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互动与利己性功利判断

2016-04-03 07:51胡伊璇子张羽璇温才华
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2期
关键词:利己主义

胡伊璇子, 张羽璇, 温才华

(广西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 广西 桂林 541000)



社会互动与利己性功利判断

胡伊璇子, 张羽璇, 温才华

(广西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 广西 桂林541000)

摘要:对功利性判断的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并从他人在场、刻板印象、与情境中人物关系三个角度探究社会互动对利己性功利判断的影响,分析了其影响机制。

关键词:功利性选择; 社会互动; 利己主义

在道德判断中,最经典的道德两难情境就是询问人们是否同意牺牲一个人的生命来挽救其他五个人的生命。当人们认同这种判断时就被认为作出了功利性选择,否则便被认为作出了非功利性或是道义性选择[1]。功利主义不仅使人冷酷无情,而且使人们的道德体验变得冷血。用“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来形容功利主义者最形象不过。

传统的道德观点认为要禁止伤害他人的行为,而功利性结果与之相冲突。因此,功利主义从被提出至今一直伴随着各种各样的质疑。Greene等人认为,功利性判断是对可能获得最大好处的行为进行慎重地成本效益分析的过程,而非功利性判断是亲身感受到伤害,从而驱动了本能的情感性厌恶的过程[2]。道德判断中的双重加工理论表明,在高冲突两难情境中的直接伤害激活了社会和道德的情感,它们与功利性推理竞争着影响判断[3],即道德判断的过程就是认知和情感的相互竞争的过程。若情感处于主导地位时,人们就会作出非功利性判断;而当认知处于主导地位时,人们便会作出功利性判断。Wiech等人则认为,能作出功利性判断的一些人是因为他们更深谋远虑或者理性,另一些人是因为情感比较冷漠。他们都是因为有着更高的“认知需求”而克服了厌恶的情绪反应[4]。

一、 功利性判断的已有相关研究

1. 功利性判断的脑机制与神经基础

Greene等人通过实验表明,有着更高的工作记忆容量和更谨慎思维的人更可能支持功利主义的观点[1]。在对大脑腹内侧前额叶皮层观察时发现,在这一区域有损伤的病人与被观察的精神病者类似,都有情感障碍,且他们更可能在牺牲性两难情境中支持功利性方法[5]。还有研究指出,在健康人群中更高比例的功利性判断可以被末梢血管收缩的表现所预测[6]。此外,Moretto等人的研究也表明,减少的皮肤电传导也与功利性判断有关[7]。这对功利性判断的研究是新的启示。

2. 反社会倾向与功利性判断的关系

一些研究也考察了反社会倾向与功利性判断的关系。Bartels和Pizarro的研究发现,在道德两难情境中支持功利性选择的被试在精神病、马基雅维利主义和生活无意义测量中都有着更高的得分[8]。在这个基础上,也有研究者发现这些被试在共情关注测量中的得分也显著偏低[9]。这似乎让人难以置信,有着反社会特质或低水平共情关注的人会在道德上致力于促进更大的善行或者对整个人类有着特别的关注。Kahane等人发现,反社会倾向在驱动牺牲性两难情境中的功利性判断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在这个情境中作出功利性判断的人似乎通常都比较轻视普遍的道德规范,不论这个判断能否促进更大的善行[10]。

3. 情绪对功利性判断的影响

道德判断是独一无二的,就像人们的态度,它们是人们特质的核心且伴随着强烈的情感[8]。伤害别人会在自己心理上产生厌恶且引发强烈的道德情绪。Choe和Min采用心理量表探索情绪状态与功利性判断的关系及情绪预期功利性判断的程度。结果发现,在判断中内疚、悲伤、厌恶、同情等情绪被唤起,且愤怒、厌恶、同情特质与功利性判断显著相关[11]。Lee和Gino通过指导被试管理自己的情绪来考察他们如何作出努力去控制厌恶反应的影响。结果发现,当要求被试压抑自己的情绪而非管理自己的情绪时,他们更有可能作出功利性的决策[12]。这个研究可能对解开功利性判断的复杂的机制有很大的贡献。

