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青红
(上海理工大学 社会科学学院,上海 200093)
校史校训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
——以上海理工大学为例
宋青红
(上海理工大学 社会科学学院,上海200093)
高校校史、校训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上海理工大学拥有丰富深厚的校史文化资源和深刻的校训精神资源。在本科生公共必修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中,结合百年高校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穿插讲授校史和校训,既能结合大学生的个人感受和体认,增强高校学生的爱校、荣校意识,形成富有特色的校本文化体系;也能更好地发挥思想政治课的教育功能,深化本科生对中国近现代历史的认识,从而增强“纲要”课程教学的实效性。
沪江大学;校史校训;校本文化;“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实效性
作为全国普通高等院校本科生必修的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简称“纲要”),有助于帮助学生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四个选择”,“自觉地继承和发扬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传统和革命传统,进一步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责任感和使命感”[1]2。大学是以文化传承文化,以文化滋养文化的场所。高校校史校训是地方史和教育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具有“留史、资政、育人”的重要作用。高校校史承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及大学理念及建设等重要内容。上海理工大学是一所具有百余年办学历史的高等学府,其前身之一为1906年美国基督教南北浸礼会在中国上海所创办的沪江大学,它拥有深厚丰富的校史文化资源和深刻的校训精神资源。开发校史文化资源,创建具有上海理工大学独特品质魅力的校本文化体系,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工作。如果这种工作与大学本科公共必修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结合,能更好地发挥思想政治课的教育功能,增强大学生爱校荣校意识,从而很好地实现大学教育理念。
上海理工大学的校训“信义仁爱,思学志远”,能很好地契合“纲要”课程的教学。“信,乃信崇真理,信而有征,讲信修睦,诚信不欺;义,即仁义礼智,遵道秉义,义薄云天,见义敢为;勤,则奋发勤勉,勤学好问,将勤补拙,业精于勤;爱,需大雅博爱,修身自爱,爱人以德,爱国敬业。”[2]上海理工大学校训当中的“信义勤爱”与“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内涵上互通互融,在实践中相互建构,爱即“爱国”,勤即“敬业”,信是“诚信”、义即“友善”。后半句“思学志远”也是继往开来之精髓。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学者,当慎思明辨,以思导学。学如登山,动而益高,学无止境。古人云:“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立志,乃学业起点,事业基础。“思学志远”的校训既为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也启发学生认识学与思的重要性及学与思的关系。“纲要”课程可结合上海理工大学的校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让学生真正理解校训背后的含义,并付诸具体社会实践。
爱国主义既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集中体现,也是上海理工大学校训所承载的精神内涵,是校史、校训和大学精神的集中体现。上海理工大学前身之一的沪江大学,有许多可圈可点的故事,在中国近现代教育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从教会学校的兴起,到学校办学的“中国化”趋势;从男女同校的提倡,到开明活泼学风的形成;从社会学系的开创,到服务社会的定位;从近代著名诗人徐志摩的传奇,到民国著名法学家吴经熊的故事;从不畏日伪威胁的第一位华人校长刘湛恩,到爱国民主人士李公朴……一桩桩“沪江模式”的举措,一串串彪炳史册的名字,无不凸显着上海理工大学校史之于“纲要”教学的意义。
