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茶经》的翻译中感悟中西方的跨文化交际

2016-03-31 08:29罗海鹏
福建茶叶 2016年10期
关键词:茶经陆羽译者

罗海鹏

(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南通卫生分院,江苏南通 226000)

从《茶经》的翻译中感悟中西方的跨文化交际

罗海鹏

(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南通卫生分院,江苏南通 226000)

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国际间的交流变得日益密切,文化软实力登上历史舞台,如今已然成为国与国之间沟通的桥梁。因语言的非完全对应性及译者国家的文化理念与被译国家不同,文化在传播过程中,其内涵得不到完整传播,甚至出现误读。本文以《茶经》的翻译为例,对《茶经》的内涵与译文作比较性分析,发现中西方跨文化交际中存在的问题。

《茶经》;翻译;中西文化;交际

文化交流已经成为当下国与国之间交流的趋势,文化的传播必然经过语言这一桥梁,然而每个国家都拥有着本国的语言,在语言不同的情况下必然要使用翻译这一手段来实现文化的传播。“茶”这一词汇我们都不陌生,它也在我西汉时期经由丝绸之路传播至欧州大陆,对于茶的研究,中国乃至世界也从未停歇过。《茶经》作为一本对茶进行了全方位研究的著作被懂茶之人奉为东方的《圣经》,由此可见《茶经》在茶界中的地位。茶的历史悠久,影响广泛,我们以《茶经》的翻译为模板,感受中西方文化交流。

1 《茶经》概述

1.1中国典籍《茶经》

《茶经》为唐代陆羽所作,是我国乃至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对我国在唐以前茶文化的发展做了总结。本书详细说明了茶的起源,煮茶所需的器具,茶叶的挑选与种植,历代茶事,茶叶产地等内容,涉及范围广泛,内容详实,对茶业有开创之功。

1.2《茶经》问世的影响

《茶经》一经问世就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于中国而言,《茶经》问世后,历代茶学研究者以此为蓝本,对中国的茶文化进行了更加深入的研究,使我国的茶文化进一步发展,茶学得以保存至今。中国的茶叶在宋代时就经由丝绸之路运往欧洲大陆,所以在《茶经》问世之前亚欧大陆的人们已对茶叶有所了解,《茶经》流传之后,翻译成多国语言,促进了国与国之间的文化交流,也将我国的优秀文化传播至世界各地[1]。

2 《茶经》翻译对中国文化的传播作用

2.1展现我国的儒释道精神

中国的儒释道精神体现的是中庸与和平,万事万物皆有法度。《茶经》融合了中国的儒释道精神,茶性甘苦,苦尽则甘来,对人的心性有极好的把握,茶能平和人的脾性,使人淡泊,因此在中国古典文化中,茶与君子也有着解不开的关联。茶叶从种植到饮用的每一个阶段体现了我国的儒释道精神,陆羽的《茶经》中无论是茶叶的种植、茶叶的采摘还是茶叶的冲泡与饮用都讲求一个“度”,过犹则不及,在繁琐的细节中锻炼人的品性。

2.2体现我国文化的美学思想

陆羽的《茶经》体现了我国审美中的语言美与意境美,语言美的感知是通过语言的提炼,意境美是通过语言的传达,之后展现于想象,通过想象构成画面,身临其境,从而体现言语中的意[2]。如“凡采茶,在二月、三月、四月之间。茶之笋者生烂石沃土,长四五寸,若薇蕨始抽,凌露采焉。”这一句中的“烂石沃土”、“薇蕨始抽”、“凌露采焉”体现了我国语言的精炼与独到,在进一步体会之后更能发现其背后的景象之美。

2.3传播我国的地理及天文法知识

古代与现代不同,若想知道其他国家的天文与地理,则必须从书本中获取,《茶经》便是其中一本融合中国地理与天文法知识的著作。陆羽在《茶经》中写道中国茶叶的产地,及其所出产茶叶的异同,清楚说明了中国的茶叶地理全貌,结合天气变化原因和种植方位对中国茶叶的采摘与种植进行了详述。此书对我国的天文与地理知识融合在茶叶中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在外文翻译中起到了传播作用,但若想要进一步了解我国的天文与地理,还是需要对专门的著作做更进一步的研究。

3 《茶经》翻译所体现的西方眼中的中国文化内涵

《茶经》的翻译是一件十分考验译者功底的工作,一篇好的译文要求译者不仅对本国文字锤炼有道,同时也要对译入国家的文化有较深的认识,但即使是再出色的翻译家,在翻译过程当中也难免会出现些差错,语言本就不是客观的东西,翻译者本人有自己的见解,他会将自己的见解带到译文中。同时,各国的语言文字不是一一对应的,翻译过程中,译者难免用一些类似的语言进行翻译,这样就造成了原文意义的缺失。所以用西方语言翻译出的《茶经》也带有着西方人民的思想观念和对我国的认识。