4. 移情关注和社会情感对功利性判断的影响

近年的研究表明,移情关怀和社会情感的缺失可能导致对伤害他人的厌恶感的减少而作出功利性判断。腹内侧前额叶皮层与缺乏移情关注和社会情感与社会行为的失调有关,此处受伤的病人表现出在道德两难情境中更高比例地作出功利性判断[13]。而在Gleichgerrcht和Young对支持功利性选择的被试采用独立的移情关注测量时也发现他们有着显著更低的移情关注[9]。而在神经基础方面,Wiech和Kahane的研究调查了关于对伤害他人的厌恶差异的神经基础,他们在道德两难情境中采用功能性神经造影,发现精神质与亚属扣带皮层的活动有着负相关,这个脑区涉及移情关注和社会情感,例如在违反直觉的功利性判断期间产生的内疚情绪[4]。这为移情关注和感受社会联系对功利性判断的影响提供了直接的证据。

二、 社会互动对利己性功利判断的影响及其机制分析

1. 社会互动的含义

社会互动是发生于个人之间、群体之间、个人与群体之间的相互的社会行动的过程。在人们的常规思维里,当一个人被社会或是重要他人在情感上忽略时,更易作出伤害他人和自己的行为。在湖南卫视2015年8月31日播出的《变形计》中,男主角杨奥就是这样的例子。父母为了挣钱常年不在家照顾他,他因而感受到情感上的疏离与忽视,不仅在平日里挥霍父母辛苦挣来的钱,与父母见面时也经常争吵,甚至对父母大打出手。但是在Lucas和Livingston的文章中表明,当人们感受到与社会的情感联系时,也会更倾向于作出功利性判断[14]。

2. 社会互动对功利性判断的影响

人在根本上都是渴望社会联系的[15],社会互动无处不在,它涵盖了各类情感。有着积极的社会互动会给人带来认知上、情感上和身体上的益处[16]。但是给自己带来好处的同时可能会产生对他人评价的消极后果。特别是与社会互动、亲近他人满足了人们对于社会联系需要的同时,创造了他们与更多陌生人的疏远,因为当人们在这一方面得到满足之后,可能不会继续寻求与其他人的联系。也就是说,感到与他人的社会联结可能使得人们将更多陌生人低人性化,包括大屠杀那样的极端例子和更平常的情况[17]。

(1) 社会互动中他人在场对功利性判断的影响。有研究者发现感受到社会联系可以促进人们对厌恶情感的管理[18]。Coan等人认为,社会互动可以增强体魄和促进幸福感。他们通过功能性磁共振成像研究发现,握着配偶手的女士,相对于握着陌生人的手或者不握手的女士,对于预期接受一个痛苦的电击报告出更少的神经威胁反应[19]。也有研究让在临床上焦虑的年轻人接触与威胁相关的词语发现,在完成任务时有护理者在场的被试相对于没有护理者在场的被试,表现出更少的恐惧情绪反应[20]。与这个逻辑一致, Waytz和Epley的实验发现,相比于陌生人的存在,亲密者的存在会增加人们支持对扣留的恐怖分子使用伤害性拷问的策略[21]。也就是,当他人在场使人们感受到与社会联系时,恰好使得他们作出功利性选择的负性情绪减少,因此造成他们作出更多的功利性选择。

(2) 社会互动中刻板印象对功利性判断的影响。刻板印象指的是在人的头脑中存在的对某人或某一类人的比较固定的印象。Cikara等人的研究考查了刻板印象对功利性选择的影响。他们发现,被试认为为了挽救看起来热情且有能力的组内成员(例如美国人)而牺牲另一个人是可接受的;同时,他们更愿意选择最多地牺牲看起来既不热情也没能力的群体外成员(例如无家可归的人)且最少地接受挽救他们[9]。该研究证明了群体内歧视和刻板印象在涉及功利性选择时也很重要。且这些结论得到了神经基础方面的证明:前额叶皮质内侧与左背外侧及眶额皮层的左外侧,在被试评定相对容易接受的两难情境中被激活。

(3) 社会互动中与情境中人物的关系对功利性判断的影响。Kurzban等人发现,在需要牺牲一个兄弟、朋友或者陌生人来挽救同样类型的更多人的人行桥两难情境中,那些支持功利性选择的人(陌生人28%,兄弟47%,朋友41%)会作出更多的功利性选择[22]。相似地,有研究发现当被试在挽救组内成员时最愿意作出功利性权衡[23]。不过这些研究操纵的是被试与道德两难情境中人物的社会关系,使得将社会联系的影响从其他相关元素中分辨出来很难。为了弥补这个不足,实验者以操纵情境外的社会互动作为实验条件。结果发现,在人行桥两难情境中,有社会互动的被试选择功利性选择的概率是没有社会互动被试的3.01倍,而在按钮情境中是2.16倍[14]。