上海理工大学校史校训,与整部中国近现代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融合,承载着中国人不屈不挠、生生不息的奋斗精神,塑造着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伟大传统。校史校训能很好地契合“纲要”课的内容,在具体授课过程中,“纲要”课第一章第一节“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涉及到西方资本主义对中国的文化渗透,以及“外国直接控制和统治的租界”等内容,可以沪江大学的创办为例加以说明;第四章第一节“新文化运动与五四运动”,涉及至对待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态度以及新文化运动期间对白话文和白话诗的提倡等等内容,可以20世纪20年代沪江大学的扩充中文图书运动[3]51-53,或沪江大学校刊《天籁》加以说明;“纲要”第六章为“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关于抗战时期中国人的反抗及抗争的内容,可以刘湛恩校长以及抗战时期的沪江大学为例加以说明;第七章“为新中国而奋斗”,关于战后民主人士反抗国民党统治惨遭杀害的内容等等,可以李公朴等人的事迹以及沪江大学复校的经过加以说明。总体而言,上海理工大学校史校训中有丰富的个案与“纲要”课程内容相契合,在讲授“纲要”课程时,穿插讲授上海理工大学的校史校训,介绍历史上沪江大学及沪江人的革命传统及爱国主义精神,既能丰富纲要课程教学,也能宣讲校史校训等校本课程内容,使本科生在了解国情国史的同时,增强爱校、荣校的意识。
宏大叙事背景之下个性化的案例往往更容易打动我们的心灵。“纲要”讲述中国近现代史的开端,往往由《南京条约》的签订,通商口岸的开放,讲到上海的崛起。上海这座国际化的大都市,它兴起于近代的开埠通商,由一座小渔村,正在发展成国际经济中心、国际金融中心、国际贸易中心、国际航运中心以及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然而正如沪江大学早期化学教授、理科主任梅佩礼(F.C.Mabee)所言:“每一艘开往上海的轮船都必须在这所大学的视线内经过;在这样一个校园里,任何有思想的学生都不能不感到自己生活在一个大的世界里。”[4]3上海理工大学地处黄浦江边,创立之初就具有了宽广的国际视野。
“纲要”第一章第一节“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资本——帝国主义列强还运用武力或欺诈手段,霸占中国通商口岸内的土地,设立完全由外国直接控制和统治的租界。”[1]22租界是一国在其领土内划定一定地带作为外人居留贸易之地[5]。近代以来,“帝国主义列强根据不平等条约,控制中国的通商口岸。为了扩大侵略势力,先后从中国许多通商口岸划出一部分土地作为自己直接管理的租界”[6]。西方在中国开设租界,最早的租界出现在上海。上海理工大学地处当年“公共租界东区”附近。在授课的时候,用课件展示一张“上海租界”的图片,既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学校的位置所在,也可以感受到上海理工大学这片校园在近代上海的境况,增强感性认识。
“纲要”第一章第一节“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涉及西方文化的渗透与侵略等相关内容,他们“披着宗教的外衣,进行侵略活动”。资本——帝国主义的文化渗透活动,有许多是披着宗教外衣,在传教的名义下进行的,正所谓“一部分西方传教士积极参与了对中国的侵略活动”[1]30。比如沪江大学由美国传教士建立,美国的海外宣教的理念逐渐表现为一种国家和民族的对外扩张意识,传教界对中国的专注很大程度上基于传播福音的希望与模糊的地缘政治学和种族理论的整合[7]21。当然,西方传教士在对中国进行西方文化渗透的同时,客观上也为中国带来了西方的教育,创建了许多教会学校,沪江大学即为其中之一。
沪江大学是一所文理商科的综合性教会大学,其历史可追溯至1906年美国基督教南北浸会共同创建的上海浸会大学堂。上海浸会大学堂于1909年开办美国式的四年制本科,1915年改名为“沪江大学”[8]221。沪江大学是基于西方传教士所信奉的博雅教育理念而开办的,以文、理、商科斐声华夏[4]1-2。沪江大学在文科基础上发展理科,沪江大学的理科,初创时只设化学系、物理系;1919年,增设生产学系,1923年学校明确理科培养方向为医学预科、理科教育和化工三项,同时增设地质学系[4]89-90。为适应上海职业青年业余学习高等商业知识的需要,沪江大学于1932年创办了城中区商学院[9]。
