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芳明 郑芬芳(江西省万载县白水乡卫生院 万载33607;江西省万载县人民医院急诊科 万载33600)
基层卫生院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经验分析
陈芳明1郑芬芳2
(1江西省万载县白水乡卫生院万载336107;2江西省万载县人民医院急诊科万载336100)
目的:分析总结基层卫生院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经验。方法:选取2015年1~10月我院门诊及住院高血压患者60例,均予以降压药物治疗联合健康干预,评价其治疗效果。结果:60例患者中,40例为显效,17例为有效,3例为无效,总有效率为95.00% (57/60);治疗后患者的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结论:在基层卫生院高血压治疗中,加强健康干预对于提高药物治疗效果具有价值。
高血压;治疗;健康干预;基层卫生院
高血压是血压水平持续升高所致疾病,以中老年人群较为多见,是多种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高危因素。目前,临床治疗高血压的方法主要是采取降压药物口服治疗[1]。临床研究显示,高血压的发生与遗传、环境、饮食、体重及患者年龄等多因素密切相关[2]。因此,在口服降压药物治疗高血压的同时,科学合理的健康干预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了60例基层卫生院门诊及住院高血压患者的治疗情况,旨在为基层医务工作者的高血压治疗工作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1.1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1~10月我院门诊及住院高血压患者60例,其中男36例,女24例;年龄35~85岁,平均(53.41±3.98)岁;病程2~30年,平均(12.36±4.05)年;高血压分级:22例1级,29例2级,9例3级。患者均自愿参与本次研究,均能够配合临床治疗、干预和随访评估。
1.2治疗方法
1.2.1高血压分级治疗 (1)高血压1级患者(SBP 为140~159 mm Hg和/或DBP为90~99 mm Hg),且未见明显心血管疾病发病危险因素,例如糖尿病、高脂血症等,仅予以健康干预,帮助其健康良好的生活行为方式。(2)高血压2级患者(SBP为160~179 mm Hg和/或DBP为100~109 mm Hg),如存在其他致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予以单一用药治疗配合健康干预。(3)高血压3级患者(SBP为≥180 mm Hg和/或DBP≥110 mm Hg),立即住院采取规范系统化治疗及健康干预。
1.2.2药物治疗遵循个体化用药方案治疗,用药前常规测定患者的血压水平及血压波动状况,评估心脑血管并发症情况、是否存在靶器官损害等,以选择最佳降压药物治疗方案。常用降压药物类型有沙坦类、利尿剂类以及β受体阻滞剂等。单一用药方案多选择硝苯地平缓释片口服,剂量为10 mg/次,2 次/d,此后根据血压控制效果以及药物副作用酌情调整剂量,以达到降压效果为止。联合用药方案需根据患者的耐受情况,结合药物禁忌症、联合用药反应等酌情选择联合用药方案,通常选择两药联合方案治疗,例如硝苯地平联用卡托普利、特拉唑嗪、厄贝沙坦等。用药剂量从最低剂量开始,此后根据患者的降压效果与用药反应逐步增加剂量。
1.2.3健康干预(1)心理疏导:高血压具有病程长、病情进展缓慢、合并症或并发症多及治愈难度大等特点,患者得知自己患病后多伴有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担忧及恐惧等负性情绪,心理压力较大,甚至对治疗存在抵触、暴躁情绪,严重影响治疗方案的执行与治疗效果。因此,治疗期间应注重心理干预,主动与患者沟通交流,鼓励其抒发内心的情绪,予以针对性疏导和安慰,耐心解答其疑问,减轻其心理压力,主动配合治疗。同时,向患者家属讲解心理干预对病情康复的重要性,鼓励家属尽量满足患者的心理需求,以促进病情康复。(2)健康教育:定期组织患者参与免费高血压知识讲座、咨询,在社区粘贴海报、发放宣传资料或广播宣传等形式,向患者介绍高血压的发病原因、危险因素、发病机制、治疗方法、常用药物、健康行为方式等,提高患者对疾病与治疗干预的正确认识。着重强调合理饮食、适当运动与规律作息对于病情康复的重要性,鼓励患者戒烟限酒,维持科学合理的饮食习惯,坚持膳食均衡,少食酒、熏肉、牛肉、花生、巧克力及油炸食物等高热量、高脂肪食物,日常饮食尽量选择富含膳食纤维及维生素、高蛋白的饮食。确保睡眠休息充分,积极控制肥胖,并适当参与力所能及的运动锻炼,如适当的劳动、慢跑、散步等,以养成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促进病情康复。(3)用药干预:强调长期、规律遵医嘱服药的重要性,督促其按时、按量正确服药,指导其掌握药物反应自我观察方法,一旦发现异常立即联系医生进行干预处理。
