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银俊 吕新铭
大学创业教育范式比较与话语建构*
米银俊吕新铭
大学创业教育发展至今,业已形成较为成熟稳定的范式,我国的创业教育也取得了阶段性特色化的长足发展,迈入了全面推进阶段。但从国际范围来看,我国高校创业教育仍存在话语结构不够合理,发展目标、实践路径相对模糊的问题。为推进我国创业教育实现新的发展,需要进一步审视培养目标,开拓发展思路,做好创业教育的当代话语建构。
大学创业教育; 范式比较;话语建构
当今世界,创业者日益被视作时代中创新精神的代表而为世人推崇,大学创业教育也为世界各国所重视。近年来,李克强总理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发展理念,并将其视作中国经济发展创新驱动的引擎,大学创新创业教育也上升为国家战略,这为大学创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我国大学创业教育经过多年发展,虽已取得一定成就,但也面临着阶段性的发展难题,新的教育范式亟待确立。回顾总结发展历程,开展国际范围内比较研究,对当代大学创业教育的话语建构仍具强烈的现实意义。
大学创业教育最早出现于美国,美国从1919年开始设立创业教育类课程。1947年哈佛大学商学院开设了一门名为“新创企业管理”的创业课程并将课程稳固下来,但由于社会经济宏观背景的制约以及教师基于学术前景的考虑,其发展相对停滞。20世纪70年代,伴随着社会经济增长模式的剧烈转型,传统强势发展的大公司和跨国企业面对变化无法完成迅速调整,以高科技为主导的中小企业因其运行机制灵活、不断创新的特点得以迅速发展。80年代后,创业者和创新者们彻底改变了美国和世界的经济,创业教育开始成为西方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中小企业越来越成为美国的经济支撑,其提供的工作岗位数量、创造的财富日益占据绝大部分比重。与此同时,以硅谷为代表的高科技创业园区在大学周围迅速建立发展,为创业提供了强大的组织和典范效应,对创业教育的需求大大增加。90年代后,伴随着信息技术革命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企业的生存环境再次发生重大变化,创业环境愈加复杂,对创业者的要求更加提高,人们希望受高等教育的毕业生不仅是求职者,而且也是成功的企业家和工作岗位的创造者,创业教育随之取得长足发展。[1]继大学创业教育理论在美国兴起之后,其先后在加拿大、英国、日本、印度等国家得到推广,逐渐形成了较为系统的理论体系和实践路径。
大学创业教育尽管在中国起步较晚,但如今在我国,在普通高等学校开展创业教育日益被视作“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举措”、“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途径”以及“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的重要措施”。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创业型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创业素质日益被视作高校人才培养任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创业教育的合理性与合法性不断增强,成为了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支撑国家发展战略、构建现代大学制度、满足个人发展需求的应然之义。
目前,美国等发达国家在大学创业教育的实践探索中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一些学校因为在创业教育方面的有效尝试而蜚然国际,形成了较为成熟稳定的范式体例。制度话语是制度话语规则、制度话语结构和制度化话语结构的集合体,解析国外大学创业教育范式中蕴含的制度话语,探析其内在逻辑,是开展中外大学创业教育比较研究的有益前提。
以下从美英日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大学中,分别选取部分学校为代表,以研究和借鉴国外高等院校创业教育的范式选择。
(一)美国大学创业教育范式
1.斯坦福大学:科研支撑的技术创业
斯坦福大学创业教育模式的核心特征是其创业教育围绕“技术创业”而展开。[2]斯坦福大学专门设有工学院科技创业计划组织,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依次为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开设系统性的技术创业课程。学校与硅谷企业、创业投资机构、创业培训机构、创业协会等建立的创业生态网络为学生开展创业活动提供了广泛支持。[3]同时,学校科研以高科技创业的前沿性应用研究为重心,为科技型新企业的创建、生存与成长提供了坚强有力的科研支撑。
