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如何调动学困生积极性

2016-04-01 09:28冯民锋
学校教育研究 2016年3期
关键词:小旗组员学困生

冯民锋

随着课改的不断推进,小组合作学习已成为课堂教学组织的重要方式,小组合作学习确实增加了学生参与的机会。但我们常常能看到,好学生往往扮演着一种帮助的角色,困难学生成了听众,当我们老师巡视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时的场景,会发现在看似热闹的课堂背后却隐藏着一些不和谐的音符:一双双警惕躲闪的眼睛,或是一双迷离无助的眼睛,从眼神中可以看出他们亦或是急需帮助,亦或是漠不关心。他们是谁?——是特殊的“学困生”群体。我们怎样才能更好地引导学困生主动参与呢?本人认为应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培养良好习惯,提高合作能力

小组活动的效果取决于学生的合作能力和习惯。在合作能力和习惯方面学困生存在的问题更多,更需要教师的积极培养。如果将学困生放在合作学习的情境中,对他的合作能力和习惯不加以培养,就好像将不会游泳的人放在大海中,后果可想而知。所以,首先要培养学困生倾听别人发言的习惯,学会倾听是合作的前提,学困生在这发面尤为重要。合作学习中的学困生的产生主要原因是没有倾听别人发言的习惯。如何才能使学困生养成专心听讲的习惯呢?教师应该明确告诉他要怎样做,如要记住别人发言的内容,包括必须听清教师的问题,听懂小组的分工要求;并要积极思考别人的发言。这样才能跟得上小组讨论的节奏,弄清有关知识、锻炼自己的思维。其次,要培养学困生的表达能力,在合作学习中,仅仅会听是不够的,每个学生还必须学会表达。学困生由于发言机会较少,语言表达能力较差,有些时候往往心里明白就是说不出来。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一方面要注意培养学困生的行为表达能力,如当他们语言表达有困难时,可引导他们借助手势、动作等完成其中的表达过程。在交流汇报时,有意地多让学困生进行表达,这样使学困生能不断进步。另一方面就要培养学困生敢于表达的勇气。在合作交流中,总会遇到不同与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这时,学困生往往会放弃自己的观点,没有信心和勇气与其他同学辩论,从而跟随别人。要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必须让学困生树立信心,敢于表达,积极参与小组合作学习。首先要求组员要尊重他们的发言。其次是教师多关注他们在小组中的发言和表现,多找找他的闪光点并及时进行鼓励和表扬,让学困生在小组合作中树立信心。最后,还要培养学困生养成反思的习惯。由于学困生本身的特点,反思对他们来说显得更为重要而且与其他的学生有所不同。例如,可以教他们多问问自己:别的同学是怎样想出来的?他们说的对吗?我学会倾听别人的发言了吗?我都明白了吗?今天我发言了吗?我还能说些什么?等。对于小组合作学习中的学困生,教师制定一张写有这些问题的表格单独发给他们,教师针对学生的反思进行指导和帮助,使学困生逐步养成反思的习惯,学会反思,敢于分析自身学习的得失,促进学困生的自我提高和不断发展。

二、设计分层练习,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在课堂教学中,应坚持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不同的学法指导。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巧妙地设计不同层次的习题,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增强学习的信心。

三、选择合作时机,提高技能技巧

小组合作学习的价值就在于通过合作,实现学生间的优势互补。如何参与合作,这必然需要一定的技能技巧。教学中,教师要合理选择合作的契机,善于创设各种问题情境,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合作技能,培养学生全面的技巧在知识点的困惑处进行合作学习。学困生的基础往往较差,一旦在某个知识点上产生困惑,合作交流的渠道就会受到阻滞。此时,除了教师及时点拨外,小组长也应该在小组里给予更多点拨。学困生掌握了知识点后,互动、交往就容易深入。在关键点的探索中进行合作学习。在教学的关键之处组织学生探索,是学困生参与小组合作学习的极好时机。在课堂中有这样的一个生成例子:用一块长4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红布做直角三角形小旗,小旗的两条直角边分别是2厘米,这块布最多可以做多少面这样的小旗?大部分学生用长方形的面积除以三角形的面积求出小旗的面数。这量有一名学生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如果将宽2厘米;改为宽3厘米,其他条件不变,又该怎么做呢?不少学困生受定势影响,思维难以拐弯,依然用长方形的面积除以三角形的面积。这时的小组合作难度加大,因为大部分学生没有考虑剪后的剩余问题。因此,可以组织学困生动手剪一剪、画一画,让他们在体验中认识到剪下来有剩余,必须转换解决问题的思路,从而使合作更为生动、更加高效,同时生成新的方法。

四、科学运用评价,提高合作动力

小组合作学习开辟了教学改革的一个新领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必须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进行适度的评价,在教学过程中应以鼓励、表扬、给予其信任等积极的评价为主,尽量从正面引导。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对学困生采取以下积极的方式。

1.优先表扬

在小组合作学习后,优先对小组的学困生的表现进行激励性的表扬肯定,对其他没积极参与学习的采取鼓励和期待,让学困生感受到被同学老师关注,能够自主参与小组合作学习中去。

2.奖励与评价同步

在课堂学习中,以小组合作学习组员的参与度,组员的合作情况,小组成员的互助情况,以及成员的学习是否进步等情况,进行加笑脸,以及加油符号,每个星期根据笑脸的多少,评出一组“优秀小组”“最佳组员”、学困生中评出“积极参与奖”“学习进步奖”“好习惯奖”等。

3.建立学生表现卡

教学中,可以组织小组长按一定的标准给小组成员打分,学困生会感到来自小组的压力,从而促其积极参与合作,提自身综合素质。并由四人小组长于记录员负责,把学生每堂课小组学习的情况记录下来,作为学期期末评优的依据。

学困生是我们课堂教学中所不可回避的一个群体,他们的存在虽为课堂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但也给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起到一个促进作用,只要我們心中有他们,乐于为他们的进步动脑筋、想办法,相信野百合也会有春天!

猜你喜欢
小旗组员学困生
用爱和机智帮助学困生转化
和王安石一起过年
当组长真不容易
回忆流金岁月
小小组长不好当
浅谈转化学困生的几点体会
用爱托起明天的太阳
抄作业大王
邋遢博士的奇妙发明.美妙时光床
还是不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