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 静 黄凤河
论自媒体对提升大学治理效果的作用*
肖静黄凤河
提高大学治理的效果,是我国大学治理的落脚点与重点所在。当前我国大学内外部权力主体缺乏应有的活力,信息传播与权力博弈缺乏应有的效率,大学治理效果有待提高。自媒体的出现改变了当今的舆论生态,将对大学治理产生深远影响,其支持作用主要包括传播主体的多元化将拓展大学治理的公共领域、传播方式的自主性将彰显大学治理的话语权力以及信息传播快捷透明将促进大学治理的合作协商等三个方面;其启示相应地包括在大学治理过程中必须尊重每一方利益相关者、实现大学治理的民主化以及善用自媒体为大学治理的有效工具等。
自媒体;大学治理;有效治理
大学治理一直是我国高等教育理论与实践领域的热点问题。随着大学治理议题的持续推进,特别是随着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及 《高等学校章程制定暂行办法》的实施,对我国大学治理问题的认识应该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应该从一直以来的大学治理结构问题逐步转向大学治理效果问题,即如何实现我国大学有效治理应该是今后的重点所在。
依据已有的研究,大学完善其治理结构是为了实现有效治理。[1]大学治理结构的有效性在于,就大学与外部的关系而言,政府、大学与社会之间能和谐共处、相互支撑;就大学内部治理结构的功能而言,是能够建立起一种“以学术权力为基础、以实现公共利益为目标、能够有效回应‘冲突和多元利益’要求的内部决策结构,避免决策权处于高度集中与过度紧张的状态……最大限度地释放大学的教育生产力、学术创造力与思想磁场力”[2]。
限于传统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负面影响,我国大学内外部权力主体缺乏应有的活力,信息传播与权力博弈缺乏应有的效率,大学治理效果有待提高。自媒体的出现激发了人们的表达欲望,唤醒了公民意识,改变了当今的舆论生态。藉由自媒体这一媒介,信息传播更加快速,公民的话语权及对公共事务的参与度大幅提升,权力博弈更加有效率,这必将对大学治理产生深远影响。
大学治理强调利益相关者的全面参与合作协商,其目的就是要就大学治理的一系列问题达成共识,使其决策具有足够的合理性与合法性,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从而具有普遍的约束力,同时也惠及所有利益相关者。[3]要对大学治理的重大决策达成共识、形成集体行动,需要有公共领域供大学利益相关者全面参与、充分讨论、乃至激烈辩论,而自媒体的普及为大学治理的重大问题达成共识创造了条件。
首先,自媒体的普及促成了传播主体的多元化,为大学治理达成共识提供了重要的共同渠道。当今的大学与社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大学的发展或直接或间接关系到社会中的每一个人,不管是大学的核心利益相关者,还是重要利益相关者,或是边缘利益相关者,抑或是社会公众都非常关注大学的一举一动。基于不同利益能形成公共舆论进而达成共识并非易事,但自媒体的出现有可能化难为易。自媒体进入门槛低,操作简便,普及率越来越高。在现代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下自媒体已成为人们重要的交流沟通工具。如今,每个人都可以在贴吧、论坛、微博、微信等网络空间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既可以打造自己的自媒体平台,就某些问题进行深刻思考并发表长篇大论,也可以对一些热点事件进行及时点评,多元的传播主体可以展开持续的互动。就具体的大学治理而言,社会公众都可以借助自媒体平台参与进来,从不同的立场、角度发表意见,评判是非,表达诉求。大学主要利益相关者更可以设身处地权衡有关教育问题的利与弊、是与非,提出中肯的意见或建议,教育界资深专家学者也可以在舆论场上发挥意见领袖的作用,甚至可以进行议程设置,凭借深邃的理论知识和独到的专业眼光引领公众深入而高效的探讨,最终达成共识。
