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玉平,李臣之
(深圳大学基础教育与教师发展研究中心,广东 深圳 518060)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文化观照
郑玉平,李臣之
(深圳大学基础教育与教师发展研究中心,广东深圳 518060)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中,无法回避如何对待传统文化,如何面对多元文化。新时期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深度推进,需要实施者基于文化自觉,以文化视角观照课程实施,不断促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文化的生成与发展;要求理性地对待传统文化,树立多元文化意识,强化多元文化适应;需要扬长补短,以先进思想文化引领课程实施,充分激发活动者去参与和创造。同时,切实加强课程规划,积极构建文化交流平台,多路径吸收其他文化合理成分。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文化自觉;文化观照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基于学生的兴趣和直接经验,以与学生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类现实性、综合性、实践性问题为内容,旨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以及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综合性学习活动。”[1](P1)随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深度推进,在价值理解、课程评价、教师自身知识能力等方面所暴露的问题备受关注。具体表现在活动设计、探究、反思和展示等环节中,出现主题无序、内容散碎、活动简单、评价随意等等问题。究其原因,与缺少系统意识和整体规划而导致的零散、重复、单调、低效等有关[2],然而,根本原因是课程实施中文化观照的缺失。
综合实践活动呼唤文化观照,内在规定课程实施参与者要善于以文化视角观照课程实施,有效回应学生的知识、技能、情感、意志和谐发展需求。如果文化观照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中持续残缺,则综合实践活动将趋于表面化,缺失应有的育人力度,逐步滑向学校课程体系边缘,最终动摇其课程地位。文化观照离不开文化自觉和文化视角。其中,文化自觉是实现文化观照的重要认识基础,“文化自觉只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 ‘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3],即对身边的文化能敏锐感知,有较为系统的认识,知晓其前进发展的方向。文化自觉的主体包括教师、校长、课程专家等。费孝通先生将文化自觉历程概括为“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文化观照更直接的表现是在文化自觉的基础上,形成文化视角,以审视、指导、设计、调控与评估课程实施。其追求尽可能令静态的知识变得鲜活起来,让全体学生全身心投入,促使个体生命在活动中灵动起来,朝着适宜的发展方向,发展自我,展现自我,最终实现个体的充分发展与群体的共同发展,实现优秀文化的传承、活化与学生学习生活中的体验、积累、创作融为一体。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中的文化关照,无法回避如何对待传统文化,如何面对多元文化。它影响课程实施的诸多环节和组成要素。
(一)综合实践活动与传统文化
1.综合实践活动与传统文化相交共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中,中小学生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他们生活在特定的地域环境,处于特定的历史时空,是时间长河中的现在,与文化的过去决然割裂既不现实,也不可能。他们身边的父母、亲人与教师等为传统文化所熏陶,与周边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产品,包括自然环境中留下的人的痕迹,形成了若隐若现的传统文化影响圈。传统文化影响圈,影响成份逐步渗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领域,就有可能构成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的组成部分。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四大领域中的人文、环境问题研究性探索,人际交往与服务方式选择,劳动工具认识与工艺掌握,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工具与软件呈现活动过程与活动结果,正是综合实践活动与传统文化在时空上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二者彼此相交共存的客观写照。
2.综合实践活动与传统文化相互生成。综合实践活动是活化、传承与创新传统文化的有力方式。文化构成中,最为核心的是精神文化。张岱年先生认为,“中国几千年来文化传统的基本精神包括:天人合一、以人为本、以和为贵、刚健自强。”[4]传统文化精神的传承,离不开具体的人的思维与实践活动,也体现在人的思维与实践活动中。师生双方围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展开思考、交流与实践,日益形成合作探究、顽强拼搏、严谨细致、保护自然、关爱他人的精神面貌,使得优秀传统文化精神得以传承再现。同时,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中,中小学生通过不断接触与深入了解传统文化中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在濡染先辈们的生活方式、物质成就、制度条文、礼仪规范等活动中,对传统文化有所汲取,有所继承。恰如原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先生在《大学一解》一文中写到:“学校犹水也,师生犹鱼也,其行动犹游泳也,大鱼前导,小鱼尾随,是从游也,从游既久,其濡染观摩之效,自不求而至,不为而成。”[5]同时,在习得传承中,也有所改造和选择性遗弃。传统文化不断作用于个体与群体的思想、思维、行为的同时,综合实践活动也不断发展,诞生出各种各样的现实性、综合性、实践性探求主题,实施过程中体验伴随着认识的深化,情感在探究过程中不断激荡,思考与审视日益深刻,能力与技艺日渐发展和优化。
