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晓燕
内容摘要: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我国经济新常态运行过程中,流通作为生产与消费之间的链接纽带,关系着整个经济运行的效率和效益,对现代商贸再生产具有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然而对于流通创新的研究目前学界还处于起步阶段,很少真正认识到流通创新在现代商贸再生产中的作用。因此,本文即从流通组织及现代商贸再生产的内涵入手,对流通创新与现代商贸再生产的关系及创新流通服务和现代商贸再生产的对策进行探讨。
关键词:流通创新 现代商贸再生产 内涵 关系 推动
引言
进入二十一世纪后,我国国民经济不断发展,加之全球经济一体化不断深入,我国商贸流通规模随当前大环境的良好发展势头迅速扩大,现代商贸再生产在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质量和产业结构升级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同时,作为商品经济的产物,流通服务在现代商贸再生产中很大程度地解决了商品使用价值的让渡问题,是现代商贸再生产运行中物质运动的基础(夏春玉等,2010)。而在另一方面,流通服务所体现的除了是一种跨时空传递商品实体的能力,还是一种对价值加以传递的服务能力,以及对现代商贸再生产的支持力度。同时,流通服务与现代商贸再生产之间有着紧密的关联,对现代商贸再生产来说流通服务对其效益和效果均具有很大影响。
流通服务可以使现代商贸再生产社会资源得到有效配置,使市场资源可以被充分利用起来,流通服务的创新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现代商贸再生产的发展。从流通服务与现代商贸再生产的演进规律可以看出,流通创新与现代商贸再生产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关系,在现代商贸再生产中,研究流通服务创新意义重大。但我国学者对流通创新的研究目前还处于边缘化状态,忽视了流通服务及其创新在现代商贸再生产中的地位,因此,仍需进一步探索与研究。而在分析流通创新与现代商贸再生产的关系及创新流通服务和现代商贸再生产的对策上,应先对流通服务与现代商贸再生产的本质内涵及现有研究进行了解。
流通服务与现代商贸再生产的本质内涵
流通服务顾名思义与流通有关,其主要服务领域为商品交换领域和金融领域。流通服务业务主要包括三部分,其一为生产过程中的保管、搬运及包装等服务,其二为商业活动服务如商业的销售、结算等交换性服务,其三为银行、保险、证券等金融相关服务。流通服务与物质性高度相关,与物质生产十分接近,是整个社会经济活动中重要的中间体,为物质生产提供流通服务,使物质生产的需要得到更好地满足。通过流通理论可以看出,流通的最早发展阶段,始于社会分工的产生及货币开始成为交换媒介之后,商品交换催生了流通组织。而进入古典经济时期后,流通组织开始向生产领域转变,经济学家们对流通服务的研究也随之转移到生产领域。不过这一时期,经济学家们尚未认识到流通过程所潜藏的财富,忽视了对流通相关理论的研究。
对于流通本身而言,马克思曾经将其定义为“交换的一定要素”。从马克思经济学中可以看出,流通的形成并非依靠任意一个商品的交换都能实现,而是需要一定的内在要求,流通的形成前提为商品价格,从本质上来说流通活动是商品交换所催生的行为体系。关于流通创新理论的认识,马克思经济学中也是在不少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的研究基础上形成的。这些经济学家主要的研究思路为社会商贸再生产,而马克思吸收和秉承了这些经济学家的一些合理观点,阐释了流通服务各要素之间相互关系的变化。马克思经济学原理对我国经济学具有较大影响,尤其在流通服务理论方面。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全球化的拓展,我国对于流通服务及创新理论的研究也打开了新的局面,在马克思流通理论的基础上向着更新和更全面的方向发展。同时,关于流通的地位和作用,早在1986年的全国中青年流通经济理论讨论会中,我国学者就进行了深入的讨论研究。而且,在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社会经济迈入市场经济阶段,随着其运行重要性的日渐突出,流通也开始被重视,“流通产业论”由此提出,使流通理论上升到产业的创新高度。
