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活动中支持幼儿探究的有效策略

2016-04-01 17:34王剑虹
江苏教育研究 2016年8期
关键词:蚕豆向日葵经验

种植活动对幼儿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和幼儿一起通过户外活动、参观考察、种植和饲养活动,感知生物的多样性和独特性,以及生长发育、繁殖和死亡的过程……”因此,幼儿园常会开辟种植地或种植角来种植植物,让各种植物在幼儿的身边自然成长。幼儿亲手种植、亲自管理、亲眼发现、亲历成长,实现了自然环境下真实经验的主动获得,是幼儿园科学探究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种植活动中,需要我们支持幼儿的探究,尊重、满足幼儿的需要,接纳、支持、激励幼儿在种植活动中与植物、同伴、教师发生积极互动,围绕植物进行深入、持续探索与研究,从而逐渐获得真正内化的科学知识与概念、经验,情感、态度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一、在问题中拉开种植活动序幕,幼儿探究指向价值

我们知道“探究是一个寻找答案的过程”,因此发现和提出问题是探究的起点。在种植活动中,我们从幼儿的问题出发,认真倾听并记录下幼儿的各种问题,然后将这些问题进行价值判断和选择,形成有探究意义和价值的问题,作为幼儿探究的起点,提高种植活动的指向性和目的性。如关于向日葵,幼儿想知道些什么呢?我们通过设计“小问号卡”开展问题大搜索,引导幼儿用符号或图画、数字来记录自己的问题,帮助幼儿将问题直观地呈现出来:种向日葵的时候应该哪一头向下呢?为什么生瓜子才能长出苗,熟瓜子不行?向日葵可以生长在水里吗?向日葵是怎样长大的?向日葵的叶子是怎样长的?向日葵的种子长在哪里?向日葵要喝水才能长高吗?喝得太多会死掉吗?世界上最大的向日葵有多大?……在了解幼儿、准确评估幼儿的发展现状与问题的基础上,提供切实有效的支持和帮助,指导幼儿在种植活动过程中寻找答案,使幼儿在原有经验水平上有所提升、有所发展,积极建构新经验,提高种植活动的有效性。

二、在开放、安全的环境下进行种植,幼儿探究持续深入

对幼儿来说安全是最重要的,同时丰富的材料和充足的时间有助于幼儿提出问题、建立假设,并在探究的基础上得出结论。因此在种植活动中,我们努力为幼儿建立开放、自由、安全的探究环境,让幼儿在做中学、玩中悟,坚持不懈地寻找答案,努力解决问题。

1.开放的环境。开放的环境是为了更好地让幼儿有足够的空间和时间来展开探究。空间上,除了种植地、绿化带,我们还充分利用走廊、阳台等地方,在盒子、瓶子、塑料桶等容器里装上泥,种上植物,它们都成了幼儿观察探究的对象;时间上,利用一日活动的各个时间段,鼓励幼儿随时去观察、记录、分享植物生长过程中的精彩;形式上,有集体组织的教学活动,也有小组形式的记录活动,还有个体喜欢的观察活动等。总之,让幼儿有条件、有机会按自己的想法和意图进行浇水、观察、记录、讨论、交流等一系列活动。

2.安全的环境。安全的环境包括安全的物质环境和心理环境。首先我们保证种植活动所需的植物和材料、工具等物质的安全性,如仙人掌等有刺或有毒的植物必须摈弃,避免提供尖锐、锋利的工具和材料。《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要求:为幼儿提供一些有趣的探究工具。所以,我们鼓励幼儿从日常生活用品中寻找探究工具,如笔、纸、尺、相机等,如在种植“向日葵”活动中,为了测量向日葵的生长情况,我们提供了筷子、棍子等工具方便幼儿测量向日葵的高度,并教育幼儿不能将筷子、棍子对准同伴刺,这些安全、熟悉、随处可见的探究工具促使幼儿努力地自主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不仅充分调动了幼儿探究的兴趣,更为探究活动提供了有力的支撑,使探究活动更科学、更有效。其次,我们积极创设安全的心理环境,尊重幼儿是关键,我们把种植活动看成是教师与幼儿平等相处、共同探索的过程,努力倾听幼儿的问题,在幼儿需要时,给他们一个温暖的眼神和一双善意的手,并允许幼儿在错误中获得正确的认知,支持和引导幼儿进一步探究。我们支持有大胆想法的幼儿,鼓励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尝试,给幼儿出错的机会,弄脏了地板没关系,弄坏了工具也没关系,甚至有幼儿在散步时把种植地里的萝卜拔了出来,我们都没有急于否定幼儿的行为,只是耐心地询问幼儿“为什么这么做?”当得知幼儿是想看看萝卜是什么颜色时,鼓励幼儿把拔出来的萝卜再次种进泥土里,并建议幼儿继续观察重新种进泥土里的萝卜的生长情况。