3. 社会互动与利己主义的关系

利己主义是对自己的一种偏激和过分的爱,它使人们关心自己和爱自己甚于一切,而社会互动会使人们减少这种倾向。有研究者作了一项实验,以考察利己主义与团体成员之间交流是否有关。实验将被试分为无交流组、客观交流组和同情交流组。结果发现,相对于其他两组,同情交流组的成员分配给自己的资源显著地减少[24]。这表明,团体之间的情感互动,会减少人们的利己主义倾向。

4. 利己主义与功利性判断的关系

有研究发现,当西班牙人的个体认同和团体认同相融合时,大大提高了他们牺牲自己来挽救他人的意愿,甚至挽救的对象从西班牙人延伸到非欧洲成员[24]。Kahane等人认为,有时功利性判断并不是真正关注于更大的善行,其中具有利己主义特质的人也会在道德判断中显露出遵从功利性的观点。其中功利性观点与利己主义的异同点是:两者都使用成本效益分析来指导行为,功利主义者关注的是为更多人提供更大的好处,而利己主义者只关注他们自己的好处。研究采用标准的道德两难情境及自我受益的道德两难情境来测量被试在功利性选择中是否会显示出利己主义的倾向。结果表明,功利性判断与对理性利己主义的认同显著正相关[10]。

三、 总结

功利性选择从它产生之初就伴随着各种各样的争议。从它本身是否符合道德标准,再到它代表的含义是否犹如它所定义的或人们所理解的那样,愿意牺牲少数生命来换取多数生命的答案真的只是出于考虑为更多人提供更大的好处,还是在功利性选择的背后还有着其他的含义,再如什么样的人格特质更易作出功利性判断,这些问题仍然没有得到完美的解答。本文总结了近年来研究者对功利性判断成因的分析,也囊括了最近学者们对于功利性判断含义的新思考,这对于人们重新认识功利性判断有着很大的帮助。

在这个新思考的引导下,笔者对于有社会互动的人作出的功利性选择也有了更深的理解。当今一代年轻人大多数为独生子女,他们从小备受呵护,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很少有机会学习到分享与谦让,常常具有利己主义的倾向。再加上网络的兴起,人们上网的时间越来越多,许多沟通交流的功能也被网络取代,这使得人们与社会的情感互动也显著减少了。

Lucas和Livingston认为,当人们与他人有社会互动时,便在一定程度上感受到社会联系。在他们的实验中,感受社会联系作为社会互动的中介变量,充分地将对因变量的操纵化从潜在的结构中分离出来[14]。但是他们仅考虑了感受到社会联系对功利性判断的影响,并未将感受到社会联系与利己主义之间的关系列入考虑。因为Kahane等人发现,作出功利性选择的被试有着更多地利己主义特质[10],但与社会有更多情感交流的人的利己主义倾向会显著减少,这两者是相冲突的。研究者可以将目光聚集到这一矛盾点上,在对感受到社会联系的人进行两难情境评定时,加入利己性两难情境,进一步探究与社会有着情感联系的人减少的利己主义倾向是否会影响他们作出功利性选择,这对于功利性判断的研究将是一个很大的进步。

参考文献:

[ 1 ] GREENE J D, SOMMERVILLE R B, NYSTROM L E, et al. An fMRI investigation of emotional engagement in moral judgment[J]. Science, 2001,293(5537):2105-2108.

[ 2 ] GREENE J D, CUSHMAN F A, Stewart L E, et al. Pushing moral buttons: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personal force and intention in moral judgment[J]. Cognition, 2009,111(3):364-371.

[ 3 ] GREENE J D, NYSTROM L E, ENGELL A D, et al. The neural bases of cognitive conflict and control in moral judgment[J]. Neuron, 2004,44(2):389-400.

[ 4 ] WIECH K, KAHANE G, SHACKEL N, et al. Cold or calculating? Reduced activity in the subgenual cingulated cortex reflects decreased emotional aversion to harming in counterintuitive utilitarian judgment[J]. Cognition, 2013,126(3):364-372.

[ 5 ] KOENIGS M, KRUEPKE M, ZEIER J, et al. Utilitarian moral judgment in psychopathy[J]. Social Cognitive & Affective Neuroscience, 2012,7(6):708-714.

[ 6 ] CUSHMAN F, GRAY K, GAFFEY A, et al. Simulating murder: the aversion to harmful action[J]. Emotion, 2012,12(1):2-7.

[ 7 ] MORETTO G, LDAVAS E, MATTIOLI F, et al. A psychophysiological investigation of moral judgment after ventromedial prefrontal damage[J]. Journal of Cognitive Neuroscience, 2009, 22(8):1888-1899.