2.麻省理工学院:成熟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
麻省理工学院秉承“科研立校,技术为社会服务”的办学理念,开创了以高校为主导的大学、政府、产业联合的创新创业范式,被称为“三螺旋模型”[4],在创业教育研究领域具有典型代表意义。该范式中,麻省理工学院实现了在科学研究、技术应用以及学校收益的最佳组合,高校与产业界、政府建立了共生交叉的互补关系。一方面,学校通过接受政府、产业界的支持并与其签订合作协议实现紧密互动;另一方面,学校还利用自身的优势实现了为政府、社会培养人才和提供服务的目标。同时值得一提的是,在麻省理工学院,为迎合从创新到创业不同阶段的需求,学校先后建立了六大各有侧重、相互衔接的机构,其创新创业模式不断完善,形成了一套趋于成熟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实现学校社会影响力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二)英国大学创业教育范式
1.剑桥大学:三阶段创业教育方案
剑桥大学作为英国高校开展创业教育的先行者,走出了一条有别于美国理工科大学的创业教育之路。剑桥大学创业中心基于创业过程理论和模型,开发出了“激励—传授—实施”三阶段创业教育方案。课程设置从纵向上依次递进,从认识创业到如何创业再到参与创业,并与学校创业大赛同步;从横向上结合专业特色开设针对MBA、理工科学生的有学分课程和有创业兴趣学生的无学分的选修课程。同时,剑桥大学是英国最早也是最为成功的建立科技企业孵化器的高校,如著名的圣约翰创新中心围绕生物、移动通讯、激光、网络等优势学科为学校师生创业实践提供了良好的服务支持,促使学校与产业界形成了广泛的网络关系。
2.帝国理工大学:创业孵化器链接学校与市场
帝国理工大学因专注科学、医学、理工和商学领域的研究与教育而闻名。与剑桥大学相似,这所百年历史的大学,也自然没有摆脱大时代的影响,在适应时代潮流的同时,在学术和商业之间逐渐找到了平衡点,学校的创业孵化器逐渐成为整个帝国理工大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作为创业教育体系的一部分,在伦敦,帝国理工大学依靠其长久形成的办学实力与社会影响,创业孵化器与商业、金融、监管等诸多环节建立紧密联系,由此成为了学校与市场连接的有效桥梁。同时,在帝国理工大学,创业教育更多地是被视为开拓学生眼界的途径,提升学生科学创新、服务社会能力的过程。
(三)日本大学创业教育范式
1.东京工业大学:偏向研究生的产学协同实践
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政府将创业教育作为国家创新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推进高校开展创业教育。以培养具有创造力的国际领导者为己任的东京工业大学近年来创业教育发展迅速,形成了独具特色和规范的教育范式。其创业教育主要在研究生层面开展,为有志于创业的研究生专门设立“企业家创业研究方向”,通过系统学习提升该方向研究生的高新技术领域产业化的能力和企业实施战略管理的能力。除了专门教育外,东京工业大学注重实施产学协同实践型教育计划,以产学协作为契机,结合专业开展更广义的创业教育。
2.高知工科大学:复合型高科技创业
高知工科大学在1997年建设之初就把培养具有科技型创业人才作为目标,以在企业发挥领导作用的技术专家、管理能手、创业精英为培养对象,定期举办创业教育系列讲座,并与美国斯坦福大学等高校联合开展创业课程教学和实践指导,致力于从全球的视角提供企业经营知识与技能。这种以培养大批社会急需的复合型高科技创业管理人才为目的的创业教育带有强烈的日本政府谋求战略转型的因素,政府在此过程中进行了强力的支持与推动。高知工科大学逐渐形成了包括就业指导、职业课程、实习支持、企业联席会议、KUT就业指导和求职援助巴士游等创业教育特色,对学生的创业梦想给予了系统的全方位的支持。
通过详细对比分析上述三所大学的创业教育状况,可以发现其创业教育范式具有较为明显的差异化特征:美国的大学创业教育范式属于典型的市场驱动模式,工科学生的技术创业项目是学校创业教育强有力的推进器,创业教育动力主要来自市场对于创业的需求和资金支持,对政府依赖较小;日本的大学创业范式则属于政府驱动模式,动力主要来自政府的战略转型和政策激励,对政府依赖较大;英国的大学创业教育对政府的依赖程度位于二者之间,政府与学校都在学术与市场之间努力寻找平衡,这也是欧洲理工科大学开展创业教育的主流模式[5]。
尽管三个国家的创业教育在政府——学校——社会话语结构中地位各有不同,并也形成了相对稳定的特色范式,但通过总结发达国家创业教育经验还是可以归纳出一些共性特点:成熟有效的创业教育范式必然有着良好的创业教育话语结构。政府主要负责外部环境营造,多管齐下支持创业,这其中就包括加强立法保障辅以多种优惠政策促进创业有效实施,构建完备的创业教育组织机构规范和促进创业教育的发展,举办全国范围内的创业竞赛和创业项目营造创业气氛,调动各种社会力量多方搭建创业教育平台;学校方面则需要结合专业特点深入探索市场需求,使创业活动动机深源于市场需要而非活动需要[6],从而最大限度地获得市场的平台与资金支持,最大限度地克服话语权的缺失。
