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以来荆楚手工艺变迁述略

2016-04-04 16:32陈日红
湖北美术学院学报 2016年3期
关键词:手工艺剪纸湖北

陈日红

明清以来荆楚手工艺变迁述略

陈日红

湖北地处华中腹地,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丰富的资源物产、交融的文化氛围,孕育了璀璨多姿的手工艺文化。其手工艺在2000余年前的楚国时即已出现高峰,此后亦一直在荆楚大地上延续。特别是自明清以来,荆楚手工艺不仅从品类、样式还是从工艺技术上都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传承至今,其变迁过程历经清末民初的繁盛、1950年代的手工业改造、1980年代的民间工艺热潮和本世纪以来的非遗保护运动等几个阶段,清晰地勾勒出近几百年来荆楚手工艺发展的轮廓。

荆楚手工艺;非物质文化遗产;源流与变迁

荆楚湖北是绚丽楚文化的重要发祥地,其独特的地理环境、文化氛围,孕育了璀璨多姿的手工艺文化。湖北九省通衢,为南、北文化交汇融合之地。以荆楚为中心,东为吴楚,西是巴楚,西北则为秦楚,各种文化在这里碰撞、交融。“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多样复杂的地理气候,丰厚富饶的资源物产,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多姿多彩的民俗风情,造就了荆楚大地上材质精细、工艺精湛的手工艺,诞生了2000余年前诸如漆器、青铜器和织绣等让后世难以企及的楚国手工艺。此后荆楚手工艺虽一度中落,但唐时的襄阳“襄样”漆器、蕲州“蕲簟”和宋时的“库路真”漆器亦曾领秀全国。自明清以来,荆楚手工艺之品类的广度和和工艺的精度都有进一步的发展,也经历了诸多变迁。

一、明清及民国时期手工艺的全面发展

到明清时期,与全国一样,湖北手工业有了较大的发展,不仅涵盖面广,且工艺水平更高。如明代蕲春管窑镇、汉川马口镇的民间土陶工艺达到较高水平,产品行销长江沿岸各地。这时期挑织精巧的黄梅挑花和朴素大方的天门蓝印花布已流行于市井乡村。作为沿江要镇的沙市手工业尤为发达,其规模达到“列巷九十九条,每行占一巷”。当时作为全国四大名镇之一的汉口,大量诸工百业手工艺人以“前店后场”的形式在此经营。“至康熙年间,汉口一地相继建有同业会馆、公所约二百多处,如以铜锣、铜镜、扣页、铜盒、徽锁、红铜、喇叭各坊及京苏店为主之江南京南公所;如大木、小木、寿木、箱木、雕木五界业主联合之鲁班阁;如金箔店东师友之金箔会馆;如刻印帮之文昌公所;再如木红公所、燕冀公所、金业公所等,控制着汉口的工艺百业。”[1]5久而久之,汉口出现许多以百工手艺为名的街巷,形成“街名一半店名呼”(清叶调元《汉口竹枝词》)的景象,如绣花街、打铜街、造纸街、筷子街、篮子街、箍桶街、棉花街、五彩坊、花布街、白布街、青布街、衣铺街、打扣街、纬子街、皮业巷、灯笼巷、纸马巷、泥工巷、琉璃巷、石膏巷、分金炉、莺坊巷、剪子巷、靛行巷、草纸巷、袜子巷、芦席巷、铁坊巷、麻绳巷、豆腐巷、板厂巷、砖瓦巷、扁担巷等。以打铜街为例,清初汉口的铜器业十分兴盛,许多铜器手艺人和作坊集中在汉口半边街(今统一街)上,人们称之为“打铜街”。康熙三十年(1691年),铜器业手工艺人在此街上修建“江南京南公所”作为祀神和议事之所。当时汉口铜器业有四大帮,即日用杂器的“大货帮”、水旱烟袋的“烟袋帮”、锣钱响器的“响器帮”和专营铜器的“财神帮”。据清宣统元年(1909年)统计,武汉铜器店800余家,其中700余家分布在这一带,仅打铜街就有