其次,自媒体的普及拓展了公共领域,为大学治理达成共识提供了广阔的话语空间。公共领域是一个民主国家和开放社会必不可少的公共空间,公众可以就一系列的公共事务,在其间平等参与讨论,以期形成公共舆论,维护公共利益。咖啡馆、俱乐部、报刊、杂志等都属于公共领域。随着互联网的崛起,自媒体的风行,出现了可以互动的网站论坛及不受时空限制的互动性强、传播快的自媒体平台,如QQ空间、微博、微信等。这些自媒体平台的出现拓展了现代社会的公共领域,人们参与讨论公共事务的方式更灵活,形式更多样,反馈更及时,互动更强烈,并且这些平台的信息传播兼具私密性和公开性,便于人们传递真实信息,反映真实情况,形成公共舆论,达成共识。大学利益相关者及社会公众可以充分利用这些自媒体拓展的公共领域,就大学治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展开激烈的讨论和争辩,甚至是相左或对立的观点交锋,思想碰撞,百家争鸣,这才真正达到讨论的目的,有利于达成共识。
自媒体拓展了大学治理的公共领域,使得大学治理不再仅仅局限于大学内部管理者的行为。因此,大学的任何一个决策都要慎重。大学在治理过程中必须尊重每一方利益相关者,既要充分考虑利益相关者切身利益,又要顾及大学的社会效益。尤其是针对大学外部的利益相关者,如社区、校友、媒体等,大学要善用自媒体这一传播工具,就相关问题广泛听取民意,收集民情,综合考虑各方意见,及时收集整合反馈信息,平衡各方利益点,最终达成共识,并作出最优化选择,力避决策失误造成的不可估量的损失。
权力是大学治理的核心问题,权力如何分配与怎样运行直接影响到大学治理的效果,因此大学治理的中心环节体现在大学多元化权力的合理匹配与良性运行。但这种良好状态不是自然出现的,而是在大学的内在逻辑或规律的牵引下,大学各权力主体不断博弈的结果,是自下而上的“争权”与自上而下的“赋权”的动态平衡。这其中的博弈也好,“争权”、“赋权”也罢,有一样武器非常重要,那就是话语。根据福柯的微观权力理论,“话语即权力”,话语是权力的表现形式之一, 话语不仅是施展权力的有效工具,也是掌握权力的关键所在,谁拥有了表达的自由,谁就拥有了权力,那就是话语权。[4]
在社会开放与科技进步的大背景下,自媒体应运而生,而且已深度融入到人们的生活之中。人们在自媒体上不仅记录生活点滴,宣泄各种情绪,分享人间悲喜,而且点评时事新闻,表达利益诉求,维护公平正义。总之,在自媒体时代,公民个体的自主表达得到了从未有过的重视和推崇,由此带来了话语权力的凸现和彰显。在社会治理及国家治理中,人们往往通过话语来表达并实现话语背后隐含的深层次价值取向和利益诉求,进而实现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权力。
推演到大学治理中,大学各利益相关者也为了各自的利益诉求围绕着“权力”产生各种话语关系。作为大学的举办者和维护者,政府总是遵循着一些政治逻辑来要求大学,制定大学的发展路线图;作为学者教授,他们总是按照大学的学术逻辑来思考大学的发展,为学术自由、大学自治而摇旗呐喊。然而,高等教育哲学家布鲁贝克说:“就像一场战争太重要,不能交给将军一个人决定一样,高等教育在今天太重要了,不能完全交给大学教授决定。”[5]这样的话语背后又隐含着多少关于大学的权力的纠缠?作为学生群体,他们总是在为得到更适合自己的教育,拥有更好的学习生活环境,享受优质的服务而争取应有的大学治理参与权;作为社会公众,他们向国家纳税了,他们也应享有大学的知情权和监督权。总之,只要与大学有利害关系的个体或群体,都会站在自我的立场和角度自由言说,或人与人直接对话,或借助书刊深度表达,或在自媒体上广泛互动交流。不管通过何种形式或途径,这些话语背后潜藏着不同的利益诉求,各种话语权力在舆论场上交锋博弈,话越说越清,理越辩越明。最终,自主表达与话语权力的彰显促使大学的权力配置和运行进行动态的平衡。
总之,自媒体时代,传播方式的自主性彰显了大学治理各个利益相关者的话语权力,大学内部和外部权力博弈更加激烈。大学治理行为的实施和治理决策的做出必须考虑利益相关者各方的诉求,对关涉各方利益的重大决策要听取大家的意见或建议,给予充分的表达权,对于权力主体博弈产生的矛盾应给予充分的尊重,在大学的重大事务决策上,充分调动他们参与的积极性,给予更多话语权和知情权,实现大学治理的民主化。
大学治理的核心问题在于决策、制度安排、权力配置、利益诉求及大学整体效益的实现等,要妥善高效解决这些问题,大学治理主体间的合作协商是必然选择。
高效的合作协商是有前提条件的。一是必须建立在一致的目标、统一的认识和规范、相互信赖的氛围之上。二是必须有合作协商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而这一点需要科技的进步,在设备、通讯和交通工具等方面给予物质支撑和技术保障。通讯即信息传播媒介显得尤为重要,因为高效的合作协商不能仅仅局限在人与人面对面的沟通交流,而必须超越时空限制,依托充分而真实的信息交换,打破长期以来的信息壁垒,实现信息传播更快更透明。