相比而言,我国创业教育理论研究及实践探索起步较晚。20世纪90年代中期,随着国家“科教兴国”发展战略的实施,高新技术领域的创业活动开始受到重视和推进,在这一背景下,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活动开始启动和发展。1998年清华大学举办的首届清华创业计划大赛一般被视为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发端,次年由团中央等部门联合举办的首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进一步扩大了创业活动在高校的影响力,高校创业教育自此蓬勃发展,至今方兴未艾。[7]纵观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范式的演进和探索,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阶段进行比较。
(一)20世纪90年代末至新世纪初:创业教育范式初探
随着高校创业计划大赛在以清华大学为代表的高校的成功举办,创业问题日益受到教育部重视。教育部1999年制定并由国务院批转发布了《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要加强对师生的创业教育,采取措施鼓励他们自主开办高新技术企业。 2002年4月,教育部将清华大学等九所大学列为创业教育的试点高校,2003年举办了第一期“教育部创业教育骨干教师培训班”,为推动高校创业教育发展提供良好支撑。大学生创业教育范式在此阶段尚处于启动和初探阶段,创业教育主要作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一部分由教育部推动高校实施,创业教育在小范围内通过创业计划竞赛、科技创新活动等形式开展,创业教育日益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新世纪初至2008年前后:创业教育范式初显
随着1999年高校扩招,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时代宣告来临,高校扩招导致大学生就业压力急剧增加。出于缓解就业压力的目的,政府颁布优惠政策鼓励和支持大学生自谋职业、自主创业。2002 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颁布《关于进一步深化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有关问题意见的通知》,首次明确提出鼓励和支持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这标志着大学生创业教育开始受到政府的重视并步入实质性的推动阶段。此后,财政部、发改委等政府相关部门纷纷出台了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政策和法规。2008年,教育部通过质量工程项目,立项建设了30个创业教育类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实验区,进一步扩大创业教育的试点范围。在这一阶段中,课堂创业课程、课外创业活动、大学生创业园等创业教育经典形式在创业教育试点高校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初步形成了中国高校创业教育的典型范式。这个阶段,以中国人民大学将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起来开展创业教育的课堂主导范式,北京航天航空大学建立大学生创业园进行商业化运作的实践主导范式以及上海交通大学从知识传授和创业实践两个方面协同提升学生的创业基本素质的综合教育范式为典型代表。
(三)2008年前后至今:创业教育范式多元化
中国经济在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爆发时增速放缓,社会就业压力再次增大,政府进一步加大了对大学生创业的政策扶持力度。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发展战略。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引导劳动者转变就业观念,鼓励多渠道多形式就业,促进创业带动就业”。2014年5月,国家提出实施经济发展的“新常态”战略,创新与创业成为新常态下的重要引擎。在这一阶段,从法律层面上创业活动得以规范,大学生创业环境大为改善,高校创业教育取得了阶段性特色化的长足发展,立足社会需要的创业活动逐渐焕发出了蓬勃生机,形成了如“全校层面-专业层面-试点班层面”逐层递进、以岗位创业为导向、依托地域文化资源开拓特色创业教育的温州大学范式,成立创业教育实验班、注重创业教育知识能力的传授和培养、“全程化、 四阶段”的武汉理工大学范式,以创新引领创业、以创业促进创新、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相融合的广东工业大学模式等特色高校创业教育范式,高校创业教育灵活性主动性开放性大为提高。
