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及预防护理对策分析

2016-04-04 14:03:03秦箐华新疆阿克苏地区第二人民医院新疆阿克苏843000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6年11期
关键词:手术室切口护理人员

秦箐华(新疆阿克苏地区第二人民医院,新疆 阿克苏 843000)

手术室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及预防护理对策分析

秦箐华
(新疆阿克苏地区第二人民医院,新疆 阿克苏 843000)

目的对导致手术室切口感染的主要因素进行预防,并对相关预防对策进行分析。方法选择本院2015年6月~2016年10月收治的手术室切口感染患者38例作为观察组,以及同期收治的未感染患者38例作为对照组,对各项资料进行回顾,并对感染的相关因素进行探讨。结果经分析可见,手术时间、患者年龄、住院时间等均是导致术后感染的相关因素。结论结合手术室感染的相关因素,给予患者针对性护理,可对术口感染进行有效控制,帮助患者术后迅速恢复。

手术室切口;相关因素;护理对策

手术室切口感染在临床较为常见并发症,在影响术口愈合的同时,更会降低手术成功率,延长患者住院时间,严重时将诱发其他方面感染,对患者健康造成严重影响。相相关护理对策的帮助下,可将术后切口感染率降至最低,缩短患者术后恢复时间[1]。为实现对切口感染的控制,我院对38例切口感染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对相关影响因素进行总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5年6月~2016年10月收治的手术室切口感染患者38例作为观察组,以及同期收治的未感染患者38例作为对照组,对各项资料进行回顾。观察组患者中男19例,女19例,年龄15~71岁,平均年龄(48.14±1.84)岁。手术类型:骨科手术6例,胃肠手术5例,妇产科手术26例,其它1例。对照组中男18例,女20例,年龄16~74岁,平均年龄(69.64±1.77)岁。手术类型:骨科手术7例,胃肠手术10例,妇产科手术20例,其它1例。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两组患者各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

1.3 统计学方法[2]

本次研究中所有数据都使用SPSS19.0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在住院时间上,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为(11.51±1.08)天,对照组为(8.57±1.32)天,观察组明显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19.3498)。手术时间上,观察组为(2.12±1.02)h,对照组为(4.23±1.41)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13.5640)。在年龄上,观察组60岁以上患者有21例(55.26%),而对照组仅15例(39.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x2=6.3633)。观察组存在8例(21.05%)置管引流治疗,对照组为3例(7.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x2=6.9967)。

3 讨 论

手术室切口感染是创伤性手术后面临的主要问题,将对严重影响到患者后期恢复,增加治疗难度。结合本次对该类患者各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可见,导致切口感染的因素较为复杂,患者年龄、手术时间、住院实现以及置管引流等均是诱发切口出现感染的因素。为实现对切口感染的有效控制,需要对护理方式进行完善,具体来讲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1)术前准备。该方面工作对于切口感染控制有着重要意义。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综合情况进行考量,对潜在影响因素,包括高血压、感冒以及糖尿病等进行有效控制。同时需要做好对应消毒工作,并结合患者手术类型提前做好相关备皮工作,避免在术中进行备皮导致手术时间延长,增加感染机率[3]。

(2)术中操作。各项操作均需要按照无菌原则进行,术中所用器材需做好灭菌工作,保证敷料、手术刀等出于无菌状态,针对预期手术时间较长患者,因尽量将手术顺序靠前安排,减少接台次数。应尽量选择在层流手术室手术,非层流手术室术每台手术完成后需要进行消毒处理,并开窗通风,减少室内空气细菌量。

(3)对手术室人员数量加以控制。需尽量减少医护人员进出手术室的次数,降低外界细菌进入手术室的机率。护理人员需提前对手术流程进行详细了解,一次性备好术中可能用到的各类设备,术中尽量避免对患者进行翻动。参观手术的其他医护人员需保持距离手术台1m以上。

(4)对手术时间进行控制。手术室护理人员需要不断增强自身的专业能力,术前对手术的各个环节进行了解,能够熟练对类手术室设备进行操作,同时掌握术中常见突发状况的处理对策,增加与医生间的配合程度,达到缩短手术用时的目的[4]。

(5)对患者进行心理指导。针对采用局部麻醉患者,在术中出于对手术成功性的担忧,以及因手术器材而产生的畏惧感,将使其负面心理加剧,降低与手术操作的配合度。为此,术前护理人员需对患者进行心理指导,必要时告知手术的各个流程,以及术中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以及对应处理对策,增加患者对手术的信心。

(6)术后护理。在术后治疗的过程当中,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切口变化情况,体温、血压等基本体征进行严密监测,一旦出现异常需立即向医生禀告。若患者出现发烧以及疑似发烧症状,则需要判断是否存在感染。定时对切口进行清理、消毒以及换药等操作,确保敷料与纱布均处于干燥状态。针对免疫力较低患者(如老年人群以及插管治疗患者等)可进行预防性抗感染治疗。

总之,切口感染将对患者术后恢复造成严重影响,为实现对切口感染的有效控制,临床需要结合对应诱发因素进行针对性护理,将切口感染率降至最低,帮助患者在较短时间内恢复。

[1] 王伟红. 手术患者发生切口感染的手术室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J]. 护士进修杂志,2013,09(12):786-789.

[2] 陆 琴,王 丽. 手术室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及预防护理对策分析[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4,06(5):61-63.

[3] 陆兴慧. 探讨手术室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及预防护理对策[J]. 健康之路,2016,05(17):183.

[4] 赫盛楠. 手术室切口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及护理预防对策[J]. 中国临床研究,2015,07(6):957-959.

本文编辑:徐 陌

R473.6

B

ISSN.2096-2479.2016.11.97.02

猜你喜欢
手术室切口护理人员
浅谈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及管理策略
术前访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立法小切口破解停车大难题
人大建设(2019年10期)2019-12-27 08:21:58
Seepage simulation of high concrete-faced rockfill dams based on generalized equivalent continuum model
手术室专用颈肩保护罩的设计与应用
天津护理(2016年3期)2016-12-01 05:40:03
初中历史“小切口”的教学实践
走进手术室的3D打印
自制小切口拉钩在腹腔镜手术戳孔切口缝合中的应用
在医院编外护理人员中推行人事代理择优同工同酬的研究
护理人员心理健康探析与应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