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敏珏
内容摘要:商贸流通业的发展在城市之中有较为完善的硬件基础设施与软件资源,而在农村地区,资源的稀缺性极大地限制了当地商贸流通业的发展,这会造成城乡之间在交易效率上出现较大的差距。从政策导向来说,城市具备较好的发展基础,政府在政策方面会更多地倾向于城市地区,政策利好所带来的优势也集中在城市地区。基于城市分工的维度而言,城市主要作为工业发展的基地,而农村地区则是依靠传统农业来发展经济,那么两者在商贸流通体系上便会出现主次之分。本文基于城乡分工与交易效率视角研究我国商贸流通业的发展,并找出商贸流通业在发展进程中出现的问题,对其发展的限制性因素进行剖析,从而提出有针对性的发展策略,促进商贸流通业的良性发展以及加快城乡商贸流通一体化的进程。
关键词:城乡分工 交易效率 商贸流通
引言
商贸流通业有效联结生产与消费,它是以引导产品的生产和促进消费作为产业发展的核心,对我国经济有着较强的影响力。现今商贸流通业的发展在城乡两大市场上的差距虽然有所减小,但是农村地区的商贸流通业仍然无法追赶上城市地区的发展水平。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14》数据显示,我国城乡地区2013年的人均现金消费支出存在较大的差异性,主要表现在衣着支出、居住支出、文教娱乐的支出上,其中城市地区在这三方面的支出上的占比分别是10.6%、9.7%、12.7%,而农村地区的支出占比分别为6.6%、18.6%、7.3%,从这些数据对比中就可以发现我国商贸流通业的发展在城市与农村地区具有明显的市场差异,城市地区商贸流通业的发展水平要远优于农村地区。基于城乡分工及交易效率的视角,商贸流通业的发展主要体现在城乡之间的发展差异上,而在促进商贸流通一体化的建设中,国家提出的新型城镇化实际上是流通业在农村与城市双向流通上的一个推进形式,并且在城乡的商贸流通链上建立了一个双向的互动机制,这一机制不仅对我国流通业的发展具有极大地促进及导向作用,而且能够进一步协调城乡商贸流通的资源流动与优化互动机制。
我国城乡商贸流通体系的形成机理
(一)我国城乡商贸流通体系的现状
我国城乡商贸流通体系的形成主要在城市商贸流通产业的发展基础上进而向农村地区辐射,但是城市地区与农村地区的市场存在很大的差异性,并且基于客观层面而言,市场规律无法自发地缩小两地之间的差距,也不能通过市场来改变城乡市场的分割现状,这就进一步阻碍了城乡商贸流通体系的一体化进程。商贸流通业发展至今,其体系的发展仍然存在许多问题,表现在五个方面:第一,产业化水平低,商贸流通的业态结构不合理;第二,农村的商贸意识淡薄,消费者意识落后;第三,城乡流通一体化水平低下,进程缓慢;第四,物流、商流受阻,尤其是在农村,没有覆盖全面的商业网点以及物流网络,流通受阻在很大程度上就限制了当地商贸流通经济的发展;第五,城乡市场呈现分割状态,两个市场间的资源流动性差,城市地区的商品交易效率远远优于农村地区(王爽等,2010)。
(二)基于城乡分工视角的我国城乡商品市场约束力
基于城乡分工视角下我国城乡商品市场的约束力主要表现在两大方面:生产要素的制约与金融发展能力的制约。虽然我国也在城乡双向流通机制的建设过程中积极地促进城乡资源的互通性,但是城市本身就具备了优于农村地区的发展条件及资源,并且在延续至今的城乡分工体制的基础上,农村地区商贸流通业的发展在生产要素及商贸流通能力上要远远落后于城市地区。
生产要素的制约,城乡分工也就是我国政府对于城乡劳动力市场的行政分割,在传统的户籍管理体制下,政府的政策导向具有明显的城市偏好行为,并且结合户籍管理下的城乡分工更进一步限制了劳动力在两大市场间的转移,那么对于具有政策偏爱、资源充沛且优质、软硬件设施发展基础较好的城市地区而言,它能够吸引到更多的技术型与功能型的劳动人才,而对于农村地区则只能被动地选择单一型、传统型的劳动力,这就从体制上根本性地限制了城乡之间的商贸流通能力。如图1所示,在二元制度的人为分割下,农村地区与城市地区相互流通的劳动力市场被户籍制度所阻断,即便是在户籍管理体制调整之后,城乡之间的劳动力市场也不能被完全融通,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之后仍存在准入壁垒,他们只能从事一些暂时性、缺乏可靠保障的职业,而与之相关的社会保障制度与教育制度也在无形之中将农村劳动力置于劣势地位,造成城乡劳动力在素质、工作能力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性,从体制上限制了我国商贸流通的整体发展能力(鲍威尔等,2008)。