1911—1928年魏馥兰(Francis John White)担任校长期间,沪江大学逐渐壮大起来。与1906年成立的浸会神学院院长柏高德(John Thomas Proctor)不同,魏馥兰来华后的主要活动不是传教而主要从事教育工作,这使他更多地从教育的角度而不是从宣教的角度开展工作,其对于教育工作厥功甚著[10]。作为管理者,魏馥兰校长极其强调学校的基督教性质,同时也强调最高的教育水准及华人领导的必要性,在他以及学校师生的努力下,沪江大学还成为一所最早制度上实行男女同校制度的教会大学[7]121。之后,这所基督教传教士所创办的学校,在第一位华人校长刘湛恩主政时期,有一些重要的举措,提出“让沪江大学更中国化,更基督教化”的口号,倡导“积极的、前进的、建设的、牺牲的”沪江精神,革新校务,强调师生团结、民主、进步、学术自由[11]。再比如积极支持男女同学制,倡导开明活泼的学风;号召学生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建设祖国;执行宗教课的选修和不计学分的规定;建立从幼稚园到高中的一整套教学实验体系;扩充设在附近农村和工厂区的社会服务中心[3]4。
沪江大学在经历中西合璧的“双重文化”调适下,逐渐达到中西文化平衡,之后逐渐实现了“中国化”的过程[8]141。上海理工大学当今的校园内,保留至今的馥来堂、思伊堂、思魏堂、思斐堂、思乔堂、思孟堂、思晏堂、思雷堂、怀德堂等建筑群[12],仍然突显出西方文化及建筑风格对上海理工大学校园建筑的影响,也突显出传教士在中西文化交流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纲要”第四章第一节“新文化运动与五四运动”涉及新文化运动中的白话诗与白话文等内容。白话诗指五四运动和新文化运动后打破旧诗格律,不拘字句长短、用白话写的诗。新文化运动期间,沪江大学于1924年9月延聘著名新派学者、商务印书馆编辑朱经农任中文部主任,他对国文教学推陈出新,为适应“模范文”对扩大阅读面的需求,发起“扩充中文图书运动”[3]51。
讲授新文化运动时另一个经典例案是沪江大学的校友徐志摩(1897—1931)。徐志摩于1915年12月以谱名徐章垿插班进入沪江大学预科,1916年9月升入沪江大学一年级,1917年2月离开沪江大学,转入天津北洋大学法科特别班。在沪江就读期间,徐志摩曾在其校刊《天籁》上发表《祀孔纪盛》、《送魏校长归国序》、《记骆何堃全谊事》等11篇文章[13]96-98,徐志摩的文学才华已见端倪。徐志摩作为“新月派”诗人的典型代表,在中国文化史和中国近代历史上都是比较重要而且也是学生比较感兴趣的人物。其在新文化运动其间对白话诗的提倡及文学造诣,可以纳入“纲要”课的讲述内容。
不仅如此,徐志摩在沪江大学的学习成绩,对广大上海学子具有激励和榜样的作用。1918年12月由时任校长魏馥兰出具的成绩单,涉及1915年、1916年两个年度各9门科目,计18门,徐志摩的考试成绩最低为84分,其余多在90分左右及以上,最高达97分[13]96。这位以不凡的才情和对生活的热诚及勤奋创作熔铸成优美诗文的才子,也曾徜徉在这片美丽的校园,成为近代文学史上以及上海理工大学校史上的骄傲,是“纲要”课程绕不过去的话题之一。
“纲要”第六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可结合抗战期间的沪江大学的遭遇、刘湛恩的爱国义举等进行授课。九一八事变之后,沪江大学的学生不但像其他学校一样组织了自己的抗日救国会,而且一度成为上海学生抗日救亡运动的中心。1931年9月22日,来自上海30多所高校的代表在沪江集会,成立了领导上海学生救亡运动的上海高校学生抗日救国会联合会[7]261。1932年8月,刘湛恩与林康候等18人和全国商会联合会、上海市商会、银行公会、银业公会四团体发起成立一个“废止内战大同盟”,倡导废止内战,坚定地献身于国家建设[7]263。
1937年“八一三”淞沪抗战之后,沪江大学被迫撤离杨树浦军工路校园,在逆境中坚持办学。20世纪30年代,沪江大学对面有一日本高尔夫球场(现为上海理工大学南校区和上海海洋大学军工路校区),1938年8月初,日本雇人把球场四角的高台铲平,改造成飞机场,并很快停满日本飞机[3]55。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上海租界沦陷,沪江大学部分师生继续留在上海以“沪江书院”名义坚持办学,1943年春,以凌宪扬为首的部分沪江大学校友在大后方重庆和东吴大学联合办理“东吴沪江联合法商学院”。抗战胜利后,沪江大学于1945年10月1日正式复校,1946年2月又迁回至杨树浦军工路原址[14]。
抗战期间以刘湛恩为首的沪江人的爱国举动和义举为中华民族的反侵略战争注入了鲜活的素材。刘湛恩(1895—1938年),著名爱国人士,1918年赴美留学,1922年8月获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博士学位,旋即回国,在南京东南大学短期执教后,被聘为中华基督教青年会全国协会总干事,提倡教育救国。1928年2月,就任沪江大学第一任中国籍校长。1931年“九一八”事变之后,刘湛恩积极参加上海各界人民抗敌后援会的工作。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被推选为上海各界救亡协会理事、上海各大学抗日联合会负责人、中国基督教难民救济委员会主席、国际红十字会副会长,全力以赴开展慰劳伤兵、救济难民、安抚流亡学生等工作,获得国际红十字会的赞扬。1938年初,刘湛恩严辞拒绝出任南京维新政府教育部部长,4月7日被日伪组织的暴行枪击,壮烈牺牲[3]4。1985年4月3日,刘湛恩“因爱国抗日被日伪特务暗杀壮烈牺牲”,被民政部授予“革命烈士”称号*《刘湛恩革命烈士证明书》原件藏于上海理工大学档案馆。。2015年8月24日,刘湛恩被民政部授予“著名抗日英烈”称号[15]。
