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屏
以历史课为例浅析教学评价理念之变
李玉屏
课堂教学评价新标准坚持了新的教学评价理念:重评学、重自评、重学生学的“三侧重”理念;由单向信息交流向综合信息交流转变的开放性理念;教师由居高临下的管理者向平等融洽的合作者转变的可行性理念。
历史课 教学评价新理念 浅析
历史课堂教学评价,应坚持评教与评学相结合,侧重评学;他评与自评相结合,侧重自评;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
“评教”,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这样才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评学”,建立评价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效果的评价体系,以具体评价一堂课的教学效果。课堂教学评价要以评学为重点,以此来促进教师转变观念,改进教学。他评就是外部评价,只能起到评判和督促作用,而要真正促使教师专业发展,只有通过自评的内部评价来实现。
传统教学中教师的讲是教师牵着学生走,学生围绕教师转。这是以教定学,让学生适应教师的教。长此以往,学生习惯被动学习,学习的主动性也渐渐丧失。比如在中职历史课教学中,教师过多的讲解、分析和说明比比皆是。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在于教师仍然把自己作为教学的中心,担心学生读不懂课本,于是就包办代替。互动教学中教师把课堂的时间、空间让给学生,并创造学生自主学习的条件,让学生参与学习从中体验学习成功乐趣。
历史课堂教学评价,要看课堂信息交流状态。历史课教学改革,要促使课堂信息的交流应由单向信息交流向综合信息交流转变。
因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不同,出现以下四种主要信息交流方式:以讲授法为主的单项信息交流方式,教师施,学生受;以谈话法为主的双向交流方式,教师问,学生答;以讨论法为主的三项交流方式,师生之间互相问答;
以探究研讨为主的综合交流方式,师生共同讨论、研究、做实验。后两种教学方法所形成的信息交流方式最好,尤其是第四种多向交流方式为最佳。这种方法把学生个体的自我反馈、学生群体间的信息交流,与师生间的信息反馈、交流及时普遍地联系起来,形成了多层次、多通道、多方位的立体信息交流网络。
这种教学方式能使学生通过合作学习互相启发、互相帮助,对不同智力水平、认知结构、思维方式、认知风格的学生实现“互补”,达到共同提高。这种方式还加强了学生之间的横向交流和师生之间的纵向交流,并把两者有机地贯穿起来,组成网络,使信息交流呈纵横交错的立体结构。这是一种最优化的信息传送方式,它确保了学生的思维在学习过程中始终处于积极、活跃、主动的状态。
历史课教学评价,要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具体行为特点。教师应由居高临下的管理者向平等融洽的合作者转变。
传统教学中,教师对学生处于“我教你学”、“我讲你听”的地位,学生完全任教师摆布,受教师灌输。教师处于居高临下的地位,师生这间的关系显然是不平等的。
现代教学论研究表明,教学过程是认知过程和情感过程的统一,是智力活动和非智力活动的统一。两者密不可分,缺一项都不成其为真正合理的学习过程。然而,传统的教学理论只看重认知过程,却忽略了情感过程,丢弃了非智力因素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巨大作用。这也是造成当前学生厌学和课堂教学效率低的一个重要原因。
教学过程中最活跃的是师生之间的关系,教师与学生都是有情感、有思维的教学统一体。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同时,学生又要尊重教师的劳动。师生在教学中情感交融、气氛和谐,才能达到师生情感上的共鸣,才能建立新型的、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对课堂教学评价而言,我们曾经有一个很长的时期,注重对于教学活动中教的方面的评价,而忽视了学习的主人——学生的评价;现在,由于人本主义理论,后现代教育评价理论以及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出现,人们又将关注的目光转向了学生,教师的作用正被减弱,所以我们需要将课堂教学作为一个整体的系统来看待,不要做极端化的思维,在进行课堂教学评价时,既要注重对学生的评价,又要注重对教师的评价,使学生和教师都感受到人本主义的精神。
随着历史的发展,科学的进步,人类对其未知的领域将有进一步的发现,对课堂教学也将会有新的认识,可以说,没有最好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只有更好的教学评价认识。
(作者单位:甘肃平凉师范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