3.1《茶经》的文化内涵

《茶经》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总括起来则为中国的儒、释、道精神。[3]“儒”指中国的儒家思想,“茶与儒通,通在中庸之道,通在格物致知,克明峻德,通在齐家治国平天下”[4],从这句话中就可以看出茶道与儒学的联系之深。《茶经》十分讲究对儒家思想“度”的把握,深谙中庸之道,制茶过程火候要适中,泡茶次数不可过多。《茶经》中还包括了儒家的精简思想,在《茶经·一之源》陆羽提出“为饮,最为精行俭德之人”;“释”指佛学思想。禅宗讲求“坐禅修行”,自西汉末年,佛教传入我国,我国的茶与佛教就联系在一起,茶道与佛教一样,讲求精神上的修行——“顿悟”;“道”指道教思想。与西方人坚持“进步”不同,我国自古以来的思想就是“顺其自然”,报之以平和的态度应对万物之变。《茶经》对茶的态度就是顺应自然,取钟乳石水煮茶,盛茶之器颜色不可突兀。品茶则是回归本心,感应自然。

3.2传播过程中的“得”

以1974年美国译者Francis Rose Carpenter的《茶经》译本为例。译本对道家“自然天道”和儒家“度”的把握很好。这类翻译所对应的语言差异也不大,便于译者本国人理解。例如,陆羽在《茶经》阐述的茶叶的喝法,强调适度,坚持饮茶的仪式。提出喝茶不过“三”。在仪式和“度”的翻译方面,译文在达意方面优势明显。就仪式这一翻译而言,可以参见原文:例如,原文:但城邑之中,王公之门,二十四器阙一则茶废矣!译文:However,when in the walled city at the gate of a Prince or Duke,if the Twenty-Four implements find their number diminished by only one,then it is best to dispense with the tea.译文中译者用when和if引导状语从句,句与句之间的联系一目了然,语言清晰明了,在句与句的衔接方面译文更显一筹,很好地把《茶经》的文化内涵传达出来。

3.3传播过程中的“失”

语言毕竟只是作为一种沟通达意的桥梁,语言与语言的差异也会成为达意的阻碍。

3.3.1文化内涵的失落。在翻译过程中,因译者是西方人,故对中国的古典文化和典故敏感度不高,在翻译中即使做到最好境界也会使其内涵缺失。例如,原文:“黄金满籯,不如一经”。译文将此句直白译出“rather than leave a whole ying of gold to your children,leave a copy of a classical of text!”很明显这不符合我们中国人的审美与风格。在中国语言中“籯”指的是古代承装物品的框子,译文直接音译,与原文产生了偏差。原文中的“经”指的是《茶经》,译文直接译出“a classical of text”,同时原文要表达的意思是《茶经》在中国饮茶人心中所占的比重大,“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儒家思想理念,在译文中也没有得到体现[5]。

3.3.2文化内涵的变形。在文化传播的过程中,译者生活的地方观念也会对译本产生影响,使原文失真,文化内涵变形。例如,原文:余姚人虞洪,入山采茗,遇一道士,牵三青牛。”这一例句是《茶经》引用了《神异记》中老子骑青牛出关的故事,老子是道家思想的鼻祖,青牛是老子的坐骑,从而衍生成了神仙坐骑,“三青牛”也由此成为道家文化的符号,其中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道家文化内涵,却在《茶经》中被简单的翻译成“three young bullocks”,这样国外读者就难以读懂其中的文化内涵,也无法将其与道家文化联系在一起,从而使原来的文化内涵变形[6]。

4 结语

在文化大爆炸的时代,优秀文化的传播与交流对任何一方都有着积极的作用,本文以陆羽的《茶经》翻译为例,对我国文化与西方文化交流进行了分析,在分析过程中以Francis Rose Carpenter的《茶经》译本为例,进行对比,发现因为语言的非完全对应性,以及译者自身无法克服等问题,使文化在传播交流过程中难免出现问题。如何解决这一问题也是值得深思的,我们应该取长补短,共同合作才能保证文化的“原汁原味”,达到文化交流的真正目的。

[1]鲁鸣皋,鄢来香.浅析陆羽《茶经》和谐思想及其现代价值[J].农业考古,2008(2):241-243.

[2]朱海燕,向勇平,刘仲华.论陆羽《茶经》中的茶审美观[J].中国农学通报,2009(22):366-369.

[3]程程.透过陆羽《茶经》解读茶文化的内涵 [J].黑龙江史志,2009 (16):65-66.

[4]孙长龙.谈陆羽《茶经》的儒学思想[J].福建茶叶,2015(5):67-68.

[5]陈倩.茶经的跨文化传播及其影响 [J].中国文化研究,2004(6):133-139.

[6]何琼.《茶经》文化内涵翻译的“得”与“失”:以Francis Ross Carpenter英译本为例[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15(2):62-67.

罗海鹏(1975-),女,山东德州人,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

猜你喜欢
茶经陆羽译者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译者的适应与选择
“茶圣”陆羽:煮茶走天涯
论新闻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
不捧场的好朋友
《茶经》:世界现存最早的“茶叶百科全书”
营养学中看《茶经》
径山寺、径山茶陆羽和《茶经》的故事
万物皆有灵
第一次放孔明灯
元话语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