[ 8 ] BARTELS D, PIZARRO D A. The mismeasure of morals: Antisocial personality traits predict utilitarian responses to moral dilemmas[J]. Cognition, 2011,121(1):154-161.

[ 9 ] GLEICHGERRCHT E, YOUNG L. Low levels of empathic concern predict utilitarian moral judgment[J]. Plos One, 2013,8(4):1-9.

[10] KAHANE G, EVERETT J A C, EARP B D, et al. “Utilitarian” judgments in sacrificial moral dilemmas do not reflect impartial concern for the greater good[J]. Cognition, 2015,134(11):193-209.

[11] CHOE S Y, MIN K H. Who makes utilitarian judgments? The influences of emotions on utilitarian judgments[J]. Judgment and Decision Making, 2011,6(7):580-592.

[12] LEE J J, GINO F. Poker-faced morality: concealing emotions leads to utilitarian decision making[J].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Decision Processes, 2015,126:49-64.

[13] CIARAMELLI E, MUCCIOLI M, LDAVAS E, et al. Selective deficit in personal moral judgment following damage to ventromedial prefrontal cortex[J]. Social Cognitive and Affective Neuroscience, 2007,2(2):84-92.

[14] LUCAS B J, LIVINGSTON R W. Feeling socially connected increases utilitarian choices in moral dilemmas[J].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2014,53(5):1-4.

[15] BAUMEISTER R F, LEARY M R. The need to belong: desire for interpersonal attachments as a fundamental human motivation[J].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995,117(3):497-529.

[16] HEINRICH L A, GULLONE E. The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loneliness: a literature review[J]. Clinical Psychology Review, 2006,26(6):695-718.

[17] WAYTZ A, EPLEY N. Social connection enables dehumanization[J].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2012,48(1):70-76.

[18] BECKES L, COAN J A. Social baseline theory: the role of social proximity in emotion and economy of action[J]. Social and Personality Psychology Compass, 2011,5(12):976-988.

[19] COAN J A, SCHAEFER H S, DAVIDSON R J. Lending a hand: social regulation of the neural response to threat[J]. Psychological Science, 2006,17:1032-1039.

[20] CONNER O L, SIEGLE G J, McFARLAND A M, et al. Mom-it helps when you’re right here! Attenuation of neural stress markers in anxious youths whose caregivers are present during fMRI[J]. Plos One, 2012,55(8):2193-2204.

[21] OCEJA L, JIMÉNEZ I. Beyond egoism and group identity: empathy toward the other and awareness of others in a social dilemma[J]. The Spanish Journal of Psychology, 2007,10(2):369-379.

[22] KURZBAN R, DeSCIOLI P, FEIN D. Hamilton vs. Kant: pitting adaptations for altruism against adaptations for moral judgment[J]. Evolution and Human Behavior, 2012,33(4):323-333.

[23] CIKARA M, FARNSWORTH R A, HARRIS L T, et al. On the wrong side of the trolley track: neural correlates of relative social valuation[J]. Social Cognitive and Affective Neuroscience, 2010,5(4):404-413.

[24] SWANN W B, GOMEZ A, DOVIDIO J F, et al. Dying and killing for one’s group: identity fusion moderates responses to intergroup versions of the trolley problem[J]. Psychological Science, 2010,21(8):1176-1183.

【责任编辑刘晓鸥】

Social Interaction and Self-Beneficial Utilitarian Judgment

HuYixuanzi,ZhangYuxuan,WenCaihua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Science, 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 Guilin 541000, China)

Abstract:The correlation researches on utilitarian judgment are summarized. The influence of social interaction on self beneficial utilitarian judgment is studied from the aspects of presence of others, stereotype, and character relations, the influencing mechanism is analyzed.

Key words:utilitarian judgment; social interaction; egoism

中图分类号:G 4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5464(2016)02-0213-04

作者简介:胡伊璇子(1993-),女,江西宜春人,广西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

基金项目:2015年广西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YCSW2015074)。

收稿日期:2015-12-11

猜你喜欢
利己主义
世界上不是只有利己主义一条路可以走
精致利己主义的欺骗性及其批判
论精致利己主义对青年使命担当意识培养的危害及化解策略
Literature Review Concerning the Research of Chinese Higher Education: Take Refined Egoism Symptom for Example
芥川龙之介的分身文学考察
别让孩子长大后成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从与王朝物语的比较看《罗生门》中利己主义的正当化表现
罗尔斯原初状态中立约人特性
论“斯密问题”中的自利动机和利他动机
论非常时期下人性的扭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