金融发展能力的制约。城乡分工体制对金融发展能力方面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金融供给效率与供给规模。在金融供给效率层面,农村地区严重缺失金融主体,城市地区的金融市场在政府政策导向以及外部环境的影响下遵循的道路是市场化以及自由化程度较高的发展模式,而农村地区其金融市场在体制性因素的影响下遵循的是以政府为主导的推进发展模式,因此在农村地区并没有形成资金自我循环的良性金融机制,其金融体系业存在系统性的缺陷,加上农产品的生产周期等特点,导致农村地区的金融业务效率低下,发展滞后。城市地区的投资回报率要远远高于农村地区,这就使得农村地区的一部分资金回流至城市,造成农村资金面的供给紧张,而城市地区则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逐步完善自身的金融体系,从而提高自身的抗风险能力。在金融供给规模层面,虽然政府也逐渐将金融政策的关注点倾向农村地区,也对农村地区实行了信贷配给和信贷补贴政策,但由于农村地区的金融服务比较单一,所以当前农村市场上的金融服务需求并没有得到满足,而且供给主体也有限,进一步限制了其金融供给的规模(张德化,2010)。
(三)基于交易效率视角的我国城乡商品市场约束力
我国城乡商品市场存在的二元分割状态主要表现为城乡商品交换关系的凌乱与两大市场间商品交换的互堵,也就是说城市制造出来的工业品无法打入消费能力有限的农村市场,而农村市场也没有完善且充分畅通的销售渠道与途径来推销自己的农产品,这样一来便会使得农村市场更加自闭,而城市市场在发展完善中也会呈现饱和,从而激发市场矛盾。
城市市场交易效率较高。城市市场的交易效率是比较高的,除了具备一切优良的地理位置优势、历史发展优势、政策导向外,其市场的发展能力与水平也远高于农村市场。相比于农村地区,政府在制度安排与基础设施建设上会偏向于城市市场,因此城市地区的整体商贸流通水平要高于农村地区。一方面,城市市场上的交易主体无论是在销售或是收购农产品的过程中都处于优势地位,因为城市的交易主体无论是在资金还是信息、资源等方面都占据话语权,政府的政策导向重点在于优先发展城市,制度安排偏向了城市,能够给城市交易主体提供一个良好的交易平台和交易环境,提高了城市市场的交易效率。另一方面,基础设施的建设可以得到较为完备的资金与政策支持,城市对于公共设施、物流设施、甚至是软件设施都能够做到完善化,从而相对降低了城市交易的成本,提高了商品流通的效率。
农村市场交易效率较低。如图2所示,农村市场主要以生产、销售农产品为主,农民作为交易的主体,从获取生产要素-农产品交易-农业剩余的交易三个交易内容中可以发现,农村市场的交易方式及内容是比较单一的,基本上都能在农村市场上完成交易,这就使得政府在制度安排、基础设施建设上选择偏向于交易内容较为复杂的城市地区,而且基于资源配置的有效原则上着眼,可以说农村地区相比于城市地区可以不用进行过多的设施建设,那么农村市场的商贸流通能力便处于劣势地位。另一方面,城市产品要流入农村地区存在有限消费,而农村地区的农产品要进入城市地区也因为设施、物流条件的限制不能有效流通,价格陷阱的存在也造成农村市场的交易效率低下,总体上限制了农村商贸流通业的发展(任兴州,2010)。
我国商贸流通发展的限制性因素及原因分析
(一)我国商贸流通发展的限制性因素分析
我国商贸流通发展的限制性因素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城乡流通体系的分割机制、城乡流通的差异化效率,这两个方面的因素都是基于城乡分工与交易效率的视角来进行剖析,本文可以透过这一视角来研究我国商贸流通产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阻碍力。
城乡流通体系的分割机制。城乡流通体系的分割机制实际上是以城乡商品市场的分割机制作为基础进而衍生而来的,商贸流通的分割造成农村经济远远落后于城市地区,这也就造成城乡之间的交易主体在收入上形成鲜明的差距对比。如图3所示,城市居民无论是在人均收入或是人均支出上,都远远高于农村地区,尤其是在人均总收入的对比上,我们可以看到城市居民的人均收入是农村居民人均收入的两倍之多,而人均现金消费支出之间的差距比也接近两倍(王睿,2015)。从这些数据中可以反映出一个问题:农村经济远远滞后于城市经济,中收入的差距也反映出城乡分割机制对于农村地区发展商贸流通业的限制作用,并且在商贸流通的整体发展上,城市地区也无法与农村地区进行有效对接,不利于城乡商贸流通的一体化建设。
