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健性秋用家蚕品种鄂蚕3号

2016-04-05 02:58陈登松李德臣吴洪丽
中国蚕业 2016年4期
关键词:蚕期茧层斑纹

吴 凡 陈登松 李德臣 吴洪丽 郝 瑜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湖北武汉 430070)

强健性秋用家蚕品种鄂蚕3号

吴 凡 陈登松 李德臣 吴洪丽 郝 瑜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湖北武汉 430070)

鄂蚕3号是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育成的适合长江中下游蚕区饲养的强健性斑纹双限性秋用家蚕品种。介绍了家蚕品种鄂蚕3号原种和一代杂交种的特性、饲养技术要点及注意事项。实验室鉴定成绩和农村鉴定成绩表明:该品种强健好养,壮蚕食桑旺盛,体色青白,蚕体粗壮,熟蚕上蔟齐一,茧形大,茧形椭圆形,茧色白,缩皱中等,茧层厚,抗高温多湿的能力较强。

家蚕品种;鄂蚕3号;强健性;高温多湿;斑纹限性

家蚕品种鄂蚕3号(895×892)是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通过合理选配亲本,春季在适温偏高,1~4龄塑料膜全覆盖,充分良桑饱食,夏秋蚕期在高温多湿,1~4龄塑料膜全覆盖,较差叶质的饲育环境中,进行人工选择,并用遗传距离与灰色关联分析理论进行辅助选择育成的适合长江中下游蚕区饲养的强健性秋用家蚕品种。该品种2003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其中895是以强健性斑纹限性品种851为母本,以基础品种122为父本育成的中×中杂交固定种;892是以强健性斑纹限性品种854A为母本,以镇丰为父本育成的日×日杂交固定种。在罗田、英山、麻城等县(市)进行试点示范成功后,已在湖北省各主产蚕区逐渐推广应用。鄂蚕3号的选育与应用2005年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鄂蚕3号具有双限性斑纹性状,利用幼虫期的性别斑纹标记,在蚕种生产上,可提高劳动工效,保证蚕种质量,提高蚕种繁育系数。在丝茧育上可实现专养雄蚕或雌雄茧分缫,提高生丝品位。同时把遗传距离分析和灰色关联度分析理论引入家蚕杂交育种实践,较好地克服了家蚕品种生命力与茧丝质之间的负相关矛盾。现将鄂蚕3号的性状及饲养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1 原种的主要性状和饲养技术要点

1.1 原种的主要性状

895:中×中杂交固定种,二化,四眠。卵色灰绿色,卵壳淡黄色。产附良好,单蛾产卵春季在550粒左右。孵化齐一,蚁蚕体色黑褐,克蚁头数2 100头左右。小蚕眠起整齐,蚕体发育整齐,壮蚕体型粗壮匀整,4龄起蚕限性斑纹明显。食桑旺盛,行动活泼,老熟较齐。茧形短椭圆形、匀整,茧色白,缩皱中等,茧层厚。895春季繁育,种茧全茧量1.72~1.93 g,茧层率24%以上,虫蛹率95%~96%;秋季繁育,种茧全茧量1.50 g左右,茧屋率23%以上,虫蛹率92%~95%,催青经过10 d,幼虫期经过春季26 d左右,秋季23~24 d,蛰中经过16 d,全蚕期经过49~52 d。发蛾齐,交配性能好,雄蛾不耐冷藏。与892对交宜推迟2 d收蚁[1]。

892:日×日杂交固定种,二化,四眠。卵色灰褐色,卵壳白色,产附良好,单蛾产卵春季在460粒左右。孵化齐一,蚁蚕体色黑褐,克蚁头数2 200头左右。蚕体发育整齐,壮蚕体型匀整,4龄起蚕有明显限性斑纹。食桑旺盛,行动活泼,老熟齐一。茧形长椭圆形、浅束腰,茧色白,缩皱中等。892春季繁育,种茧全茧量1.70~1.80 g,茧层率23%以上,虫蛹率95%左右;秋季繁育,种茧全茧量1.50 g左右,虫蛹率93%,茧层率22%左右,催青经过10 d,幼虫期经过春季25 d左右,秋季22~23 d,蛰中经过15 d,全蚕期经过47~50 d。发蛾齐,交配性能好。与895对交宜提前2 d收蚁[1]。

1.2 原种的饲育技术要点

1.2.1 催青要求 采用二段催青法,在大多数胚胎发育至丙2阶段,个别胚胎为时,按催青温湿度标准正式出库加温催青,保持温度23℃,相对湿度78%~83%;自然光线。在胚胎发育到戊2时,下午增加1次胚胎解剖以便随时了解胚胎的发育进程,在大多数胚胎达到戊3、少数胚胎为、不见戊2时升温,催青温度保持在25~26℃,每日自然光照以外增加光照6 h至卵色转齐后黑暗保护。蚕种见点后加强温湿度调节,确保原种转青整齐。卵色转齐或见少许苗蚁后严格黑暗保护,次日感光收蚁;若卵色转齐但不见苗蚁,可隔日收蚁。催青期做好胚胎发育丙2、戊2、戊3等3个关键时期的调节,注意后期黑暗保护。

1.2.2 饲育条件 春期饲养温度宜适温偏高,要求稚蚕期温度28℃,相对湿度80%~85%,壮蚕期温度24~25℃,相对湿度70%~79%,自然光线,要严格控制光照时间,以免发生生种。小蚕有趋密性和趋光性,生长发育快,因此在给桑前要及时进行匀座、扩座,保证发育整齐。大蚕期保持家蚕稀密适度,如遇高温多湿天气,注意通风排湿,尽量避免喂吃水叶。

