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林
(深圳大学师范学院美术系,广东深圳518060)
“香港风格”城市雕塑的艺术特征和文化指向
李晓林
(深圳大学师范学院美术系,广东深圳518060)
“香港风格”的城市雕塑是指安置在香港城市公共空间中的、以西方现代主义形式表现中华传统文化内涵的城市雕塑作品。它的生成与发展根源于中国传统文化、岭南文化并受到西方商业文化的影响。在表现形式上,它以抽象、表现、象征和意象的现代艺术手法,重构具有中华文化内涵的形象,呈现出中西融汇的独特风貌。城市雕塑是群体意识形态和文化认同的产物,同时,又对它们的建构产生作用。研究“香港风格”的城市雕塑有助于深入认识香港群体意识,促进文化交流,从而实现香港文化和意识层面的回归。
“香港风格”;香港城市雕塑;中华传统文化
“香港风格”的城市雕塑是指安置在香港城市公共空间中的、以西方现代主义形式表现中华传统文化内涵的城市雕塑作品。“香港风格”是在香港现代雕塑发展的进程中,雕塑家参与20世纪50年代末兴起的现代艺术运动,遵循艺术组织的理念,在理论和实践上致力于将中国传统文化精神融合进现代雕塑形式中而形成的一种风格派别。“香港风格”的雕塑作品“从表面来看有点类似西方现代主义作品,但是这些作品已注入了新的因素,这种新的因素是来自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神特质,因而产生一种兼容东西文化特色的作品”[1]。这类雕塑作品以西方现代主义手法为表现形式,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其精神内核。其开拓者是雕塑家文楼与张义。文楼在1982年将这种类型的雕塑命名为“香港学派”,1996年正式将此类型的现代艺术统称为“香港风格”,得到业内的认同[2]。
安置在公共空间的城市雕塑需要具有与环境相适应的文化内涵。它既是文化认同和群体意识形态的反映,又对它们的建构起到推动作用。香港城市雕塑的建设一般采用“委聘”设计、加工的机制,须经过相关市政部门的层层把关,建成的雕塑作品已经具有比较广泛的认同。也存在一些例外,即雕塑家已经完成的作品被直接放置在公共环境中。无论哪种形式,能够长期安置在公共空间的雕塑作品必定具有与环境相一致的文化内涵。从20世纪50年代末至今,“香港风格”的城市雕塑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
(一)“香港风格”城市雕塑的产生
从20世纪50年代末到70年代初为“香港风格”城市雕塑的萌芽期。50年代末,香港现代艺术运动兴起;70年代初,香港本土作者的城市雕塑作品开始出现。在此阶段,虽然很少有香港雕塑家的作品出现在公共空间,但是由于香港的现代艺术运动直接导致“香港风格”雕塑的形成,为此类风格城市雕塑的产生提供了必要条件,故称此阶段为“香港风格”城市雕塑的萌芽期。
香港现代艺术在香港的出现旨在推介西方现代主义艺术杂志《文艺新潮》的问世(1956),以及致力于推动现代主义艺术“香港艺术家协会”的成立(1957)为标志的。于1958年成立的“现代文学美术协会”又一次推动了香港现代艺术思潮的发展。“中元画会”成立于1964年,是香港现代艺术运动从探索走向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香港艺术家协会”、“现代文学美术协会”和“中元画会”不但为传播现代艺术思潮起到重要作用,而且逐步形成了立足于本土、立足于中华文化传统的艺术理念。
作为香港现代雕塑的开拓者,文楼、张义同一时间段求学于台湾师范大学艺术系,并同时毕业于1958年,都从绘画转向雕塑。他们共同参加了“现代文学美术协会”,并参与组建了“中元画会”。相似的艺术履历使得他们具有相近的理念,他们不但投入到香港现代艺术运动之中,而且在“香港风格”的形成与发展中起到了主导作用。
(二)“香港风格”城市雕塑的发展
20世纪70年代初至90年代初为“香港风格”城市雕塑的发展、繁荣期。从70年代初开始,香港本土雕塑家的作品逐渐进入公众视野,出现了“香港风格”的城市雕塑。文楼的浮雕《阴阳》作于1970年,陈列于香港国际机场客运大楼离境层西面通道,是现存于公共空间最早的“香港风格”的城市雕塑作品。
1978年开始,太古城社区出现了一批具有“香港风格”的雕塑,其中以文楼的《莲的联想》(1978)和《九月的诞生》(1978)为代表。从此,“香港风格”的城市雕塑作品陆续出现在香港各个公共场所。九龙公园雕塑廊建成于1989年,为“香港风格”的城市雕塑提供了重要平台,至今仍是这类风格城市雕塑作品相对集中的区域。