通过对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范式的演变分析与比较可以看出,长期以来,我国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主要由政府推动,创业教育的发展和完善与国家经济体制改革进程及社会就业形势密切相关,与政府主导的体制改革与转型相同步。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实施成效日渐显现,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大学生的就业压力,但同时也应看到,这种功利性的目标导向造成了高校的创业教育活动主要局限于操作层面和技能层面,各高校的创业教育主要局限于创办创业园,以各种方式指导学生自主设计、创办、经营商业企业或科技公司,从事商务活动、技术发明、成果转让、技术服务等,这种看得见的成绩政府也热衷推动。政府主导下的创业教育活动一方面为大学生创业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的同时,另一方面也造成了创业教育活动与市场脱节,导致学生不了解创业、不了解社会,往往只是依靠书本知识闭门造车,高校与企业之间也未建立起稳定的合作机制来共同推进创业教育的发展。尽管高校创业教育话语权不断增加,但大学、企业、其他机构、政府还没有形成开放的、多方互动、相对常态稳定的合力结构,清晰界定政府与学校的话语权将是未来中国高校创业教育探索必须面对的问题。
通过国内外大学创业教育比较可以发现,大学创业教育在全球范围内日益受到重视,一些高校在自身资源优势基础上业已形成了不同特色或风格,但对于相比创新教育更为新颖的创业教育而言,绝非都是最优的培养模式。实际情况中,创业教育存在着实践先行理论相对滞后的局面,创业教育理论亟待进一步发展与完善。同时,在人才培养领域,诸如协同创新理论等新的方法开始涌现,这为大学创业教育未来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新的时代背景、新的历史阶段下,大学创业教育尤待重新审视培养目标,做好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的区分与融合,认清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的发展策略,进一步开拓发展思路,尝试构建创业教育的当代话语体系。
(一)大学创业教育的目标定位
尽管创业教育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但创业教育在高等教育中究竟占有怎样的地位,要达到什么样的成果,一直没有明确的定位。“发达国家普遍认为创业教育不是一种‘企业家速成’,而应当着眼于为未来几代人设定‘创业遗传代码’,以造就最具革命性的创业一代作为其基本价值取向,注重的是培养学生的创业素质,以示创业教育与商业教育的区别,创造了良好的创业愿景,毕业生创业比例较高。”[8]而在我国,创业教育在很多高校仅被看成是一项就业政策、就业教育的一种补充,对于创业教育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创业竞赛活动零散分散,创业意识的培养未能体现在校园文化建设当中,学生对创业及创业教育的观念淡薄,同时加之我国传统观念的影响,只有很小一部分的大学毕业生走上创业之路。创业教育目标的不确定、目标定位的不清晰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教育手段的盲目与混乱,一方面导致了创业教育和就业教育的割裂,另一方面造成制度设计上缺乏方向感和整体性,极大制约了创业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
事实上,关于创业教育的目标可以在创业教育的定义中找到相对统一的答案,培养具有一定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的创业型人才是共同的培养目标,只是在目标设定方面,一些学校莫衷一是,一味追求面面俱到,往往事倍功半不得其法。结合国外发达国家大学创业教育典型可以发现,它们的创业教育目标往往与学校性质紧密相关:综合类大学主要重心在于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完善学生的综合素质;理工科大学主要重心在于致力于实现专业成果的产业化应用;独立的商学院的主要重心则在于培养学生的创业技能和创业知识,重在实用。[9]这种教育目标的设定,同时有其自身的学校传统、师资力量、办学特色为背景。要想实现更好的创业教育,必须为创业教育确定一个符合学校校情、结合学校优势的培养目标。
(二)路径思考:协同创新代表创业教育范式发展方向?