230余家。[1]6-7在清代,湖北天门的印染业也非常兴盛。据新《天门县志》载:“乾隆六十年(1795年),山陕帮商人在岳家口收购棉布,销往晋、陕、甘等西北地区。岳家口蔡云昌棉布被陕帮商人誉为‘棉缎’……道光元年(1821年),天门城关有郭复兴、刘茂盛、唐茂盛等规模较大的染坊生产蓝印花布。后来,岳家口、渔薪河、干驿、皂市等地也相继兴起印染业。”[2]据《湖北省志·工业志》载:“明清时期,湖北的丝织、陶瓷、铜器、竹编、挑花、蓝印花布、首饰、剪纸雕花等都比较发达,漆器、木雕、木刻、石刻、彩灯、书画、裱装、刺绣、绢花等已形成行业。”[3]

清末民初,湖北手工业已具有相当规模,民间手工艺作坊遍及城乡,并形成一些有特色、有影响的手工艺品类和作坊。以刺绣为例,在绣女集中的地方甚至出现了以“绣花”命名的地名,如汉口绣花街、沔阳(今洪湖)绣花堤、石首绣林镇。其他还有,诸如武当山、木兰山(黄陂)、汉口和孝感的木版年画,孝感、沔阳、鄂州的雕花剪纸,鄂西地区土家织锦,荆州地区江陵产的荆缎,汉川、蕲春、麻城、通城的陶瓷,咸宁、黄冈等地的竹编(蕲春的蕲簟、广济竹器),施南府(今恩施)的水磨推光漆器,利川的楠木嵌花工艺与墨石雕刻,天门的蓝印花布和纸拉花,谷城的藤根家具,咸宁通山的木雕,黄石大冶的石雕,宜昌、武汉的木雕船,洪湖羽毛扇,沔阳、武穴的木屐等等。就汉口来讲,“据清民政部湖北省警务公所宣统元年(1909年)不完全统计,武汉三镇有裱画店83户、银号22户、金铺13户、雕刻铺96户、纸扎铺64户、灯笼铺64户。至民国7年(1918年),据汉口警察局商户分类调查表统计,于时手工艺店家计有竹篾器铺158家、小木雕刻作坊189家、首饰银楼135家、铜器铺413家、锡器铺56家、绣货铺16家、裱画铺91家、书笺作坊9家、刻字铺88家、纸扎铺45家、石作坊96家、耍货作坊6家,凡此十余种自然行业,计1400余户。”[4]248这段时间湖北手工艺进入繁盛时期,据《湖北全省实业志》记载∶ 1920年,湖北全省工艺作坊(工厂)有5473户,从业人员18757人。[3]

在此期间,湖北出现了一些影响较大的手工艺字号和艺人。如前面所提到的汉口打铜街就有两家大字号——姚春和、郑炳兴,在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姚春和”铜器夺得一等金奖,“郑炳兴”、“姚太和”、“义太和”等字号的铜器获二等银奖。此外,广济(今武穴)章水泉的竹器家具,于1915年参加巴拿马万国博览会并获奖;应城堆漆艺人李树仁制作的金漆木梅花,1914年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获奖;还有沙市黎大光的木雕、汉口美粹学社的绣字以及汉口彩霞公司的绣画也都曾在国际赛会、博览会上获奖。至上世纪30年代初,武汉的手工艺包括木雕、玉雕、牙雕、汉绣、戏服、灯彩、剪纸、年画、花边、地毯、金银器、铜响器、字画装裱和民族乐器等10余个行业,铺坊多达1000余户。[1]6

