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世林
(长春中医药大学2012级任继学班 吉林长春130117)
刘铁军教授从肝论治胃痛的经验探析
刘世林
(长春中医药大学2012级任继学班吉林长春130117)
胃痛;从肝论治;经验
胃痛,又称胃脘痛,相当于西医中的急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神经症、胃癌以及部分肝、胆、胰疾病[1]。在我国,消化病的发病率近年来呈明显上升趋势。据调查:全球每年胃癌新发病例中42%来自中国,我国胃炎的发病率非常高约为60%。随着人们生活方式、饮食结构的转变,胃痛的发病人数亦日渐增多。刘铁军教授在临床上注重顾护脾胃,在脾胃病的治疗方面造诣颇深,常从肝论治胃痛。笔者有幸侍诊师侧,受益良多,现不揣浅陋,将恩师从肝论治胃痛的经验总结探析如下。
“胃痛从肝论治”的观点,始见于《黄帝内经》。如《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篇》谓:“木郁之发,民病胃脘当心而痛。”《素问·至真要大论篇》曰:“厥阴司天,风淫所胜,民病胃脘当心而痛。”说明胃痛与木气偏胜、肝胃失和有关。
“七情之病,必由肝起”(《柳州医话》)。七情郁怒伤肝,肝失疏泄,横逆犯脾胃,脾失健运,胃气阻滞,均致胃失和降,而发本病。《类证治裁》曰:“故诸症多自肝来,以其犯中焦之脾,刚性难驯。”《仁斋直指方》指出“左胁痛、胃脘痛,妇人多有之,以忧思忿怒之气素蓄于中,发则上冲,被湿痰、死血阻滞,其气不得条达。”《杂病源流犀浊》篇云:“胃痛,邪干胃脘病也。胃禀冲和之气,多气多血,壮者邪不能干,虚则着而为病,偏寒偏热,水停食积,皆与真气相搏而痛。惟肝气相乘为尤甚,以木性暴,且正克也。”上述医家均指出胃痛与肝木的关系密切,正如叶天士所云“肝为起病之源,胃为传病之所”(《临证指南医案》)。
人体是一个不断发生着升降出入气化作用的机体。《素问·宝命全形论》曰:“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天地合气,命之曰人”,《难经·八难》曰:“故气者,人之根本也”,天地万物皆本于气,人亦因气而生。气是天地万物的本原,人的生死、物之盛毁,都是气聚散变化的结果。故《庄子·知北游》曰:“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故万物一也”。气的根本属性是运动,具体表现在天地上下、升降、出入、动静、聚散、清浊的相互交感。《内经》以“升降出入”四字概之,曰:“出入废则气立孤危,升降息则神机化灭。”人体内气的运动称之为“气机”。而气化运动的升降出入是通过脏腑的功能活动来实现的,故又有脏腑气机升降之说。而《读医随笔·卷四》又说“凡脏腑十二经之气化,皆必藉肝胆之气化以鼓舞之,始能调畅而不病。”因此,从肝论治,调畅肝的“气机”是治疗胃痛的一种重要的方法。再者“脾与胃以膜相连”(《素问·太阴阳明论》),“纳食主胃,运化主脾,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临证指南医案》),脾气主升,胃气主降,相互协调,共同完成饮食物的消化吸收。脾升胃降,是人体气机上下升降的枢纽。肝属木,脾胃属土,土得木而达。正如《血证论·脏腑病机论》指出“木之性主乎疏泄。食气人胃,全赖肝木之气以疏泄之,则水谷乃化。设肝不能疏泄水谷,渗泄中满之证在所难免。”可见,肝的疏泄功能正常,是保持脾胃升降枢纽能够相互协调的重要条件。