1.2.4定期随访建立个人健康档案,定期通过电话、短信、家访以及门诊等形式进行随访,随访频率为1~2次/周,以便及时评估患者的降压效果与生活行为方式改善情况,并根据随访结果进行适当调整和巩固,以改善干预治疗效果。
1.3观察指标干预前及干预6个月后,测定和统计患者的24 h平均SBP以及DBP。根据血压水平变化进行疗效判定。
1.4疗效标准显效:治疗后DBP降低>20 mm Hg或恢复至正常水平;有效:治疗后DBP降低<20 mm Hg但达到正常水平,或SBP降低>30 mm Hg;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
1.5统计学分析数据以统计学软件SPSS18.0进行分析,以(±s)表示计量资料,经t检验;以率(%)表示计数资料,经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临床疗效60例患者经治疗干预后,40例为显效,17例为有效,3例为无效,总有效率为95.00% (57/60)。
2.2血压水平变化治疗后患者的SBP、DBP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治疗前后血压水平比较(mm Hg,±s)
表1 治疗前后血压水平比较(mm Hg,±s)
时间 SBP DBP治疗前治疗后165.78±12.68 129.97±6.65 98.32±4.13 82.19±6.68
高血压致病因素复杂,且危害性较大,如不及时治疗可能累及心、脑、肾等多脏器系统。高血压的干预治疗过程较长,患者的心理负担较重,容易出现遵医行为不高等现象,影响治疗效果[3]。因此,完善对高血压患者的社区预防干预是基层卫生院治疗高血压的基本前提。通过开展健康知识讲座、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能够增加患者对高血压疾病的认识,提高其主动防病和治病意识。同时,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也是确保降压效果及降低血压波动的关键。通过心理干预及健康宣教能够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督促其养成健康的生活行为方式,从而更好地预防血压波动[4~5]。
药物治疗是大部分高血压患者的必要治疗手段,但应根据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合理用药,《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年版)[6]指出,对于1级高血压(轻度)患者多可通过生活行为干预而控制血压水平;而对于中、重度(2~3级)高血压患者,则需要配合降压药物干预。本研究针对患者的高血压分级,采取个性化用药方案,同时配合药物干预,提高患者的遵医嘱用药行为,获得良好效果。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患者的SBP及DBP均明显降低,总有效率高达95.00%,疗效满意。
综上所述,基层卫生院治疗高血压的关键在于完善健康干预,针对病情严重程度采取个体化治疗方案,可获得良好疗效。
[1]唐燕飞,何小镜.基层门诊高血压药的使用情况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8):195-196
[2]刘义.120例基层卫生院治疗高血压临床效果分析[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下半月),2015,14(3):9-10
[3]徐文娟.基层卫生院治疗高血压288例临床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4,18(19):2525-2526
[4]彭燕.基层医院高血压治疗现状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1): 128-129
[5]常坤.基层医院高血压治疗的临床研究[J].医药前沿,2014,4(8): 159-159
[6]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1,39(7):579-616
R544.1
B
10.13638/j.issn.1671-4040.2016.06.038
2016-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