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江平
何妨做一个忠实的记录者
——评《中国企业信用建设报告(2014-2015)》
文/江平
2014年,中国行为法学会公司治理研究会组织国务院法制办、中共中央党校政法部的相关专家,编写了《中国企业信用建设报告(2014-2015)》。在报告编写过程中,为充分展示当前我国企业信用体系建设的基本情况,发现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寻求未来的发展方向, 课题组通过查询资料、浏览网站、现场调研等方式,对我国主要的企业信用信息平台,包括工商行政管理总局、中国人民银行、商务部、海关总署、交通运输部、证监会、最高人民法院等部门以及地方政府搭建的相关信用信息公示平台建设进行了评估和分析。同时,课题组也对35个城市的339家企业进行了问卷调查,对企业关于信用建设的态度和立场进行了分析判断。课题组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概括了企业信用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展望了企业信用建设的基本发展方向。
《中国企业信用建设报告(2014-2015)》是我国第一部专门针对企业信用建设情况进行评估、分析和展望的报告,对于我国的企业信用建设有着重大的意义。信用建设是一个从理念、制度到社会自觉的过程,在当前诚信建设的推动下,借助于伦理倡导、道德教化、法律强制、制度约束等各种方式,诚实守信既能“内化于心”,成为社会的自觉追求,又能“外化于行”,成为社会的自觉行动。
信用建设,始终是华夏古国迈向现代国家的一个常谈常新的热点话题。2015年12月,由中国法制出版社出版的《中国企业信用建设报告(2014-2015)》,好似在熊熊的火焰中又添加了一把薪柴,再一次让这个话题热腾升温,愈加红火。
这部报告由中国行为法学会公司治理研究会组织编写,是中国第一部专门针对企业信用建设情况进行评估、分析和展望的报告,同时也是我所见到的较为全面、客观、忠实地反映我国企业信用建设情况的专门报告。报告的撰写者主要来自于国务院法制办、中共中央党校政法部等单位。报告的撰写者用心良苦,他们测评了31个省(市、区)和50多个城市的企业信用信息平台,查询了4400多家企业的信用信息,对330多家不同性质、不同行业的企业进行了问卷调查,实地调研多个中央部门。支撑这一连串枯燥乏味的数字的后面,是撰写者所付出的辛勤和努力,这正是让这部报告无比鲜活的力量来源。
这部报告对我国企业信用建设的历程进行了忠实的记录,可以说,它是对热点问题进行冷静和严肃思考的结果。报告的撰写者力图要给我们推出中国企业信用建设的全景图像,他们从宏观和微观、历史和现实、政府和企业、中央和地方等多个维度,为我们追溯企业信用建设的历史,解剖现实、展望未来,使中国企业信用建设的场景个个形象生动、栩栩如生。事实胜于雄辩,报告摈弃了空洞的说教和论理,拿事实和数据说话,企业信用建设领域所发生的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变化,都跃然纸上,让人有了强烈的现场感。
诚然,国家的富强、人民的富足要投资和贸易,而信用是投资和贸易的基石。信用建设事关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方向,它决定着我们的市场经济是走向一个以法治和诚信为基本特征的“好的市场经济”,还是走向一个充满尔虞我诈、欺凌弱小的“坏的市场经济”。作为一个正处在社会急速转型时期的泱泱大国,传统的诚信文化受到巨大冲击,诚信理论道德颓堕委靡,相关法律和制度建设又比较滞后。在这种背景下,一场由政府主导推动,以政府诚信、商事诚信、社会诚信、司法公信为依托,波及社会诸多领域的社会信用建设行动正在热火朝天地展开。诚如报告所言,一场涉及13亿多中国人,堪称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企业信用建设行动正在这个古老的国度展开!这不仅仅是指信用信息库的规模庞大居世界第一,更是指它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领域之宽广,前所未有,世所未有。在这场规模浩大的信用建设行动中,企业信用建设尤为异彩纷呈。随着《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征信业管理条例》等法规、文件陆续发布,人民银行、国资委、工商、海关、交通、金融监管等政府部门和人民法院原有的专项企业信用信息平台正得到有效整合,全国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初步建成并不断完善,地方政府创新性企业信息公示平台竞相涌现,守信经营的观念正在逐渐深入人心。在企业信用建设如火如荼的今天,这部报告的出版应时应景,反映了这个伟大时代的重要发展和变革。
点 睛
诚然,国家的富强、人民的富足要投资和贸易,而信用是投资和贸易的基石。信用建设事关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方向,它决定着我们的市场经济是走向一个以法治和诚信为基本特征的“好的市场经济”,还是走向一个充满尔虞我诈、欺凌弱小的“坏的市场经济”。
实践要以理论为指导,契合现实需要的理论研究,是我国企业信用建设的行动指南。遗憾的是,在我国企业信用建设领域,现有的研究多聚焦于波澜壮阔的宏大叙事和艰深晦涩的理论阐述,缺乏对现实予以关照和回应的生活叙事和社会叙事。这部报告试图从宏观着眼、从微观入手,全景式地展现我国企业信用建设状况的实践。报告从第三方研究的角度,对我国企业信用建设的情况作了比较客观的描述,并进行了科学的展望,角度独特,视野开阔,让人耳目一新。其中,第一部分写了我国企业信用建设历程,让人有了一个认识的参照。第二部分所介绍的中国人民银行、商务部、国资委、交通运输部、海关总署、银监会、保监会、人民法院等在企业信用建设等方面的成就,则具体而微地记录了企业信用建设的一个个片断和场景。第三部分介绍了我国上市企业的信用建设情况,展现了我国在资本市场诚信体系建设方面所作的努力。第四、第五两个部分写的是《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颁布以来,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企业信用建设状况,它透过权威的数据解读了这项制度所取得的显著成效。第六部分写的是地方政府的若干实践与创新,包括北京、天津、佛山、温州、广州、深圳、厦门和义乌等8个典型城市,让我们领略到了地方的生动实践和创新的魄力及勇气,展现了企业信用制度建设前沿的旖旎风光。第七部分写的是企业适用《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的情况。该部分是对339家不同性质企业参与问卷调查结果的梳理总结,也是这份报告的精华之一,既介绍了企业适用法律的情况,又通过收集的93条原汁原味的建议,客观真实地反映了企业对我国企业信用建设的心声。第八部分从信用建设立法、企业信用信息整合与共享、信用约束和联合惩戒、社会参与等四个方面阐述了我国企业信用体系建设亟须解决的若干重大问题,发人深省。第九部分从代码制度建设、信用立法、信息共享、联合惩戒、社会参与和提高信用意识等多个方面,为构建有中国特色的企业信用体系开出了一剂药方。
我很赞赏这部报告前言中的一个观点,即:中国的信用建设就是一个从理念、制度到社会自觉的过程。我也坚信,在当前诚信建设的推动下,借助于伦理倡导、道德教化、法律强制、制度约束等各种方式,则诚实守信既能“内化于心”,成为社会的自觉追求,又能“外化于行”,成为社会的自觉行动。如此,则“诚信中国”的梦想必定是指日可期。在实现这一宏伟目标的过程中,时不我待,期盼着有更多的人关注和关心我国的企业信用建设。因此,我非常乐于向那些对中国企业信用建设感兴趣的读者们推荐这部报告!
(作者系中国政法大学终身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