城乡流通的差异化交易效率。城乡流通的差异化交易效率也是与城乡分工体制相联系,根据前述对城乡商品市场交易效率的分析可以发现,城市市场的交易效率较高,而农村市场的交易效率较为低下。农村市场的交易方式及内容是比较单一的,基本上都能在农村市场上完成交易,从城乡交易市场的规模对比上来看,农村商品市场交易额的增长率明显低于城市交易额的增长率,这是因为城市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比较完善,并且在近年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城市地区的物流设施向现代化、信息化、网络化发展,而农村地区的商贸流通市场不仅没有体系完备的基础设施,物流中心的建设也只是停留在“小、乱、散”的阶段,而且也没有足够的资金与技术实力来建设现代化的物流中心。
(二)制约我国商贸流通发展的原因分析
前述分析了城乡商贸流通的限制性因素,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城乡流通体系的分割机制、城乡流通的差异化效率,那么导致出现这两个方面限制因素的原因则是城乡分工的差异化与城乡市场交易效率的差异化。
城乡分工的差异化。城乡分工的差异化导致城市地区的商贸流通能力要优于农村地区,也阻碍了城乡两大市场商贸流通的一体化建设,而造成城乡分工差异化的原因又可以归结于制度原因与政策原因。制度原因包括了户籍管理制度、教育制度以及公共资源配置制度,户籍管理制度实际上直接将我国的城乡结构划分为二元制,并且在其中还有很多的细分等级,在这一等级基础上教育资源、公共服务设施资源的配给也会偏向于城市地区,那么农村地区所获得的资源就是被剩下的,或者是缺少这部分资源。政策原因则是指产业政策、税收政策、金融政策和价格政策,工业的发展要优先于农业,而城市又是工业发展的起源地,税收政策上虽然有免征农业税的规定,但是由于农村市场机制并没有获得完善,因此税负还是没有得到彻底解决。在价格政策和金融政策方面,压低农产品的收购价,农村地区的金融体系也并不完善,因此在这些政策的管理下进一步明确了城乡的分工,拉大了两个市场的差距(姚星垣等,2012)。
交易效率的差异化。交易效率的差异化则是指城市地区的交易效率要远高于农村地区,而究其原因则主要是政策导向。政策导向是指我国政府在发展初期选择的战略是“先富带动后富”的发展模式,通过大城市的优先发展进而带动农村地区的后续发展。那么在政策的制定与导向上也会偏向于选择城市地区,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首先完善城市地区。如表1所示,我国在《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中指出,到了2020年,我国要实现普通铁路网覆盖20万以上的人口城市,快速铁路网则要覆盖50万以上的人口城市,航空服务也要覆盖国家90%的人口量,从这些数字中可以看出,我国流通体系的建设也是优先选择城市地区。如此一来,城市地区的交易效率会得益于基础设施的完善而不断提高,但是在有限的财政资金支持下,农村地区则只能被动地选择后续发展,基础设施的建设也需要政府的资源与资金支持,这就造成农村地区的交易效率低下,不利于商贸流通市场的完善与优化(薛晴,2014)。
城乡分工与交易效率视角下我国商贸流通的发展路径
(一)进一步完善城乡流通机制
城乡分工的差异产生了城乡分割机制,也进一步拉大了城乡两大市场交易效率的差距,要进一步完善城乡流通机制,那就需要建立农村市场零售组织网,并与城市的商贸流通组织网进行对接与整合,从而打破城乡两大市场间的流通壁垒,形成一体化的商贸流通组织体系。如图4所示,建立一个组织体系完备的零售网可以采用两种模式进行推进:一种是以零售业为主导的推进模式,另一种则是以批发业为主导的推进模式(朱喜群等,2013)。对于零售业主导的推进模式而言,可以通过特许连锁店的方式先在农村市场中建立零售基点,一来可以节约成本,二来可以利用特许连锁店的品牌效应吸引到更多的加盟商,从而逐渐增加零售店,当经营范围扩大到一定程度时,采用直营店的方式并以此为中心辐射周边的乡镇及行政村,从而形成诸多以直营店为中心的零售网。而以批发业为主导的推进模式则是通过零售店来建立物流中心,这样可以有效地降低运营成本,另外是通过自由连锁的方式来建立零售网点,相对于批发组织而言具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其采购网络也能够更好地衔接城乡之间在配送采购系统上的对接问题。
