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秋梅
(贵州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贵州 贵阳 550001)
东盟国家对“一带一路”战略的认同问题考察
郭秋梅
(贵州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贵州 贵阳 550001)
“丝绸之路经济带”及“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合作倡议是中国新时期的重大战略构想,这一战略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充分体现了中国和平发展理念和建设世界命运共同体的责任担当,虽然引起国际社会广泛关注,然而“外部反应”不一。为推动东盟国家甚至国际社会对“一带一路”战略的客观认知和认同,未来应关注国际舆论,大力宣传“一带一路”的核心价值理念;广泛开展人文交流、夯实民意基础;中国作为“一带一路”合作中的建设主体应履行社会责任,建构良好形象。
“一带一路”战略;东盟国家;认同
中国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及“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带一路”)的合作倡议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一带一路”是促进共同发展、实现共同繁荣的合作共赢之路,需各国携手努力,朝着互利互惠、共同安全的目标相向而行。数据显示,2014年东盟与中国贸易额达4803.94亿美元,中国已连续多年成为东盟的最大贸易伙伴,而东盟也同样连续多年成为中国的第三大贸易伙伴。[1]这说明“一带一路”的建设对于东盟国家与中国双方而言都是十分重要的。考察东盟国家对“一带一路”的认知与认同状况,有助于理性预判和科学筹划“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挑战和问题,进而有助于“一带一路”愿景的最终实现。
2013年9月、10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出访哈萨克斯坦、印度尼西亚时,相继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带一路”)的合作倡议,引起全世界广泛关注,但“外部反应”不一。有的国家表示支持,有的国家心存疑虑而尚在观望等待,有的则出现误读甚至曲解,如国外有的学者过度解读“一带一路”的政治动机。特别是有国外学者和媒体将“一带一路”误读为中国版“马歇尔计划”,甚至逐步建构出“西进”与“南下”并进的进攻性中国形象等曲解其基本内涵。当然,中国政府也已经开始统一认识,通过顶层设计有序推动,国内许多相关地区与部门也已经开展了大量的建设工作。国内外学者对其内涵的认知与评价也在不断跟随实践发生变化。
但是,即使“一带一路”战略在道义上秉持着平等、合作、共赢的义利观,也并非一定能吸引相关国家积极参与合作。这是因为一种战略构想的国际认同将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目前,中国发展的外部空间复杂多变,中国与国际社会在精神和文化层面的沟通深度、广度远不及经济、贸易等物质层面的交流和合作。这为“一带一路”战略的国际认同提出诸多挑战。因此,如何扩大交流、增信释疑从而增进国际社会对“一带一路”的客观认知与认同成为现实需要。这就要求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充分考虑沿线国家的发展水平和利益关切,同时对沿线国家及线外大国“一带一路”的认知与认同的现实情况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和把握。本文主要考察东盟国家对“一带一路”战略的认知与认同情况,在此基础上分析其特征和影响因素,提出加强“一带一路”国际认同的政策建议。
从2013年中国提出“一带一路”战略之后,东盟国家政府、学者以及媒体等行为体通过不同方式做出回应。
(一)东盟国家政府领导的公开表态
老挝领导人多次在公开场合表示支持“一带一路”建设。老挝总理通邢表示,丝绸之路的复兴将会使亚洲地区成为推动全球经济增长更重要的推动力,并且给本地区的人民带来幸福和繁荣。[2]老挝国家主席朱马里表示,老挝党、政府和人民珍惜老中传统友谊,感谢中方给予的支持和帮助,希望同中方加强交流合作,促进本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步伐。老方愿意积极参与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筹建工作。[3]
