517×518的育成[J].蚕业科学,2006,32(3):425-427.

[11]黄德辉,吴福泉,石凉,等.家蚕夏秋用日系灰黑蛾品种574和576的育成及四元杂交组合皖广三号的选配[J].蚕业科学,2015,41(4):634-640.

[12]孙家羿,李圣,黄德辉,等.家蚕夏秋用品种8212、限回的育成及皖夏二号的选配[J].蚕业科学,2004,30(3):300-303.

[13]杜经元.家蚕品种对中肠型脓病感染抵抗性的测定[C]//养蚕研究室蚕病组.蚕桑科学研究资料汇编,合肥:安徽省农业科学院蚕桑研究所,1982:66-69.

[14]杜经元.家蚕品种对细胞核多角体病毒(NPV)感染抵抗性的测定[J].蚕桑科技,1982(4):15-19.

[15]向仲怀.家蚕遗传育种学[M].北京:农业出版社,1994:254.

[16]孙家羿,杜经元.家蚕主要经济性状配合力的研究[J].安徽蚕业,1987(2):14-19.

[17]杜经元,孙家羿.综合评判法选择家蚕蛾区的验证[J].安徽蚕业,1989(4):14-17.

[18]李圣,赵环,吴健,等.低能氮离子注入诱变在家蚕育种上应用研究初报[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1994,21(3):326-329.

[19]黄德辉,凌尔军,孙家羿.离子注入对家蚕后代血液蛋白质及酯酶同工酶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01,29(4):536-538.

[20]李圣,林昌麒.家蚕春用新品种九·华×春·早的育成[J].蚕业科学,1999,25(3):144-148.

[21]龚大刚.家蚕限性品种在蚕种生产中的应用[J].四川蚕业,2005,33(2):25-26.

[22]李圣.家蚕斑纹限性品种快速选育法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1993,21(4):371-373.

[23]李圣.家蚕斑纹限性品种回交选育方法的探讨[J].安徽蚕业,1987(3):4-8.

[24]黄德辉,李圣,孙家羿,等.浅谈家蚕品种的引进及利用[J].中国蚕业,2005,26(2):89-91.

[25]黄德辉,李圣,孙家羿,等.家蚕春用品种黄·山×平·湖的组配及推广[J].安徽农业科学,2008,36(27):11 823-11 829.

S882

B

1007-0982(2016)04-0010-07

10.16839/j.cnki.zgcy.2016.04.003

2016-05-30;接受日期:2016-09-30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编号 CARS-22);安徽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蚕桑中药材)[编号 皖农科(2016)84号];安徽省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团队(编号12C0602)。

第1作者信息:黄德辉(1964—),男,安徽黄山,硕士,研究员。Tel:0551-62826576,E-mail:huangdehui1964@163.com

猜你喜欢
茧层家蚕亲本
基于SVM的家蚕中毒分类识别研究
家蚕原原种“871”“872”种性变化分析
甘蔗常用亲本的田间自然耐寒性测定及评价
2010—2020年我国育成甘蔗新品种的亲本分析
柞蚕秋茧茧层厚度抽样测量
抗BmNPV家蚕新品种“川抗1号”的育成
家蚕猝倒病的发生与防治
高原蚕区家蚕茧层率遗传分析
2018年春季北方蚕区桑蚕新品种实验室鉴定(山西点)报告
橡胶树魏克汉种质资源亲子代生长遗传规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