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全林
名额分配模式检验高考平权
文/张全林
高考平权是一个“程序性正义”和“补偿性正义”话题。“程序性正义”主张一个中立的程序适用于任何社会群体,而无论结果如何。“补偿性正义”则主张根据历史、文化、经济条件有偏向地制定法律和政策,以保证一个相对公平的结果。纵观中外教育平权运动,无不经历漫长波折的过程,国家的政策支持、民众的强烈呼声、既得利益者的反复博弈,在这些因素的综合叠加下,教育改革的结果方能逐渐接近公平。
我国高考常被人诟病的不是招生考试是否统一命题,也不是分省区市划高考录取控制分数线,而是地区间的名额分配差异。一线城市分数线低、好学校多,名额配给量大,这成为其他省区家长和考生心中的痛。以北大招生名额分配为例,据报道,2009年河南有98.8万考生,北大在河南投放的招生计划为79人,录取率不到0.01%;而北京只有11.8万考生,却投放了282个名额,录取率是0.24%,河南学生上北大的难度是北京学生的24倍。而到了2013年,北大在河南录取率仍然是0.01%,北京7.3万考生享受226个名额,录取率为0.31%。
公众眼里的高考不公,是招生配额上的巨大差异,使优质公共教育资源不能平等共享,尤其是中央财政支持的学校,其资源为全国人民所有,其招生指标应该公平分配,才是公平,如果只侧重某些地方,而忽视其他地方,就是极大的不公。因此,“985”高校、“211”高校这些优质资源,怎样向全国进行合理分配,是高考平权的一个重大实质问题。关于实行全国统一高考分数线的建议,只不过是一种形式上的公平。正如专家所言,如果全国各地的录取分数线实现统一,无疑将出现大学生集中产生于部分高考成绩较好的省市自治区的情况。这对于目前教学水平相对较低的省市自治区,尤其是农村地区、相对贫困地区而言,将越发不公平。
高校招生名额是以人口为基数按比例进行分配,还是考量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高低,参考考生数量进行分配,可以进一步讨论探讨。总之要形成一个平等的机制,而不是每年随意分配,给多少是多少。当下教育改革一个重要的任务,是如何提高教育的均衡发展问题,打破“地区决定命运”的枷锁。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了“探索招生和考试相对分离、学生考试多次选择、学校依法自主招生、专业机构组织实施、政府宏观管理、社会参与监督的运行机制”的改革方向,期望从根本上解决一考定终身的弊端,这些改革方向对促进教育资源公平共享是有利的,但如果不摒弃按地区人为随意分指标的老套路,我国优质的教育资源恐怕仍然是部分人的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