“香港风格”是艺术家自觉的追求,是由一群志同道合的艺术家组成的艺术组织的明确理念。文楼、张义那代艺术家一般出生于20世纪30年代,在50年代末完成了对于他们极为关键的高等教育,避开了港英政府强力推行的以英文为主的学校教育和旨在混淆文化身份的公民教育。他们受到家庭和社会的传统文化熏陶,在作品中流露出对中华传统文化十分真挚的情感与认知,而且作品的现代主义形式与传统文化的内涵融合得十分恰当。但是到了20世纪90年代以后,香港城市雕塑的形态所受西方现代主义影响增大,“香港风格”城市雕塑的建成大幅度减少,几乎湮没于现代主义雕塑的包围之中。
(三)“香港风格”城市雕塑的复兴
进入21世纪,随着港人家国认同感的不断回归,“香港风格”的城市雕塑又出现了复兴的趋势。由香港房屋委员会委聘制作的,位于大屿山的“东涌艺术径”建成于2001年,为“香港风格”的城市雕塑提供了新的平台,其中比较重要的作品有李展辉的作品《昨天今天》系列和莫一新的《城东纪事(家)》。
2000年之后影响比较大的作者是李展辉、莫一新和文凤仪等人。相较于“香港风格”的开拓者,后起的雕塑家对于传统的继承与借鉴更多表现在形式上,而且吸收了一些后现代主义的观念与形式,中华传统文化在这里呈现出新的表现方式。他们的城市雕塑是“香港风格”在新文化语境下的复兴。
值得提及的是,进入21世纪,香港的城市雕塑不断融入“大陆印记”。其中有王伟的《赤子报国》(西贡斩竹湾抗日英烈纪念碑旁,2000)、司徒兆光的《孙中山纪念铜像》(香港大学,2003),尤其以朱达诚的立于香港中山纪念公园的《孙中山像》(2010)最为壮观(人物5米,加底座共10米)。这些具有中国大陆背景的雕塑家的现实主义作品,充实了香港城市雕塑的形式,不但是政治上回归的成果,也成为文化回归的标志。
“香港风格”的城市雕塑用现代主义艺术形式表现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香港风格”的城市雕塑遵循了现代艺术的基本规律,在对具有中华文化内涵的形象处理上,具有抽象性、表象性和象征性的特征。除此之外,雕塑家借用中国画中的某些概念,在雕塑中追求“意象”精神的表达,也成为20世纪后“香港风格”城市雕塑比较具有典型性的特征。
(一)中华传统人文形象的抽象化
在“香港风格”的城市雕塑中,将中华传统文化做抽象化处理是其重要的艺术特征。在这种类型的作品中,文楼的作品具有典型意义。
位于太古城天山阁平台的《九月的诞生》(1978)是文楼的经典作品。这一作品用铜板制成两个半球,中下部连接。每个半球用铜板层层加饰,像翻开的书页,既加强了造型的体量感,又增加了开裂的效果。在两个半球中部连接之处焊接了一堆铜珠,让人产生生命、繁衍的联想。整个作品就像开裂的石榴,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用石榴比喻多子祈求多福的传统,抽象的造型让人产生相应的联想,有利于传达纯粹的意念。《九月的诞生》这件作品成功实现了文楼在现代艺术语言的造型中融进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艺术追求。文楼在太古城的另一件《莲的联想》位于南山阁平台,作于1978年,延续并深化了《九月的诞生》的创作思路。作品将铜管锻打之后巧妙排列,焊接成为具有抽象形式美感的莲花的造型。中国传统文化常用莲花映射高尚的人格。这件作品为九朵莲花的组合,安装在流水的浅池之中,增强了作品的意境,也传达了作者的精神追求。在80年代进入成熟期后,文楼遵从自己内心的需求并延续了自己在现代雕塑上的探索,发展出来《竹的系列》。在这个系列中,他对竹的枝叶做抽象化处理,实现了现代主义的手法和现代的材料(不锈钢)与中国传统文人题材的完美结合,不但成为他的代表作,而且成为香港乃至华人世界现代雕塑的经典之一。
(二)中国传统文化符号的表现化
传统文化符号的表现化处理,也是“香港风格”城市雕塑的主要艺术特征。表现主义艺术重视精神的传达,忽视造型的严整。如香港中文大学联合书院存有的两件张义的雕塑《舞者》(1996)和《龙腾虎跃》(1994)就具有这样的特点。雕塑《舞者》为一个女性舞者的形象,作者舍去细节刻画,取大块面塑造形象,是中国汉代陶俑造型的立体主义表现。《龙腾虎跃》展现的也是舞蹈动作,这件作品重心较高,动作比较大。从这两件作品中,能够感受到作者试图将现代主义造型方法与中国古典造型形象结合的探索。
