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方霄/本刊记者
“两会”期间,北京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对此前业内较为关注的“非急诊全面预约制度”、 医师注册信息化建设、医疗责任保险工作等工作进行总结,并结合落实“两会”议案,透露今后多项工作的安排和规划,包括进一步提高农村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等。
为引导患者合理有序就医,保证医疗秩序,2015年6月18日起,“非急诊挂号全面预约”制度在北京儿童医院正式实行,除影响生命体征的急诊病症外,患者均可通过手机APP、微信、电话等方式进行预约就诊。
2015年6~11月,北京儿童医院的门诊总量为135.3764万人次,与2014年同期相比下降了2.2%,通过预约及自助挂号等方式后,挂号高峰时段滞留等候患者日均减少了451人次,比2014年同期下降了18.1%。北京儿童医院还表示,为了更好地推动和落实“非急诊挂号全面预约”制度,逐步减少患者排队等待时间,降低患者就医成本,减少门诊楼等候患者滞留,改善患儿的就诊体验,今后将逐步取消门诊现场放号,全部号源都将通过预约渠道放出,家长可通过多种方式预约各类号源。通过电话预约(010-114或116114)、医师工作站预约、窗口预约可预约3个月内号源;通过手机APP可预约7日内号源;通过自助挂号机和微信预约当日剩余号源。
北京市卫计委一直致力于推动医师注册信息化建设,建立医师职业信息档案。2014年11月13日,朝阳区卫计委、三级医院、中医机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社会办医疗机构成为医师电子化注册工作的试点单位。试行期间,医师电子化注册完成了从医师个人端、医疗机构端和市区两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端,按照设计的工作流程和现行医师注册的所有程序,并对医疗机构在册医师进行了梳理,对系统和工作实际发现的问题进行了及时的整理、分析和解决,目前试点工作已经完成。
此外,北京市卫计委还对在京医师注册系统进行升级改造。医师注册系统升级后,医师系统的用户将由原来单纯的行政部门扩展到每个医师及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等多个用户,同时还实现医师注册个人负责、医疗机构管理在册医师、行政部门简化审批程序和加强监管、加强社会参与监督的新秩序。
“我委已经和天津、河北两地对医疗机构和医师注册管理进行了沟通,利用医师电子化注册的平台使优秀的医师到多地基层去执业,进一步推进分级诊疗工作。”北京市卫计委相关人士说,“今后,我们还将对升级后的系统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系统、医师定期考核系统、行政处罚系统和医疗机构注册管理系统对接,实现信息共享,大大增强信息化建设对医师执业注册管理的力度。”
北京市卫计委、司法局、财政局、保监局、中医管理局在2015年建立了医疗责任保险工作(以下简称医责险)联席会制度。为了丰富和完善医疗责任保险产品,在3次联席会研究之后,医责险联席会决定新增一款医责险产品,将院内调解纳入理赔范围,以完善三调解一保险的医疗风险分担机制,并将医责险工作的基本原则确定为:遵循保本微利、动态调整。为保持北京市医疗纠纷人民调解的公立性,保险公司可以在调解的合议环节了解调解过程、表达意见,并尊重医调委的权威性,执行人民调解协议等。对于该决定,北京市卫计委相关人士表示,新医责险将对旧款医责险产品进行完善,适当调减医责险免赔额,适当扩充旧款附加险范围,增加了雇主责任保险、公众责任保险以及药品、消毒药剂和医疗器械责任保险,“新旧产品均可根据医疗机构意愿任意投保附加险”。
此外,针对“关于提高农村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构建城乡一体化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议案。北京市卫计委还提及,在2~3年内将会同市政府有关部门以及涉农区政府逐步提高、完善农村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同时,还会进一步加强乡村医生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