当然,分工是现代商贸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同时,还可提高社会生产力,正是在这种作用下人类社会才得以从原始自然经济阶段向商品经济阶段一步步迈进。在早期的物物交换中,没有统计的等价物,分工与货币的出现,使商品交换变得更加顺畅。在这一环节的推动下,以交换为目的的扩大化再生产即社会商贸再生产随之出现,且在此时的社会商贸再生产中,商品的生产、流通及交换都是其组成部分。由生产者、流通者及消费者之间形成的关系在这个经济关系中占主要地位,而生产、流通以及消费服务等诸多因素对这个经济性、社会性的经济关系也具有一定的作用和影响。生产、流通和消费之间的经济关系在经济的研究方面应作为主要对象,经济活动中所出现的一些冲突,都可以通过对这三者之间资源配置的研究和探索得到更好地协调和处理。不过在现代商贸再生产的研究中,主流经济学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均对生产和消费之间存在的问题比较看重,而对生产和流通以及消费和流通的经济关系研究有所忽视(荆林波、王雪峰,2012)。
因此,关于流通的问题,主流经济学虽然有过一定的研究,但一直以来却都忽略了商品价值及使用价值问题中的使用价值。在社会商贸再生产中,使用价值作为其根本目标,同时是微观经济主体和经济要素之间最核心的纽带。现代社会商贸再生产中,其最根本的出发点便在于具备使用价值的社会性、经济性活动,或者说这也是其最根本的目标。这是由于,使用价值的生产是社会商品贸易再生产的开端,使用价值的流通则是其過程表现,结束则以使用价值的消费为终结。在使用价值的联系下,社会商贸再生产中的每个经济关系才能被相互联系起来。从这点来看,现代社会商贸再生产的发展,主要动力便来源于消费者对各种不同使用价值的追求。
流通创新与现代商贸再生产之间的关系
关于流通创新的各种研究中,流通产业组织创新是一些学者对流通创新的界定,在他们看来流通组织结构主要指其内部资源配置结构及其关联性。对大型商品流通集团加以组建,促进大、中、小相配合和合理的组织结构,就是流通组织创新的主要表现形式与目标。同时,关于流通组织创新的研究,大多数学者都是从广义上入手的,认为为了与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相适应才通过新组合完成流通组织创新,流通组织创新有利于流通组织运行效率的提高。但是,在分工和生产的方式变化中,流通服务也随之发生变化,其演进过程离不开分工与贸易。流通分工对产业间和产业内贸易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而产品内分工和产品内贸易的出现和变通又会推动流通组织创新。
商业与生产的分离始于第三次社会化大分工,此后在生产体系中,流通创新所发挥的作用一直是能动性的。随着工厂手工业时期的到来,生产过程中流通的基础性作用便不可或缺,在生产本身的各个要素中,交换是需要从属的。而在经济过程中,相对生产来说流通同等重要,两者是并行的。社会分工质和量在产业革命和社会化大生产后发生了巨变,大大提高了人类的生产能力,但因生理极限的限制,人们对商品和劳务的需求却无法随之同比例增大,社会范围内商贸供大于求的形势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出现,经济系统重心逐渐偏向流通、消费等要素。在这一过程中,产业结构通过流通创新在社会生产体系中维持平衡,商贸生产的更新换代依靠良好的资源配置能力,由此在共同作用下推动现代商贸再生产。所以,在社会发展中流通创新的重要性更甚于生产部门本身,在整个社会经济系统的发展中流通创新可以说具有决定作用。世界各国商贸生产实践都显示,流通对现代商贸再生产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宋艳萍,2015)。
社会商贸再生产在现代商贸中就是对使用价值的商品再生产。厂商在生产阶段会在不同的要求之下组合加工不同的要素,然后得到的商品则具备新的使用价值。在分工与专业化等约束的基础上,这些使用价值不一的商品,不仅需要考虑其交易成本,而且需要考虑经济效益的提高,考虑的目的在于尽可能地降低成本,以使商品使用价值的转移最终得以实现。从本质上来看,现代社会的商贸再生产活动主要是有机连接起生产、流通、消费等使用价值中的环节。使用价值中的这些环节共同构成了社会商贸再生产循环的整个过程,彼此是一体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不论哪一个环节缺少了,都会影响社会商贸再生产的运行。所以,对于现代社会商贸再生产来说,流通创新是其重要构成部分,对商贸再生产运行通畅具有维持和保障作用。
