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茶”文化的内涵及翻译

2016-03-30 08:20王晨曦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外语学院河南郑州450046
福建茶叶 2016年5期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翻译茶文化

王晨曦(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外语学院,河南郑州450046)



中西“茶”文化的内涵及翻译

王晨曦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外语学院,河南郑州450046)

摘要:词语中所阐释的含义是一个民族或国家风俗习性,文化价值的重要表现。研究词语中所体现的文化内涵以及翻译表达形式是研究一个国家思想文化的重要手段。中国茶文化历史悠久,驰名中外,在古代中国时期经丝绸之路传入西方国家,成为西方社会日常生活中的重要饮品,经过西方文化的熏陶,形成独具特色的西方“茶”文化内涵。在不同民族习俗背景下经过长期发展和演变,茶文化被赋予不同含义和表现形式。本文首先对中西茶文化的内涵进行比较分析,在此基础上对“茶”文化中所体现的翻译内涵进行研究。来提高我们对中西方茶文化内涵的理解和翻译能力,从而增强跨文化交际能力。

关键词:茶文化;内涵;翻译;跨文化交际

项目名称:本文是2016年河南省科技厅软科学项目的成果论文项目编号:162400410207

1 中西茶文化内涵比较

1.1 发展历史

茶在中国的起源可追溯到六千年前,该时期的野生茶被人们用来医疗治病。中国关于茶的最早著作是唐代陆羽所著的《茶经》,该书对茶的种类进行了划分、具体医用功效进行了细致阐述、所属植物性质进行新的命名。其实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吃茶现象就已经出现,人们将茶叶捣碎放在饭菜里进行调味,这是最早记载茶的“食用方法”,所以有的地方说“饮茶”为“吃茶”也是有一定历史渊源。南北朝之后,佛教在我古代中国盛行,佛教僧侣将茶叶奉为修身养性饮品并引起上层建筑阶层效仿,逐渐在全国成为流行趋势。中国作为茶的发源地和世界茶叶供应地,在长期发展中逐渐形成一种独具中国特色的文化符号。

茶在欧洲的发展是从葡萄牙王室开始的。在16世纪,葡萄牙人率先开始进行了新航路开辟,茶叶经此开始传入欧洲社会。18世纪后期,在英国王室阶层和社会阶层流行,当时的英国王室由于中餐和晚餐用餐时间间隔较长,所以喝茶、聊天、吃甜点成为贵族阶级打发无聊时间的主要形式,后被各国王室效仿,19世纪之后,欧洲进行工业革命,其经济发展和财富积累迅速,饮茶在普通家庭也逐渐流行。茶在欧洲逐渐形成一种带有英国王室特色的茶文化,引领欧洲茶文化的发展。

1.2 饮茶方式

中国饮茶追求的是“清净寡欲”、“宁静致远”、“心领神会”和“心旷神怡”的境界。在中国茶文化中,茶是圣洁、清净的象征,众多文人墨客将茶奉为上等饮品,并赋予其文学象征意义。所以在中国茶文化中,茶的采摘、挑选、清洗、焙制、泡茶、饮茶等流程都十分讲究。在泡茶方面,选用露水、泉水、井水泡茶的味道在品茶者看来是不同的,所获得的感受也不同。中国人饮茶不仅讲究特制的茶叶生产工艺、泡茶工艺,而且对茶具、饮茶环境、茶水等也都十分讲究。总的来说,中国人饮茶追求的是一种品质、情怀和对人生的感悟。

西方人饮茶习性和目的不同。由于西方社会喝茶习惯是和休闲甜点的食用中形成的,所以西方的饮茶习惯具有休闲性、随意性的特点。在西方,饮茶并不是单单的浸泡茶叶,他们经常将一些调味品混入其中,比如糖、咖啡、牛奶等。此外,在中国流行茶的品种是绿茶,而西方人则更青睐红茶。中国人饮茶讲究茶水、茶具、浸泡手段而西方人则注重对茶配料的考究,在西方茶饮品中,除了加一些牛奶或咖啡外,还会放入一些甜品碎末或者用甜点蘸茶吃。在中国饮茶是一种心境的体验,一般对饮茶环境的要求必须清幽安静,不可掺杂其它外物,只有这样在获得心灵安静的时候才可以真正做到品茶,体会茶的滋味。而在西方,饮茶是一项“聚餐”活动,茶只是作为一种饮品,在嘈杂的闲谈中,其意境尽失。但是在西方社会,饮茶已经成为一种不可或缺的生活习惯,尤其是在英国社会,下午茶已经成为一种休闲文化,“teatime”在英国成为午间休息的象征,一般在“teatime”期间,谈工作、打电话是被视为不合礼仪的行为。此外“早茶”、“晚餐茶”、“茶会”等也都是西方社会茶文化中重要表现形式。

