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易激综合征的中医药研究初探

2016-04-04 21:29:10张涛龙张立王小辉葛来安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6年8期
关键词:方用肝郁疏肝

张涛龙 张立 王小辉 葛来安

(1江西中医药大学2014级研究生 南昌 330006;2江西省中医院 南昌 330006)

肠易激综合征的中医药研究初探

张涛龙1张立1王小辉1葛来安2#

(1江西中医药大学2014级研究生 南昌 330006;2江西省中医院 南昌 330006)

肠易激综合征;中医病因病机;辨证论治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肠道功能紊乱疾病,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肠道功能紊乱,与排便或排便习惯性改变相关的腹痛,并伴有不正常的排便及腹胀症状。根据临床症状可分为腹泻型、便秘型和混合型。西医治疗主要以解痉药、止泻药、泻药、抗抑郁药、肠道微生态制剂配合心理和行为疗法为主,疗效不甚理想,且易反复,影响生活质量。中医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疗效显著,拥有自己的特色和优势。本文就近年来中医药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进展进行了综述。现报告如下:

1 病因病机

本病属于中医的“腹痛、泄泻、便秘”范畴。国家标准《中国临床诊疗术语》中明确IBS病名为“肠郁”。该病多因情志失调、感受外邪、调养不当、饮食不节、禀赋不足等所致。李彦哲[1]认为本病以湿为中心,肝气郁结贯穿始终,气机失调为此病之标,脾肾阳虚为此病之本,肝郁、脾虚、肾阳不足为IBS的主要病机。李培[2]根据多年临床实践经验认为,肝郁脾虚,气机升降失调,大肠传导失司是本病发病的关键病机,同时强调肺肾与本病的关系。王景秀等[3]则主张从肺论治IBS,认为肺主一身之气,与大肠相表里,肺的宣发肃降会影响大肠的传导功能,一身之气机不调则致腹痛、腹部不适,且肺在志为悲(忧),情志失调是IBS的主要病因之一,肠腑气机失调、传导功能失司而成IBS。王立恒[4]则认为IBS与心密切相关,治疗IBS应重视调养心神。张振中[5]认为IBS病程久,发复发作,故脾胃必虚,脾虚日久生湿,发病多与情绪有关,肝主疏泄,调畅气机、情志,肝郁气滞,肝郁脾虚,气滞湿阻是本病的基本和主要病机。

2 分型与辨证论治

刘占彦等[6]将本病分为五型施治:(1)肝气郁滞型,治以疏肝解郁,方用六磨汤加减;(2)肝郁脾虚型,治以调和肝脾止泻,方用痛泻药方加减;(3)脾虚湿盛型,治以健脾除湿止泻,方用香砂六君子汤加减;(4)脾胃阳虚型,治以温补脾肾,厚肠止泻,方用四神丸加减;(5)阳明热结型,治以养阴除热,润肠通便,方用增液承气汤加减。李培[2]认为治疗本病应以“六腑以通为补”为总则,并将其分为四型论治:(1)脾胃虚弱型,方用七味白术散加味;(2)肝郁脾虚型,方选四逆散加味;(3)脾胃湿热型,方选甘露消毒丹加味;(4)脾肾阳虚型,以腹泻为主者方选四神丸合五苓散加味,以便秘为主者方选四逆散合济川煎加味。冀萍等[7]将本病辨证分为三型:(1)肝郁脾虚型,治以抑肝扶脾,方用痛泻药方加减;(2)脾胃虚弱型,治以健脾益胃,方选参苓白术散加减;(3)肾阳虚衰型,治以温肾健脾、固涩止泻,方选四神丸加味。肖艳辉[8]则将本病分为八型论治:(1)肝气乘脾型,治以抑肝扶脾,调和气机,以痛泻要方为代表;(2)脾胃虚弱型,治以健脾益气,和胃渗湿,以参苓白术散为代表;(3)脾肾阳虚型,治以温补脾肾,固涩止泻,以附子理中汤、四神丸为代表;(4)肝郁气滞型,治以顺气行滞,降逆通便,以六磨汤、柴胡疏肝饮为代表;(5)肝脾不和寒热夹杂型,治以泄木安土,寒热同调,以乌梅丸为代表;(6)脾胃阴虚型,治以养阴润便,以麻仁丸、增液汤为代表;(7)湿浊困脾型,治以健脾和胃燥湿,以胃苓汤、二陈汤为代表;(8)瘀阻肠络型,治以化淤通络,和营止痛,以少腹逐淤汤为代表。范春琦[9]依据临床上痛和泻的前后关系将腹泻型IBS分为三型:(1)泻前腹痛,辨证为肝气郁滞,横逆侵犯脾胃证,治以疏肝理气,健运脾胃,方用柴胡疏肝散、四逆散加减;(2)泻中腹痛,辨证为饮食停滞,气机不畅,治以消食导滞,调畅气机,方用保和丸、枳实导滞丸加减;(3)泻后腹痛,辨证为脾胃虚弱,肝气郁滞,治以温补脾胃,疏肝祛风,方用痛泻要方、六君子汤、参苓白术散加减。