柬埔寨总理洪森表示,柬方全力支持中方举办加强互联互通伙伴关系对话会和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希望借助“一带一路”建设,拉动本国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发展,参与区域一体化进程,促进地区和平稳定。[4]在柬埔寨卜迭棉芷省波比市沙干拉分区安隆特摩铭村,沿柬、泰边界第58号公路动工仪式上,洪森总理对中国倡导的“海上丝路”给予高度评价,认为其对柬埔寨发展提供了新机遇。[5]柬埔寨公共工程与运输部大臣陈尤德说,“柬埔寨政府坚决支持中国政府‘一带一路’的举措!”[6]
越共中央总书记阮富仲于2015年4月7日访华时表示,越方正积极研究参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希望同中方加强农业、制造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等领域合作。[7]
缅甸总统吴登盛2014年11月14日上午在内比都会见到访的中国总理李克强,表示缅方愿以此访为契机,同中方进一步加强交流合作,支持并将积极参与孟中印缅经济走廊、“一带一路”和亚投行建设,开展大项目合作,密切人文交流,推动两国关系取得新的发展。[8]2014年11月8日,缅甸总统吴登盛来中国参加加强互联互通伙伴关系对话会时再次表示,缅方感谢并支持中方举办加强互联互通伙伴关系对话会,相信会议一定能够推动地区国家共同发展。缅甸作为东盟轮值主席国,愿意为促进东盟—中国关系做出贡献。[9]缅甸执政党联邦巩固与发展党(巩发党)副主席吴泰乌2015年4月7日在该党总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中国“一带一路”倡议是非常好的构想,对此感兴趣,并表示支持。吴泰乌说,现代丝绸之路计划就是有关国家加强互联互通,增加贸易往来和投资机会,就是合作共赢。他说,这对于缅中两国来说,或者对于整个地区来说,都是非常有利的。[10]
泰国总理巴育表示,泰方正在探索走符合国情的发展道路,希望同中方交流互鉴,深化合作,特别是借助“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推进农业、铁路合作,促进地区互联互通,扩大泰国农产品对华出口,促进民间交往,加强人才培训。[11]泰国工商总会副主席李桂雄则表示,“一带一路”战略构想对相关国家来说是个大好机会。中国政策好、发展快、市场大,相关国家由于有地缘优势,能够更加便利地共享中国快速发展的成果。泰国副总理兼外长他那萨表示,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能帮助包括泰国在内的区域内国家改善基础设施的联通。因此,泰国支持中方的倡议。
新加坡总理李显龙表示,新加坡对中国提出的建设中国-亚细安自贸区升级版,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和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等促进中国-亚细安经济合作的倡议表示赞赏和欢迎。[12]2014年11月10日,李显龙总理再次表示,在区域一体化加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新方将以更加积极、长远眼光发展新中合作,契合“一带一路”建设,不断创新合作理念,丰富合作内涵。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是现有多边开发机构的有益补充,新方大力支持。新方愿意同中方一道,促进东盟—中国关系健康发展,维护地区和平稳定。
马来西亚总理纳吉布表示,马方欢迎中国银行在马开办人民币清算行,支持中方提出的亚投行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马方愿意在担任东盟轮值主席国期间,促进东盟同中国关系和各领域合作深入发展,推动东盟成员国积极参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马来西亚外长阿尼法·阿曼认为,“作为活跃的对话伙伴,我们欢迎这一倡议,期待与中国就此密切合作……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会有助于改变这个地区的面貌,使之成为一个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经济动力区域,”。[13]
