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月色下的“多面”愁绪
——谈朱自清心绪“不宁静”的多义性解读带来的教学启示

2016-04-04 12:02侯京京
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6年3期
关键词:荷塘月色朱自清语文

□侯京京

( 辽宁师范大学 文学院,辽宁 大连 116082)

荷塘月色下的“多面”愁绪
——谈朱自清心绪“不宁静”的多义性解读带来的教学启示

□侯京京

( 辽宁师范大学 文学院,辽宁 大连 116082)

近年来,中学师生热衷于玩味朱自清先生在《荷塘月色》中表现出的“不宁静”心绪的缘由,其自由扩张的内涵为这一问题增添了无穷魅力。分析其多义性解释及这种现象存在的本身,不仅可以深入了解作者在“静境”中的“不静”之由,也启发我们对中学阶段开放性解读方式、多元化评价甄选以及课堂学习如何将重点平衡在人文关照上等一系列教学问题进行有益思考,希望以此引导师生在学习中更多地将文章朴素的人生情感和人伦情怀作为深入关注点。

多元解读;观点筛选;生活际遇;人文内涵

自古至今,人们对经典的解读总是历久弥新。《荷塘月色》作为我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白话散文的典范以及高中语文课程的必读经典,自然引起学者大家和广大师生持久的鉴赏与评论。文中,朱自清先生用“新而不失自然”的语言写活了泠泠月光下清华园那一池荷塘的风致,带给读者无限美的遐思。课堂上学习这篇散文,曾经囿于品味作者驾驭优美语言的技巧或严谨的谋篇结构这类简单模式,当今语文课程教学出现新气象,教学开始摆脱对教学方法的依赖,逐渐转向教学内容的构建。对朱自清先生在文中表现出的“颇不宁静”的心绪缘由的热议就是在这样生气勃勃的教改背景下发生的。这一问题的讨论,对现今高中课程教育理念的改革无疑具有代表性的意义与启示。为了更深入地探究,我们将从文界对这一问题不同的解读现状生发开来,引出文本主题多义性的现象,探讨文学的多元解读与实际的学习阅读在课堂上彼此关系的掌控,进而从中获得有益的语文学习启发与借鉴。

一、让文学批评的多元视野引领语文阅读

改革开放以前,对《荷塘月色》作者心绪的注解还因袭着左翼文艺批评的政治传统,注重体现高广的革命气节,指向性单纯而强烈,以钱理群“性格与时代的矛盾”之说法为代表。改革开放后,随着东西方文艺理论的接触融合,对其不宁静心绪的解读便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造成了多义的解读现象。而近年的语文教学也热衷贴近前沿的文学理论热点,实现了多元化讲解,开放性结论。从目前看来,教学中分析《荷塘月色》所体现的作者思想意识有以下四种合理化解释:1、对蒋氏反革命政权统治下的黑暗社会环境的不满;2、困顿的个人际遇所造成的精神压力的宣泄;3、关怀“普通人性”的哲学表达;4、对理想中爱与美的执著追求。

就文学本身而言,文章某一题旨呈现多义性并不是一种消极的文学现象,反而是其作为经典的魅力体现。鲁迅先生曾对《红楼梦》命意的众说纷纭给出过如下解释:“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此皆“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1]。由于每个阅读者的生活背景、文化水平、艺术修养不同,他们思考文章中同一个问题往往也会加上个人的注解,或雅或俗,或深或浅,到最后甚至出现“主题大于作者主观意图”的情况,而这些不同的解释从不同侧面解释了文本深刻的内涵,恰恰体现了阅读者不断上升的鉴赏境界以及文本饱满的艺术价值。

