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位一体”总布局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协同思想的与时俱进

2016-04-05 17:47王明安沈其新
理论与现代化 2016年2期
关键词:五位一体和谐社会生态文明

王明安 沈其新

摘 要:社会协同学是研究和解决社会发展问题的科学方法,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社会发展理论具有丰富的社会协同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是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协同思想的创新:第一,拓展了马克思主义社会系统结构的内涵;第二,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动力学说;第三,深化了马克思主义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第四,明确了马克思主义社会协同的内涵和价值追求。

关键词: 五位一体;马克思主义;社会协同;生态文明;和谐社会

中图分类号:D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502(2016)02-0020-05

引 言

协同论作为系统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一门以是研究系统从无序到有序的演化规律的新兴综合性学科。“协同”一词最初来源于20世纪70年代赫尔曼.哈肯(H·Haken)创立的协同学理论。该理论认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各种事物普遍存在有序、无序的现象,在一定条件下,有序和无序之间会相互转化,无序就是混沌,有序就是协同,这是一个普遍规律。简单来说,协同就是指系统内各子系统或要素围绕系统总体目标进行协作配合,由此形成系统整体良性循环态势,各子系统或要素达到共同发展,而系统整体也得到提高和优化,即1+1>2。协同学产生后,很快被应用于研究人类社会这一复杂系统。所谓社会协同,是指社会系统各方面经过协调、协作,形成有序的社会结构,达到社会各方面共同发展、社会整体的全面进步。若没有协同,作为最高级、最复杂系统的人类社会就不能存在,更不能前进。

马克思主义虽然诞生于协同学之前,但是马克思恩格斯在阐述社会发展理论时就已经形成了他们的社会协同思想,可以说马克思主义奠定了社会协同的理论基础,主要体现在四方面:其一,社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其二,社会各方面存在协同关系;其三,社会又是自然母系统的子系统;其四,社会协同的理想状态是社会和谐,价值追求是人的全面发展[1]35。马克思主义社会协同理论与马克思主义其他理论一样,必须与时俱进,必须与各国实际相结合。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与改革实践中,不断把马克思主义社会协同理论推向前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由“两个文明”、“三位一体”发展到“四位一体”,再到“五位一体”。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五位一体”实质上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各方面协同,这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协同思想的与时俱进,它至少在四方面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社会协同思想。

一、 “五位”拓展了马克思主义社会系统结构的内涵

马克思主义认为,如同其他物质运动形式一样,人类社会也是由若干相互作用与相互依赖的最基本的要素结合而成的、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有机整体,是一个内容丰富、结构复杂的有机系统。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统一构成了社会系统的基本形态。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的前提,而人的一定的生产活动总是与一定的社会关系联系的。1859年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指出“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2]32马克思这段论述既揭示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统一,同时也阐明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重要原理,并把社会系统从经济领域引向政治与思想领域,从而概况出社会系统包括社会经济结构、社会政治结构和社会文化结构。

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实践中,不断把马克思主义社会系统结构理论推向前进。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党的十三大,基本形成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政治、经济、文化协调发展的思想。党的十二大报告提出:物质文明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不可缺少的基础;精神文明对物质文明建设不但起巨大的推动作用,而且保证它的正确发展方向。这就是认为两者是有机的统一体,是任何国家都不能偏废的两个方面的内容。两个文明建设互为条件,互为目的。党的十三大明确提出“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宏伟目标。与此同时,对富强、民主、文明三者关系作了阐述:富强是现代化的首要目标;民主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条件,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精神文明建设为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进一步深入,各种社会问题又开始显露出来,针对这一情况,党的十六大提出让“社会更加和谐”的奋斗目标,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了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发展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并指出和谐社会建设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创造有利的社会条件。面对日益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这一发展瓶颈,党的十七大第一次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到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和谐社会建设一起明确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并强调“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至此,全面系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正式形成。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科学阐明了社会系统的全貌,社会除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所提出的社会经济结构、社会政治结构和社会文化结构外,还应强调社会主体——人的生活生存状态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从而拓展了马克思主义社会系统结构的内涵。

二、“一体”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动力学说

马克思主义认为矛盾是推动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人类社会就是因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决定由低级向高级演进的。并且,马克思从资本主义社会现状出发,得出了当时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旧的上层建筑阻碍了经济基础的发展,只有通过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斗争,只有推翻旧的生产关系、旧的上层建筑才能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结论。但是马克思并没有否定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认为矛盾双方相互从对方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而得到发展。适合生产力性质和发展要求的先进的生产关系,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当经济基础先进时,能促进经济基础的确立、巩固和发展,从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这表明,马克思主义认为,当一社会形态处于上升期时,社会基本矛盾推动事物发展,更多的是体现在矛盾双方的同一性推动事物的发展,即协同发展。