近40多年的发展中,产品内贸易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国际贸易的发展。某一企业或某一区域不能再左右大量的产品生产和销售,通常需要多个企业或国家的力量来联合完成。从美国轿车价值中的装配线生产和先进技术来看,前者主要由韩国完成,后者主要由日本完成,分别占轿车价值的30%、17.5%,其设计与零件分别由德国与中国台湾、新加坡完成,分别占轿车价值7.5%、4%,爱尔兰、巴巴多斯的数据处理和英国的广告与市场营销服务分别占2.5%、1.5%,剩余的37%才是美国国内所创造的产值。因此,在日益深化的分工中,需要经过多个中间品的流通环节,一件产品才能最终进入销售阶段。即最终产品的完成需要立足各企业对原材料、半成品等各司其职的流通传递才能完成价值增值,而要实现传递的顺畅性,在现代社会中就必须采用一定的流通服务,从现代商贸再生产贸易过程便能看出,流通创新将是一种典型的生产者服务。
而且,随着现代商贸再生产的发展,产品内贸易不断扩大,催生了流通服务,也催促着流通服务的创新。可以说,现代商贸再生产决定着流通创新,流通创新与现代商贸再生产之间是一种共生共荣的关系。流通组织创新所关系的利益并非单个赢利,而是与现代商贸再生产这一合作伙伴的共赢关系,现代商贸再生产与流通组织分别处于社会经济的上下游,流通创新是现代商贸再生产在飞速发展的现代信息技术刺激下的必然转变,供应商、经销商之间协同业务伙伴关系在不断改造和创新的业务流程下将会更加牢固,在供应链的链接下促进群体企业的形成。
基于流通创新推动现代商贸再生产的路径
通过对流通创新的内涵与现代商贸再生产的内涵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分析,可以看出,分工深化下形成的流通组织创新与现代商贸再生产发展两者是相互作用和促进的关系,促进流通组织创新是推动现代商贸再生产服务业发展的必要环节之一。在社会商贸再生产中,流通创新发挥着基础性作用,是连接生产与消费的关键点。因此,在对我国社会经济及社会商贸再生产运行的顺畅运行提供保障作用下,流通创新应发挥其根本性作用,在现实中流通组织创新的形成呈现出多样性,常见的除流通合作外,还应包括商品交易市场、新型商人雇主制等。不过,在推动现代商贸再生产的发展过程中,当前比较典型的流通创新路径有三种:
(一)第一种路径:推动零售商向终端控制迈进
随着零售商的不断增加,零售市场集中程度越来越高,仅就沃尔玛、家乐福等大型超市来说,在人们的观念中已经不仅仅是零售商,而是成为人们观念既定的一种品牌标志。苏宁、国美等大型零售商,在我国同样正在扮演着相同的角色。通过对销售终端的控制,在与生产商价格谈判中,这些大型零售商可以处于优势地位,且其不仅能够影响产品的规格和设计,同时可直接与生产商联系根据自身要求委托其生产自有品牌(耿莉萍,2010)。
因此,通过对需求的创造和把握,控制生产商是大型零售商的本质优势,由此可真正开启大规模定制时代,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在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日益发展的形势下将得到更好地满足。以英国马斯公司为例来说,该公司直接与制造商接触,越过经销商这一环节不仅可进一步压低商品差价,而其可完全根据自己的创新来设计和制造不同的产品,即在产品生产的最初设计环节零售商亦可以直接参与,以满足顾客的更多需求。著名的“圣米高”就是马斯的自创品牌,而马斯销售商品总数量的十分之八均为自创品牌,正是这样成就了马斯庞大的“无工厂根基制造商”之路。新时代的今天,不斷扩大的零售商规模和资本给零售商带来了巨大影响力,鲜明地体现制造商对技术的采用和战略的规划限制上。所以,制造商在与大型零售商合作的过程中不能再唯自己的意见生产产品,而是需要紧紧跟随零售商的一些战略发展规划,同时,加剧的竞争还促使其加强提升自身管理技巧和水平,在这一影响上不少制造业厂商的制造能力和管理能力均得到了同步提高。比如条形码的应用,就是在沃尔玛的强制要求下逐渐在制造企业中普及的。
(二)第二种路径:从供应链上展开产销动态联盟
