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硕(吉林工商学院外国语学院,吉林长春130022)
中国与英美茶文化的跨文化交流的意义与内涵
杨硕
(吉林工商学院外国语学院,吉林长春130022)
摘要:作为跨文化交流的重要手段,茶不仅浓缩了中国的悠久历史,还蕴含了中华文化的意与形,充分展示了民族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一面。本文从分析茶文化的内质入手,讨论了中国与英美茶文化在历史、内涵方面存在的差异,并从跨文化层面上对中国与英美茶文化进行了比较。
关键词:茶文化;跨文化;文化交流;社会影响
随着文化全球化的发展,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之间的交流碰撞也有了更多的机遇和平台。而茶文化作为传统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世界范围的文化交流活动中也展现出更多的内涵与文化底蕴。
中国有着漫长的种茶与饮茶历史,有关茶叶的传说自神农氏开始,在周代得到普及,在唐宋年间得以兴盛。作为民间文化中的重要,茶存在于不同阶层、不同阶段的生活当中,不论是王孙贵胄或者平民百姓,其生活中都有茶的影子。可以说,茶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是一脉相承的,在不同朝代的不同阶层,人们所饮用的茶有所不同,赋予茶的文化内涵也不尽相同。正是这种不同让茶文化可以跨越阶级的限制,给予不同人不同的感受。
从中国茶文化的内质上看,饮茶活动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当时社会的流行风尚。在佛教兴盛的南北朝时期,饮茶之风始于僧侣,苦茶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佛家的出世思想,也体现了独有的佛道文化。此时,很多文人墨客的饮茶活动已经具有了较强的宗教文化色彩,他们将饮茶视作一种生活乐趣和个人气度身份的象征,而茶文化的形成也正是源自茶叶所被赋予的人文色彩。
值得一提的是,茶文化的内涵是不断变化的。在种茶、采茶、制茶以及饮茶环节中茶叶的文化内涵不仅受到了区域环境的影响,也受到了儒家、道家、佛家等社会主流思想的熏染。茶圣陆羽将茶文化与儒释道融为一体,开创了独具文人情怀以及民族风情的中国茶道文化。虽然茶文化在历史进程中不断发展出新的分支,但它们在融入不同民族与区域文化之前都已经具有了浓厚的民族气息与历史底蕴,这使得茶文化之间的共性依旧十分明显。从茶文化的整体发展上看,其强调对饮茶者心性的修养以及与自然环境的共处和谐。茶所象征的清静素雅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饮茶人与自然合二为一,返璞归真的情结,也体现了他们甘于清贫、冷暖自知的高尚节操。也可以说,正是茶本身给饮茶人带来的精神享受与宁静让他们产生了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精神诉求。
17世纪中叶,茶从中国传递到英国,成为与咖啡、果汁等相提并论的新型饮料。与中国茶文化的民间化发展有所不同,英美国家的茶文化是从上层社会兴起的。由皇室引领的饮茶习惯使英国茶文化的发展带有了浓厚的贵族气息与身份内涵,也让茶获得了从上而下的认可。如果说中国的饮茶文化是一种对于意境和心态的感悟,蕴含着浓厚的中华精气神,那么英国茶文化则是一种可视化、生活化的艺术行为。随着茶成为英国饮食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很多人开始习惯在早餐、下午茶以及晚餐环节中引入饮茶,也逐渐适应了一边喝茶一边谈公事的工作社交模式。可以说,英文国家的茶文化是一种上层生活中的文化。
从文化内涵上看,传统的英国下午茶可以被视作礼仪与上层社会生活的有机结合。下午茶严格的礼仪要求与英国皇室的生活及饮茶习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比具体表现为他们会对下午茶的时间、配餐进行严格规定。其次,参加下午茶的人员必须着装正式,如男士需要穿燕尾服而女士需要穿着长裙等等。在现代,英式下午茶对于着装的要求虽然有所下降,但绝大多数人仍然将下午茶作为一种正式活动来对待,他们会穿着正式的礼服,头戴帽子以显示对主人的尊重。而在下午茶过程中,主人会亲自为每个人服务,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茶文化在英国环境中所吸收的礼仪元素。第三,英国茶文化对于饮茶时搭配的茶点以及茶具也有着十分严格的要求,可以说,饮茶过程中常见的小蛋糕、饼干、烤饼等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英美茶文化的精致与细致,而饮茶过程中常见的小水果则起到了增添情调的作用。
英国人将茶视作饮食环节中的一环,追求的是一种浓厚而醇香的味道,这与中国人在饮茶过程中所追求的清淡、素雅味道有着十分明显的差距。如果说中国茶文化是文人雅士的代表,那么英美茶文化则是上流社会礼仪、追求生活的一个缩影。英国的饮茶器具追求的是一种简单而亲近自然的风格,图案上以花草等英国风格元素为主,而不同于中国茶具厚重暗淡的质感。这些差异从一个侧面反应了英国茶文化的文化内涵,即更追求形式与感受,强调生活享受以及饮茶活动的外部形式与利益文化。
中国有着悠久的饮茶历史与茶文化,随着茶与普通市民的关系越来越紧密,茶文化的社会功能与社会属性也有了一定的变化与发展。
