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功连
关于语文教材运用的两点建议
李功连
语文教材是根据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及社会需要而编写的供语文教学使用的材料,它是师生交流的凭借。正确运用教材是确保语文教学科学有效的前提和基础,但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正确运用教材却是语文教师面临的现实难题。特别是课改以来,教科书编写的“开放性和弹性”给语文教学提出了挑战,以致有经验的教师都感叹:越来越不知道怎么教语文了。
与以往教材给语文教师提供了明确的教学要求不同,本次课程改革大力强化了教学内容的开放性,教学过程的生成性,教学评价的多元性,使语文教学更重视学生的实践体验。这就要求语文教师转变教育观念,更新专业知识,提升教学技能。从正确运用教材的角度来说,语文教师的教学应该符合两个方面的要求:课前具有明确的意识,课后进行系统的反思。
意识随着人类的诞生而诞生,属于心理学的范畴,是人类大脑的一切活动及结果。按照《心理学大辞典》的解释,意识是“人特有的心理反映形式。个体对环境刺激及自身感受、记忆和思维的觉知以及对自身的行为和认知活动产生、维持和终止的监控。表现在能透过事物的外部现象来认识事物的本质特性和事物间的内部联系,能依据对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认识来指导自己的行动或调整自身的内部状态。”①意识贯穿于人的整个认识活动过程,在现象和本质之间来回穿梭,通过人的意识活动实现个体从现象到本质再到现象再到本质的循环往复。这就意味着,语文教师的教学应该具有明确的意识,即能够清晰地认识到自己在教学过程中要做什么,怎么做以及为什么这么做。王荣生从教学内容的角度也指出,教师对自己的教学内容要有意识,即知道自己在教什么,并且知道自己为什么教这些内容。②除了“教什么”和“为什么教”,语文教师还应该关注“怎样教”。“教什么”和“怎么教”分别解决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两个方面的问题,而“为什么教”则解决教学内容设计和教学方法选择的原理和依据。其实,教学方法是孕育在教学内容之中的,教学内容的设计过程就体现了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简单地认为,语文教师的工作可以归结为三个范畴:内容、方法和原理。
语文教学体现为内容、方法和原理三个范畴。“内容”指的是语文教师要明确地认识到课堂教学包括哪些知识内容,“方法”指的是这些知识内容以何种方式在课堂上呈现出来,“原理”则意味着语文教师要找到选择和呈现这些知识内容的依据。在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对于“内容”和“方法”一般都有比较清晰的认识,但绝大多数的教学都缺乏“原理”的支撑,或者很难找到“原理”的支撑。准确地说,绝大多数的语文教师还没形成这个意识,他们都是凭着经验在“想当然”地进行教学设计,凭空“想”出某篇文章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几乎没有意识到要去寻找“内容”和“方法”背后的“原理”支撑,这应该是吕叔湘在三十年前所批判的语文教学“少、慢、差、费”的根本原因。缺乏“原理”的支撑,语文教学也就出现了当前普遍存在的现象:一百个语文教师面对同一篇文章能教出一百种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完全不同的语文课,同一个语文教师在不同的时期也能将同一篇文章教成完全不同的语文课。尽管我们对这种现象赋予其“多元化解读”的称号,美其名曰“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这个称呼背后依然难以掩盖语文教学混乱不堪的现状,这种“我认为”“我主张”的思维就是语文教学科学性严重不足的典型表现,尽管我们仍然以教学的“艺术性”来掩盖这种不足。