二、上世纪50年代的手工业改造

1949年以后,湖北省相关部门陆续对全省的民间手工艺进行调查,并对艺人进行辅导。1950年成立的湖北省美术研究室(1951年秋被改为湖北省美术工作室),其职责除了创作和辅导外,还从事民间工艺美术的搜集、整理、改造和提高等工作。在之后的几年内,相继对民间年画、剪纸等进行改造和辅导。如1950年,湖北省美工室对汉口长堤街的八大家门神作坊进行改造与辅导;1951年,对黄陂县剪纸进行搜集、整理和改造,并成立黄陂县雕花剪纸研究会。之后,武汉、孝感和鄂城、新洲、沔阳等地亦成立雕花剪纸研究会。此外,美术干部还为洪湖新堤的制扇业、汉阳显正街的油纸扇业和安陆的制扇业提供新式花样。

在随后进行的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中,湖北走在了全国的前列。1953年2月,湖北省召开全省手工业代表会,会议涉及“明确手工业的阶级界限,分清劳资、雇佣、师徒关系,正确

的处理公私关系,明确手工业的前途方向”等方面,并形成《湖北省委关于贯彻手工业代表会议的指示》上报中央政府。《指示》指出:在全省范围内手工业数量很大,且散落于各个城镇,须针对每一城镇手工业的情况,加以分类排队。中央政府对湖北省委关于手工业的工作给予高度评价:“湖北省委注意到在目前维持手工业经济的必要,由湖北省政府召开了一次手工业者代表会议,很好。这是一种十分重要的会议,各省可在适当时间仿照湖北的办法召开一次。”[5]

当时,不仅各级政府都成立了行业管理部门——手工业管理局,各级手工业生产合作社也相继成立。以武汉为例,该市于1953年成立手工业生产联社筹备委员会,1955年召开首届社员代表大会并成立市手工业生产联社。1956年,武汉市手工业管理局专门成立工艺美术处。武汉市政府授予章水泉(竹器)、汪云峰(微雕)、蒋再谱(剪纸)、严士江(金雕)、李海清(绢花)、袁文山(玉雕)、刘荗祥(木雕)、彭光凯(木雕)、梅海清(木雕)等9人以“老艺人”称号。1956年,在第一届湖北省美术作品展上,湖北省手工业管理局与省文化局联合开辟了一个“民间工艺美术馆”,展出全省的优秀民间工艺美术作品。展览期间还召开全省工艺美术座谈会,听取艺人意见,并对52位“老艺人”授予称号。[4]1111957年7月,在北京召开的“全国工艺美术艺人代表大会”上,章水泉(武穴竹器)、蒋再谱(武汉剪纸)、陈新堂(鄂州木雕)、汪云峰(武汉牙雕)、李树人(应城漆花)、谭世雄(利川漆艺)、何继元(蕲春陶器)、季先纪(黄陂建绒)、凃石头(天门蓝印花布)、陈占元(湖北郧县)、陈引娣(黄梅挑花)等艺人作为湖北省代表出席会议。[6]

到改造基本结束时,湖北的手工业得到恢复和发展,难能可贵的是恢复了一些解放前已经消失的传统手工艺。根据湖北省手工业管理局工艺美术处和省文化局群众艺术馆于1958年联合印发的《关于湖北民间工艺品的调查报告》显示,当时的湖北民间手工艺包括雕花剪纸、蓝印花布、彩印花布、土家织锦、刺绣、挑花、补花、木雕、楠木嵌花、金漆木梅花、竹器、竹编、陶器、漆器、荆缎、建绒、石雕、石膏雕、墨石刻、木版年画、扇面画、皮影等。其中像刺绣、地毯、工艺书画、仿古瓷器等手工艺品开始出口。[4]71-86手工艺在扩大外贸出口和促进国际文化交流等方面,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如1953年,国家对外文化联络委员会和国家文化部联合发文征集全国民间工艺品到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和东南亚地区展出,湖北的民间剪纸、民间年画、民间蓝印花布、土织花格布、荆缎、荆州皮影、民间陶器、麦秆编结等被征集参展。