三、多种形式记录让种植活动形象生动,幼儿探究提升趣味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明确指出:“鼓励幼儿用绘画、照相、做标本等办法记录观察和探究的过程与结果,注意要让记录有意义,通过记录帮助幼儿丰富观察经验、建立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分享发现。”同时,根据幼儿具体形象思维的特点,我们鼓励幼儿尝试用图画、符号、照片等方式直观、形象地记录自己猜想、探索、发现的过程,促使幼儿回顾、比较、梳理,帮助幼儿将获得的关于植物的零碎知识经验系统化,逐步自我建构科学知识与经验,最终形成科学概念。

1.绘画式记录。对于幼儿来说,图象是一种比文字简单且清楚的沟通工具,用它来记录种植活动过程中的点点滴滴,能使幼儿多样化的发现、想法形象化。因此,在种植活动中,我们鼓励幼儿尝试用图画、符号等方式来记录植物的生长情况和自己的发现或困惑,如发芽了、长虫了、被风吹倒了等情况都被幼儿用稚嫩的笔触画了出来,形象而生动,一目了然,不仅利于幼儿分享,更增添了趣味,使幼儿更乐于去探究。

2.照片式记录。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基于小班幼儿难以用完整的图案或符号来表达自己观察到的现象,我们就用照片形式记录小班幼儿的观察活动,让幼儿看着植物的成长照片并将植物的变化以特写的形式呈现,使幼儿直观地看到自己种植的植物生长的历程。

3.个人、小组和集体相结合记录。在种植活动中,个人记录是以幼儿个人的发现为基础的个体记录,小组记录是以几名幼儿共同探究为基础的合作记录,集体记录是由许多名幼儿记录汇集在一起而形成的记录。我们在开展种植活动时,小班幼儿更多地运用集体记录,中、大班幼儿则根据活动内容灵活选用,或将三者结合使用。

四、交流与分享让种植活动充满互动,幼儿探究更积极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儿童在观察和聆听中的同伴参与,因此我们认为交流与分享对形成幼儿的科学知识与经验有着重要作用。在种植活动中,我们注重引导幼儿交流与分享,支持、激励幼儿在种植活动中与植物、同伴、教师发生积极互动,逐渐获得真正内化的科学知识与概念、经验,情感、态度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鼓励幼儿把探究过程表达出来,积极地与同伴交流自己的看法,分享探究的乐趣,倾听同伴的观察结果,梳理自己头脑中的信息,感受探究的乐趣,形成科学思考的态度。如在“蚕豆”种植活动中,当蚕豆丰收时,幼儿满心欢喜地采摘了自己的劳动成果,爱不释手,捧着、摸着、看着……“这荚好胖!”“这荚还有点小。”“我这个比你的长!”“这里肯定有3颗蚕豆。”“老师,我们能吃吗……”高兴、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听到幼儿在比较蚕豆的长短、讨论蚕豆的颗数,老师就问:“你们的蚕豆有几颗豆子呢?”妮捏着蚕豆看了看:“不知道。”旁边的乐仔细地摸着蚕豆鼓起的地方,迫不及待地举起自己的蚕豆告诉大家:“我的有三颗。”幼儿猜测蚕豆数量的热情越来越高涨,于是一场“蚕豆有几颗”的探究行动开始了,正是在这样的倾听和交流过程中,幼儿迅速建构了“蚕豆有几颗”的经验,比仅靠自己的观察形成这一经验要更快。

在种植活动中,我们根据幼儿的问题和兴趣确定种植内容,在过程中积极鼓励、支持幼儿观察现象、提出问题、交流观点、形成见解,使幼儿亲近自然、喜欢探究,形成初步的探究能力,获得对周围相关事物和现象的认识。

(王剑虹,苏州市吴江实验小学幼儿园,215200)

责任编辑:赵赟endprint

猜你喜欢
蚕豆向日葵经验
向日葵
蚕豆花
乐淘淘“先进”经验
乐淘淘“先进”经验
找蚕豆“耳朵”
住在蚕豆里的故乡
向日葵
Can lucid dreams kill you?
相关经验
超级向日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