与此相对,学生的语文学习也可以归结为内容、方法和原理三个层面。“内容”意指学生要清晰地知道学习过程中所出现的语文知识的内涵和外延的具体所指。“方法”意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找到发现知识内涵和外延的恰当方法,并能实现方法的运用自如。“原理”即为学生理解并掌握语文知识背后的逻辑基础,理解语文知识的来龙去脉,掌握对语文知识生产的原理和规律,从而实现举一反三的效果。当我们从内容、方法和原理三个层面来学习《背影》这篇散文所体现出来的“人间至情”时,教学内容的设计就应该包括三个层面的内容:①文中的人间至情长成啥样;②作者以何种方式描述至情;③为什么作者要这样描述这种至情。如果语文教学能够从这三个方面展开,那么学生对“人间至情”就有了比较深入的理解和把握。通过《背影》还可以学习“人物描写”这一写作方法。很明显,“人物描写”的写作方法是在描写第二次背影时体现出来的,那么内容、方法和原理就应该这样体现出来:①这一段运用了哪些人物描写的方法,这些方法有何特征;②什么情况下可以运用这些“人物描写”的方法,运用时需要注意哪些要求;③这些“人物描写”的方法各有什么作用,怎样使其作用发挥到最大。
从学生成长的角度来说,任何学科都体现“经验→知识→观念→原理”的生成路径。个体的生长首先是从经验开始的,经验即“人们在同客观事物直接接触的过程中,通过感觉器官获得的关于客观事物的现象和外部联系的认识”。③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个体通过各种途径获得了非常丰富的学习经验,但都是零散而杂乱无章的,因此它们的价值也是有限的。为了在最大程度上发挥经验的价值,就需要通借助反思的手段,在回忆历史、批判现实和预测未来的过程中使经验转化成社会化的知识内容。反思后知识经过了社会化的检测,但要具备指导现实的能力还需要思维化的提炼,使具有客观化的社会知识转化为个性化的思想观念。马克思说过:“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改造的过程就是知识的思维化过程,借助于外在的文化学习、内在的意识探索和当下的活动体验,使外在的社会知识转化为个体的思想观念。而观念的东西就存在对与错,因此就要进行系统化的验证,在逻辑层次、要素结构和功能模型上建构科学的理论体系;而原理就是理论体系的核心要素。只有形成了科学的理论体系,才能对现实产生真正的指导作用,从而使个体的实践活动成为经验的生产基地,并形成周而复始的良性循环。
图1 个体成长路径图
课程改革提出要“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一改过去那种过分关注教师“教”而忽略学生“学”的教学理念,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重视个体学习经验的获得,注重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等实践能力的培养。对语文教师来说,这就意味着自己的教学首先需要原理的支撑,从而使学生在实践体验过程中所获得的经验具备转化为理论的实践依据。因此,语文教师就应该实现从“教什么”“怎么教”转化为“为什么教”的价值转向,只有这样,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才能对学生的学习产生真正的促进和推动作用。
可以从两个方面理解反思的含义:反复地思考,黑格尔就是从这个范畴对反思进行界定;从反面思考,这是培养发散性思维的重要手段。反思是人的特性,只有人才具有反思的意识和能力。依靠反思,人才能通过预先确定任务,思考完成任务的手段和途径,并计划自己的行为。④个体通过回忆历史、批判现实和预测未来三个方面所获得的经验进行反复、反面的思考,使零散、杂乱的经验转化为系统性的理论体系。通过反思,实现了从过去到现在再到将来的统一,为个体的成熟和发展创造了条件。
反思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源泉。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就是自我反思的过程。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的教师成长公式“成长=经验+反思”和我国学者林崇德提出的“优秀教师=教育过程+反思”都表明教学反思有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⑤教师只有将自己的经验升华到理性认识的高度,才能使经验真正发挥作用。而教学反思恰恰是教师对自己的经验进行理性审视的过程。