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使得与美术造型相关的手工艺成为一个单独的行业——工艺美术,“工艺美术”也成为各级行业管理部门的一个处室,并以此延续下来直到改革开放初期。在随后的数十年中,湖北的工艺美术行业跟全国同行一样,随着国家政策的变化而起起落落。受1950年代末“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影响,特别是后来的十年“文化大革命”,对工艺美术的影响非常大。不过,在这时期的1959年和1979年两次装修布置北京人民大会堂湖北厅时,湖北工艺美术管理部门在全省范围内组织一批艺术家和老艺人一起创作出一批高水平的工艺美术品作为厅内的陈设布置。多种工艺都运用其中,诸如家具为传统楠木嵌花工艺,大坐屏为木雕镶嵌绿松石“湖北八景八扇屏”和“武当胜境座屏”,贝雕画有“汉阳琴台”和“东坡赤壁”,楚漆器复制品“虎座鸟架鼓”、“漆豆”和“雕漆小座屏”,青铜器复制品铜方壶和铜尊,绿松石圆雕“李时珍在武当山”和“秋翁遇仙记”,工艺竹器屏风、茶几、花架,黄梅挑花窗帘,民间陶器大花瓶、花缸、花盆以及白瓷描金茶具、烟具等。[4]226-237

三、上世纪80年代的民间工艺热潮

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严重凋敝的工艺美术开始逐步恢复。1978年,“全国工艺美术展览”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举行,盛况空前;1979年,“全国工艺美术艺人、创作设计人员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1982年,国家教育部和轻工业部共同召开“全国高等美术院校工艺教学大会”。抢救民间工艺美术成为当务之急。

20世纪80年代是中国手工艺最繁荣、活跃的时期,这种繁盛景象由四个方面的合力共同促成。一是民间美术在民间的自由发展,二是特种工艺得到官方特殊照顾,三是得到受新艺术思潮影响的艺术家们的青睐,四是上层主流文化对民间工艺美术的价值推崇和文化认同。四个方面的联动,促使这个时期的民间工艺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繁盛景象。一时的热潮导致这种繁盛或许只是一种表象,正如乔晓光先生所说的:“随着80年代民俗生活的复苏、复兴,再到新时期的发展和创造,民间美术已经频频登上时代的‘大雅之堂’。这是民间美术的黄金时代,但同时也是其最后的‘回光返照’。”[7]

湖北相关方面在民间美术的普查、收集、整理和展览方面也做了大量工作。1978年,湖北艺术学院(今湖北美术学院)工艺美术系的民间美术研究室承续五六十年代的学术传统,邀请剪纸、挑花、刺绣、印染、陶器等方面的民间艺人进校指导学生。此外,还由相关老师带领学生到民艺之乡采风和实地考察。

1985年,湖北省文化厅和省群众艺术馆将举办全省民间美术展览的计划也提上议事日程,并开展普查工作。这是继1951年省美术工作室对数个县区的雕花剪纸进行调查,1952年对部分县区的民间工艺进行调查,1954年为出国工艺美术展览进行调查收集工作,1955年和1956年在全省范围为首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进行收集,以及1957年在襄阳、荆州两地区进行工艺美术普查之后,对湖北民间美术当代发展状况所进行的一次大型而彻底的普查。

为了做好普查工作,办好此次展览,湖北省文化主管部门发动了全省各级文化馆(站)基层群众文化工作者投入其中,收集数千件手工艺精品,拍摄了上千张手工艺制作过程的照片。1986年“湖北民间美术展览”如期举行,距1956年举行的“湖北民间工艺美术展”已时隔30年。与30年前相比,随着一些传统手工艺的消逝,此次展览的实物品类有了较为明显的减少,不过也发掘了一些新的手工艺品类。此次展览作品包括年画、剪纸、皮影、玩具、面具、木雕、贝雕、陶器、竹编、砖雕、膏雕、糖塑、汉绣、鞋垫、挑花、布贴、织锦带、土家织锦、蓝印花布等,数量达到数千件。1987年9月,“首届中国艺术节”在北京举行,多个省份的民间美术展览成为其中的一个重要艺术活动,“湖北民间美术展览”亦受邀在中国美术馆展出。这些具有浓郁荆楚地域特色的手工艺作品一经展出,便获得广大民众和专家学者的一片赞誉。著名艺术理论家王朝闻先生更是为之欣然撰文《无声的诗歌》,发表在《人民日报》(大地副刊)上。此外,湖北省群众艺术馆还组织编写《湖北民间美术探源》,阐述湖北各地民间工艺品类的历史沿革、工艺特色、制作流程以及传承情况等。