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和源泉仍然是社会基本矛盾,但它与以往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是根本不同的,因此其解决的方式也就不同。正如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指出:“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表现为剧烈的对抗和冲突……只有社会主义革命才能加以解决。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是另一回事,恰恰相反,它不是对抗性的矛盾,它可以经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不断地得到解决。”[3]213-214社会主义基本矛盾这种“又相适应又相矛盾的情况”决定了可以通过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以及其他各方面体制的改革,使各体制机制相互配合,使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协同进步。另外,现代社会生产力以及与之相对应的生产关系已经发生了根本变化,现代社会是一个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多方面的总体,社会生活各方面更加紧密地相互依赖,只有不断扩大社会协同,才能使一个复杂的社会具有稳定的秩序,才能使社会不断向前发展。正如江泽民在《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若干重大关系》一文中指出,在解决新矛盾、新问题的具体方法和具体原则之中,贯穿着一条方法论上的崭新原则:不过分夸大矛盾的斗争性,不过分强调一方吃掉一方,一方压倒一方,而是强调对立面的统一和对立面的和谐结合,在事物矛盾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基础上来寻求矛盾诸方面综合协调的适当尺度,这是新时期新矛盾论的鲜明特色。

“五位一体”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动力学说基本原理,丰富发展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的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全新阐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动力原理。五位一体,是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个方面关系密切或协调一致,犹如一个整体,全面协调发展。它包含两层含义:一是五方面协调有序,各方面相互适应。这种有序既包括每一子系统的自身“有序”与配合“有序”,即社会圈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大系统的输入和输出都由适当的社会规范约束在适当的阈值和关系中。也包括社会“内环境”与“外环境”即人类社会生产与自然环境之间在物质、信息、能量交换上的有序。在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中,经济建设是中心,政治建设是保障,文化建设是灵魂,社会建设是条件,生态文明建设是基础。二是五方面都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就必须既重视社会经济的发展,又重视民主政治建设,既重视整个民族文明素质的提高,又重视个人自由全面的发展,还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只有增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位”的协调性、有机统一性,让“五位”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支撑,形成“一体”, 相互促进,真正融为一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才能全面发展。

三、生态文明深化了马克思主义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

马克思主义社会系统结构不仅指出人类社会是一个系统,而且同时又是自然这个母系统的子系统。首先,人是自然界进化的结果。人由自然脱胎而来,“人也是由分化产生的……从一个单独的卵细胞分化为自然界所产生的最复杂的有机体” [4]273。“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是在他们的环境中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5]。其次,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社会生存与发展离不开自然界。人从自然界分化出来后,虽然可以依据自己的目的来支配、改造自然,但这并不能改变人本身就是自然界的一部分的事实,马克思指出,“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界不可分,这就等于说,自然界同自己本身不可分离,因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6]49恩格斯也认为:“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界之中的。”[4]383~384同时,马克思还指出:“人在肉体上只有依靠这些自然物——不管是表现为食物、燃料、衣着还是居室等等——才能生活。”[6]49因此,从本质上看,社会系统是自然这个母系统的子系统,一个源于自然而又超越自然的特殊系统。再次,人与自然的联系表现为生产力。马克思说:“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而这种物质生活的生产即劳动”[8]207~208。劳动在本质上“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中介、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过程” [7]79。生产力的一般规定就在于:它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生产的力量”,而非“破坏的力量”;是一种“物质结果”和“物质力量”,而非“精神结果”和“精神力量”;体现的是“人改造自然”的关系或者说“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技术关系”,而非“人改造人”的关系或者说“人与人之间的社会权力关系” [7]128。