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主导作用以及学生和教师的中介——课程,构成了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教师与课程、学生与课程的三重矛盾。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对课程的理解存在“诠释”与“过度诠释”⑥的差异。对文本的解读必须限定在“诠释”的范畴之内,否则就属于“过度诠释”。文选型语文教科书的选文都是经典篇目,它们都是作者思想情感的流露,并不是为教学需要而写的。因为历史原因,这些文章的写作意图就很难确定。在难以确定作品意图的情况下,语文教学对作品的解读都是按照读者意图来建构文章的“本文意图”,这就存在“过度诠释”的风险,也就出现了“试题荒唐成瘾成癖考倒鲁迅考倒巴金”⑦的说法。从交际意图来说,其实这属于正常现象,语文考试的材料只是“例子”,通过“例子”来考核学生的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目的是让考生揣摩并理解把握命题者的意图,并根据命题意图组织答案,与作品内蕴的写作意图没有关系。这属于正常的“诠释”范畴,尽管“诠释”的结果——读者意图与作品意图存在显著差异。但是,语文教师又要尽可能地使自己和学生对文本的解读符合作者和编者的意图,只有这样才能使作品的解读更到位,才能做到准确恰当地运用语文教材。同样,教师传授和学生掌握的知识程度之间也存在显著的矛盾,教师传授的语文知识能否最大限度地转化为学生的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与学生的接受能力密切相关,取决于知识的难易度、学生的知识结构和智力水平、教师的教学技能、课堂的教学效果和课后的复习巩固等多方面的因素。为了有效化解教师与学生、教师与课程、学生与课程之间的矛盾,提高教学效率,就需要教师进行积极全面的教学反思,强化自己的交际意图,使自己在课堂教学中对文本的解读符合作者意图、编者意图和学生意图,以培养学生准确理解和运用交际意图来解读作品的能力,从而实现教师意图、作者意图、编者意图和学生意图融会贯通式的发展。
越来越多的教师认识到了教学反思的重要性并在教学过程中身体力行,但成效并不显著。其重要的原因就是教师的反思还处于经验总结的状态,没有上升到知识体系的高度。要真正起到催化剂的作用,教师就需要实现教学反思的系统性,使其具有要素的完整性和结构的整体性。
布鲁纳曾指出:“不论我们选教什么学科,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一门学科的课程应该决定于对能够达到的,给那门学科以结构的根本原理的最基本的理解。”⑧不仅教师的教学需要体现学科的基本结构,教师的教学反思更需要体现结构的系统性,只有实现了这个目标,教师才能清晰地认识到自己的教学有没有让学生掌握学科基本结构和基本原理。
教学反思需要体现教和学两个方面的内容,即对教师教的反思和对学生学的反思。从反思的内容来看,需要从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再教设计等范畴展开。因此,教学反思的系统性就可以用下面这个图表现出来。
图2 教学系统反思图
可以通过一个具体的案例来体现应该如何实现教学反思的系统性。选取的案例来自于朱自清的经典篇目《背影》⑨,这是第二届大陆、香港、台湾三地语文教学研讨会的观摩课,授课教师为广东碧桂园学校的全国优秀语文教师徐志丹。下面是经整理过的教学实录,与现实的课堂可能存在差异性。
(一)学习目标
1.朗读课文,体会字里行间的人间至情。
2.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体会文章语言特点。
3.珍爱亲情,增进与父母的沟通与交流。
(二)学习方法:自我感知,读议结合。
(三)教学环节
1.以《春》导入课文。
2.自由朗读课文,看文章哪些地方打动了你。把握“父亲”好在哪儿?要求学生从细节中理解父亲那份浓烈的爱。
3.学生朗读质疑,朗读课文后体会父亲那份浓浓的爱子之情。在朗读过程中学生提出不理解的地方,教师进行适当点拨。
4.品读课文后分析:课文四处描写了什么情况下的背影?开头、结尾的背影在文中有何作用?作者最着力刻画哪一处背影?怎样刻画?哪些词语最具表现力?