3.综合实践活动在文化育人中彰显特色。文化不仅是国家、社会最为核心的软实力,也是国家、社会保持长期稳定繁荣的关键因素。国外学者对文化的巨大作用有着清醒的认识,威廉·贝内特曾明确表示,“要保持美国不被分裂甚至爆发战争,我们就要拥有统一的文化,它是公民的‘粘合剂’”[6]。党的十八大报告更是深刻地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精辟地点明了文化对人之为人的重要性,要求我们重视文化育人。
综合实践活动具有明显的文化育人践行优势。我国教育家陈鹤琴在20世纪30年代就明确提出“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对文化育人具有重要启发。教师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中,应当重视和加强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关注引导。只有逐渐养成善于、乐于关注优秀传统文化的习惯,中小学生才会逐渐形成民族自豪感、产生民族自信心,并在内心充分认同自己的民族特性,从而在综合实践课程实施中不断勇于提升自我,认真协作,互相帮助,逐渐养成集体意识与国家意识。围绕自己身边的探究主题,进行协同探究,在问题解决、思维碰撞、规则调适、交往合作中实现活动开展、个性发展、社会认同三者的统一,不断逼近杜威所期望的“生活就是发展,不断发展,不断生长,就是生活”[7],在活动进行中不断实现个体生命与自身社会属性的发展。
(二)综合实践活动与多元文化适应
多元文化意识的确立,是人类存在的保证。人类之所以能从诞生到发展,不断延续,并且创造出丰富灿烂的人类文明,文化多样性功不可没。
当下不同的文化之间,宏观上是全球化趋势下的东西文化争雄,微观上是不同地域、地方文化的各自纷呈。当前我国的学校教育,在应对多元文化上,缺乏主动出击,更多的是被动应对,这就造成学生既无法对世界文化做出合理的选择,也对本民族文化缺乏理解与认同,在不同文化的判断上能力缺失。而随着网络与信息技术对社会生活的影响不断扩大,传统的物理距离对人们思想交流的约束越来越少,不同文化之间的接触更加频繁,冲突更为激烈,不同文化背景下所发生的事件通过网络与信息技术被迅速流传和谈论,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也由过去的现实交往为主,转变为现实交往与虚拟交往并存,甚至于个别的虚拟交往占据上风。在这种多元文化时代背景下,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深化自我认识,处理好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增进个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没有一定的多元文化适应能力,这种追求无异于水中捞月,雾里看花。
多元文化适应能力的形成与发展,很大部分取决于多元文化意识的树立发展。多元文化意识要求一方面要自觉意识到不同文化具有各自产生、发展、消亡的原因与价值。对待不同的文化,首先能够心平气和,以客观的态度去面对,保持着逼近本真的审视目光,看待不同文化的物质表现形态与精神呈现形式。多元文化意识,另一方面要始终秉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理念。对于不同的文化,也包括本土传统文化,善于以真、善、美的眼光,去挖掘其有利于社会进步、有利于生活和谐、有利于激发创新的因素、构成,懂得其对人类发展的价值,自觉保护与吸收。对于所包含的糟粕思想、不合理的制度文化、错误的文化舆论,能辨别,会取舍,敢批判。
在多元文化意识引领下的综合实践活动开展,正是一定时空范围下的文化生成与发展过程,也是促进学生多元文化意识成长和强化多元文化适应的过程。如我国经济特区深圳市,广府文化、客家文化、中原文化、岭南文化、国际文化、移民文化、海洋文化、科技文化、宗教文化等多种文化交织共存,中小学生在这众多文化中如何做出正确判断与选择,有赖于个体多元文化意识的发展确立。多元文化意识的确立和多元文化适应能力的发展,能有助于中小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本土与其他文化,可以削减对社会不同的阶层、不同的族群、不同的地域与不同生命的偏见,帮助其以更敏锐的眼光和包容的心态,平和地去面对与看待不同的文化,突破本土文化的自我局限,进而经过细致观察、内核审视、过程逼问等过程,形成积极的交流态度和交流能力,并勇于追求创新,创造能力不断增强。
课程实施,内在包含文化调适与生成。波斯纳认为,课程实施是教师的多元诠释(Multiple interpretation)过程[8],诠释需通过实践与生成才得以实现。我们认为,课程实施是一种情境性的实践,是在其现实性上,调和影响课程实施诸因素,平衡课程理想与实施情境的系列关系,创造教学新文化的过程[9]。
(一)关注人的活动 ,汇集发展合力
“把所有单纯的事实都归溯到它们的生成,把所有的结果都归溯到过程,把所有静态的事物或制度都归溯到它们的创造性活力”[10],文化既是当前人们本身的实践活动,也是无数前人生产、生活的实践结果,其发展呈螺旋式上升与波浪式前进,发展速度并不均衡,有急有缓。其传递方式,恰如文化人类学家怀特指出的,它是通过社会机制而不是通过生物学方法传递的,是以社会遗传方式进行的超生物、超肉体的传递。在文化视阀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就是一种特定文化生成的过程与结果,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过程中参与人员的具体活动,正是构成其文化的基本方式。