刘教授通过多年临床经验认为,胃痛病位主要在肝、脾、胃,而病机主要是肝失疏泄、肝胃不和。因此,刘教授指出胃痛从肝论治,临床主要分为:肝气犯胃证、肝胃郁热证、气滞血瘀证、肝郁脾虚证、厥阴胃寒证等类型。
2.1临床资料症见胃脘胀满,攻撑作痛,连及两胁,胸闷嗳气,善太息,得嗳气、矢气则舒,遇烦恼郁怒则加重,大便不畅,苔薄白,脉弦等。方用柴胡疏肝散加味。刘教授临证多年总结本病此证最为多见,现在社会面临各种生活压力,久而会出现“焦虑”现象,所以教授常说:“胃肠病,焦虑症,久病不治半‘疯’病。”以告诫患者要注意调节好心情。并且认识到肝和胃的密切关系,所以在治疗此病时常常运用疏肝理气之要方—柴胡疏肝散。常加白及[2]和胃止痛;情志影响较重者可加用四磨饮子;胀重可加青皮、郁金、木香;痛甚者加金铃子散;嗳气频作者加旋覆花、丁香、柿蒂等。此外刘教授重视“下法”,临床常加大黄以通腑气。刘铁军教授认同大黄具有“走而不守”、功善通下的药性,可调节肠道菌群,使排便正常、规律,认为其为下法应用之首药[3]。
2.2方解方中柴胡为君,能疏肝解郁,白芍敛阴养血柔肝,与柴胡为伍,一散一收,使柴胡升散而无伤阴之弊。佐以枳壳行胃气之壅滞,与柴胡相伍,一升一降,加强舒畅气机之功。再加川芎、陈皮、香附疏肝解郁、理气和中,使以甘草调和诸药。刘教授运用此方调节全身的“气机升降”。又《中华药海》认为甘松能“行气止痛、醒脾健胃、收湿拔毒”以及朱良春[4]治疗气滞胃痛、胸满腹胀这类患者常用甘松加味获得良效。刘教授结合多年临床,认为在此方基础上加味甘松更能增加解“郁”之效。诸药合用共奏疏肝理气、和胃止痛之效。
2.3典型病案李某,女,20岁。2015年4月11日初诊,主诉:胃脘胀满7 d。现病史:7 d前由于假期与人发生争执郁怒不畅胃脘胀满,食后加重,未经治疗。现症:胃脘胀满,食后加重,并连及两胁,胸闷嗳气,善太息,得嗳气、矢气则舒,小便尚可,大便不畅日1次,舌淡苔薄白,脉弦。中医诊断为胃痛,辨为肝气犯胃证。方用柴胡疏肝散基础上,合用保和丸和瓜蒌承气汤。处方:柴胡10 g、陈皮10 g、白芍15 g、甘草10 g、川芎10 g、枳壳10 g、香附20 g、甘松6 g、山楂15 g、莱菔子20 g、焦六神曲20 g、姜半夏10 g、茯苓20 g、连翘15 g、瓜蒌30 g、厚朴20 g、枳实20 g、大黄3 g。5剂早晚饭后服用,服药后自述上述症状均改善。后改用中成药逍遥丸而愈,并嘱咐适时运动,保持好心情,病情随访未复发。
3.1临床资料症见胃脘灼痛,得凉则舒,心烦易怒,泛酸嘈杂,口干舌燥,口气热臭,牙痛,面热,或牙宣出血,舌红少苔,脉弦数等。方用柴胡疏肝散合清胃散加味。气有余便是火,刘教授认为此证是前证的进一步发展,久病气郁,郁而化热,临床常在柴胡疏肝散基础上合用清胃散加味。肝胆实火上炎者可合用龙胆泻肝汤;口干者可加“对药”[3]天花粉、石斛;胃火旺而兼肾水不足者合用玉女煎。
3.2方解柴胡疏肝散能疏肝理气、和胃止痛。清胃散中黄连和升麻配伍,取清热解毒和“木郁发之”之意,黄连得升麻,降中寓升,则泻火而无凉遏之弊;升麻得黄连,则散火而无升焰之虞[5];生地凉血滋阴;丹皮、石膏凉血清热;当归以养血活血,诸药合用,共奏清胃凉血之功。