在古代,茶文化的产生是随着茶叶泡制、饮用方法的发展而产生的。不同的茶叶种类、泡制方法、饮茶器具与制茶工艺让茶的适用环境与饮用人群发生了变化,逐渐发展为不同的“茶道”精神。在中国,饮茶活动对于环境、器具、音乐都有着较高的要求,这些要求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茶文化的文人情怀,同时也体现了它的社会功能。由于茶馆大多建在自然环境优美、清静优雅、湖边河边等地区,所以饮茶活动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净化心灵、放松心情的作用,让饮茶人能够暂时忘却生活中的不愉快,全身心的投入到自然感悟活动中。“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急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兰亭集序》向人们所描述的这一场景,也正是古代文人墨客饮茶饮酒活动的常见场景,这从一个侧面反应了饮茶在古代文化交流及文学讨论等活动中发挥的作用。简单来说,中国饮茶文化的社会内涵在于引导人们进行心灵净化与心灵交流,从而达到培养人们淡薄名利思想的作用。
与此同时,融合了儒释道思想的茶文化还在一定程度上促进饮茶人之间的交流与友情增进,让他们对自我及真理的认知更进一步,达到物我两忘与自然相融合的地步。而茶的提神作用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饮茶人保持较好的精神状态,适应繁忙的日常工作与生活,使他们能够清醒的进行反思与检讨同时更好的理解他人与社会。
相较于中国,英美的饮茶历史较短,且逐渐形成了咖啡与茶交融的新茶文化。从实际发展来看,英国人更爱喝茶而美国人更倾向咖啡。对他们来说,咖啡与茶相结合的这种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他们更快的生活节奏与复杂的社会生活方式,同时也体现了他们对生活的一种态度和认知。对英美国家的人来说,在咖啡店享受咖啡的过程是一个放松身心的过程,他们可以在这里聊天或开展工作,也可以一个人在那里安静的听整个下午的音乐。咖啡所代表的社会文化是醇厚而多样的,相较于茶,咖啡的饮用限制更少、更自由也更加随意,所以很多英美国家的人在心情低落时都会选择去咖啡店放松一下,它反映了咖啡饮品在他们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而英美国家的茶文化,作为咖啡文化的一种补充和异形,更多地将生活化元素与礼仪化元素融合了起来,在丰富普通市民日常生活的同时也代表了上层社会的发展和文化传递现象。由于英美茶文化的普及使从上而下的,在茶文化的社会内涵中也包涵了一种对上层生活、礼仪习惯、生活方式的学习与借鉴。简言之,英美茶文化的社会属性是一种更贴近生活的属性,它不再强调精神上的渲染与熏陶,而是将注意力转回日常生活,强调生活化追求与精神追求的有机结合。
简单来说,跨文化交际是指不同文化背景下相同人、事、物的碰撞与融合。文化全球化背景下,起源于中国的茶文化已经发展到了世界上大多数的国家和地区,虽然有关茶的文化交流早在丝绸之路兴起时就已经出现,但是多元化的社会发展方向与文化内涵改变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茶文化的内涵,让中国茶文化与英美茶文化出现了更多相似之处与互相学习的机会。
从茶文化的产生差异来看,不同的历史的发展过程、不同的生活方式与文化价值都会让茶文化的内涵发生改变。在跨文化交流环节,如果没有深入理解一方的文化底蕴与民族内涵,那么所学到和吸收的文化就会存在很大的差异。在茶叶最初引入欧洲时,很多人并没有认识到它的作用,对它的味道和饮用方法也抱有很大怀疑,所以他们将茶与其自身的生活方式及习惯联系起来,从上而下的茶叶推广方式让英国饮茶文化中带有了明显的社会阶层气息。
茶文化是中国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加深西方对茶文化的了解不仅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他们的饮茶习惯,也能形成以茶为媒介的文化交流模式,以此削减不同文化模式交流过程中产生的抹茶。
近几年来,中英、中美文化交流过程中都出现了茶文化的影子。文化交流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两国的文化交流,让更多人认识到我国经济与文化的发展,并对中国的文化内涵进行重新定义。简单地说,茶文化的跨文化交流就是国际文化交流的一个缩影和代表,借助双方都较为熟悉的饮茶文化,文化交融的过程将更加容易,中西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也能找出更多的相通点。
在文化全球化背景下,茶文化作为传统民间文化的缩影,在走出国门的过程中与英美茶文化进行交流,获得更多的发展方向与发展机会。跨文化茶文化交流的内涵就在于以茶文化为切入点,通过观察文化的发展变化及其中所蕴含的民族思想来加深对这个民族乃至这个国家的了解,进而更为深入的了解这些国家的文化,并与之建立起和谐友好的发展关系。
综上所述,中国与英美茶文化之间存在着历史发展、意义内涵以及社会影响等方面的不同,但二者一脉相承,都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人们的精神状态与生活态度,并已经成为本国文化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跨文化比较模式下,二者互为发展方向,也互为文化交流切入点。可以说,在茶文化的交流过程中,文化交流变得更加容易,三国对彼此间的文化认同感也更容易提高。
参考文献
[1]余敏,魏剑超,刘艳.浅析中西方茶文化的差异[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2008(S1):77-79
[2]周景洪.英国茶文化漫谈[J].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7 (02):123-124
[3]朱德芬.英“茶语言”及其文化历史渊源[J].中国市场. 2006(35):55
作者简介:杨硕(1984-),女,吉林长春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