在传统的大众传播时代,信息是一种稀缺资源,信息是被垄断的,信息是自上而下的管道式的流动,传播缓慢且不透明,反馈互动也很难实现,社会管理者主要通过这种信息不对称的方式来实现社会治理,这样不但管理成本低,而且效率还很高。传统的社会管理皆是如此,大学的管理也不例外。在这种管理模式下,不需要合作协商,也不可能有真正意义的合作协商。
在当今电子媒介引领的时代,互联网技术、移动通信技术、数字技术等突飞猛进,新媒体发展欣欣向荣。随着自媒体的出现,自媒体平台越来越丰富,功能越来越完善,把人类社会的话语关系提升到新的高度,为大学治理的合作协商创造了条件。
以贴吧、论坛、微博、微信等为代表的自媒体平台在信息传播方面比以报刊、广播、电视等为代表的传统媒介更具有优势。如前文所言,自媒体传播主体多元化、传播平台多样化、传播内容个性化。尤其需要引起关注的是,自媒体下的传播,传者与受者之间的信息反馈互动性大大增强,传者也是受者,受者也是传者,传者与受者之间的时空距离几乎不受限制,信源来自四面八方,信息传递的很多壁垒不复存在,实现了点对点、点对面、面对点、面对面的立体式网络化互播,信息传播比任何时代都要更快更透明。这种传播的变革影响了我们理解和思考的习惯,开创了很多可能性,波及到社会的任何领域,促成了许多社会领域的变革,传统的社会管理已经不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
具体到大学而言,大学管理要真正向大学治理过渡。大学发展的重大决策需要大学利益相关者的合作协商——这一点不仅仅是停留在口头上或纸面上,而是将扎扎实实地存在于现实世界中。在信息传播更快且更透明的自媒体背景下,强制性的行政命令或封闭式的管理都将失去其往日的“法力”。譬如,各大学都开通运行了一些自媒体平台,如论坛、微博、微信等,在这些平台上大学官方与社会、教师、学生、校友等展开互动。通过自媒体平台发布、报道甚至是曝光大学的一些事件,引起了相关部门的关注或干预甚至是调查处理。这些都可以看作是自媒体时代,大学从直线式封闭管理走向各利益相关者合作协商共同治理的明证。
自媒体时代,信息传播更加快捷透明,同时信息量也成几何级数的增加,人们思维方式也在发生变化,大学治理中的合作协商将更为重要。大学应主动应对,善用自媒体这一工具,充分利用这一信息沟通与多方互动的平台。注重舆情研究判断,建立健全表达机制,同时改革议程设置,促进大学治理主体各方的协商,使之成为信息传播的武器和大学治理的有效工具。
综上所述,自媒体以其特有的优势广泛影响了社会方方面面。在完善我国大学治理过程中,我们需要及时把握自媒体的优势,客观认识自媒体对我国社会的广泛影响,正确发挥自媒体对于提升大学治理的支持作用,从而确保制度安排的合理化、权力配置的合法化及各方利益的最大化,切实提升大学治理的效果。
[1] 朱家德.提高大学治理的有效性——20世纪60年代以来西方大学治理结构变化的总趋势[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12(6):123-130.
[2] 龚怡祖.大学治理结构:建立大学变化中的力量平衡——从理论思考到政策行动[J].高等教育研究,2010(12):49-55.
[3] 李维安,王世权.大学治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72.
[4] 张国祚.关于“话语权”的几点思考[J].求是,2009(9):43.
[5] [美]约翰·S·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M].浙江:浙江教育出版社,1987:32.
(责任编辑刘第红)
2015-12-11
肖静,武汉理工大学教务处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秘书,副研究员,博士;黄凤河,武汉理工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硕士研究生。(武汉/430070)
*本文系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国家一般课题“基于利益相关者的大学权力结构与运行机制研究”(BIA100074)研究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