第七章“为新中国而奋斗”,关于“国民党当局对民主党派的迫害”的内容,可结合李公朴的事迹进行重点讲述。李公朴(1900—1946),中国民主同盟早期领导人,杰出的社会教育家,伟大的爱国主义者。李公朴曾就读于沪江大学附中,1924年考入沪江大学,在沪江求学期间,李公朴是学校青年会活跃分子,经常代表学校青年会出席沪宁各大学召开的学生会。五卅运动中,积极参加上海学生罢课游行,代表沪江大学学生参加上海学联会,任工人科长。1926年初,李公朴辍学参加北伐。1928年李公朴经沪江大学校长刘湛恩和基督教青年会推荐,通过考试赴美国俄勒冈州莱德大学政治学系留学[16]290,回国后,投身于社会民众教育。1936年5月,李公朴在上海和文化界爱国人士一起发表《上海文化界救国运动宣言》,于11月23日,同救国会领导人沈钧儒等7人受到当时的国民党政府迫害,成为著名的“爱国七君子”之一[16]70。李公朴在抗战前办国难教育,抗战时办抗战教育,抗战后办民主教育,并积极投身于反内战、争民主运动。1943年9月,李公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因反抗国民党统治,李公朴曾在“校场口事件”受重伤。1946年7月11日,李公朴在昆明市遭国民党特务开枪暗杀,次日凌晨因伤重、流血过多牺牲[16]339。
从沪江大学第一位中国籍教授董景安到第一位华人校长、著名爱国教育家刘湛恩,从刘湛恩夫人著名妇女运动家刘王立明到妇女领袖张维桢,从著名诗人徐志摩到著名法学家吴经熊,从爱国民主先驱章乃器到爱国民主人士李公朴,中国近代史上的这些重要人物,无不与上海理工大学相关。以历史上的沪江人为切入点,在“纲要”课程相关主题中进行讲授,既能切合“纲要”课程教学的主题和要求,又能对全校本科生进行校本文化的教育,增强大学生爱校荣校意识,提高大学生对学校的荣誉感、认同感和归属感。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通过“纲要”课程穿插讲授校史校训、抗战时期的沪江人,形成富有特色的校本文化课程。让学生领略沪江人的爱国精神和“信义勤爱、思学志远”的丰富内涵,形成富有特色的校园文化氛围。在本科生公共必修课“纲要”课中,结合百年高校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穿插讲授校史和校训,以高校历史上的爱国主义的经典案例进行集中的讲授。既能结合大学生的个人感受和体认,并增强高校学生的爱校、荣校意识,同时建设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还能深化本科生对中国近现代历史的认识,补充相关的背景知识,增强“纲要”课程教学的实效性。高校校史校训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它承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大学理念及建设等重要内容,“纲要”课教学结合校史校训,能更好地发挥思想政治课的教育功能,也能够增强高校大学生爱校荣校意识,从而增强“纲要”课程教学的实效性。
[1]《中国近代史纲要》编导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2]卢萧.上海理工大学校训[EB/OL].(2011-08-30)[2015-11-01]http:∥xcsx.usst.edu.cn/s/20/t/309/5c/21/info23585.htm.
[3]王细荣.大世界里的丰碑——湛恩纪念图书馆的前世今生[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4.
[4]上海理工大学校史研究室.栋梁气贯大世界:上海理工大学工程教育百年[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
[5]王卓然,刘达人.外交大辞典[M].北京:中华书局,1937:705.
[6]陈旭麓,方诗铭,魏建猷.中国近代史词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2:574.
[7]王立诚.美国文化渗透与近代中国教育:沪江大学的历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8]王立诚.近代中外关系史治要[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
[9]常国良.近代上海商业教育研究[M].哈尔滨: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08:98.