1.3 文学表现形式

中西茶文化的不同除了体现在具体饮茶习惯中,还体现在具体的文学形式中。在古代中国,茶不仅仅是高雅的代名词,而且是文人墨客备受青睐的情感寄托物象。在茶文化中,泡茶、品茶都能给文人墨客提供创作灵感,涌现出大量优秀创作。比如在《诗经》中就有写道:“周原,堇茶如饴。”白居易在《山泉煎茶有怀中》写道:“无由持一碗,寄与爱茶人。”这些都表明了文豪大家对茶的喜爱,并寄托其情感。

和中国文人一样,西方文人也喜欢将茶作为文学创作对象。比如诗人孔尼在《一杯茶》这首小诗中写道:“我何处幽独,转暮复转凉,且热我小鼎,尝此一杯茶。”诗人将茶作为自己的挚友,在品茶中驱除自己寂寞情绪。著名诗人但丁也对茶的喜爱写在诗句里,他曾经写道:“在清香的碧螺春茶汤里,我看到了中国江南明媚的春色。”

在中国,茶作为一种不可或缺的饮食形式,其内涵在文学作品中还被赋予爱情层面的意义,在民间有这样说法:“吃了我们的茶,就算是进了我家门。”在西方,茶也有关于喜爱的含义,比如:“someone's cup of tea”其含义是所喜欢的东西。“It's my cup of tea”和“It's my favorite”意义相同,所以从此也可以看出不仅仅在中国,在西方茶也受到人们的普遍喜爱。

2 中西茶文化在翻译中的比较

2.1 翻译方式

因为中国是茶的故乡,所以西方关于“茶”这一名词的发音是根据引进产地“茶”的发音直接进行音译产生的,最早关于茶的发音是“chaa”,后来伴随新航路的开辟,中国南方沿海地区成为茶叶外销主要产地,茶的发音和写法演变成“tea”这一形式,这和茶叶产地福建省方言“茶”的发音接近。而中国茶叶的品种和名称都不同,所以翻译也千差万别。比如驰名中外的西湖龙井,该茶以产地村庄命名,是王宫贵族专享茶品,所以该怎样翻译是值得商榷的问题。中国著名翻译家杨宪益主张采取音译,直接译成“Longjing”,西方学者则根据西方思维,采取逐字释译的方法,将“龙”翻译成“Dragon”,但是在西方思维里,龙并不是善物,而是作为邪恶和丑陋的化身,这样龙井茶的具体含义不仅不能翻译出来,而且还会被造成误解。更有甚者认为将其音译成“Long Jing”,这样西方人则会理解成“长的”,这和“龙”的含义也大相径庭。这些都会因为文化的不同造成理解上的误差。对中国传统文化翻译其主要目的是易于理解和传播,但是由于汉语发音和其它语种的发音不同,不能一一对照,所以这些空白词的翻译只需要达到还原本意的目的。

2.2 茶文化内涵翻译

首先是对茶概念的阐述。在中国,茶被解释成四种含义。分别是以茶叶为主要原料制成的饮品;油茶树;一种饮料的名称;一种灌木,绿色长椭圆叶子的植物,可食用。西方对茶的翻译从葡萄牙最早的“chaa”到19世纪英国版本的“tea”都只是一种代称,并没有实质含义。但是“tea”这一词随着饮茶在英国社会的流行,被不断赋予新的含义,并形成一种“tea”文化。比如在英国社会,茶树、茶、饮茶、茶会等都被译成“tea”。此外,“tea”还可以名词做动词用,意为吃茶、喝茶或是以茶为主的活动。茶叶品种的具体翻译主要由音译、意译和音译意译结合三种形式。音译的主要有“Longjing”(龙井茶)、“Xinyang Maojian”(信阳毛尖)。方言音译的有“pekoe”(白毫茶)等。意译的主要有“White gourd tea”(冬瓜茶)、“jasmine tea”(茉莉花茶)等。两种方式结合的茶品种有“qimen black tea”(祁门红茶)。

