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亿年前,两个宇宙中的重量级选手——黑洞遇到了一起,它们惺惺相惜,最终选择合体,形成了一个更加巨大的黑洞。在它们合体的时候,迸发
出了巨大的能量波……这些能量不停地在宇宙中扩散、扩散、扩散……终于在2015年9月14日,人类感受到了这份震颤。北京时间2016年2月11日23点30分,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宣布人类首次直接探测到了引力波,印证了爱因斯坦的预言。
看完上面这段文字,你是不是觉得信息量太大?引力波是什么?黑洞真的存在吗?本期特别关注,我们就一起聊聊这发生在天文学界的最新发现。
什么是引力波?
在物理学上,引力波是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所预言的一种以光速传播的时空波动。如石头丢进水里产生的波纹一样,引力波被视为宇宙中的“时空涟漪”。这种波可以造成空间的拉伸和压缩。当然,通常引力波的产生非常困难,地球围绕太阳以每秒30千米的速度前进,发出的引力波功率仅为200瓦,还不如家用电饭锅的功率大。宇宙中大质量天体的加速、碰撞和合并等事件才可能形成强大的引力波。但能产生这种较强引力波的波源距离地球都十分遥远,往往传播到地球上时,也已经非常微弱了。
如果石头对水波的影响你还是不容易理解,你可以想象有一张很大、很平整的橡胶膜,一只蚂蚁、一只兔子以及一个人分别在这张橡胶膜上跳动。因为蚂蚁、兔子和人的质量不同,所以橡胶膜发生的变化也不一样。蚂蚁质量小,虽然拼命跳动,橡胶膜的形变还是微乎其微。而人在上面跳过,橡胶膜每一次都会有较大的波动。
如何探测引力波——先进的LIGO探测器
橡胶膜的形变是我们比较容易观测到的,但引力波造成的空间“形变”测起来却非常困难。因为引力波引起的空间变形非常微小,不能用常规的测量工具去测量。这该怎么办呢?
一起来看看这次探测到引力波的美国“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LIGO)是如何做到的吧。
“先进LIGO”设施包括两条互相垂直的L型长臂,长度均为4千米。将一束激光用分光镜分成夹角为90°的两束,然后两束激光分别被4千米外的反射镜反射回来并发生干涉,这样的反射可以来回进行多次,从而大大增加激光运行的路径长度。由于光的频率和波长完全一致,在正常情况下,这两束激光应该是完全相同的,但是如果存在引力波作用,激光跑过的路程被引力波拉长或者压短,而无论时空如何变化,光速是不变的,这样,激光通过两条互相垂直的L型长臂的时间长度就会发生变化,从而影响探测器的结果。理论上,测量到了这些变化,科学家们就相当于测量到了引力波。
强烈合体,引发强烈引力波
介绍完了引力波,大家一定会好奇,黑洞是什么?为什么黑洞碰撞在一起就能发出强烈的引力波呢?下面就介绍一下天文学中大名鼎鼎的黑洞。
黑洞,并不是一个洞,它也是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天体。凡是接近这个天体的物质会全部被吞噬,就连光线也无法从其势力范围中逃脱。由于没有光线能发射出来,人们就看不见它,所以称它为“黑洞”(想了解关于黑洞的更多信息,请看本期“糯米团团”《最“好吃”的天体——黑洞》)。
早在13亿年前,在距离地球13亿光年之外有两个黑洞,其中一个黑洞的质量相当于29个太阳的质量,另一个黑洞的质量相当于36个太阳的质量。这两个黑洞由于某种原因慢慢靠近,最终合体。在它们合体的过程中,有3个太阳质量的能量以引力波的形式释放出去……这些引力波经过长达13亿年的漫长旅行,终于达到了地球,并且被LIGO探测到。
引力波的探测意义
引力波天文学将是继传统电磁波天文学、宇宙线天文学和中微子天文学之后,人类认识宇宙的全新窗口,必将引发一场天文学革命。引力波像其他的波一样,携带着能量和信息。电磁波(宇宙背景微波辐射)只能让我们看到大爆炸38万年之后的景象,而引力波能够让我们回望宇宙大爆炸最初的瞬间,检验宇宙大爆炸理论的正确与否。
我国重大引力波探测工程“天琴计划”
我国本土重大引力波探测工程“天琴计划”已于2015年7月份正式启动,部分关键技术研究已有具体进展,目前正在立项中。
据了解,中山大学“天琴计划”是以引力波研究为中心,开展空间引力波探测计划任务的预先研究,制定中国空间引力波探测计划的实施方案和路线图,并开展关键技术研究。该计划如果完成,大约需要20年的时间,投资大约150亿元人民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