(二)加大流通基础设施的投入并提高交易效率
加大流通基础设施的投入主要是从两个层面来理解:一是在农村地区建立相对完善的流通基础设施,包括交通设施、物流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等,通过改善后的流通基础设施来提高农村市场的交易效率;二是在城市地区建立现代化的物流服务设施并且向城市周边的农村地区进行辐射,在农村地区建立与之相匹配的物流点来对接城乡之间的商贸物流网,实际上就是通过城市地区的辐射作用来提高农村市场的交易效率。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必须要依靠政府的政策支持与财政资金支持,到如今我国政府也已经逐渐将政策导向的重心从大城市转移到农村市场来,使得农村地区能够获得资金、政策与资源的支持从而不断完善商贸流通业发展所需的基础设施。城市地区虽然在商贸流通产业的发展上优于农村地区,但是其整体发展水平还存在不足之处,物流设施并不能满足现代化商贸流通的发展需求,因此还需要通过现代化物流体系的建设来激发农村市场的内在潜力,并且在农村地区建立小网点能够进一步节约物流成本,达到提高市场交易效率的目的。
(三)建立合理的流通市场准入机制
城市和农村地区的商贸流通市场存在准入壁垒,而且这一壁垒的阻碍作用是相互的双重影响力。城市地区的商贸流通组织信息化、网络化、多业态化的水平较高,而农村地区的商贸流通组织仍然是“小、乱、散”的局面,那么这就需要建立合理的市场准入机制,对于企业的选择采用“择优录取”的原则,提高农村地区商贸流通组织的行业质量。针对这一机制的建立,我国政府需要根据农村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适宜的准入壁垒机制,提高进入农村市场的行业标准,防止农村地区的流通组织为了追求数量而不顾质量的低劣影响,这样一来便可以将一批低素质、低效率的企业拒之门外,从而也使得农村市场的流通组织能够不断提高自身的规模质量,也可以避免城市的流通组织出现垄断的局面,进一步规范城乡之间的商贸流通市场。
结论
商贸流通业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先导产业,其发展的效率与效益会严重影响到我国经济增长的速度和效率,通过从城乡分工与交易效率的视角对我国商贸流通体系的滞后问题进行研究,同时以城乡之间商贸流通产业的发展差异作为研究主体,通过对其发展的限制性因素进行原因剖析可以发现,城乡流通体系存在分割壁垒、交易效率两极化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又归结于城乡分工的体制性因素及政策性因素,据此本文对商贸流通的发展提出可行性的选择路径,包括进一步完善城乡流通机制、加大流通基础设施的投入以及建立合理的流通市场准入机制,从而使其能够不断调整城乡在商贸流通产业发展上的不匹配,并且进一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商贸流通体系的优化与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爽,张永庆.制度变迁路径比较研究[J].特区经济,2010(l)
2.鲍威尔,迪马吉奥著.姚伟译.组织分析的新制度主义[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3.张德化.城乡二元流通体系与市场异质性[J].中国流通经济,2010(3)
4.任兴洲.我国宏观经济形势及流通业发展环境分析[J].中国流通经济,2010(1)
5.王睿.基于内生比较优势的城乡双向流动商贸服务体系构建[J].商业经济研究,2015(18)
6.姚星垣,夏慧.区域农村金融发展与城乡一体化关系的实证研究—以浙江省为例[J].经济研究导刊,2012(1)
7.薛晴,任左菲.美国城乡一体化发展经验及借鉴[J].世界农业,2014(1)
8.朱喜群,赵康.城市化加速时期的城乡一体化发展—基于扩大居民消费需求视角[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