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心理干预对脑梗死后抑郁患者疗效的影响

2016-03-30 01:22王秀玲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8期
关键词:抑郁焦虑脑梗死

王秀玲

【摘要】 目的 探讨早期心理干预对脑梗死后抑郁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 80例脑梗死后抑郁患者,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心理干预, 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4周后, 两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DL)均明显低于治疗前, 且观察组HAMD及ADL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平均肌力、护理满意度及住院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梗死后抑郁患者早期给予心理干预可有效减轻抑郁情绪, 缩短住院时间, 提高护理满意度, 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

【关键词】 脑梗死;早期心理干预;焦虑;抑郁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08.177

脑梗死是一种多发于中、老年人群的脑血管疾病, 具有较高的致残和病死率。脑梗死后抑郁是此类疾病临床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其发生率约为40.1%, 患者常表现为焦虑、烦躁、紧张及恐惧等不良情绪。由于患者常存在语言表达和沟通障碍, 对生活能力、肢体功能均可产生不利影响, 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预后[1]。传统的护理模式往往只重视疾病而忽视对患者心理护理干预, 本文作者对部分脑梗死后抑郁患者给予早期心理干预治疗, 疗效显著,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5月~2014年4月本院收治的脑梗死后抑郁患者80例, 男47例, 女33例, 年龄41~76岁。均符合1995年第四次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诊断标准, 并经影像学确诊。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40例。

1. 2 护理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护理和康复锻炼。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针对不同患者个体差异, 依据心理治疗的相关理论, 制定综合性的治疗和护理方案, 医护人员与患者、家属保持有效的沟通, 并进行及时的心理疏导和心理支持, 鼓励其采取有效的行为应对措施, 使患者重建心理信心, 具体包括:①向患者详细介绍脑梗死的诱因、预防和治疗等相关知识, 使其对疾病的相关知识有所了解, 减轻其对脑梗死因过度忧虑而引起的焦虑和抑郁心理;②指导患者采取正确的日常行为、目标和方向;③指导患者进行自我心理康复, 在建立良好医患关系基础上, 了解患者的生活和发病背景, 动员和指导家属及朋友在各个方面对患者进行帮助、支持和鼓励, 同时对患者的不良应对方式给予纠正, 培养其战胜疾病的信心, 客服焦虑、抑郁心理;④做好患者家属的健康教育工作, 对家属的心理顾虑应做好思想工作, 阐述家属的支持、陪伴对患者治疗的影响和早期肢体康复治疗的重要性, 指导家属在语言上对患者多给予关心、鼓励和支持, 生活上多给予悉心照顾, 以助于患者的早日康复。

1. 3 疗效判定标准 采用HAMD量表对患者症状评分, 正常<7分;7~17分轻度抑郁;18~24分中度抑郁;>24分严重抑郁。患者日常生活能力采用ADL评分, ADL>60分生活基本自理;40~60分生活需特殊照顾;20~39分生活需一般性照顾;ADL<20分生活需完全照顾。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治疗前后HAMD和ADL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HAMD、AD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HAMD及ADL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且观察组治疗后HAMD和ADL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两组肌力、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肌力、护理满意度及住院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脑梗死是一种多发于中、老年人群临床常见的缺血性脑血管疾病, 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及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 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脑梗死后抑郁常伴有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 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生活和工作质量。研究显示脑梗死后可损伤中枢神经元, 使神经传导通路受到影响, 引起代偿性受体水平不能升高而产生抑郁;此外, 过度分泌的炎性细胞因子可引起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系统的功能发生障碍而引起抑郁;脑梗死后因生活常不能自理, 患者常会出现焦虑、悲观失望及恐惧等不良情绪, 易诱发抑郁发生[2]。根据患者的心理特点制定有效的心理干预措施, 是缓解和消除因脑梗死引起的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及改善预后的关键。

针对脑梗死后抑郁而采取的心理干预措施是让患者对自身所患疾病有正确的认识, 消除心理和社会等方面的刺激因素, 改善患者的精神、情绪状况, 以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对于临床抗抑郁治疗疗效欠佳或不能耐受药物不良反应的患者, 心理干预是一种良好的治疗措施, 而对于药物治疗有效的患者同时配合心理干预也可进一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此外, 脑梗死后往往需要进行早期功能锻炼, 心理干预可促进患者能够积极主动地进行功能锻炼, 利于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3]。本文结果也表明, 脑梗死抑郁患者配合心理干预治疗后, HAMD评分及ADL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 观察组治疗后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 对脑梗死后抑郁患者积极给予原发疾病治疗外, 同时配合心理干预可明显提高临床疗效, 改善其预后。

综上所述, 脑梗死后抑郁患者采取心理护理干预, 可有效减轻抑郁情绪, 提高对治疗的依从性、临床疗效和护理满意度, 使患者以最佳的心理、生理状态接受治疗, 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程波.心理干预与脑梗死后抑郁的关系研究.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3, 21(5):77-78.

[2] 中华医学会神经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中华神经科杂志, 1996, 29(6):379-380.

[3] 蔡怡.心理干预对脑梗死后抑郁患者心理状态及疗效的影响.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3, 32(2):358-359.

[收稿日期:2015-11-17]

猜你喜欢
抑郁焦虑脑梗死
依达拉奉联合康复治疗对脑梗死患者的影响
针灸在脑梗死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脑梗死怎样治疗
产前个性化心理护理对初产妇焦虑、抑郁心理及分娩方式的影响
社区在册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影响因素分析
西方女性摄影作品中的女性形象——恐慌与愤怒,焦虑与恐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