其次是关于茶的词汇。由茶引申出的关于茶的词条达到190多个。常见的茶具有“tea polisher”(采茶机)、“tea drier”(茶叶干燥机)、“tea glass”(玻璃茶具)、“tea glazing machine”(搓茶机)、“tea pot”(茶壶)等。由茶引申的词汇有“five-o’clock tea”(茶点)、“husband’s tea”(淡茶)、“low tea”(晚餐前的茶点)、“tea and sympathy”(对不幸者的安慰和同情),tea fight(口语茶话会)、tea garden(公园处的茶室或茶叶种植场)等。在美国文化中,“tea cake”被译成甜饼,“tea”在美国方言中有“大麻”的意思,所以“tea party”是“大麻聚会”的意思,而在英国是茶聚会的意思。这些都是伴随西方文化和生活习性逐渐形成的有关“茶”的词条。

然后是用茶的引申含义。在中国社会,茶常常被文人赋予高雅、清高的形象。在西方,茶也在西方文化价值观和生活习性的影响下被赋予不同内涵。比如在英国社会,茶早期是贵族地位的象征,贵族阶级由于传统饮食习惯,逐渐养成喜欢在下午休闲时品茶、吃甜点来消遣娱乐的习惯,所以“下午茶”自被Bedford公爵夫人提出后,被广大贵族阶级效仿,后随着茶价格降低,英国经济社会发展,这一习性在全国范围内流行,成为一种独具特色的英国式的“茶文化”表现形式。美国历史上著名的“波士顿倒茶事件”(the Boston Tea Party)成为美英两国战争的导火索。在18世纪,茶作为一种奢侈品,其市面价格较高,东印度公司以低于市场价格在北美贩卖黑茶,导致本土茶商和种茶农民无法生存,最终引起北美人民的强烈反抗。由茶引起的政治运动对18世纪以后世界格局的变化产生了重要影响。

最后是茶短语的翻译。在英文中关于tea的短语不多,对由茶组成的英语短语进行汉语翻译时要把握好tea的引申意义。比如:for all tea in China意为“不管怎样(也)……,无论如何(都)……、go for one’s tea在北爱尔兰的方言中意思是参加有可能送命的战斗、take tea withs omeone为“与某人发生冲突或狭路相逢之意”、tea and sympathy在口语中有对不幸者的安慰之意。这些短语的翻译都不能立足表面单词含义,都是在一定文化背景下被赋予的新含义,为此需要充分了解茶文化在西方社会的演变背景,才能对此进行准确理解和翻译。

3 结语

综上所述,研究文化所代表的具体内涵是洞察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的重要手段。本文从茶在中西方的发展历史、饮茶方式等方面不同的比较总结得出中西茶文化经过民族性格、生活习性、文化特征等因素的影响所体现出的具体含义不尽相同。通过对茶在西方的翻译方式,茶衍生词汇、短语翻译的研究,不仅可以了解中西方关于“茶”文化内涵的不同,洞察西方社会的文化内涵和文化习惯,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而且对提高我们学习、了解英语词汇使用规则、词组翻译技巧等方面的能力也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曾庆佳.中西方茶文化比较浅析[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 2008(08):47-48

[2]余敏,魏剑超,刘艳.浅析中西方茶文化的差异[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2008(B08):75-77

[3]杨静.中西“茶”文化的内涵及翻译[J].中国科技翻译.2006(01):51-53,55

[4]李亦桃,朱晓东.英语中“茶”话探微——兼议中国与英美茶文化的跨文化比较[J].农业考古.2007(06):211-213

作者简介:王晨曦(1983-),女,河南驻马店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文化与翻译。

猜你喜欢
跨文化交际翻译茶文化
Cosmetea新型美妆茶文化品牌店
茶文化的“办案经”
世界各地的茶文化
别具特色的俄罗斯茶文化
创新意识下日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跨文化交际中的“入乡随俗”
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现象及解决策略
商务英语翻译在国际贸易中的重要性及其应用
小议翻译活动中的等值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