另外,位于大屿山、东涌、逸东邨、东涌艺术径的李展辉的作品《昨日的今天——互信》和《昨日的今天——和谐》,通过表现主义的造型方法塑造出牛、鸭群等形象,专注于表现情感而不求工细,传达出都市中人对自然与田园生活的向往,并倡导建立更加和谐与相互信任的人际关系。此系列雕塑作品通过有意降低基座的高度来增强作品与观众的互动,更恰当地传达了作品的主旨。
(三)中国传统文化符号的象征化
通过具体的形象表达某种情感和寓意的艺术手法是为象征。“香港风格”城市雕塑中的象征手法常常将具有中华传统文化内涵的物象或者符号做立体化的处理,使之具有的更易被理解和接受的寓意。象征化的处理方法以张义的作品最具代表性。
张义的浮雕常将具有中国元素的符号做个性化、神秘化的处理。这些符号包括古文字、饕餮纹和原始陶器图案。为了追求古朴神秘的效果,他常常在木雕表面涂上铜绿色。现存于尖沙咀太空馆和九龙公园雕塑廊的两件《将军》系列作品就是他的圆雕代表作品。这系列作品表面看让人联想到螃蟹,实质上是将之前借鉴的中国元素符号借助螃蟹的具体形象做了空间化的处理,延续了他之前作品神秘古拙的特点。在这里,螃蟹的肢体只是雕塑家美学理想的载体,作品背后贯穿的依旧是中国上古传统文化精神。莫一新(生于1968年)的作品《城东纪事(家)》(大屿山、东涌、逸东邨、东涌艺术径,2001)运用花岗石结合不锈钢,在方柱体的顶部,花岗石与不锈钢制作的“枝”榫接起来,整体既像一株树,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又宛如一座纪念碑。作品明显借鉴了中国古代建筑的“斗拱”结构,花岗石与不锈钢的结合使作品显得现代、庄重,以“斗拱”寓“家”,传达出强烈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意蕴。
(四)中国传统文化形象的意象化
“意象”的概念源于中国画。在中国绘画中,“写意”的作品提炼、概括并强化物象的特征,利用笔墨的特点做不似之似的组合,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在“香港风格”雕塑意象化的处理中,作者借鉴水墨艺术中浓淡、虚实和阴阳的处理手法,无论是造型还是空间的处理都显示出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李展辉的创作受到中国水墨艺术精神的影响,将平面的山水转化成三维的雕塑。他的作品从山水开端,发展出《都市》、《水珠》以及《云》等几个系列。香港国际机场的系列作品(2005)是李展辉《山水》系列的延伸,在这几个系列中,“山水”概念贯穿始终。另一方面,李展辉吸收了西方艺术善于运用光影塑造空间感和立体感的特点,他的雕塑艺术是当代视觉艺术家对传统艺术语言的现代演绎,是东西方艺术精神、传统与现代的结合。李展辉作品的中国传统艺术精神是隐含于作品中的,相较于文楼、张义的作品而言,更加隐晦,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表达更倾向精神性而并非呈现在作品形式表面。
(一)“香港风格”城市雕塑的文化诉求
“香港风格”城市雕塑的出现与香港现代主义艺术运动有着直接的关系。香港现代艺术的发展,从一开始就没有脱离中华传统文化的影响。1958年,“现代文学美术协会”成立,这在“香港艺术家协会”之后再次推动了现代艺术思潮在香港发展。这个协会由著名画家王无邪、叶维廉等人发起成立,其主要成员包括雕塑家文楼与张义等从台湾留学归来和香港本土的艺术青年。“现代文学美术协会”以“推动香港文学艺术运动”和“发扬现代文学艺术的真正价值”为主旨,在标榜现代风格的同时,更强调“香港、东方、中国的发展路向”[3]。“协会”推介的画会理念与宗旨主要是通过举办国际绘画沙龙和出版刊物,分别于1961年、1962年和1964年举办了三届“香港国际绘画沙龙”。通过杂志的推介和作品的公开展示,香港艺术开始出现新鲜的活力,并同时确立了香港现代艺术发展的方向。
1964年,雕塑家文楼发起成立了“中元画会”,它的成立标志着香港现代艺术逐步迈向成熟。它发展了香港艺术家协会和现代文学美术协会的艺术理念,致力于探索“独立于世界艺术潮流之外,但不与世界潮流相悖”的“香港艺术的道路”[4]。“中元画会”的大部分成员来自“现代文学美术协会”,艺术素养较高,志趣相投,在艺术理念与实践都有意识地致力于将中国传统文化精神融会于西方现代艺术的形式之中,很快便成为香港现代艺术的中坚,并为“香港风格”的现代雕塑的发展奠定了基础。80年代初,文楼就正式提出了融会中西的“香港学派”的理论主张,并成为以他为代表的一批香港文化人为确立香港的文化和身份认同而实施的文化策略。