3 经方治疗

左振素[10]认为本病早期多属于肝郁脾虚,后期累及肾,表现为脾肾阳虚,故治疗以疏肝健脾、温肾健脾、化湿止泻为法,尤以疏肝健脾为主,主用痛泻要方加减,每获捷效。曾勇等[11]认为本病以中虚为本,湿阻气机为标,多因内伤饮食或情志不畅致脾胃受损,运化失健,遂生寒湿,湿热或寒郁久化热,寒热错杂,主用半夏泻心汤治疗本病,疗效较好。沈文[12]运用参苓白术散加减(党参、炒白术、茯苓、白扁豆、生山药、生薏苡仁、莲子、淡吴茱萸、五味子、炙甘草、苍术,腹胀明显加白芍、肉桂、防风,湿热者加黄柏,肾虚者加补骨脂、肉豆蔻)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33例,结果显效24例,有效6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0.9%。张晓彬[13]将86例腹泻型IBS门诊病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口服谷维素、双歧杆菌和复方地芬诺酯治疗;观察组用自拟痛泻要方(炒白术、白芍、防风、陈皮、炒升麻、吴茱萸、补骨脂、五味子、肉豆蔻、藿香、厚朴、半夏、茯苓、生姜、红枣)治疗,1个月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46.51%,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100.00%,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

4 专方治疗

李建华等[14]认为痛、泻产生的基础是脾虚,肝郁则是致病的关键,久病累及于肾,并运用升阳除湿汤(炒苍术、陈皮、防风、茯苓、麸炒白术、升麻、柴胡、羌活、白芍、甘草、猪苓、泽泻、炒麦芽、炒谷芽、白蔻仁)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疗效显著。苑静[15]将腹泻型IBS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用资生汤加减(山药、茯苓、党参、白术、焦山楂、神曲、炒麦芽、木香、砂仁、陈皮、泽泻、甘草),对照组用蒙脱石散,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2.5%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5.0%。余秋焕[16]运用益气养阴汤治疗老年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62例,治疗组服用益气养阴汤,对照组口服谷维素、维生素B1、乳果糖,治疗期间两组均忌食辛辣烟酒,多吃富含纤维素食物,适当运动,定时排便,结果治疗组治愈30例,显效15例,有效10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88.7%;对照组治愈10例,显效14例,有效9例,无效25例,总有效率56.9%。谭海川[17]以健脾疏肝的中药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95例,其中治疗组56例,采用自拟中药方治疗,药物组成:防风、白术、苍术、白芍、陈皮、甘草、车前子(包煎)、莲子、淮山。对照组39例,口服盐酸洛哌丁胺,均治疗6个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9%,对照组总有效率74.4%。

5 其他治疗

张应刚等[18]将IBS患者随机分两组,其中西医治疗对照组30例,予以西药匹维溴铵50 mg/次,3次/d,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肠溶胶囊,3粒/次,2次/d,谷维素30 mg/次,2次/d;中西医结合治疗组36例,在上述西药治疗的基础上予以中药自拟方(党参、炒白术、炒防风、炒白芍、陈皮、柴胡、枳壳、山药、炒薏苡仁、茯苓、炙甘草),结果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高于西医对照治疗组总有效率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李润楠等[19]运用枢机散(柴胡、半夏、黄芩、陈皮、炒升麻、防风、蝉蜕、白芍、炙甘草)敷脐,配合身心疗法治疗,临床疗效满意。毛志龙[20]将98例便秘型IBS门诊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单用加味柴胡疏肝散(柴胡、白芍、陈皮、枳売、川芎、香附、郁金、党参、白术、槟榔、紫苏梗、火麻仁、酸枣仁、炙甘草)治疗,治疗组用加味柴胡疏肝散联合穴位贴剂(木香、厚朴、延胡索、桃仁制成粉末,加适量蜂蜜调制而成)贴敷神阙穴、天枢、中脘及双侧足三里治疗,2周为1个疗程,均连续治疗2个疗程。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3.7%,高于对照组的6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6 问题与展望