上面针对《荷塘月色》作者情感产生的不同观点也是这样。在现今的语文教参中,不论是人教版、苏教版还是沪教版,都充分收录了以上几种观点。从单一命题到多元解读,这一改变体现了编写者开阔的文学视野和优化教学目标与内容的进步认识。奚学瑶先生就提到,对前辈们的既有成果进行包容式研究,既可“昔为今用”,又可“鉴往知来”,既可吸取精华,又可避免泥古不化[2]。诚如认为“缘于作者革命立场与政治态度”的第一种说法,它遵循我国 “文艺为政治为人生”的文艺批评方针,弘扬了爱国主义的精神,具有一定的写实性及合理性,因而从三四十年代一直到70年代末成为普遍流行的“标准答案”[3]。但标准化的教学方式培养出的自当是标准化的学生,一切唯师命是从,局限了思维,长久阅读下去少有个性化的感获。尤其对于已经摆脱“阶级斗争为纲”的时代使命感的90后、00后来说,他们的视角已放开到全球领域,以往单纯知人论世的政治注解落于陈旧,早已不能满足他们活跃的思维。因此,随着“人道主义”和“创作自由”等思想成为新时代的呼号,语文文本的教学视野亟待改变。随着新史料的发掘,近年在研究朱自清作品时,人们对以往定论似的作家作品研究成果不断有新的发现,像上文出现的第2、3、4点,这表明文学界已逐渐从只对作家进行简单的“文学”定位的意识圈囿中走出来,开始以更深沉宽厚的眼光审视曾经被忽略掉的文学深处的内容,从而获得更具现代性的历史记忆。令人更欣喜的是,不仅批评家们对朱自清先生的“荷塘心绪”解读得不亦乐乎,教育者们也及时跟随上文艺批评者的步履,将已旧去的文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复活起来,教学解读不再固守单一的政治注解,而是把“人”作为探究主体,让学生循着朱自清先生的生活轨迹体会作为一个“人”的作家的情感,使学生从哲学、伦理学、原型批评理论等不同角度都能实现与作者、与文本的多重对话。

让文学解读引领教学解读,使文学批评视野与中学语文学习在同一层面上生存,既丰富了文学作品的教学内容,延长了原文本的文化生命,又培养了学生个性化的阅读习惯,深化了学生的能力素养,最大程度尊重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可以说,语文教学对“朱自清先生不宁静心绪缘由的理解”问题的处理办法真正体现了新时代课程学习的精神与成果。

二、让语文教育为文学解读把守底线

放眼教育界,如今的教坛首重个性化学习,语文阅读也强调个体感悟、多重对话。轻结果,重过程,这是尊重学生的质疑和评价的表现,但是个性化也需有所把控。

(一)避免个性阅读极端化

虽然每位阅读者进入阅读时都无法避免自身主观经验的代入,而且也时常会出现“大于作者主观意图”的解读,但这并不意味着作者的意图能被随意揣测,随意颠覆。所谓“最成功的文本细读不是研究者依据一种理论对文本做任意分析,而是将自己的阅读心得与文本的内在逻辑合二为一,才能够达到细读所需要的主客体的和谐”[4],无论作者写作时怀有多么复杂的情感,在文本中体现出的总会是有逻辑的线索,剖析时应顺着作品的逻辑纹理条分缕析,而不是毫无章法的曲解。

21世纪是一个阅读的开放时代,也是一个善于颠覆传统的时代。对于朱自清为何看到清雅的荷塘景致而心生愁绪,近些年有些解读出现了嬉戏化、解构化的趋势,有些读者忽视应有的学理性,生搬硬套一些西方的后现代分析理论,随意牵扯人物生活经历与感情,使本应是真善美的意义存在,最后却被诠释得虚无缥缈,失去了文学的严肃性[5]。作为以培养中学生积极向上人生观为目标的课堂阅读范文,《荷塘月色》的讲解更加要严守语体、语境与道德的教育底线,避免评论界的这种自由散漫的解读趋向。在纷繁复杂、良莠不齐的理解中,老师此时应发挥领路、护航的作用,可以表扬学生们合理的“正解”,独特的异解,也可以像上文那样为学生开辟其他合理的多义性解释途径,但对待学生受时下风气影响而提出的曲解、误解、歪解也要及时地纠正,不能让那些缺乏文学意义与审美价值的论断毒害中学生尚未完整涉世的心灵。

(二)慎重定位语文阅读的“度”

作为一篇全民皆诵的美文,每位读者心中的“朱自清”都打上了属于自己的烙印。但是,将其作为语文教学的课文就另外要考虑到它在一个特定教育阶段的循序度及适用面了。这篇散文被安排在人教版高中必修二第一单元第一课讲授。高中生已有一定的文学鉴赏水平,但相对大学乃至更高教育阶段的专门化研究来说能力还是相对薄弱的。此外,高中语文课文人文话题的选择应重点指向那些适合高中生成长所需要的、反复出现并能持续起着完善人格作用的命题,因此,教师教课文时,往往会对各种说法加以比较、整合,提炼出符合高中生接受程度、并利于他们形成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观点加以讲解。《荷塘月色》的第三种观点涉及“现实存在”与“自由存在”的存在主义哲学理论,第四种观点包含抽象性符号转化为具象性情感的文艺美学知识,程度都过于高深,不适宜深入讲解,而前两种说法具有一定的写实性,也符合民族精神与爱国主义教育的主旋律,故而老师经常讲到的、我们也更乐于接受的多是这两种观点。