流通组织供应链中的实体在经济运行中通常各自为政,但随着最终消费者需求的提高以及促进现代商贸再生产供应链整体优化的要求下,流通组织中的各个环节应通过全方位的整合形成优势互补、可共享资源利益且共担风险的供应链动态联盟。这种供应链动态联盟的出现离不开科学技术的进步,但更多的是由现代商贸再生产日益加剧的市场竞争趋势所决定的,当然也离不开消费者需求变化的推动。
供应链上的流通企业与现代商贸再生产企业,在供应链动态联盟中不仅可共享信息,而且可共享基础设施,通过这一动态联盟,流通企业与现代商贸再生产企业的关系可以维持长期的稳定,且流通企业可在产品的设计和生产中进一步参与,这一环节不仅能够更好地保证规模经济的实现,而且有利于其成本的降低,减少市场风险。同时,现代商贸再生产企业在信息系统集成的支持下,可得到流通企业对市场信息的及时反馈,这些信息可一定程度上指导现代商贸再生产的生产活动,对于合作方彼此的销售情况、库存情况等,供应链上的不同现代商贸再生产企业均可相互了解,在此基础上即可调节生产活动。而且,在对市场信息条件的充分掌握下,现代商贸再生产企业可使生产和定制的更加准时、规模更大。以沃尔玛和保洁公司为例,这两个公司形成的产销联盟,在当前社会中可谓范本式的供应链管理。沃尔玛公司通过对动态联盟模式的应用,可方便地联系到全世界各种规模的制造商,在广泛的伙伴关系支持下沃尔玛公司的生产、交易成本及市场风险均有明显降低,同时为商贸再生产企业创造更多订单,促进其销路的拓宽及库存的减少与周转的加快(陶俊,2015)。
(三)第三种路径:根据实际需要积极开展业务流程外包
为了提高企业内部的工作效率,一些企业开始将内部非核心业务转移给供应商,这些供应商通常均以专业和高效立足,这种外包方式在企业中的应用,除了有利于企业成本的降低,在企业效率的提高方面还具有重要作用,并对企业自身竞争能力更具有一定的增加作用。我国台湾地区的宏公司便是外包的典型,其外包模式为“速食店”式,系统之前本来在台湾地区生产,通过外包业务流程后将系统生产转给了海外事业部,台湾企业自身开始着手生产关键零部件,如主机板、外包装和监视器等,而非关键部件的生产则通过外包的方式交给市场所在地厂商,其组装也在市场所在地完成后再投放到当地市场。该种流通模式一经推出后,宏的去库存时间与资金周转速度相对传统流通模式显著改善,反映在新产品上则表现为上市时间比传统流通模式下的上市时间提前了一个月,更快地满足了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
当然,在业务流程方面,流通企业并非随性所欲的,而是需要立足实际需要,有机结合运输、包装、配送等各个功能,使供应链上的其他专业化厂商对自身不具优势的环节进行外包运作,这样,流通企业本身风险大大减少的同时,还降低了企业运营成本,在其推动下供应链的效率和整个流通过程中的质量与速度均实现有效提高。总体来看,我国业务流程外包发展尚处于初期,而在日本依靠社会化的专业配送的连锁企业大约占30%,不少超市等零售企业在流通业务方面纷纷采用外包的方式,全权交由拥有低温商品新物流系统的日本冷藏公司来运行业务。伊藤洋华堂的单店效益在全球中多年排列第一位,其主要原因便在于其通过外包流通服务集中了供应商的库存、物流的仓储配送,使其更加迅速,提高了库存配送的效率。
结论
综上,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我国经济新常态运行过程中,流通作为生产与消费之间的链接纽带,关系着整个经济运行的效率和效益,对现代商贸再生产具有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然而对于流通创新的研究目前学界还处于起步阶段,很少真正认识到流通创新在现代商贸再生产中的作用。因此,本文即从流通组织及现代商贸再生产的内涵入手,对流通创新与现代商贸再生产的关系及创新流通服务和现代商贸再生产的对策进行探讨。
从经济的现代化发展历程来看,流通创新理论的发展是其不可或缺的理论基础與环节,现代社会商贸再生产在流通创新的保障下可以更好地运行,从而使经济的循环发展由此被推动起来,进而促进经济效率的提高。所以,在经济全球化的市场经济背景下,除了认识到流通创新和现代商贸再生产的内涵外,还必须正确认识两者关系,以推动我国现代商贸再生产的快速发展。同时,从流通创新与现代商贸再生产的关系可以看出,流通创新对现代商贸再生产中商品流通的效益和效果显而易见,探讨并寻求流通创新路径,在现代商贸再生产中具有重要意义。所以,只有推动流通科学合理地创新,并将流通创新应用于现代商贸再生产中,才能积极有效地发挥流通创新在现代商贸再生产中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