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 爽
(郑州大学附属南阳医院/南阳市中心医院妇二科,河南 南阳 473000)
中西医结合治疗免疫性不孕不育的疗效观察
袁 爽
(郑州大学附属南阳医院/南阳市中心医院妇二科,河南 南阳 473000)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免疫性不孕不育症的疗效。方法 选取不孕不育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均给予西药治疗,观察组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3个月为1疗程,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2%,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西药联合中药用于免疫性不孕不育,疗效满意,是免疫性不孕不育的有效治疗方法之一。
免疫性不孕不育;中西医结合;疗效
据统计,当前社会由于各种原因,不孕不育患者越来越多,其中大约30%~60%属于免疫性不孕不育[1],免疫性不孕不育症是由于生殖系统抗原自身免疫而引起的临床症状,也就是体内出现抗精子抗体等引起的不孕不育现象,随着社会技术的发展,出现了很多治疗方法,包括免疫抑制疗法、体外授精法等,虽说有一定的疗效,但是仍然让人难以满意,而单纯的中药治疗本病,效果也不理想,因此本研究通过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来治疗免疫性不孕不育症,疗效满意,具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0年5月~2013年12月不孕不育患者100例,免疫功能检测抗子宫内膜抗体和抗精子抗体均为阳性,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其中观察组年龄22~40岁,平均年龄(32.9±7.3)岁,平均病程(3.5±1.0)年,对照组年龄21~39岁,平均年龄(32.3±7.5)岁,平均病程(3.4±0.9)年,两组患者在年龄、病程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单纯西药治疗,维生素C300 mg,1次/d,口服,维生素E100 mg,1次/d,地塞米松750 mg,2次/d,早晚各一次,饭后服用,观察组患者在服用上述药物的基础上,使用中药治疗:丹参15 g、黄芪10 g、甘草6 g、生地黄10 g、枸杞子10 g、茯苓10 g、黄精20 g、知母10 g、车前子15 g、白术10 g、黄柏10 g、鳖甲15 g、牡蛎30 g、仙茅10 g,1剂/d,分早晚2次服用,同时注意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辩证施治,采用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对于宫颈粘液抗体阳性的患者,另外给与下列药物:丹参20 g、穿心莲15 g、鱼腥草15 g、红花10 g、夏枯草10 g、大黄10 g,熬制成浓汁后冲洗患者的阴道,注意冲洗阴道避开月经期。3个月为1疗程,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
1.3 观察指标[2]
(1)治愈:AsAb(抗精子抗体)转阴,性生活正常,90 d内怀孕,(2)有效:AsAb转阴,性生活正常,90 d内未怀孕,(3)无效:AsAb阳性,性生活正常,90 d内未怀孕。
1.4 统计学方法
观察组治愈26例,有效2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6.0%,对照组患者50例,治愈15例,有效21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为72.0%,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引起不孕不育的原因比较多,其中大约30%~60%属于免疫性不孕不育[3],免疫性不孕不育是由于患者体内的抗卵巢抗体、抗子宫内膜抗体和抗精子抗体阳性而引起的不孕不育现象[4],我国传统医学称之为滑胎、坠胎,免疫性不孕不育出现后,由于女性对精子抗原免疫应答被抑制,形成免疫耐受,或者生殖道生理屏障被破坏,子宫内膜受损,精子进入到血液循环,导致女方发生免疫反应产生AsAb,AsAb能够导致精子活动能力下降,精子穿越生殖道的能力减弱,引起免疫性不孕不育[5]。中医一般认为,免疫性不孕不育的根本原因在于肾虚,即肾阳不足和肾阴不足,两者之间相辅相成,互相协调,这样才能正常生育[6],此外也与正气不足,湿热邪毒趁虚而入,入侵胞宫,脏腑阴阳气血失调,导致肾虚血瘀,气血失和,不能养胎、载胎[7],本药方中,丹参、当归、黄芪等都具有活血化瘀、补肾之功效,牡丹皮、红花可化瘀浊、补肾活血。可以调节患者的免疫系统,能够减少患者体内抗原的增生,使患者体内的AsAb转阴,调节患者肾功能,使患者恢复生殖能力,维生素C能够促进患者伤口愈合,改善毛细血管功能,促进患者体内毒素排出,维生素E是抗氧化剂,能够清除体内氧自由基,保护机体细胞免受损伤。同时注意患者的个体情况,辩证施治,对于肾脏阳虚的患者,温肾壮阳,对于肾阴虚的患者,补肾养肾,部分患者可以使用抗生素,因为炎症会导致机体损伤,继之会刺激机体产生抗体,同时在治疗期间,让患者在夫妻同房时使用避孕套,以免精子进入女方体内产生抗体[7]。本研究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这就说明,西药联合中药用于免疫性不孕不育,疗效满意,是免疫性不孕不育的有效治疗方法之一,值得应用。
[1] 张 玮.中西医结合治疗免疫性不孕不育的临床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10,(14):135.
[2] 刘彩平,张亦心,高章圈.211对不孕不育症患者临床诊断分析[J].中国生育健康杂志,2010,21(1):47-48.
[3] 黄伟玲.325例不孕不育症原因分析[J].吉林医学,2011,32(36): 7749-7750.
[4] 席 博.不孕不育症的形成原因及预防措施[J].内蒙古中医药,2012,31(12):135.
[5] 赵旭辉,陈文英.中西药联合治疗60例免疫性不孕不育疗效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7(11):119-120.
[6] 谢 瑜.中西医结合治疗不孕不育症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7):703-704.
[7] 蔡智慧,冯 丽,高新萍,等.中西医结合治疗免疫性不孕不育78例分析[J].医学研究与教育,2012,29(5):57-61.
本文编辑:吴宏艳
R711.6
B
ISSN.2095-8803.2016.17.03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