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 松,董 艳(.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中医医院检验科,黑龙江 牡丹江 57000;. 牡丹江医学院基础医学院病原与免疫实验室,黑龙江 牡丹江 570)
妊高症患者血清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的临床检测结果分析
马 松1,董 艳2
(1.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中医医院检验科,黑龙江牡丹江157000;2. 牡丹江医学院基础医学院病原与免疫实验室,黑龙江牡丹江157011)
【摘要】目的 探析妊高症患者血清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的临床检测结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5年12月在我科室行产检的妊高症患者40例为观察组,选取同期行产检的40名正常孕妇为对照组,采用化学发光法对孕妇血清绒毛膜促性腺激素进行检测,对两组孕妇的血清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进行观察对比。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血清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重度妊高症患者的血清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明显高于轻度妊高症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妊娠中,血清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可对妊高症的发生进行预测,并且随着症状的加重,其水平也越来越高,具有很高的临床检测价值。
【关键词】妊高症;血清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临床检测
妊高症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妊娠期病症,如果未及时给予干预,就会导致出现很多并发症,甚至造成母子死亡,这是孕产妇及围产儿死亡的主要因素之一[1]。给予及早的预测诊断、及时的临床干预是减少不良妊娠结局的主要举措。相关调查研究[2]显示,妊高症患者孕中期可能存在血清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提升的现象。为此,在妊娠阶段,一定要重视血清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的检测,从而尽早诊断妊高症,并且给予及时、有效的治疗。本文主要对在我科室行产检的妊高症患者与正常孕妇的血清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的水平进行比较,现总结如下。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2015年12月在我科室行产检的妊高症患者40例为观察组,选取同期行产检的40名正常孕妇为对照组,所有孕妇经检验均为单胎。观察组年龄22~31岁,平均年龄(26.1±3.0)岁;孕次1~3次,平均孕次(1.6±0.5)次;病情程度:轻度25例,中度10例,重度5例。对照组年龄22~31岁,平均年龄(25.9±2.8)岁;孕次1~3次,平均孕次(1.7±0.4)次。两组孕妇的年龄、孕次等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孕妇均未伴有心脏病、糖尿病、高血压病及肝肾疾病,饮食普通,未服用任何药物。
1.2方法
取孕妇清晨空腹静脉血2 mL,予以血清分离,采用化学发光仪及相关试剂对孕妇血清绒毛膜促性腺激素进行检测,并对数据进行相关记录。
1.3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两组孕妇的血清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对比
观察组孕妇的血清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为(50.7±0.4)IU/mL,对照组孕妇的血清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为(38.1±0.4)IU/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妊高症不同程度时的血清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对比
轻度妊高症患者的血清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为(40.1±0.4)IU/mL,中度妊高症患者的血清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为(50.2±0.3)IU/mL,重度妊高症患者的血清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为(57.3±0.5)IU/mL。比较分析可知,中度、重度妊高症患者的血清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明显高于轻度妊高症患者,(P<0.05)。
妊高症是妊娠阶段的一种高危并发症,其发病机理尚不明确。近些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饮食结构的逐渐变化,导致妊高症发生率越来越高,怎样尽早诊断、有效预防与治疗成为了广大医务人员关注的重要话题。
通过对妊高症病因的研究可以看出,胎盘合体滋养层细胞属于不分化细胞,主要通过合胞转化完成细胞滋养细胞,在妊娠早期,细胞滋养细胞表现最为突出,到妊娠晚期,合体滋养细胞表现更加明显。血清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主要是由胎盘分泌,是一种特殊的糖蛋白激素,细胞滋养细胞分泌α亚基,合体滋养细胞分泌β亚基。在妊娠1.0~2.5周时,血清中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明显升高,到第8周达到高峰,之后逐渐下降,到第4个月时,降到中等水平,并且一直保持至妊娠末期。在子宫动脉胎盘贯通时期,因为早孕期子宫胎盘血管床发育不完善,导致出现胎盘缺血症状,从而致使合体滋养细胞存在缺血现象,进一步增加了β亚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的分泌,所以,在此时期,血清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存在明显升高的现象。有关调查研究[3]显示,妊高症患者羊水中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孕妇,特别是妊高症合并胎儿宫内发育迟缓时,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升高现象更加突出。此外,有关研究[4]表明,在重度妊高症患者中,约有70%者都伴有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升高现象。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血清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重度妊高症患者的血清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明显高于轻度妊高症患者,(P<0.05)。与上述调查研究非常相似,充分说明了血清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的临床检测价值,可以作为妊娠期孕妇诊断妊高症的重要指标。
综上所述,在妊娠中,血清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可对妊高症的发生进行预测,并且随着症状的加重,其水平也越来越高,具有很高的临床检测价值。
参考文献
[1] 潘秀林,朱玩秀.妊高症患者血清 CysC,HCY及 mALB 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J].现代检验医学杂志,2015,30(3):145-146,150.
[2] 邝清梅,张文慧,陈文英,等.血清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与孕早期血脂对预测妊娠高血压疾病的价值[J].临床医学工程,2015,22(10):1349-1350,1353.
[3] 廖晓芳.妊高症妇女凝血功能及D-二聚体检测的临床意义[J].中外医学研究,2013,11(20):71-72.
[4] 刘炳刚,李 虹,刘大庆,等.血清瘦素、胱抑素C和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检测中的意义[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5,14(1):12-14.
本文编辑:苏日力嘎
【中图分类号】R714.24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8803.2016.05.112.02
通讯作者:董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