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鹏
杜威“教育无目的论”在语文新课标中的体现
胡鹏
自上个世纪初以来,杜威的教育思想便已在我国流传开来,极大地影响了我国基础教育,尤其是杜威的“教育无目的论”至今仍启迪着当今我国的教育改革。杜威的这种教育思想在《语文新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有着明显的体现。虽然杜威的教育思想与我国的新课程改革所依赖的教育哲学基础不同,但二者在教育理念上存在许多共通之处。因此,从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出发对杜威“教育无目的论”进行再思考,必然有助于推进和指引我国当下的教育实践。
杜威 教育无目的论 新课程标准
杜威的“教育无目的论”是建立在对历史上已有的几种典型的教育目的观的批判基础上,他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中》明确指出“我们要提醒自己,教育本身并无目的。只是人,如家长和教师等才有目的,像教育这样的抽象概念并无目的可言”。但是,杜威所强调的“教育无目的”并不是说教育没有目的,而是指其目的有其自身的特殊性。而“教育无目的”的本质内涵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教育目的的内生性。杜威认为,“教育即成长”,“哪里有生命存在,哪里就已经存在着充满渴望和激情的活动。成长并不是从外部加诸儿童身上的东西,而是他们自己所做的一切”,从杜威的表述中我们可以看出,这显然是一种生命的内生性的活动,这种内生性是由人的内在潜力和激情自然激发出来的,并非是从外部环境中强加给他们的。教育的目的就是使儿童从其未成熟的状态中去挖掘出其成长的可能性与内在的潜能,从而达到不断成长的目的,“学习的目的和回报,就是获得持续不断成长的能力。”从这个层面上来看,如果家长或教师以成人的标准设置“自己的”目的来作为儿童成长的目标,而不去关心儿童内在成长的需要,这是何其的荒谬可笑。外在的教育目的割裂了具体活动和学生同在需要之间的联系,当然无法激发学生在活动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教育目的的过程性。对于教育目的过程性这一特点,杜威有着他明确的观点:“教育过程本身就是目的,教育过程之外不存在目的;教育过程是一个持续重组、持续建构和持续转变的过程。”教育是经验的不断改造,教育的目的在于学生在一个动态的过程中吸收经验,而不是指向一个纯粹的虚无的结果。而经验的获得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因此,教育的目的也必然不会一成不变,而是随着活动进程的推进而推进,最终学生也在这个不断更新的动态的过程中实现自我的建构、更新。学生之所以常常会觉得课堂上所学的东西没有生机活力,正是因为客观的知识不能在一个动态的活动中与学生的经验相切合。而老师事预设的外在的目的极有可能会忽视学生的内在潜能,在教学实践中也极有可能会忽视掉教学过程中的动态生成的过程。这样的课堂当然不会生动。
1.在以生为本的尊重中实现学生的内在生长。语文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充分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这充分的体现出了杜威教育目的的内生性。学生要想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实现自身的不断成长,那么教育必须去关注和满足学生内在生长的需要。
2.在教学的动态过程中实现学生的内在生成。教育过程是一个持续重组、持续建构和持续转变的过程,正是基于这一点,杜威强调在教育实践中要让学生“从做中学”、即从生活中学、从经验中学。杜威认为真正的知识绝对不是学生被动的从教师那里听来的,也不是教师强行灌输给学生的,而是要引导学生在教学的动态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实现学生对经验知识的内在生成。新的课程理念强调:“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应该让学生多读多写,日积月累,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把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学生这种在生活与学习实践中学会运用语言的能力正是杜威的“在做中学”、“教育过程本身就是目的”教育理念的一种体现,都注重在言语实践的动态的活动过程中实现学生内在生成,而在这个连续经验获得的动态过程中,学生也自然而然的实现自我的建构与自我成长。
我们在借鉴西方教育思想的过程中必须真正理解其精神实质,并能充分地与我国的教育现实和教学实践相切合。而杜威的“教育无目的论”思想,其实质为教育目的的内生性和过程性,其核心理念是要关注教育活动自身的目的,追求教育活动本身的内在价值。强调教育目的要适应学生主体经验的变化和发展,强调教育活动本身对学生的启发和教育意义。而这些思想与我国语文新课程理念不谋而合。同时有选择的吸收杜威的“教育无目的”的思想精华,深入理解教育无目的实质和对学生发展的重要意义,将大有助益于我国当下的教育实践和教育改革。
(作者介绍:胡鹏,宁波大学教师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学科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