文莱苏丹哈桑纳尔高度评价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赞赏中方为维护地区和平稳定做出的重要贡献,支持中方制定的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议程,愿意同中方一道,促进东盟同中国团结合作,推进亚太一体化进程。
印度尼西亚总统佐科表示,印尼和中国有悠久的交往历史和丰富的合作资源。印尼方希望推进两国全面战略合作,不断提升双边关系水平。双方要以海上和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为重点,带动两国整体合作,愿深入研究探讨中方“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构想和印尼新的发展战略给双方合作带来的契机,欢迎中方加大对印尼基础设施的投资。
从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战略以来,菲律宾政府官员并未对其做出积极反应,但菲律宾加入亚投行的举动,从实践上说明菲律宾愿意参与到“一带一路”建设中来。菲律宾前驻巴基斯坦大使JAIME J.YAMBAO认为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及亚投行的建设是其在全球“安全建构”的重要举措,将会取代美国在世界上建构的秩序。[14]如果菲律宾跟着美国拒绝加入亚投行,它就会发现其将会错失21世纪的马歇尔计划和失去与亚洲共同发展的新机遇。[15]
(二)东盟国家学者、媒体的认知与评价
第一,对中国提出“一带一路”意图、动因的猜测与判断。菲律宾中国研究协会研究员路斯科·皮托(Lucio Blanco Pitlo III)认为,“一带一路”远远超过了简单的共享经济繁荣——它具有明显的政治和安全的基础。[16]越南外交学院南海/东海研究所副所长阮雄松(Nguyen Hung Son)发表言论说,中国“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提出是来自于15世纪郑和的和平南海之行历史的延续,不是为了拓展领土,而是进行扩大贸易和传播文化。但由于中国在南海上的一系列强势行为,使东盟国家觉得中国要打造友谊之海、和平解决南海争端的愿望与实践发出的信号是相悖的。并认为中国不愿意固守现在的地位,而是要寻求重建中国在东南亚地区秩序的主导权。缅甸资深媒体人吴温丁认为,中国领导人高瞻远瞩,提出了“一带一路”设想,这也是为了解决和平发展、共同发展的问题。新加坡拉惹勒南国际关系学院专家李明江认为,中国不论是搞“一带一路”或是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在一定程度上是回应美国的“亚太再平衡”战略,意在削弱美国在本区域的影响力,但中国无意与美国对抗。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郑永年认为,中国提出一带一路,一方面是中国从区域大国到世界强国的必由之路;另一方面,中国能“走出去”,也基于外部环境的客观需求。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有一定数量的国家需要资本来发展经济,基础设施建设亟须支援。[17]《曼谷邮报》认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不仅是中国政府与西方世界在地缘政治力量上再平衡,也是中国高速经济增长结束后亟须经济转型升级的结果。泰国的《民族报》发表评论称中国提出的“新丝路”是与美国在经济、政治、军事领域竞争的体现,但“新丝路”的提出及亚投行的建立是资本与市场推动的结果,中国正在通过经贸实力为自己争取朋友和提高影响力。