(二)“香港风格”城市雕塑产生的文化根源
“香港风格”城市雕塑产生于香港现代艺术运动。香港现代主义艺术运动植根于深厚的中华传统文化土壤之上。中华传统文化精神之所以从一开始就被确定为香港的现代艺术运动的立足点与文化诉求,是由香港社会的群体意识形态和文化认同决定的。“大部分香港中年以上的中国居民,都曾深受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精神的熏陶,同时在现实生活上又脱离不了西化的影响。香港处于一个特殊的时空里,思想开放,言论自由,东西文化在此交流,协调式的新文化艺术,在这里得到发展,现代创作雕塑中具有代表香港地方特色的‘香港学派’,就是在这种历史背景和社会基础下诞生的。”[1]
香港的文化认同和群体意识形态,决定了香港城市雕塑的基本形态。“城市公共雕塑是一个城市文明程度的综合反映,它的价值和意义首先并不是它的‘艺术性’或‘观赏性’,而是它所体现的城市的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整体水平”[5]。儒家传统和岭南文化在香港的文化认同和群体意识形态建构的过程中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是“香港风格”城市雕塑产生的文化根源。
尽管特殊的地理位置使香港中西文化相互渗透,长期并存,但“香港文化的根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6],儒家文化依旧是香港社会最主流的文化。鸦片战争后,港英政府对中国传统文化采取放任自由的政策,社会各阶层奉行各自的文化理念和行为准则,中西方文化各自影响着香港社会的不同层面。港英政府在社会的管理层推行西方文化,而对中国传统文化在港人思想观念中根深蒂固的存在和儒家文化类似于宗教般的权威,只能采取默认的态度。产生于农业社会的儒家思想,在碰到了市场经济和西方文化挑战的时候,进行了因地制宜的转变。西方文化中的民主自由与儒家思想中的“忠孝节义”神奇地融合在一起,形成群体意识中的独特形式,并广泛分布于香港社会的各个层面。
岭南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岭南文化开放包容的性格,在中国封建制度没落之后,于西方现代文明与传统儒家文化的夹缝中发展壮大,对香港群体意识形态的形成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由于大部分香港人来源于珠江流域,岭南文化深刻影响了香港人的日常生活、思维模式和价值取向。鸦片战争之后,西方现代文明的介入,使岭南文化不得不做出改变,吸纳更多的商业元素,以适应时代的变化。这也是香港群体意识形态的重要特征。
对于文化认同和群体意识形态的建构,语言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粤语是“岭南地区影响最广的方言,不仅蕴藏着广府乃至岭南地区的传统文化,而且保存着大量在中原一带已经消失了的传统文化”[7]。粤语在传播香港群体意识的同时超越了语言意义,承载着岭南文化,在与西方文化交流碰撞的过程中,成为身份和文化认同的标志。
(三)“香港风格”城市雕塑的复兴是文化回归的标志
“香港风格”城市雕塑的复兴和具有大陆身份雕塑家的现实主义倾向作品的相对集中出现,标志着香港文化回归的开始。中华传统文化对于港人家国认同感和群体意识的建构起到决定性的作用。香港保留了较深厚的中华传统文化的根基,其完整性、传承性和与日常生活的交融都达到了相当高的程度。在香港殖民地化的过程中,儒家传统、岭南文化和粤语都成为抵御文化殖民的重要力量。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和《中英联合声明》的签署,在不知所措的动荡之后,港人的家国观念逐渐回归。1997香港回归之后,内地经济的发展进入快车道,港人在与内地的交流合作中切实感受到实惠,同时特区政府调整公民教育的相关内容,港人的国家认同感有了显著的提高。
正如政治上创造性的“一国两制”,在一定时期内,香港的文化回归,既不可能是香港放弃自身的文化特色,完全融入大陆,也不可能是内地文化对香港的全面占领。在中华传统文化的福荫之下,顺应时代发展的变化,并保持自身文化的精髓与特色,汲取中华传统文化的养分,发展出具有香港特色的当代文化,才是香港文化回归的真正意旨。