通过国内外典型创业教育范式比较分析发现,尽管存在着多方面的不同与差异,但经过近二十多年的学习与探索,国内高校的创业教育模式在理念目标、课程设置、运行主体方面与国外成熟的创业教育已不断接近或相似,这代表着中国高校创业教育的发展与进步,同时必须承认的是,中国的创业教育仍然存在着实践环节薄弱、资金平台缺乏等现实不足。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是涉及政府、社会、企业、高校的一项系统工程,有效的创业教育需要不同机构协同合作已是各界的共识,师资、课程、资金、内外部联盟是创业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必须共同协作以弥补不足。
在此背景下,2012年3月,教育部联合财政部共同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简称“2011计划”),这是继“863”、“985”之后,中国高等教育领域实施的又一重大发展战略。“2011计划”的核心是协同创新体系的建设,它为高校创业教育的发展创造了新的历史契机。通过分析“2011计划”的内涵,不难发现协同创新是该计划的核心指导精神,而价值内涵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协同创新创业教育范式意味着高校创业教育从以校园教育为主社会实践为辅转变为以社会实践为主校园教育为辅,从老师教学生学的单一模式转变为师生协同创业的多元化实践模式,从学校为主产业为辅的服务模式转变为产业资源为主校园服务为辅的综合服务模式。这种理念的更新、方式的变革意味着组织管理方式的重大革新,如何创新资源集聚方式,实现跨学科、跨高校、跨地区的协同发展,推进校内与校外社会资源的有机融合需要协同创新创业教育在理论与实践方面进行更为深入的探索。协同创新创业教育范式的出现,为中国创业教育模式的创新指出了一条新路,其自身模式的完善性与适应性如何也决定了其能否代表着中国高校创业教育范式的未来。
(三)大学创业教育的当代话语建构
从中外大学创业教育制度话语的比较中可以清楚地认识到,政府作为大学最主要的投资主体和行政领导具有深刻的历史与现实原因,对国民教育实施政府主导型的价值引导与行政干预也是当今世界各国的普遍做法,这对国家发展战略的实现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必须承认,我国的大学长期以来囿于政府办大学的惯性思维,对已经发生的、正在发生的深刻的社会变革,没有作出主动的积极回应,很多高校仍局限于高、精、尖的人才培养模式之中,政府主导下的创业教育活动与市场脱节现象较为严重,高校与企业之间联系较少,导致一些学生的参赛行为被视为创业行为,市场转化率极低。
新的时代条件,新的创业教育要求下,我国的创业教育要形成政府推动、市场驱动、学校策动的新型话语格局。一方面,政府要在全社会层面继续鼓励、倡导开展创业精神、创业知识和创业能力教育,做好服务工作本位,广开欢迎之门,降低政府所开办的高新技术园区、工业园区和创业园区对大学生创办公司类的创业实践的“门槛”,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更好的政策支持,在政策方面为创业教育营造良好环境;另一方面,高校也应增强创业教育的主动性与自觉性,充分挖掘自身资源,结合自身优势,努力挖掘自身特色,立足自身、放眼市场,强调专业应用性的市场延伸,增强市场发展后劲。
我们应该看到,我国良好的经济运行形势为我国创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强劲的内生动力和持续的成长空间,我们应进一步确立发展目标,理清发展思路,在积极开展创业教育实践活动、加强创业教育的理论研究的同时,继续学习和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和已有理论,结合我国国情努力探索和构建有中国特色、有区域特色的大学创业教育范式,形成能够协同强劲内生动力、强势外部力量的创业教育话语新格局,进而进一步推动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取得跨越式发展,实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局面。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的使命:面向21世纪的教育宣言和行动纲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8.
[2]Powers.J, McDougall.P.University Startup Formation and Technology Licensing with Firms that Go Public:A Resource Based View of Academic Entreneurship[J].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 2009(20).
[3]Kevin Philpott,Lawrence Dooley,Caroline O’Reilly,et al.The Entrepreneurial University:Examing the Underlying Academic Tensions [J].Technovation,2011(31):161-170.
[4]亨利·埃茨科威兹.三螺旋[M].周春彦,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5:6.
[5]安宁,王宏起.理工科大学创业教育模式的国际比较及启示——基于多案例分析视角[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2(6):68-72.
[6]胡桃,沈莉.国外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对我国高校的启示[J].中国大学教学,2013(2):91-94.
[7]李伟铭,黎春燕,杜晓华.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十年:演进、问题与体系建设[J].教育研究,2013(6):42-50.
[8]刘海英,杨文超.基于比较与反思的中美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初探[J].学理论,2009(29):106-107.
[9]李金奇,余国宇.中外大学生创业教育比较分析及启示[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18):95-96.
2015-12-06
米银俊,广东工业大学党委副书记、创新创业学院院长,副研究员,经济学硕士;吕新铭,广东工业大学创新创业学院讲师,法学硕士。(广州/510006)
*本文系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2015年度立项项目“大学创业教育范式比较与话语建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