以上通过对当前比较通行的几种答案的对比,可以看出,课堂学习对一题多义的现象不能囫囵吞枣,还是需要再次进行甄别筛选的。虽然融入文学界的批评解读能极大地开阔课本上的阅读视野,但教学解读毕竟不同于文艺研究,一切的阅读宗旨都需围绕着最初的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结构来确定问题的侧重点以及解读程度,而不能太过于新奇化、冷僻化,使学生失去阅读的方向,使语文课失去它普通人文教育的本质内涵。

三、在实践阅读中找到“收、放”的契合点

在个性化阅读越来越成为语文教学的评价标准的今天,如何通过课堂上的某一个问题完整呈现这一阅读的体验过程就十分关键了。其实,相对于上文的理论分析,实际讲解方式会显得更为重要。那么,朱自清先生的愁绪在课文中是如何体现的,又该如何讲解呢?朱光潜先生认为“要懂得诗歌,一定要知人论世,孤立地看一首诗词,有时就很难懂。”对于一首诗如此,对于一篇文章我们也要联系地看待,只有结合广阔的生活背景,捕捉与之相关的史实资料,用联系的思维把自己放置在作者那个时代的环境中,才可以透过静止、单纯的文字品读出背后蕴含的作者情感波澜的起伏,才可以体悟到最能使自己感同身受的那一方面的事实,而这也正是与作者产生共鸣的经验基础。所以,朱光潜先生的话对指导学生语文学习是非常有益的,我们也应该把它落实到《荷塘月色》这篇文章当中去。

《荷塘月色》写于1927年7月,这是朱自清偕夫人武钟谦来到清华后的第二年。此时的朱自清正承受着来自家庭生活的巨大压力。从内部因素看,朱自清写作这篇文章时陷入了担荷过重的生活困境。他此时的妻子是父母做主包办的武钟谦,两人当时已有四个子女,妻子还正怀着一个。虽然与妻子感情融洽,但武钟谦没有收入,一家七口人的生计全靠朱自清不丰厚的工资维持,加上自己与父亲之间矛盾龃龉不断,身体本不健壮的他早已感到心力交瘁。有一次他在给圣陶的信中诉说家庭的磨折,竟然痛苦地觉得“实在无法奈何,有时竟觉着还是自杀的好”[6]。作为一位治学严谨的学者、教授,如此沉重的家庭负担必然给他事业上造成了不小的障碍,他希望在心爱的文学领域有所成就的理想也就变得更加渺茫。从外部环境看,当时的中国社会混沌,战乱不断,人心惶惶,身处这样一个“旧时代在崩坏,新时代还未到来”的社会变革中,朱自清明白“只有参加革命或反革命,才能解决这惶惶然”[7],但作为一名普通知识分子,朱自清性格中并没有革命者磅礴大气的战斗气概,他自认为只是“大时代中的一名小卒”,一个“再平凡不过的人”[8];作为一家之长,他更须照顾一家人的安全,“一个连妻子、儿女都无心照料的人,哪能有闲情、余力去顾到别的在他觉得不相干的人呢?”在性格素养、家庭责任和时代要求发生冲突的情况下,他选择退隐校园,潜心治学,于是有了文章里清华园月夜散步的机缘。然而暂时的逃避并不能彻底解决矛盾,朱自清依旧徘徊在国家和家庭之间,在到底往“哪里走”的迷茫中失去自我。丈夫、教授、公民,朱自清在多重角色的转换间同时担负着相伴而生的责任,而这些责任带给他的巨大的精神压力必然成为文中透露出忧虑、彷徨情绪的一个原因。