[10]谢竹艳.中国近代基督教大学外籍校长办学活动研究(1892—1947)[D].苏州:苏州大学,2013:155.
[11]章华明.刘湛恩纪念集[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269.
[12]许晓鸣.隽永:沪江大学历史建筑[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6:6-7.
[13]上海理工大学档案馆.1916:徐志摩在沪江大学[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4.
[14]王立诚.沪江大学简史[M].上海:上海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89-103.
[15]上海理工大学图书馆.刘湛恩被民政部授予“著名抗日英烈”称号[J].上海理工大学图书馆通讯,2015(3):20.
[16]周天度,孙彩霞.李公朴传[M].北京:群言出版社,2002.
(编辑: 巩红晓)
Combiningthe History and School Motto in the Course of “Outline of Chinese Modern Mistory ”—Focusing on the Course at University of Shanghai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ong Qinghong
(School of Social Sciences,University of Shanghai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Shanghai 200093,China)
University history and university motto are important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campus culture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University of Shanghai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as a rich historic and cultural resources as well as profound school motto spirit resources.In the course of “the outline of Chinese modern and contemporary history”,the teacher combines the excellent patriotism tradition of the 110-year-old University,interspersed with the university motto and history which,aiming to intensify college students’ personal feelings and recognition,enhance the college students campus consciousness,and form a distinctive school-based cultural system.The course reform betters the educational func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deepens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modern Chinese history,and strengthen the course effectiveness.
University of Shanghai;university motto and university history;school-based culture;“the outline of modern history Chinese”;effectiveness
2015-10-13
上海理工大学“精品本科”教学改革项目(校史资源融入《中国近代史纲要》教学的实施路径研究——以上海理工大学为例)
宋青红(1982-),女,讲师。研究方向: 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中国近代性别史、人物研究。
E-mail:youyousong@163.com
G 642
A
1009-895X(2016)03-0296-05
10.13256/j.cnki.jusst.sse.2016.03.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