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云燕(宝鸡文理学院,陕西宝鸡 721013)
经典茶诗的文化之魂
——茶诗英译的策略分析
史云燕
(宝鸡文理学院,陕西宝鸡 721013)
茶诗是我国茶文化中最为璀璨的篇章,它以茶事活动为吟诵的题材,对中国茶文化精神进行歌咏、赞颂,饮茶是中国人民自古以来的习惯,是中国人生活情趣以及审美理想的集中体现。中国是茶以及茶文化的发源地,同时也是诗的国度,受到中国文人的推崇和喜爱,茶文化逐渐渗透到中国诗词创作中,历代文人墨客都热衷于茶事创作,茶文化对于诗词领域的影响极为渊源,随着茶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普及,茶诗也逐渐成为世界文坛所研究的特点,茶诗翻译也逐渐受到关注,本文以茶诗的英文翻译策略为研究的内容,进行几点分析。
茶文化;茶诗;英译
茶文化经历4700多年的历史,拥有者极为丰富的文化底蕴,是我国传统文化核心思想的集中体现,从我国历代文人的作品中能够看到大量描写茶文化的诗词,可以说茶文化已经融进了人们的思想,成为了中国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随着茶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普及,世界各国对于中国茶诗的兴趣也更加浓厚,在这样的背景下茶诗翻译也必须要更加合理化,以能够传递出诗词本意以及中国茶文化魅力为目的,在翻译过程中要注重原作精神与韵味的展现,特别是古代诗歌,在内容、形式、韵脚以及句法等方方面面都非常讲究,诗词创作格式非常严格,这些都加大了英译翻译的难度。准确地将诗词的意向表达出来,同时又能够表现出诗的内涵美,成为了目前诗词英译的挑战。
1.1能够有借鉴和使用的翻译资料有限
目前在进行茶诗英译的过程中遭遇得最大难题就是资料有限,能够用于辅助翻译的材料太少。茶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经历千百年的流传过程,中国人对于茶文化十分了解,也能够体会到茶诗的内涵和美,但是在英文翻译方面的作品却很少,与世界其他国家的差距很多,甚至不如日本。在这样的情况下,英译茶诗的难度更大,国际上对于茶文化的发源地甚至开始存在误解,近些年来,国内一些学者开始深入研究茶文化的翻译策略,并且陆续出版了《茶经》以及《续茶经》等译本,为了能够推动茶文化在更加广泛的领域传播,更正国际上对于茶文化的误解,我们必须要努力。
1.2茶诗的寓意深远,内涵丰富,翻译难度大
茶诗不同于其他诗词,它既具备了诗词本身的格律、规范,又存在大量茶事方面的内容,这两个方面对于翻译来谁都不是非常容易。茶诗语言凝练,节奏感强,是诗人发自内心的一种情感的宣泄,能够以情动人,我国历史上以情动人的茶诗作品非常繁多,比如李正民的“茶称瑞草世所珍”以及“此物清高世莫知”,还有“落日平台上,春风吸茗时”,“野泉烟火白云间,坐饮香茶爱此山”等等,只字片言就勾勒出一幅幅悠闲恬淡的品茶图。这些都表达了作者对于茶之品格的赞美,正是由于茶诗这种多样的特点以及丰富的内涵,加大了茶诗的英文翻译的难度。茶诗的翻译要遵循诗词原本的意思,要能够充分体现出茶诗原本的审美价值,能够让读者感受到快乐、愉悦、幸福以及难过等等,进而获得精神上以及思想上的教益。为了可以达到这个目的,更好地将我国茶文化的魅力展现给世界人民,必须要深刻领悟茶诗的深刻内涵,并且更加深入的研究翻译策略,推动我国茶文化的复兴与繁荣。
总之,茶诗翻译与一般的英文翻译以及茶文化典籍的翻译不同,它不仅要严格遵循诗词原本的格式韵律,还要能够有效体现出诗词原本的美与内涵,加之能够借鉴的翻译资料十分有限,因此茶诗翻译所面临的挑战更加艰巨。