借籍“首届中国艺术节”的强大气场,各省民间美术展览将1980年代的民间美术热掀到高潮。此后,“湖北民间美术展览”先后赴原苏联、原捷克斯洛伐克、塞浦路斯、苏丹、利比亚、新加坡、美国等国家及香港、澳门地区展出,声名广播海内外。不过,高潮来得快去得也快。随后,曾经席卷全国的民间工艺美术热潮开始慢慢消退,并逐渐归于沉寂。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席卷全国的“民间美术热“逐渐消退后,一些院校和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继续以个人学术行为的方式对民间手工艺进行研究。有的继续深入田野调查,有的则对以前在普查调研中收集的手工艺实物进行整理和研究,且以纯粹的民间工艺为主,没有涉及到青铜器、漆器、玉雕、牙雕和绿松石雕等特种工艺。1990年代至新世纪前后,一批民间工

艺美术研究成果陆续出来。如1992年,湖北美术学院张朗先生出版《湖北民间美术》;1999年,湖北省群众艺术馆负责人方湘侠编撰《湖北民间美术》(图录,六卷本);2003年,湖北省群众艺术馆摄影家吴志坚出版了包括民间手工艺在内的民俗摄影著作《楚风楚俗》。这些著作成为研究湖北手工艺非常珍贵的资料。

四、本世纪初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运动

随着后工业文明时代的来临,全球范围内的文化生态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孕育厚重手工艺文化的农业文明渐行渐远。作为民族精神家园的民间文化受到猛烈冲击,有的甚至正面临着消亡的危机。从2003年起,由国家文化部联合其他几部委开展的“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正式启动,后改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所谓“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8]

在具体操作中,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分为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民俗等十大类,其中与手工艺有关的就有传统美术和传统技艺,占五分之一之强。由此可见,手工艺在我国民间文化中的地位。

自2003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启动以来,湖北各级文化管理部门开展广泛的资源普查工作,并逐步建立起国家、省、市(州)、县四级名录保护体系,相继有近90个项目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扩展项目名录,有165个项目成为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扩展项目名录。其中被涵盖在手工艺范围内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黄梅挑花、江汉平原皮影戏、大冶石雕、武汉木雕船模、武汉汉绣、红安绣活、阳新布贴、天门糖塑、雕花剪纸(孝感、鄂州、仙桃)、荆州铅锡刻镂技艺、咸丰土家族吊脚楼营造技艺、老河口木版年画、荆州楚式漆器髹饰技艺、通山木雕技艺、赵李桥砖茶制作技艺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除了被列入国家级项目的以外,还包括汉阳高龙、潜江木雕、恩施土家织锦“西兰卡普”、蕲春管窑手工制陶技艺、红安大布传统纺织技艺、枝江民间手工布鞋、武穴章水泉竹艺、竹山堵河剪纸。其中,雕花剪纸(孝感、鄂州、仙桃)和皮影戏(江汉平原皮影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虽然是跟其他地方的项目一起联合申报,但也体现了湖北手工艺与众不同的魅力。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核心是具体项目和传承人,每个项目后面都有一个或数个艺人在进行活态传承。如石九梅(黄梅挑花)、刘年华和汤先成(江汉平原皮影戏)、杨志普(天门糖塑)、管丽芳(孝感雕花剪纸)、张家忠(鄂州雕花剪纸)、胡敬先(仙桃雕花剪纸)、陈义文(老河口木版年画)、邹德香(荆州楚式漆器髹饰技艺)、熬朝宗(荆州铅锡刻镂技艺)、万桃元(土家族吊脚楼营造技艺)等被授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称号。此外,还有任本荣(汉绣)、黄珍兰(红安大布)、刘未香(土家织锦“西兰卡普”)、伍佰林(应城膏雕)、关治香(潜江木雕)、叶瑞祥和熊应华(通山木雕)等数十人被授予“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称号。