说到这里,我们反过头来再理解《荷塘月色》开篇第一句话就不那么困难了。“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开门见山地点明朱自清先生此刻的心情,总起下文,奠定感情基调。夜已深,“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而作者却独自披上大衫出门散步去,可见作者白日里承受精神压力之大。弗莱说过:“白天正体现了人的文化的一面,夜晚则体现了人的自然的一面。”夜晚独处赏景,抛开白天道德、理性的束缚,作者眼前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换了一个模样,像“到了另一个世界里”,此时的作者也成了另外一个人——“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其实,“以我观物,则物我皆着我色彩”[9],作者所写的这片荷塘已经是一个寄托了他情感的虚拟的、拟想的荷塘,他的精神在月光的沐浴下已经进入了一个梦幻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现实种种的不如意通通被他主观转化为理想的形态,没有了孩子的吵闹,没有了生计的担忧,没有了战火的纷扰,他可以一心一意陶醉在文学情感的酝酿里。但是,这样的世界只是转瞬间的,这样超现实的荷塘美景也是有限的,毕竟他还要回到那个“家”,毕竟他还要生存在这个旧中国混沌的一角,所以作者在第六段最后说“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而《采莲曲》和《西洲曲》的插入,更是深切而又微妙地反映了他“乐得暂时忘记”而实又不能忘记的苦恼心情。学生根据课文下方的注释可以理解这两首诗词的意义,它们描写的都是南方水乡的采莲习俗,表现的是男女欢会的爱恋之情。身为中国文士的一分子,本就生于吴越之地的朱自清,其情感中更深藏着一种旨归江南的“原乡”情结。况且当时他客居远地,留两个孩子给在扬州的母亲照料,思子之情可想而知。因此,朱自清联想到这样的景象除了像众人所说,在羡慕少男少女无忧无虑的未婚生活外,更深一层的是在想念牵动着自己内心最柔软处的故乡[10]。由此看来,作者实在是“以乐写忧”,即使在写欢乐场景时内心也还是含着无限的愁苦,散文表面上的喜悦实是作者脑海里挥之不去的阴郁。

四、结语

综合以上课文分析,我们了解了作者内心“颇不宁静”的原因。可以看到,朱自清先生把这种复杂的情绪隐藏得很深,以至于《荷塘月色》表面上显露出的是荷塘优雅、朦胧之美,表现的是自己陶醉、享受之情。正是这种淡化情感的写作表达使朱自清在表现自己的孤独与苦恼的时候,滤去了生活琐事等种种个体因素,增加了意象的模糊性、含蓄性,实现了主旨的自由扩张,令我们至今还在用心玩味,不懈探索。作为一篇高中课文,学生应该了解这篇美文带给自己多义性的发散性的启发,但最重要的还是要学会从作者生平经历生发开去,深入探究他在美轮美奂下的真实心境。教师作为课堂上的主导,也要有意识地规范学生的阅读行为,主动引导学生多关注文章反映出的这种朴素的人生情感和人伦情怀,使语文课在开放性的头脑风暴下最终回到彰显良好文化传统与时代精神的轨道上来。

[1]鲁迅.鲁迅全集第八卷:集外集拾遗补编[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179.

[2]何静.荷塘月色的文学解读和教案解读[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09:1.

[3]车宝仁.实事求是地理解《荷塘月色》的主题——《荷塘月色》与“四·一二”政变无关[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2009,(12):6.

[4]陈思和.中国现当代文学名篇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11-12.

[5]曾祥芹.个性化阅读要科学化,不要自由化[J].中学语文教学,2007,(11):3-6.

[6]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室.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第一册(教师用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53-56.

[7]陶永武.人类心灵栖居的三个世界——读荷塘月色兼究朱自清“心里颇不宁静”之由[J].语文学习,2007,(333):49—53.

[8]朱自清.朱自清散文[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99:30.

[9]王国维.人间词话[M].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5:6.

[10]陈发明.《荷塘月色》解读的时代文艺特色及启示[J].新疆大学学报,2015,(3):125.

本文责编:董 娜

The Multidimensional Agitated Mood in “Lotus Pond in the Moonlight”—— Teaching Inspiration from the Multivocal Interpretation of the Reason of Zhu Ziqing’s Agitated Mood

Hou Jingjing
(Liaoning Normal University, Chinese Literature Dept, Dalian, Liaoning,116082)

In recent years, teachers and students from middle schools are keen on exploring the reason of agitated mood of Zhu Ziqing in his prose “Lotus Pond in the moonlight”. The multivocal connotation remaining in the agitated mood makes this question more attractive. Analyzing these various interpretations and the phenomenon of ambiguity about this issue not only helps us understand the answer to this question deeply, but also enlightens us to think about a series of teaching methods, such as the open reading way in middle schools, how to choose from diversified evaluations, and how to attach more importance of class teaching to humanistic concern. This paper encourages teachers and students to focus more on the simple life emotion and humanity feelings while reading and learning.

multiple interpretations; screening view; life experiences; humanistic connotation

2016—03—25

侯京京(1991—),女,山西太原人,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

I206.6

B

1008—8350(2016)03—0073—04

猜你喜欢
荷塘月色朱自清语文
作品:荷塘月色
清芬正气朱自清
荷塘月色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荷塘月色
老情书 朱自清致武钟谦
“心灵的感冒”:朱自清白璧微瑕的心路历程
《荷塘月色》解读的时代文艺特色及启示
《荷塘月色》中朱自清“心里颇不宁静”的原因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