第二,对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及东盟国家扮演角色的分析。印度尼西亚中国研究协会会长雷内指出,在中国提出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同时,印尼也提出“全球海洋轴心线”理念。从地区角度看,2015年东盟共同体已建成,这两个战略立足于海上问题,力图在新形势下建立新的合作机制,构建新的政治和安全机制,符合域内各国利益,有益于促进区域和平稳定。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郑永年指出要把“海上丝绸之路”建成以企业为主导的开发平台,同时做好媒体和智库建设,有效传播中国声音。[18]印度尼西亚建国大学国际问题专家约翰内斯·赫尔利扬托说,印尼目前也致力于通过海洋发展贸易,与此同时,印尼处在太平洋和印度洋两大洋之间,战略位置重要,中国和印尼可以在构建“新海上丝绸之路”这一框架下开展各种合作。[19]菲律宾雅典耀大学教授、曾是菲首批驻华外交官之一的林智聪在谈到菲中在“一带一路”的合作前景时说,菲律宾在外交方面“长期对美国言听计从”。他认为,菲律宾要做到既坚持南中国海主权声索,又争取中国经济合作的两手平衡,出路是搁置南中国海主权争议。新加坡《联合早报》发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新中合作新契机》一文,认为在发展海上丝绸之路方面,新加坡可以扮演跟区域加深互相理解、加深沟通的一个桥梁。[20]《文莱时报》集团副总编辑丘启枫说,东盟将从“一带一路”中受惠,文莱也可以分享到中国发展繁荣带来的红利。
第三,对“一带一路”建设的制约及未来前景的分析与判断。越南社会科学院中国研究所前副所长冯氏惠说,东盟国家发展程度不平衡影响着此战略的计划内容及建设进程,中国与周边国家政治信任等问题也是需要考虑的因素。[21]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研究员陈刚认为,由于沿路的东南亚等地区都是地缘政治非常复杂、各种国际矛盾和利益交汇的地区,中国政策的制定者和实施者必须小心翼翼,尽量采取和平与宽容的姿态,才有可能避免各种险滩暗礁,实现自己的战略构想。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拉惹勒南国际关系学院专家李明江指出,中国以何种方式与个别国家展开双边合作,将影响东盟国家对“一路一带”的态度,比如中国若在合作项目上坚持占最多股份,可能让相关国家感到中国太强势而产生顾虑。越南社会科学院教授杜森进说,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合作仍然是中国—东盟关系的主流,双方应借此机会完善认知,制定新的合作发展措施。[22]菲律宾最大的华文媒体《世界日报》2015年3月29日发表社论,认为“一带一路”的实施将重现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盛况,使亚非欧三洲人民成为互联互通的友好伙伴,促成共赢互利的美好愿景。印尼的《雅加达邮报》称,“一带一路”赢得了世界范围的肯定与支持。
(一)东盟国家认同“一带一路”战略的特征
第一,东盟国家的国家元首、政府领导的公开言论多对“一带一路”建设持支持态度,学者、媒体对“一带一路”的评价则更为具体、多元。尽管印尼总统佐科在上台后,提出了海洋强国的理念,但习近平指出,佐科总统提出的建设海洋强国理念和中国提出的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高度契合。印尼总统佐科也不否认这一观点。东盟国家和中国在战略发展上的重叠,并不必然意味着冲突,“不谋而合”或更能促进合作,实现联动的可能性增大。东盟国家的学者、媒体从不同角度对“一带一路”进行了解读,无论是从“一带一路”提出的动因还是“一带一路”建设及东盟国家扮演的角色,抑或是“一带一路”建设的制约和未来前景等,虽呈现多样化趋势,但总体上对“一带一路”持肯定态度。
第二,东盟国家政府对“一带一路”的认知由陌生到熟悉,话语层面的认同逐步转向可操作的实践。2014年2月初,云南省政府与老挝科技部签署科技合作备忘录。2015年3月18日上午,在柬埔寨卜迭棉芷省波比市沙干拉分区安隆特摩铭村,沿柬、泰边界第58号公路进行了动工仪式。2015年4月22日下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雅加达会见印度尼西亚总统佐科,双方见证了两国高速铁路项目合作文件的签署。从上述“一带一路”建设具体操作实践来看,老挝、柬埔寨、印尼的行动更为积极和主动,东盟其他国家大都停留在口头表达上。这说明部分东盟国家在“一带一路”建设实践上仍保持审慎观望的态度。伴随着一些国家已经开始与中国展开了“一带一路”初步探索实践,在之后的建设过程中,或将可能出现“溢出效应”,吸引有更多东盟国家参与进来,并通过各项措施、项目促进在“五通”上的沟通与合作。