肠易激综合症病程长,病情缠绵,易复发,治疗难度较大,西医在其发病机制方面探索尚未明了,缺乏特效的治疗,中医采用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的治疗原则,在缓解患者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改善预后方面存在着一定的优势,但缺乏统一的诊断标准和辨证分型。我们相信,随着信息技术及中医的发展,中医药在该病上的治疗上一定能取得长足的发展。

[1]李彦哲.肠易激综合征的中医辨证论治[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电子版),2015,3(7):50-52

[2]樊斗霜,马兰,唐军伟.李培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经验[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0,2(32):137-138

[3]王景秀,林平.肠易激综合征从肺论治浅析[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35(1):9-17

[4]王立恒.中医治疗肠易激综合症应重视调养心神[A].2010广东省中医、中西医结合脾胃消化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

[5]鱼涛.张振中治疗肠易激综合征临床经验[J].陕西中医,2012,33(10):1379-1381

[6]刘占彦,檀森.肠易激综合症的中医辨证治疗[A].2010年中国杭州国际便秘专题学术论坛[C].2010

[7]冀萍,邓美玲,蒋加明.肠易激综合征的中医治疗[J].中国民间疗法,2012,20(6):67-68

[8]肖艳辉.中医治疗肠道易激综合征[J].中医临床研究,2010,2(16):102-103

[9]刘存勇.范春琦治疗腹痛而泻经验总结[J].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15,43(5):86-88

[10]庄步辉,周明爱.中医药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经验[J].内蒙古中医药,2010,29(4):27-28

[11]曾勇,练雄珍,林乐泓.半夏泻心汤治疗肠易激惹综合征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09,6(19):127-128

[12]沈文.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33例[J].内蒙古中医药,2011,30(5):52-53

[13]张晓彬.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中医治疗临床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14,18(20):2681-2682

[14]李建华,王德俊,张晓雪.升阳除湿汤治疗腹泻型肠易激惹综合征临床研究[J].光明中医,2014,29(1):55-57

[15]苑静.资生汤加减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临床观察[J].中外健康文摘,2010,7(8):77

[16]余秋焕.益气养阴汤治疗老年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62例[J].光明中医,2014,29(11):2327-2328

[17]谭海川.健脾疏肝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95例[J].中医临床研究,2011,3(16):32-33

[18]张应刚,郭营.中西医结合治疗肠易激综合征66例观察[J].中国伤残医学,2015,23(1):137-138

[19]李润楠,王绍臣,高午,等.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中医治疗体会[J].中国中医急症,2011,20(1):163

[20]毛志龙.加味柴胡疏肝散联合穴位贴敷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疗效分析[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5(7):658-660

R574.4

A

10.13638/j.issn.1671-4040.2016.08.049

2016-15-19)

#通讯作者:葛来安,E-mail:13970998757@163.com

猜你喜欢
方用肝郁疏肝
支气管哮喘基本用方
Shugan Huoxue Huayu Fang (疏肝活血化瘀方) attenuates carbon tetrachloride-induced hepatic fibrosis in rats by inhibiting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Smad signaling
Mechanism underlying efficacy of Shugan Sanjie decoction (疏肝散结汤) on plasma cell mastitis,based on network pharmacology and experimental verification
从肝郁论治失眠
唐喜玉治疗肝郁脾虚型泄泻经验总结
中医辨证治疗慢性腹泻
中医辨证治疗慢性腹泻
家庭医药(2019年16期)2019-01-15 13:32:42
加减平胃散在兽医临床中的应用及体会
疏肝和胃降逆汤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效果观察
滋肾解郁汤治疗肝郁型阳痿4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