5.探究感情变化。划出写自己的文字,作者如何对待父爱,他的感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师生探讨儿子是好儿子吗?教师总结:儿子从不懂事到懂事的情感历程。
6.分析写作特色。与《春》作比较,从文章选材、详略、语言特点方面考虑文章的写作特色。
7.作业:阅读朱自清其他散文。
下面可以对这个案例进行系统反思,而系统的教学反思又为语文教师明确的教学意识养成提供保障。这样就使明确的意识和系统的反思贯穿语文教学的全过程,共同推进语文教学中教学目标的科学性、教学内容的确定性、教学过程的生成性和教学效果的系统性,为真正促进语文教学的变革和发展开辟坦途。
朱自清《背影》教学反思
(一)教学内容
从教学实录可以发现,其教学内容主要体现在对内容和方法的阐述上,包括对“好父亲”和“好儿子”的探讨和细节描写等写作特色的分析,对原理的分析少之又少。设计最大的特色就表现在对“好父亲”和“好儿子”的探讨上,这属于内容的范畴,但探讨的过程因为缺乏原理的支撑而显得随意性过大。用评委孙绍振教授的话来说就是“要还原到历史语境才能理解文本”,因为缺乏对中国传统父子关系、中国人情感表达方式的正确解读,从而使得对文本的理解仅仅停留在表层。
(二)教学过程
1.教学环节。除导入和作业,该教学实录共设计了五个教学环节:从“好父亲”的分析中体会父亲的爱子之情;朗读质疑,学生提问题;品读背影,掌握写作方法;从好儿子的分析中体会作者的情感变迁;在对比中理解文章的写作特色。从学生学习的角度来看,重点表现在对“好父亲”和“好儿子”的理解上,所以,该课的教学重点落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上面。
2.目标达成。这是一堂穿着华丽外衣的成功的语文公开课。从感知的角度来说,目标①、②应该达到了,但从理解、鉴赏、评价和运用的角度来说,还远远不够。目标③在教学过程中基本没有涉及,也可能涉及了,但整理时省略了。
3.理论依据。①中国传统文化中紧张的父子关系面临西方民主思潮的冲击,表现为“三纲五常”中“父为子纲”的父亲权威受到挑战;②中国传统文化中个体情感流露的隐晦导致了文章表达的独特性,作为一篇赎罪性的文章,通篇没有一个认错的字,但句句话都在认错,这是思想文化的最高境界;③自我反省是高贵的品质,理解本文通过今昔对比中的自我反省来实现思想的升化。
4.生成性。课例基本上是教师教学设计的呈现。借班上课,生成性是很大的问题,教师和学生缺乏了解和沟通,这非常不利于课堂发挥。
(三)再教设计
再教设计意在体现语文教师的教学设计从关注“内容”和“方法”向重点关注“原理”转型,从而在教学中尽量体现为对具有规律性的一般原理的探寻,具体表现为对问题的设计体现出“为什么”的特质。
1.教学目标
①朗读课文,理解父子关系的时代特征和历史意义
②理解并学习运用细节描写、首尾照应等写作方法
③增强亲情的理解和感悟,学会珍爱亲情
2.教学环节
①自由朗读课文,划出作者描述父亲关爱儿子的语句,请思考:父亲为什么这么做?
②默读全文,划出作者写自己的文字,请思考:对待父亲的关爱,他当时是怎样的思想感受?现在又有怎样的变化?作者为什么要把当时的思想感情和现在穿插着叙述?
③全文共四次写到背影,它们在写作方法上有什么区别。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你还能找到其他的方式来叙述吗?请试着比较它们之间的异同和优劣。
④认真研读第二次背影,作者共运用了语言、外貌、动作、神态等描写方式,分别画出这些不同的句子。请分析它们的特征和作用。
⑤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再从总体上说一说应该怎么评价父亲和“我”这两个人?
参考文献
①林崇德等编:《心理学大辞典》,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1551页。
②王荣生:《合宜的教学内容是一堂好课的最低标准》,《语文教学通讯·初中刊》,2005年第1期。
③金炳华等编:《哲学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1年版第669页。
④(奥)茨达齐尔,李其龙译:《教育人类学原理》,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35页。
⑤申继亮:《教学反思与行动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92页。
⑥(意)艾柯等:《诠释与过度诠释》,王宇根译,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版。
⑦洪禹平,杨东平:《误尽天下苍生是“语文”》,《羊城晚报》,1998.3.27。
⑧布鲁纳,邵瑞珍译:《教育过程》,北京:文化教育出版社,1982年版第31,47页。
⑨徐志丹:《〈背影〉教学实录》,韦华记录整理.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877799f01018o0b. html。
[作者通联:河南洛阳师范学院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