1.扬长补短,学生与教师双向积极参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成功的教学是由教师、学生、内容、家庭、学校、社会、地区、历史与文化等变量共同作用的结果。”[11]这对于学科课程的有效实施具有重要价值,对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目标实现,也极具启发。当参与者越多,越积极主动,越有共同认同,文化传递、生成、发展也越广泛、迅速。扬长补短策略往往可有效促进教师进一步认识自身的优势、特长、地位与作用,结合自身兴趣、优势、发展潜力,积极参与课程改革实践,研究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规律,形成积极的课程意识和较强的课程能力,破除畏难心理,从而深入指导综合实践活动实践开展,取得多方面的突破和创新。扬长补短还包含在相关主题活动的研究探索、表达交流、问题解决过程中,鼓励创新,为学生营造积极的发展导向和良好氛围,创造丰富机会给活动参与者进行自身优势才能、技艺或思想的表现机会。同时,推进异质小组组合和团队为基准的评价方式,实现每个人自身的长处展示就是间接帮助他人成长,并主动追求自身多方面的发展,不断创新创造。
2.坚持先进思想文化的引领,不断获得多方认可与支持。教师与学生,作为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的两类主体,教师要善于以先进思想文化对学生进行引导,而不是单纯的技能发展、知识传授或情感体验。教师要善于在人生价值追求、问题思考方式、道德标准、行为规则等方面,通过综合实践活动实施过程中的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等不同方式,利用再现、想象、训练、表达、创作等积极促进其心理结构的自我建构,正确引导学生对活动资料的价值判断与处理,从而使得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过程中,在社会规则、人情伦理等方面从简单、外在的遵从,通过对先进思想文化的心理认同,迅速发展到自觉信奉。同时,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中,师生在与社会其他人员的交往中,通过先进思想文化的宣讲与良好行为方式呈现,实现对主流文化的弘扬和彰显,促进了社会不断向积极方向发展,也为社会美好发展展示出希望与新生力量,从而迅速得到社会其他成员的广泛认同和积极支持,甚至踊跃响应与践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效果生成在学生个体和社会群体的发展中得到优化。
(二)加强整体规划与文化交融,促进课程实施的有序与深入
1.加强课程规划。已有相关研究表明,“有课程整体规划和管理制度的学校,该课程的实施效果也明显好于没有规划和管理制度的学校。”[12]在课程规划方面,由于综合实践活动具有极强的生成性特质,各种活动主题往往由学生、指导老师共同商议诞生,具体活动环节由参与人员根据主题、任务、实际情况等进行设计与实施,学校与综合实践活动指导教师,只有自觉以文化视角对各类生成性主题及活动进行统整,在课程规划方面始终坚持满足学生学习需求,不断扩展学生学习经验,以文化层面的“真、善、美”对各类主题、子题、具体探究活动、展示活动等进行梳理与把握,根据学生发展的具体状况,进行主题与活动类型的均衡安排与引导,才能形成有条不紊、形散神凝的课程实施主线。学校在进行课程规划时,要尽量对学生的成长结果做出清晰勾勒与展示方式的预设,这样确保各类活动探究主题的生成与开展,始终不偏离学生的发现问题与综合解决问题能力发展、知识综合性运用、情感丰富体验、交流交往能力提升等。
2.积极构建文化交流平台。综合实践课程实施,只有以倘然的态度,接触各种文化,才有可能汲取自身发展的充足养料和催化剂。学校管理的实质就是服务,文化关照下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需要学校不仅要提供较为宽容的文化氛围,而且在丰富学生图书资料、建筑美化、制度建设、相关活动筹办、加强人员交流培训等方面,通过请进来和走出去两种方式的有效结合,积极构建文化交流平台,使其他文化能够被活动参与者所接触、所选择、所批判。“一方面,文化造就了课程,文化作为课程的母体决定了课程的文化品性,并为课程设定了基本的逻辑规则及范畴来源,抛开文化,课程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另一方面,课程又精炼形成着文化,课程作为文化发展的重要手段或媒介为文化的增值与创新提供核心机制,离开了课程,文化便成为一池死水而终将枯竭。”[13]没有其他文化的支撑与渗透,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将失去由不同文字、不同语种、不同传统习俗、不同艺术形式、不同文明发展历程等所带来的多样性课程资源,也必然造成历史与现实的脱节,生活经验与学科知识的断裂,能力掌握与实践应用的隔离,情感陶冶与社会共鸣的对立,从而使得学生的社会性生命成长成为空谈。
3.多路径吸收其他文化合理成分。对其他文化的合理吸收,主要路径是积极从不同文化中深入挖掘有利的课程资源并加以合理利用,如以地方文化为例,“课程教学总是发生于一定的地方、社区或校区环境,这些环境业已形成的历史文化传统、民俗风尚、流传故事中包含着丰富的社会经验或本土知识,可以作为教学内容重组的资源。”[14]其他文化中的相关内容,作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中的教学资源,可以作为赏析探究对象进入,也可以作为比较辨析的批判标靶,抑或兼而有之,甚至由不同价值态度的小组围绕其进行陈述和探究,展开思想交锋乃至各自践行实验。同时,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也可不断对其他文化中物质、制度、精神不同层级内容的呈现形式,予以合理吸取、积极借鉴改造,不断丰富自身的活动形式和结果呈现方式。如举行主题实施方案听证会,角色代入式的社区服务活动,以传统话剧形式或用多种语言进行活动介绍与结果汇报,小组公司化运行进行研究性学习,各类细致生动的模型创造,别具一格的拼图、写生等等,其他文化的运行方式、表现形式,只要有利于增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吸引力,有利于密切课程实施与学生实际生活的联系,有利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文化的丰富与繁荣,适合学生的接受能力与身心发展特点,能有效促进学生知识与能力的综合运用与发展,都可大胆进行吸收或改造融入。