第三,东盟国家媒体对“一带一路”的关注并不均衡。相对来说,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等国的英文、华文媒体,如新加坡的《联合早报》《海峡时报》等,马来西亚的《马尼拉邮报》《马尼拉公报》,泰国的《曼谷邮报》《民族报》等对“一带一路”的关注较高,有较多的新闻和评论文章。其他如印尼、缅甸、文莱、越南、老挝、柬埔寨与菲律宾的英文、华文媒体的报道则相对不足。总体来看,相较于中国国内“一带一路”的宣传和知名度而言,东盟国家的整体关注度偏低,“一带一路”在东南亚的影响力有待提升。
第四,东盟国家对“一带一路”也存在类似“狼来了”的负面评价。东盟国家无论官方还是学者、媒体对“一带一路”虽总体持肯定态度,但并非“叫好一片”。越南通讯社网站和菲律宾的《马尼拉公报》《马尼拉时报》较少的新闻报道和评论文章使用马歇尔计划来形容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战略。从前文考察的学者、媒体评价可以看出,对中国提出“一带一路”战略的目的和动因上存在误读、误解。
(二)东盟国家认同“一带一路”战略的影响因素
1.国家发展利益是影响其认同“一带一路”战略的根本因素
东南亚大部分是发展中国家,都正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推进时期,发展越来越受到基础设施落后和资金不足的制约。据亚洲开发银行数据统计,2010年至2020年,亚洲各经济体的基础设施如果要达到世界平均水平,至少需要8万亿美元基建投资,而现有国际金融体系难以满足上述需求。如马来西亚等东盟国家更关注的是,如何借机让更多的本国企业走进中国。“因为马来西亚对中国是存在贸易逆差的,越多企业进入中国市场开发,就越能平衡贸易逆差。”就印尼而言,一方面,印度尼西亚基础设施建设发展严重滞后,已成为制约经济增长和投资环境改善的主要瓶颈。在2014-15年度的《全球竞争力报告》中,印尼基础设施的整体得分为4.2,位居全球第72位,成了印尼经济竞争力的一大短板。亚洲开发银行的一份报告指出,糟糕的道路交通和电力供应是印尼基础设施的关键问题。另一方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也是近年来保证印尼经济能够年均增长6%的重要因素。目前,建筑业是印尼的第二大产业,建筑业产值约占GDP的10%,在2009-2013年间平均增长率达到7%,是印尼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而基础设施建设又是建筑业中的主要部门,2013年基础设施建设产值占建筑业总产值的53.8%。菲律宾也存在同样的问题和需求,2015年3月30日,菲律宾公共工程与公路部长辛松在东京接受采访时表示,菲律宾国内基础设施建设的需求很大。由此看来,东南亚大多数国家的基础设施薄弱,亟需资金、技术改善本国的现状,大多数政府对“一带一路”的支持也就成为必然。
2.“中国崛起”效应是影响其认同“一带一路”战略的外部因素
“一带一路”战略更多的是经济战略、市场与资本的行为,却常被贴上“政治标签”。大多数东盟国家的领导及学者普遍认为,中国的强大已是实实在在的事实。因此,一方面,东盟国家继续搭乘“中国发展快车”,分享发展红利的战略期望不仅未变,反而有所上升;另一方面,应对“中国崛起”的危机感、焦虑感和紧迫感也同时上升,对华心态更趋敏感,疑虑与戒备、防范和牵制增多。这一悖论使东盟国家政府在公开讲话中,大都认同“一带一路”战略,然而在与中国展开具体建设的谈判中却呈现出复杂的一面。出于防范中国在东南亚地区影响力扩张过快的目的,以及长期以来东盟国家形成的“大国平衡战略”思想的影响下,即使会在“一带一路”建设中配合中国,但在项目合作上不会只依赖中国,亦会“借力”域外大国参与项目的投标与建设,以“平衡”中国对该地区的影响力。出于国家利益的考虑,东盟国家的学者亦会从防范中国的角度来探讨“一带一路”战略的建设。
3.域外大国的立场是影响其认同“一带一路”战略的舆论因素
“一带一路”战略提出后,引起国际社会广泛关注,“外部反应”不一。尽管大多数国家能客观认知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战略,但仍有国家并不认可。尤其是域外大国如美国的媒体误读、曲解者有之,过度解读“一带一路”的政治动机亦有之。美国《世界日报》社论分析,中国参与兴建的中南半岛(泛亚)铁路,也是中国落实“一带一路”策略重大布局的第一步,有助中国突破西方的海上围堵。美国《华尔街日报》认为“一带一路”意在重塑以中国为中心的亚洲秩序,进而冲击现有国际秩序。美国“耶鲁全球化”在线杂志刊登文章表示,“一带一路”将抗衡美国的亚洲轴心战略与TPP。美国东西方中心高级研究员丹尼·罗伊认为,“一带一路”所倡导的互利共赢不是中国真正的意图。这些负面的言论形成一种对“一带一路”的否定性舆论,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中国“一带一路”宣传的实际效果,并不利于东盟国家对“一带一路”的客观认知。