马克思恩格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论述,蕴涵着丰富的生态思想,为我们解决当前生态危机奠定了理论基础。然而,并未为我们提供解决这一问题的现成途径,他们所关注的生态环境问题并没有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消失,相反,在今天显得更加突出和严重。“五位一体”之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深化了对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第一,生态文明要求确立自然价值论。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中,虽然人与自然的关系具有双重性,恩格斯也告诫:“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会对我们进行报复。”[7]383~384但其基本观点是:人是认识和实践的主体,自然是客体,离开了人,自然是无所谓价值的;而生态文明重新审视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提出了自然价值问题,认为不仅人具有价值,自然也具有价值。自然的价值是指,自然作为不同生物物种的生产空间和条件,是它的有用性以及满足人类需要及生态平衡的效应[9]10。第二,生态文明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生态文明观强调生产力的发展、人对自然的改造不能以浪费资源和破坏环境为代价,而是要努力实现经济持续发展、社会全面进步、资源永续利用、环境不断改善和生态良好的科学发展。第三,生态文明强调生态建设与社会其他方面的建设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辅相成。生态文明建设是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的基础,为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提供和谐的生态环境。

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明确了马克思主义社会协同的内涵和价值追求

社会协同的本质是有序,是通过社会各子系统的协同作用来实现社会结构和功能的有序。这种有序首先是指作为“社会圈”的“内环境”的“人类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与“人类群体自身的再生产方式”二者在内部结构以及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上的“有序性”。其次是“社会圈”的“内环境”与“外环境”、“生物圈”之间在物质、信息、能量的交换方式和作用过程中的“有序性”[10]。这就是我们通常所理解的生产关系必须适合于生产力发展的需要,上层建筑必须适合于经济基础发展的需要,物质生产、人口状况、地理环境三者相互适应。社会有序就是社会和谐,就是社会矛盾体系中各种要素处于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协调、相互贯通的稳定状态,社会和谐是社会协同的另一种表述。

马克思恩格斯所追求的未来社会,所勾画的共产主义社会的美好蓝图就是要实现社会和谐,是人与人和谐相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这种共产主义,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等于人道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等于自然主义,它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7]294并且,我们尤其要注意到,马克思对和谐社会的描述,始终是同对人类命运的深切关怀联系在一起的,把人的全面发展设定为未来社会的价值目标。他们指出,资本在具有无限度地提高生产力趋势的同时,又使主要生产力,即人本身片面化,受到限制。而“代替那种存在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一个这样的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6]77追求“自由”就是追求人类解放和人的全面发展。马克思把人的全面发展概括为人的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和人的个性的自由发展。按照马克思恩格斯的设想,未来社会将在打碎旧的国家机器、消灭私有制的基础上,消除阶级之间、城乡之间、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之间的对立和差别,社会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的精神境界极大提高,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马克思恩格斯虽然描绘了社会协同的共产主义和谐社会美好蓝图,但由于时代条件的局限,他们并没有从事过共产主义(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因而并没有阐明这种美好社会状态的具体含义。中国共产党人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与实践。胡锦涛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11]。这六个方面体现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经济发展、政治稳定、文化繁荣、社会秩序良好、人民安居乐业、生态良好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是一个人与人和谐、人与社会和谐、人与自然和谐的社会发展状态。

同时,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又是人的不断发展所形成和表现的一种社会存在状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始终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价值追求,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指出,要建设一个人人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全面发展的和谐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就是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要协调人与人之间的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人民内部矛盾,是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是正确处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是一个不断消除不和谐因素、不断增强和谐因素的过程,是一个推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过程。

参考文献:

[1]王明安.论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奠定了社会协同学的理论基础[J].系统科学学报,2014(3):35.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2.

[3]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213-214.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8-39.

[6]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8]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207-208.

[9]林娅.环境哲学概论[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10.

[10]曾健,张一方.社会协同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76.

[11]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5-06-27(1).

Abstract: Social Synergetics is a scientific method to research and resolve the problems of social development. The theory of social development presented by the founder of Marxism maintains abundant thoughts of social synergetics. And the Five-Pronged Approach is an innovation on it. The reasons are as follows: Firstly, it expanded the connotations of social system structure of Marxism. Secondly, it enriched the social development dynamics of Marxism. Thirdly, it furthered Marxist recognition between human and nature, and creatively presented the thoughts on constructing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Finally, it dearly defined the connotation and the value pursuit of Marxist social synergetics.

Keywords: The Five-Pronged Approach; Marxism; social synergetics;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harmonious society

责任编辑:王之刚

猜你喜欢
五位一体和谐社会生态文明
生态文明建设融入高职校园文化发展的思考
搭建“五位一体”多功能培训平台
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中花卉旅游发展策略研究
马克思主义信仰在构建中国和谐社会中的意义
群众文化在和谐社会建构中的作用与发展策略分析
生态文明视阈下河北省循环经济产业体系发展研究
加强基层文化建设满足群众文化生活需求
适应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研究
论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对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