总而言之,人类的各种活动形成了人类文化,在文化发展的背后隐藏着人的发展规律。新时期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深度推进,需要实施者基于文化自觉,以文化视角观照课程实施,充分实现学生个性化与社会化的和谐发展。
[1]李臣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论[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李松.我国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碎片化问题分析[J].当代教育科学,2014,(21):21-23.
[3]费孝通.论人类学与文化自觉 [M].北京:华夏出版社, 2004.188.
[4]张岱年.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J].齐鲁学刊,2003,(9):5-8.
[5]梅贻琦.大学一解[J].清华学报,1941,13(1):1-12.
[6]董守生.略论美国新保守主义的多元文化教育立场[J].外国教育研究,2011,(10):26-29.
[7]赵祥麟,王承绪.杜威教育名篇[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6.123.
[8]李子建,黄显华.课程:范式、取向与设计[M].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96.10.
[9]李臣之.课程实施:意义与本质[J].课程·教材·教法,2001, (9):13-17.
[10]卡西尔.人论:人类文化哲学导引[M].甘阳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235.
[11]夏雪梅,崔允漷.学校课程实施过程互动理论模型的建构[J].教育发展研究,2013,(24):1-5,10.
[12]冯新瑞.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效果的调查研究[J].教育科学研究,2013,(1):54-61.
[13]郝德永.课程与文化:一个后现代的检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1.
[14]李臣之.校本课程开发的三个基本问题[J].课程·教材·教法,2012,(5):8-14.
【责任编辑:向博】
The Comprehensive Practical Activity Curriculum from Cultural Perspective
ZHENG Yu-ping,LI Chen-zhi
(Research Center of Basic Education and Teachers Development,Shenzhen University, Shenzhen,Guangdong,518060)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comprehensive practical activity curriculum,we cannot avoid such questions as how to treat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how to handle multi-culture.To further implement comprehensive practical activity curriculum in the new era,the implementers need to be culturally conscious and implement the curriculum from cultural perspective,continuously promote 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comprehensive practical activity curriculum.They also need to treat traditional culture in a rational way,foster multi-culture consciousness,and better adapt to multi-culture.Besides,they need to learn from each other,lead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curriculum with advanced thought and culture,inspire the participants to get involved and be creative.Meanwhile,they have to strengthen curriculum design,actively construct culture exchange platform,and absorb reasonable elements from other cultures.
comprehensive practical activity curriculum;curriculum practice;cultural self-consciousness; cultural perspective
G 40
A
1000-260X(2016)02-0151-05
2016-02-16
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2年度教育部重点课题“地方文化融入国家课程校本调适与创生的实践模式研究”(DHA120224)
郑玉平,深圳大学讲师,从事课程与教学论、教师教育研究;李臣之,教育学博士,深圳大学教授,从事课程与教学论、教师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