3.3典型病案曹某,男,60岁。2015年3月2日初诊,主诉:烧心1月余。现症:患者自觉胃脘灼痛,得凉则舒,泛酸嘈杂,口干口苦,口气热臭,牙痛,牙宣出血,平素心烦易怒,头痛目赤,舌红苔黄而干,脉弦数有力。方用龙胆泻肝汤合用玉女煎。处方:龙胆草15 g、生地黄15 g、甘草10 g、黄芩10 g、柴胡10 g、车前子10 g、当归10 g、盐泽泻15 g、栀子10 g、生石膏30 g、熟地15 g、麦冬15 g、知母15 g、牛膝10 g。服用7剂后未再来就诊。后取得联系询问得知服药后上述症状均改善而未来就诊。
4.1临床资料症见胃脘疼痛,痛如针刺,痛有定处,按之痛甚,食后加剧,入夜尤甚,或失眠多梦,两胁胀痛,心烦易怒,或见吐血、黑便,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涩等。方用柴胡疏肝散合用血府逐瘀汤加味。常加蒲黄、丹参活血化瘀止痛;若有出血者可加“对药”[3]三七粉、仙鹤草或加五灵脂;若腹内有硬(瘀)块者可加穿山甲、水蛭等。
4.2方解柴胡疏肝散调节全身“气机”;血府逐瘀汤是由桃红四物汤、四逆散加牛膝、桔梗变化组合而成,用“桃红四物汤”养血活血,用“四逆散”为疏肝解郁要方,牛膝能引血下行,桔梗能载药上行,二药相合能活血通经、行气止痛。诸药合用共奏活血化瘀、行气止痛之效。
4.3典型病案刘某,男,34岁。2015年3月7日初诊,患者自述左胁部及胃脘部胀痛3年,偶刺痛加重3个月。现病史:平素急躁易怒,3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胁部及胃脘部胀痛,食后加重,自服保和丸等消食剂有所缓解,3个月前无明显原因出现上述症状并伴有刺痛。现症:左胁部及胃脘部刺痛,痛处固定,按之尤甚,夜间明显,纳少晨起恶心,眠差,小便略黄,大便时干时稀日1次,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涩。自备“消化系彩超”:脂肪肝。诊断为胃痛,辨证为气滞血瘀证。方用柴胡疏肝散合用血府逐瘀汤加味。处方:柴胡10 g、陈皮10 g、白芍15 g、甘草10 g、川芎10 g、枳壳10 g、香附20 g、甘松6 g、牛膝10 g、桔梗10 g、当归10 g、生地黄20 g、红花10 g、赤芍10 g、桃仁15 g、大黄3 g。上方7剂早晚饭后服用。二诊,自述服药后自觉左胁部及胃脘部刺痛消失,其他症状均有所改善,查舌质暗或有斑点,脉涩。继服上方并配合枳实导滞丸服用。三诊,上述症状均好转。后改用中成药“肝脂溶颗粒”服用1个月而收功。病情随访未复发。
5.1临床资料症见胃痛,或腹痛,每逢烦恼郁怒时加重,肠鸣,痛则即泻,泻后痛减,矢气多,胸胁胀闷,嗳气食少,舌淡,脉弦等。方用肝郁脾虚经典方[6]加减。此方是刘教授常用自拟的合方,由柴胡疏肝散合痛泻要方、左金丸加白豆蔻、马齿苋、黄连、大黄等组成。临床治疗收获很好的疗效。
5.2典型病案朱某,女,40岁。2015年7月15日初诊,主诉:间断性腹痛及胃脘痛1月余。现病史:1个月前因加家中琐事繁多出现腹部及胃脘胀痛,未经治疗,后每因情绪不畅时上述症状反复出现。症见:间断性腹部及胃脘胀痛,每因情绪不畅时加重,伴有肠鸣,泻后胀痛减,纳少,眠可,自述平素每因饮食生冷时便溏,怕冷,小便清长,大便时干时稀,次数不定。舌淡苔白,脉弦滑。中医诊断为胃痛,辨为肝郁脾虚证。自拟肝郁脾虚经典方。处方:柴胡10 g、陈皮10 g、白芍15 g、甘草10 g、川芎10 g、枳壳10 g、香附20 g、防风20 g、白术20 g、甘松6 g、吴茱萸3 g、黄连5 g、白豆蔻10 g、马齿苋15 g,上方5剂早晚饭后服用,并嘱咐保持好心情。7月22日二诊,服药后自觉腹痛及胃痛、肠鸣均有所改善,但尚未完全好转。继续服用上方7剂,并施行中药塌渍温敷10 d。8 月2日三诊,自述上述症状均改善。三诊未用药嘱咐饮食忌生冷,保持好心情而收功。病情随访未复发。