1.2.3 叶质要求 收蚁及各龄饷食用叶宜新鲜、适熟偏嫩。1~2龄蚕选采适熟偏嫩叶,叶质均匀,若喂过老过嫩叶,容易产生弱小蚕。3龄开始选采成熟叶和三眼叶,防止遗失蚕、弱小蚕的发生和因家蚕体质下降感染病原物诱发蚕病。大蚕用桑应充分成熟,含水量适中,并注意良桑饱食,加强蚕室通风换气。

1.2.4 蚕病防治要求 在繁育过程中要加强各个阶段的消毒防病及蚕室等的卫生工作,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切断病原传染途径,防止家蚕感染发病,改善饲育条件,增强家蚕体质,有效地控制蚕病的发生和蔓延,确保繁育蚕种优质、高产。

1.2.5 上蔟要求 原种895和892老熟集中,上蔟宜均匀偏稀,加强蔟中通风排湿,保持蔟室光照均匀,采用温度25~27℃进行蔟中保护。适时采茧,早采茧时间一般掌握在上蔟3足天为宜,有利于减少死笼率,提高健蛹率。

1.3 蚕种繁育期注意事项

削茧勿过早,注意蛹期保护,防止后期死蛹的发生。做到随时削茧、随时鉴别雌雄、随时将雌雄蛹分开摊放,并注意摊蛹时要偏稀摊放,防止蛹堆压。待蚕蛹复眼着色后,加强光照的管理,做到昼明夜暗,促使发蛾集中整齐。895发蛾涌,雄蛾冷藏温度不宜高于10℃。在交配时,采用长交配短产卵技术,以温度24~25℃、相对湿度79%~83%为宜,并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明交暗产,光线均匀,避免风吹和阳光直射。

2 一代杂交种性状和饲养技术要点

2.1 一代杂交种性状

鄂蚕3号为中×日二元杂交强健性斑纹双限性秋用家蚕品种,二化,四眠。正交卵色灰绿、卵壳淡黄色,克卵粒数1 750粒左右;反交卵色紫褐、卵壳白色,克卵粒数1 800粒左右。孵化齐,实用孵化率98%以上。蚁蚕黑褐色,克蚁头数2 200~2 300头,稚蚕有趋光、趋密性。幼虫眠起齐一,体质强健,4龄起蚕有明显限性斑纹,且斑纹限性性状稳定(图1)。5龄蚕食桑旺盛,体色青白,蚕体粗壮。熟蚕上蔟齐一,多营上层茧,茧形大,椭圆形,茧色白,缩皱中等,茧层厚(图2)。全茧量1.60~1.90 g,茧层率22.0~23.5%,万蚕产茧量15~19 kg,茧丝长1 100~1 200 m,解舒丝长 700~800 m,解舒率 63.6%~66.7%,鲜毛茧出丝率16%~18%,纤度适中,净度92分以上。5龄经过7 d左右,全龄经过22~23 d。抗高温多湿的能力较强。

图1 鄂蚕3号的5龄幼虫

图2 鄂蚕3号的蚕茧

2.2 一代杂交种饲养技术要点

一是蚕期用叶。小蚕期用叶,应适熟偏嫩,精选桑叶,促使其发育整齐;壮蚕食桑旺盛,要良桑饱食,不喂水叶、嫩叶,以充分发挥多丝量蚕品种的优良性状。二是眠起处理。该品种眠性稍慢,需加强眠期处理和温湿度调节,稚蚕宜适温偏高,秋季饲养如遇30℃以上高温时要设法降温。三是蚕期处理。小蚕发育快,趋光趋密性较强,要超前扩座,使蚕座疏密均匀;1~2龄加眠网宜偏早,各龄注意提青分批;壮蚕期蚕体粗壮,食桑多,要勤除沙,保持蚕座干燥清洁,减少蚕病发生。四是雌雄蚕分养、雌雄蚕茧分缫。鄂蚕3号为斑纹双限性品种,雌蚕为花蚕,雄蚕为素蚕,壮蚕期可根据斑纹将雌雄蚕分开饲养、上蔟、售茧,以缫制高品位生丝,提高养蚕效益。五是蔟中保护。鄂蚕3号熟蚕上蔟齐,要适熟上蔟,稀密均匀,减少双宫茧的发生,蔟中要加强通风排湿,提高蚕茧质量。

[1]郝瑜,胡兴明,陈登松,等.家蚕秋用新品种鄂蚕3号、鄂蚕4号的选育[C]//中国蚕学会,广西壮族自治区蚕业技术推广总站,广西壮族自治区蚕学会.中国蚕学会第七届二次理事会暨学术年会论文集.南宁:广西壮族自治区蚕业技术推广总站,2006:71-79.

S881.2

B

1007-0982(2016)04-0088-03

10.16839/j.cnki.zgcy.2016.04.020

2016-10-12;接受日期:2016-10-24

第1作者信息:吴凡(1980—),女,山东汶上,博士研究生,助理研究员。Tel:027-87380765,E-mail:wufan996@163.com

信息:郝瑜(1962—),男,四川达州,研究员。Tel:027-87389853,E-mail:jbphao@163.com

猜你喜欢
蚕期茧层斑纹
宁南县正秋蚕期饲养雄蚕品种“秋华×平30”调查
云南晚晚秋蚕期蚕病发生原因及防控对策
柞蚕秋茧茧层厚度抽样测量
老守卫斑纹蜂
斑纹游戏的最优解
高原蚕区家蚕茧层率遗传分析
2018年春季北方蚕区桑蚕新品种实验室鉴定(山西点)报告
绕远的斑纹鹿
绕远的斑纹鹿
重庆市纤检局开展2016年春茧收购执法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