总之,“香港风格”的城市雕塑是香港的群体意识形态和文化认同在公共艺术上的显现。城市雕塑是群体意识形态和文化认同的产物,同时它又影响它们的建构。“香港风格”的城市雕塑反映出中华传统文化在香港当代文化中的重要影响。虽然它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但是随着内地与香港两地在经贸与文化领域的合作不断深化,香港文化认同上的不断回归,“香港风格”的城市雕塑定能绽放新的生机。
[1]文楼.中外传统与香港现代雕塑[J].美术,1988,(08).
[2]文楼.香港风格的现代艺术[A].文楼[M].香港市政局,1996.[3]王无邪.从香港几个画会看香港艺术[A].香港美术团体艺术展览[M].香港美术团体展览执委会出版,1993.
[4]王无邪.近十年香港现代艺术之拓展[A].明报月刊(121)[C].1976.
[5]孙振华.城市公共雕塑与城市文化[A].雕塑[C].2005,(03).
[6]周毅之.从香港文化的发展历程看香港文化与内地文化的关系[J].广东社会科学,1997,(02).
[7]罗康宁.粤语与岭南文化的形成[J].学术研究,2006,(02).
【责任编辑:林莎】
Artistic Characteristics and Cultural Orientation of“Hong Kong Style”City Sculptures
LI Xiao-lin
(Fine Arts Department of Normal School,Shenzhen University,Shenzhen,Guangdong,518060)
The“Hong Kong style”city sculptures refer to the sculptures placed in the public spaces of Hong Kong which reflect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in the form of Western modernism.They originate and grow from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and Lingnan culture,and are influenced by Western commercial culture.In artistic expression,they utilize modern artistic techniques of abstraction,expression,symbolism,and images to reconstruct the image of Chinese culture connotation and present unique mixture of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City sculptures are the products of group ideology and cultural identity,and play a role in their construction in the meantime.The study of“Hong Kong style”city sculptures helps better understand the group consciousness of Hong Kong,promote cultural exchange so as to make Hong Kong reunified with the mainland at cultural and ideological level.
“Hong Kong style”;city sculptures in Hong Kong;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J 309
A
1000-260X(2016)05-0024-05
2016-08-15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香港城市雕塑研究”(16YJE760001)
李晓林,深圳大学讲师,从事雕塑及雕塑文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