6.1临床资料症见胃痛隐隐,绵绵不休,冷痛不适,喜温按,食后泛泛欲吐,或呕吐酸水,或干呕,或清涎冷沫,巅顶头痛,畏寒肢凉,舌淡苔白滑,脉沉弦或迟等。方用吴茱萸汤加味。刘教授临证常见胃痛患者兼有头痛不适的症状,尤其是伴有厥阴头痛的患者从肝论治屡获奇效,刘教授见到此类病人常说:“厥阴头痛胃寒呕,吴茱萸汤用之”,因此称这类证侯为“厥阴胃寒证”。本证病机为肝胃虚寒,胃失和降兼气逆。厥阴之脉夹胃属肝,上行入于头顶部,故常见“厥阴头痛胃寒呕”的症状。若脾虚湿盛者,可合二陈汤;若头痛甚者可加川芎、藁本、白芷、蔓荆子;若兼见腰膝酸软,头晕目眩,耳鸣,形寒肢冷等肾阳虚证者,可合用肾气丸助肾阳以温脾和胃。
6.2方解方中吴茱萸与生姜相配,和胃降逆止呕,温降之力甚强。人参合大枣能益气健脾、温中补虚。四药共奏温中补虚、降逆止呕之功。
6.3典型病案何某,女,54岁。2015年10月14日初诊,患者胃痛1月余,伴头痛加重7 d。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胃痛,自述用热水袋温敷后有所缓解,7 d前出现胃痛伴头痛加重,未经治疗。症见:胃痛隐隐,绵绵不休,畏凉喜温按,食后加重,欲吐时有呕吐酸水,头顶痛,纳可,眠差入睡困难,头部畏风,自觉畏寒,小便尚可,大便成形日1次。舌淡苔白,脉沉弦。诊断为胃痛,辨为厥阴胃寒证。方用吴茱萸汤加味。处方:吴茱萸15 g、生姜15 g、大枣10 g、党参15 g、藁本10 g、白芷5 g、钩藤10 g、远志10 g、合欢花10 g、首乌藤15 g、柏子仁15 g、全蝎5 g、蜈蚣2条,服上方7剂后,自觉上述症状均改善,眠差改善不佳,后改用归脾汤5剂而愈。病情随访未复发。
刘铁军教授依据肝、脾、胃的生理病理关系,以及脏腑气机升降理论,结合多年临床经验,指出胃痛从肝论治,将疏肝解郁、理气止痛之法贯穿治疗全过程,目的是拓展对胃痛的辨证思路和指导临床治疗,刘教授治有侧重,圆机活法,从肝论治胃痛,理论导性明确,疾病实质针对性强,治疗靶向作用显著,疗效快捷,通过实践应用已经取得了十分理想的治疗效果。
[1]田德禄,蔡淦.中医内科学[M].第2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189-190
[2]吉兴旺,刘彦晶.刘铁军教授应用“对药”治疗肝病的经验[J].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2009,19(2):109-111
[3]张景洲,霍丹丹,张莹.刘铁军教授运用中医下法治疗肝病的经验探讨[J].时珍国医国药,2007,18(1):248-249
[4]朱良春.甘松芳香以醒脾解郁而安神[J].上海中医药杂志,1998,22 (8):28
[5]邓中甲.方剂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0.112
[6]冷炎,常玲,刘彦晶.腑气不降状态下的脾胃病病论治[J].中国民间疗法,2016,24(1):11-12
R256.33
B
10.13638/j.issn.1671-4040.2016.06.028
2016-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