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从事教育科研现状的调查分析与对策思考

2016-04-01 17:39赵卫民
江苏教育研究 2016年8期
关键词:意识评价研究

一、调查目的

教育科研是以教育科研理论为指导,以教育领域发生的现象和问题为对象,以探索教育规律、揭示教育理论、解决教育问题和提高教育质量为目的的一种创造性的认识和实践活动。从事教育科研是培养科研型、学者型教师,并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教师的一项重要要求。在教师专业发展和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中小学教师应该而且必须从事教育科研。

为了进一步了解当前我校教师开展教育科研的现状,特以我校小学部90名45周岁以下青年教师为调查对象,从不同层面对教师个体从事教育科研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和研究。

二、调查内容

(一)教师对教育科研的认识

1.教师对教育科研的认识

这组数据说明部分教师由于受传统教育思想观念的影响,对教育科研本身和自己从事教育科研的意义和作用认识不足。没有把教育科研和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联系起来,把教育科研看成是别人的事情。这种认识状况和水平势必对他们从事教育科研产生消极的影响。

2.教师从事教育科研的意识

这组数据反映了对教育科研有想法、有搞教育科研冲动、有从事教育科研自觉意识的教师不多,说明教师从事教育科研的意识还是不够强烈。

3.教师从事教育科研的动机

这组数据反映了相当一部分教师从事教育科研的动机更多的是一种外部压力和需要,不少教师缺乏从事教育科研的内在需要。

(二)教师开展教育科研的价值取向

这组数据反映了教师从事教育科研价值取向的多样化和多元化,并且其中一部分人有较浓厚的功利色彩。他们中因为提高自身素质和教育教学质量而参与教育科研的比重还不够大。

(三)教师从事教育科研的能力与水平

1.教师对教育科研知识与理论的掌握

这组数据反映了教师的知识结构中还是比较缺乏有关教育科研的知识与理论,尤其是一些比较专业化的知识与理论,说明他们教育科研的知识素养还是不够高。

2.教师发现教育科研选题的能力

这组数据说明大多数教师尚不能及时、科学而有效地发现教育中存在的和值得研究的问题,这反映了不少教师的问题意识和研究意识还是比较淡薄,从这一侧面也反映了他们的教育科研能力不够强、水平不够高。

3.教师对教育科研能力与水平的自我感知

这组数据反映教师对自己教育科研能力与水平的自我感觉较差,评价不高。

4.教师发表教育科研论文情况

能否发表科研论文是判断教师教育科研能力与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这组数据反映有相当一部分教师不能撰写或发表专业科研论文,这种状况从另一个侧面说明我们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和水平不高。

5.教师教育科研的方式

这组数据说明了大多数教师在开展教育科研时离不开别人的指导和帮助,在教育科研上能够独当一面的教师还比较少,这实际上也反映了我们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与水平的欠缺。

6.教师从事教育科研的实际行为

这组数据说明学校教育科研的氛围还不是十分浓厚,从事教育科研还没有成为每一个教师的自觉行为。

(四)教师从事教育科研的优势与局限方面

1.教师从事教育科研的优势

这组数据说明教师从事教育科研最大的优势在于了解学生的情况与积累了丰富的教育教学实践经验,这是教师开展教育科研的基础和前提,因为教育科研离不开教学实践。

2.教师从事教育科研的局限和困难

这组数据反映教师在从事教育科研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是多方面的,其中最突出的困难是缺乏专家的指导和自身的教育理论素养不高,以及缺乏教育科研知识与技能。

三、调查分析

通过以上调查,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1.随着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广大教师从事教育科研的意识在逐步增强,从事教育科研的动机在不断明确,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研究行为也在逐步向规范化靠拢。一些教师能注意带着问题进课堂,并不断地加强反思和总结,对教育科研的探索已成为一部分教师工作的常态。

2.部分老师的教育科研意识不够强,能力不够足,素质也不够高。主要表现在他们的教育观念相对落后,教育理论素养不高,问题与研究意识相对淡薄,开展教育科研的能力欠缺,教育科研的外显成果不显著等方面。

3.教师教育科研意识与动力的增强和他们较弱的教育科研素养不相适应。一方面教师开始有了从事教育科研的紧迫感,另一方面他们教育科研素养比较薄弱,这成了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一个“瓶颈”。

4.我们的教师既有从事教育科研的优势,也有从事教育科研的薄弱点和局限性,薄弱点还相对更为突出一些。因此,老师们从事教育科研工作还存在一个扬长避短的现实问题。

5.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升学校教育质量,要把科研工作摆在“先导”的位置,其中提高教师的科研素质、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的一环。

四、思考和对策

1.搭建科研平台。要积极搭建教师参与教育科研的平台,重视教育科研理论的建构,切实加大对教师的教育科研培训力度。如:定期举办专题讲座、进行专项培训、组织专题研讨活动、召开教育科研经验交流会等等。

2.注重专家引领。定期聘请专家指导教师开展教育科研活动,促使教师能动地开展思考:我是不是可以用更好的办法,用更轻松的方式,取得更佳的教育教学效果?使每位教师都能主动地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研究问题,变“要我搞科研”为“我要搞科研”。

3.突出实践研究。树立起“问题即是课题”的意识,把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作为研究的课题,避免工作与研究“两张皮”的现象,实现教育教学工作与研究工作合二为一,融为一体,找到两者的最佳结合点,形成应有的整合效应。使教师在工作中研究,在研究中反思,在反思中发展。

4.关注课堂教学。提倡校本研究,即行动研究。引导教师围绕他们最关注、最感兴趣的课堂教学开展研究,让课堂教学主阵地的每一个方面、每一个环节都成为研究的课题。从而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实现师生同步成长。

5.实施分层管理。根据教师群体的不同层次,引导教师分层参与教育研究工作。青年教师加强培训,引导尽快入门;中间层教师可以引导他们围绕学科建立微型课题,开展行动研究,切实提高科研水平;骨干教师加以重点引导,充分发挥他们的示范引领作用,确立个性化的课题实施研究,逐步形成教学特色。

6.推行评价激励。构建和完善教育科研评价体系,评价包括教育科研质量评价和过程评价。质量评价起导向、鉴定、激励、调节和促进的作用,通过评价,做出价值判断,使研究教师不断实现自我完善。过程评价,从课题负责人到研究参与者,人人有分工,人人有评价,通过自评、他评、组评和总评,在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中,促进教师自我认识、自我分析、找出差距、总结经验,激励教师主动积极地参与教育科研活动。

(赵卫民,苏州市吴中区木渎实验小学,215101)

责任编辑:颜莹endprint

猜你喜欢
意识评价研究
如何培养孩子的节约意识
例谈概率统计备考的五个意识
谁说小孩不能做研究?
Applications of Deep Mixing to Earthquake Disaster Mitigation
A Thought:What have We Learned from Natural Disasters? Five Years after the Great East Japan Earthquake
初一学生符号意识的培养应从“理解”入手
对周期函数最小正周期判定法的研究与应用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