迎接茶诗翻译挑战的第一步就是要拥有扎实的理论基础,所以作为一名茶诗翻译者应该具备丰富的文化底蕴,并且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以及茶文化非常熟悉,阅读过大量相关的典籍以及英译书籍,通晓当代翻译理论,能够以传承茶诗文化精髓的视角夯实翻译理论基础,充分展现出经典茶诗的文化之魂。
2.1“达意”是翻译的出发点
茶诗翻译的第一步是能够准确表达出诗词的意思,能够将字词句章的各个层次都表述清楚。从诗歌的语言结构来看,字词是最基本的单位,汉语中有时一个字就是一个词,有时候是词的组成部分,并且这种字与词的界限并不十分明显,这直接导致翻译的难度增加。其次,单纯的将诗词的含义表达出来还是不够的,翻译茶诗应该更加传神的将其中的内涵表达出来,传神的表达是所有文学作品翻译的精髓,翻译人员必须要认识到翻译与创作之间的区别,创作是作者创造出原本没有的东西,而翻译则是要描述原本存在的东西,并且还要形象地描述。这就是所谓的传神,传神既要具有传递的外在形式,又要具有内在含义,翻译的内容、形式、音韵以及格律都要准确的表达出来,同时还要关注中英文化上的差异。
2.2“三美”翻译理论的应用
“三美”翻译理论是我国翻译学家、语言学家许渊冲先生提出来的,他倡导在茶诗翻译中应用此项理论,从实际的翻译情况来看,三美理论非常适用于茶诗英译,为其提供了充分的理论依据。具体来说,三美包括音美、形美以及意美。在这三美中意美是最核心的内容,也是翻译的难点,它是音美和形美的最终归宿。可是说如果一部茶诗的翻译,它没有音美和形美,那么它至少还能够被当作一篇散文欣赏,但是如果失去了意美,那么它的翻译价值就不复存在了,人们无法理解翻译作品的内涵和意思,这样的翻译就是失败的。所以说好的翻译作品,是以上三美的结合,能够在充分表达了诗词原有意境的同时,充分展现出文章的结构与美感,在这个方面,我国一些学者还提出了诗行长短,诗句对仗等翻译策略。
在这个方面我国还有一位权威人士,那就是毛荣贵先生,他的作品《翻译美学》中,提出了要将美学思想充分应用于翻译中,并且在以上三美的基础上提出了翻译的另外三美,那就是词美、句美、意象美。我国古代的诗词在措辞上非常讲究,并且内涵极为深奥,而现代汉语的在用词方面讲究简单易懂,这样一来翻译与原文之间必然存在一些差距,翻译者在翻译的时候要注意原文与现代文的对比,尽可能将茶诗原本中的“美”保留下来,在这个方面毛先生提倡使用三种英文句式转化。首先是汉语的对偶句,它在古代诗词中应用极为普遍,在翻译的时候可以使用英文的平行结构句式;然后是动词主导句式,可以采用英语名词主导句式进行翻译;汉语的人称主语句转化,采用英语的非人称主语句进行翻译。中国古代诗词意象美丰富,中国人对于中国茶文化极为了解,因此阅读的时候能够充分感受到其中的深层含义,但是对于外国读者来说能够体会茶诗的深刻内涵完全依赖于翻译,但是英语翻译讲究逻辑,在茶诗的意境之美方面想要淋漓尽致的完全体现出来是非常困难的,我们所能够做的就是尽可能还原原文的意思,最大限度准确地将原本信息传递给读者。
在上述理论的支持下,以具体茶诗为例,进行举例说明。比如:代著名诗人自居易的作品《山泉煎茶有怀》,此诗将作者身初泉边,边饮茶,边感怀的心情,原诗短短16个字,但是却让读者深深感受到了美,
原文:
山泉煎茶有怀
坐酌伶伶水,
看煎瑟瑟尘。
无由持一碗,
寄与爱茶人。