2007年11月,作为湖北省承办的“第八届中国艺术节”的重要活动,“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在湖北省博物馆展出,所展实物绝大部分为20年前的“湖北民间美术展览”作品,包括年画、剪纸、皮影、玩具、木雕、砖雕、膏雕、陶器、粑模、竹编、汉绣、鞋垫、挑花、布贴、织锦带、傩面具、木雕船模、土家织锦、蓝印花布等。时隔20年,在人们日常所用器物的制作生产完全被大机器生产所取代的时代,在手工艺渐行渐远的当下,这

些留有手艺人体温的手工艺器物无不激起人们内心深处那丝温暖的回忆。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密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他们之间进行交流和了解的要素”。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成为地区或国家间对外文化交流的桥梁、民族间联系沟通的粘合剂。在大力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同时,积极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的对外文化交流。近几年来,湖北非物质文化遗产频频走出去,手工艺作品充当文化交流的使者。如在2009年春节期间,湖北省在澳门与湖南省共同举办“洞庭南北贺新岁”,除了展示众多的手工艺作品,还有天门糖塑艺人和大冶木雕艺人在现场演示;2009年10月,在“挪威·湖北周”活动中,展出了湖北手工艺品;在2010年4月“台湾湖北(武汉)周”期间,“湖北民间美术展”在台北举行,展出大量手工艺作品;2011年春节期间,湖北手工艺作品“欢乐春节——荆楚文化走澳洲”活动中展出,还有汉绣、竹雕等5位手工艺人现场演示;2012年6月,“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展”马耳他开展,皮影艺人现场演示。2014年5月,“荆楚风·中俄情——湖北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赴俄罗斯展出。

纵观自明清以来荆楚手工艺数百年以来的流布,不管是其规模、品类,还是其样式和技艺都在不断发展和变迁。荆楚手工艺在这些不同历史阶段的遭遇,是我国手工艺数百年来的变迁的缩影,即由成熟农耕社会时的鼎盛到转型工业社会时的式微的演变。对当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中国手工艺振兴计划”的实施有诸多的借鉴意义。

陈日红 湖北美术学院设计系副教授

[1]叶自鲁,马伟.武汉市工艺美术行业志[R].油印版,1984.

[2]天门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天门县志[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9:272.

[3]湖北省志:工业志[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5:1392.

[4]张朗.楚艺回响:张朗工艺美术文稿[M].武汉:湖北美术出版社,2009.

[5]中共中央关于应当重视手工业的指示[EB/OL].http://cpc.people.com.cn/GB/64184/64186/66658/4492914.html,2013-10-18.

[6]陶陪峰.寻访黄梅挑花进京第一人[A]//黄梅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黄梅挑花.武汉:长江出版社,2008:61.

[7]乔晓光.时代变革中的民间美术[N].中国文化报,2009.

[8]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42.

J509.9

A

1009-4016(2016)03-0032-06

2012年度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荆风楚韵——湖北民间手工艺研究”(12FYS004)。

猜你喜欢
手工艺剪纸湖北
The rise of China-Chic
Andalusia's white villages
剪纸
驰援湖北
湖北武汉卷
湖北現“最牛釘子戶” 車道4變2給樓讓路
手工艺·温州发绣
走近手工艺人
剪纸
传统手工艺融注到灯上,会发生什么化学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