尽管东南亚国家政府、学者以及媒体对“一带一路”的态度总体比较积极,但东盟国家在“一带一路”建设上并非完全的“一团和气”,“一带一路”建设也并非“一帆风顺”。目前这一战略还处在探索阶段,沿线国家处于了解、认知阶段,务实合作亦处于初级阶段。因此,中国需要积极作为、推动东盟国家甚至国际社会对“一带一路”战略的客观认知和认同。
第一,关注国际舆论,大力宣传“一带一路”的核心价值理念。“一带一路”的国际反应与评价关系着沿线国家对其认同,从而影响到沿线国家参与其中的积极性。中国应该高度关注国际舆论,尤其是域外大国政府、学者以及媒体的舆论分析,对误读、误解应进行及时反驳与批判。同时,明确“什么是‘一带一路’、怎样建设‘一带一路’”这一基本问题,2015年3月发改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的《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中明确了“一带一路”提出的目的以及如何展开实践等,已经解决了这一基本问题,这便需要借助多种传播方式和多种语言大力向国际社会传递这一基本问题的核心价值理念。在“怎样建设‘一带一路’”问题上,应加强与沿线东盟国家之间的沟通与交流,给东盟国家一个明确的预期。
第二,广泛开展人文交流、夯实民意基础。“一带一路”在国内媒体和学者的宣传下,民众对这一词语的关注比较高。本文通过网络查找东盟国家媒体如英文、华文报刊以及网络新闻网站时,发现媒体的关注度并不是很高。2015年3月28日《愿景与行动》发布,而且恰逢博鳌论坛的召开,本应成为关注度较高的新闻。但就多数东盟国家媒体来说,并未有太多的关注,那么对于受众来说也就不可能有较高关注度。对于当地人和非政府组织来说,可能关注和了解的也不是很多。因此,要想实现“五通”之民心相通,除了必要的人员往来、留学生的互换之外,也需要国内媒体通过不同的语言,国内学者通过参与国际性会议向国际社会进行宣传。东南亚华侨华人约占全世界华侨华人总数的80%以上,是全球华人聚居最多的地方。因此,充分发挥东南亚华侨华人的独特优势,充分借力华文媒体、华商、华人社团,支持、鼓励与引导他们在居住国开展与“一带一路”相关的活动,比如开展挖掘古丝绸之路历史与精神、“一带一路”核心价值理念宣传、命运共同体的历史承继等问题相关的报道、绘画展览等活动。基于此,以凝聚共识,形成合力,使各国人民相逢相知、互信互敬,为深化“一带一路”夯实人文和民意基础。
第三,中国作为“一带一路”合作中的建设主体应履行社会责任,建构良好中国形象。在东南亚国家的中国企业其社会责任的履行不容乐观,引发当地国民众和政府的不满。在东南亚的中国企业,延续了在国内的一些企业行为,如个别中国企业将国内的工作模式如劳动时间、工作待遇与条件、安全生产意识等搬到东南亚国家,造成不良影响。个别中国企业制售假冒伪劣产品、损害东道国人民利益等问题也时有发生。因此,这些中国企业应该考虑当地民族以及社会文化发展状况,丰富相关宗教信仰、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等方面的知识储备。同时,积极融入当地社会,进行一些力所能及的公益活动,积极履行社会责任。这些将会使当地国民众和政府由此构建出一个负责任的中国国家形象,有利于“一带一路”建设。
[1]广西构筑“海丝”新门户[EB/OL].[2015-12-13].http://gx.people.com.cn/n/2015/0407/c370562-24415568.html.
[2]郝亚琳,傅勇涛.“一带一路”博鳌热词——记“丝绸之路的复兴:对话亚洲领导人”分论坛[N].人民日报,2014-04-11(3).
[3]李伟红.习近平分别会见缅甸总统、孟加拉国总统、老挝国家主席、蒙古国总统和巴基斯坦总理[N].人民日报,2014-11-09(2).
[4]赵成,张梦旭.习近平会见柬埔寨首相洪森[N].人民日报,2014-11-08(1).
[5]那利.陈生.中国1.22亿美元助柬58号公路建设洪森:“海丝之路”为柬提供发展新机遇[EB/OL].[2015-12-13].http://www.jpzhs.com/.
[6]单憬岗.“一带一路”是区域内国家共同利好[N].海南日报,2015-03-29(8).
[7]赵明昊.习近平同越共中央总书记阮富仲举行会谈双方强调珍惜和维护中越传统友谊共同推动中越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持续健康稳定发展[N].人民日报,2015-04-08(1).