针对这首诗,首先看前两句,前两句是非常整齐的对偶句式,与上文许渊冲、毛荣贵两位学者所提出的诗词之美十分契合,其中“坐酌”与“看煎”是动作上的对偶,而“伶伶”与“瑟瑟”则是音韵上的对偶,所以翻译者在翻译的时候,尽量将原文中这些特点翻译出来,体现诗词原本的含义和精妙。其中“坐酌”与“看煎”翻译者可以采用头韵的方式将动词名词化,以“bending"和“boiling”做一个对偶句,还原诗词本来的意思,诗中“酌”为“舀水”的意思,翻译者可以将“我”定位主语,使用“bale”翻译出来,这时“bending”与“bale”就形成了一组头韵。另外,整首诗的亮点是“伶伶”和“瑟瑟”的对偶,翻译者采用“crystal clear”和“chant and cheer”两个词是最为合理的,不仅将原诗的整齐对仗格式表达了出来,也将诗词的音律、韵味传神的展现了出来,两个词不仅构成了头韵,“clear”与“cheer”则够成为尾韵,原诗中后半部分是作者对自己情感的抒发,也是翻译过程中最考验翻译者功力的部分,翻译者首先应该对茶诗有深刻的了解,能够充分的感受到诗人对于知人心的那种强烈的渴望,还有那隐隐表达出来的哀伤。所以翻译者采用了“doter”以及“tea-peer”不仅将诗人对茶的热爱表达了出来,也将作者渴望知己的迫切心情体现了出来。翻译中的尾韵“clear"、"cheer”以及“peer”人们读起来能够感受到作者当时的喜悦,但是同时也可以体会到一丝隐隐的哀伤,这种哀伤是闲适中透着丝丝哀伤,这段很好的保留了原诗的风采。
再以另外一首茶诗《答建州沈屯田寄新茶》为例,这是宋代著名诗人梅尧臣所创作的。全诗是对茶事的细致描绘,给人非常真实的感受,翻译者要将这个部分传神的表达出来。
原文:
答建州沈屯田寄新茶
春芽研自膏,夜火焙紫饼。
价与黄金齐,包开青磐整。
碾为玉色尘,远及芦底井。
一暖同醉翁,思君聊引领。
从诗中我们能够感受到诗人在创作的时候非常重视视觉效果上的体现,并且采用了大量描写颜色的形容词汇,这些词汇的使用正是整首的亮点,翻译者在翻译的时候应该将这个方面作为翻译的重点,翻译人员也应该将颜色用词的处理,这样才能够将整首诗的韵味体现出来。首先我们看到“自膏”译成“creamy dew”,翻译者并没有使用“whjte dew”“pnre dew”或者“snowy dew”,这是由于茶叶是经过一定工艺研制而成的,它的颜色并不是纯白色,而是一种略显奶油颜色的白色,翻译者从实际情况出发,“creamy dew”这个词运用得非常好,不仅表达出了诗的意境,也将诗词的美和含义充分表达了出来,同样的,本首诗也要斟酌对偶句式的翻译,我们能够看到诗词中的主语并不是说话者,翻译人员也注意到了这个问题,因此将其转化为事物,或者是动作的过程,因此动词主动汉语模式被转为了名词主要的模式。比如“焙”译成“parching”,并被作为主语使用,翻译者这样的处理非常符合原文的意境和翻译之美的要求,也充分体系除了诗词原文的意思。
茶诗翻译讲究美的体现,在充分体现原文的基础上,最可能展现茶诗的格律以及韵味,本文针对茶诗的翻译策略以及技巧进行了分析,希望能够有效促进我国茶文化的普及和发展。
[1]王玖玖.中国茶文化东传日本史述[J].临沂大学学报.2012(1):56-58
[2]刘双.明代茶艺中的饮茶环境[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2):12-14
[3]易水霞,花传国.从茶诗词看宋代茶文化中的女性角色[J].农业考古.2011(2):45-47
[4]李丹,巢劲云.茶艺翻译的文化图式建构策略[J].宜春学院学报. 2011(10):15-17
[5]姜霞.唐代陶瓷茶器文化探究[J].艺术教育.2011(5):35-36
史云燕(1976-),女,陕西宝鸡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外语教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