[8]俞铮,尚军.李克强同缅甸总统吴登盛举行会谈时强调全面提升中缅战略合作水平两国永做好邻居、好朋友、好伙伴,结束缅甸之行回到北京[N].人民日报,2014-11-15(1).
[9]李伟红.习近平分别会见缅甸总统、孟加拉国总统、老挝国家主席、蒙古国总统和巴基斯坦总理[N].人民日报,2014-11-09(1).
[10]张云飞.缅甸执政党支持中国“一带一路”倡议[EB/OL].[2015-12-13].http://gs.people.com.cn/cpc/n/2015/0408/c345040-24427694.html.
[11]赵成.习近平分别会见印度尼西亚总统、加拿大总理、泰国总理和新加坡总理[N].人民日报,2014-11-10(1).
[12]明永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新中合作新契机[EB/OL].[2015-12-13].http://www.zaobao.com/special/zbo/story20140915-389292.
[13]陈济朋.财经观察:“一带一路”对接合作进行时[EB/OL].[2015-12-13].http://news.xinhuanet.com/2015-06/02/c_1115485530.htm.
[14]徐杰.李克强会见印尼总统佐科并共同出席中国—印尼经济合作论坛[N].人民日报,2015-03-28(2).
[15]YAMBAO.Jaime J.Joining the Marshall Plan of the 21st century?[EB/OL].[2015-12-13].http://www.manilatimes.net/joining-the-marshall-plan-of-the-21st-century/174690/.
[16]PITLO III Lucio Blanco,China’s 'One Belt,One Road' To Where?Why do Beijing’s regional trade and transport plans worry so many people?[EB/OL].[2015-12-13].http://thediplomat.com/2015/02/chinas-one-belt-one-road-to-where/.
[17]李晓喻.外媒热炒“中国版马歇尔计划”:削弱美国影响力[EB/OL].[2015-12-13].http://china.cankaoxiaoxi.com/2014/1107/557149.shtml.
[18]郑永年.中国资本“走出去”是客观需求[EB/OL].[2015-12-13].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15-02/15/c_127499762.htm.
[19]王子谦.学者探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合作方向与中国作为[EB/OL].[2015-12-13].http://fj.people.com.cn/n/2015/0210/c369655-23861217.html.
[20]刘莉莉,邵进,等.外国专家热议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EB/OL].[2015-12-13].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14-08/29/c_1112284088_2.htm.
[21]黄海敏,马玉洁,等.海外专家学者认为“一带一路”有利于地区繁荣发展[EB/OL].[2015-12-13].http://politics.people.com.cn/n/2015/0212/c70731-26558137.html.
[22]沈泽玮.中国学者:亚细安国家对“一带一路”普遍审慎观望[EB/OL].[2015-12-13].http://www.zaobao.com/news/china/story20150413-467895.
(责任编辑:魏霄)
ASEAN’s Recognition of the One Belt and One Road Strategy
GUO Qiumei
(TheInstituteofMarxismofGuizhouNormalUniversity,Guiyang550001,China)
“The Silk Road Economic Belt” and “21st century maritime the Silk Road” cooperation initiative is an important strategic idea in the new period of China.This strategy upholds the principle of “to jointly build and share” principle,fully embodies the China's peaceful development concept and assuming the responsibility of construction of the destiny of the world community.Although it has caused widespread concern in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the external responses are different.To promote the ASEAN countries’ and even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s understanding and recognition of “The Belt and Road” strategy,in the future we should be concerned about the international public opinion,and vigorously promote the “core values of The Belt and Road”;we should carry out extensive cultural exchanges and consolidate the public opinion foundation;China,as the main body in the “The Belt and Road”,should fulfill the social responsibility and contruct a good image.
One Belt and One Road;ASEAN countries;Recognition
2016-01-20
贵州师范大学《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团队项目(KT2014005H);2015年贵州省领导圈示课题“贵州融入‘一带一路’战略路径研究”(QS2015001)
郭秋梅(1980—),女,河南漯河人,贵州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国际关系学博士.
F125
A
1008-7699(2016)05-007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