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 刃,吴南中
(重庆广播电视大学 1.党委组织部; 2.大数据应用研究院, 重庆 401520)
特色与机制
——落实“三融合”思路的途径探究
代 刃1,吴南中2
(重庆广播电视大学 1.党委组织部; 2.大数据应用研究院, 重庆 401520)
自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以来,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从愿景向现实转变。重庆广播电视大学通过认识和理解互联网时代办学的特征,结合自身特色,提出了“三融合”发展思路。要实现“三融合”思路下的教学机制改革,需要以自身的机制建设、人才培养质量系统化提升机制建设、科研与教学良性互动促进机制建设、文化形成与学校建设协同创新机制建设为基本发力点,实现制度与机制建设的匹配,加强确保机制效用的制度系统性建设,合理使用技术,建立有效的反思机制来保障“三融合”思路的落实。
“三融合”;教学机制;改革;制度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以来,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从愿景向现实转变。“构建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的有效机制”,“拓宽终身学习通道”,“创新高效人才培养机制”等具体要求开始指引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这对于广播电视大学(后称电大)和高等职业院校的发展,极具现实指导意义。在电大,长期存在远程教育与职业教育共存的现象,“这其中既有现实原因,也有历史考量,更有地方利益与体制因素的多重因素交织”[1]。但发展到现在,两类教育模式陷入不同程度的提升困境。远程教育由于MOOC等在线教育的冲击显得后劲乏力,办学系统受到市场体制、多元办学模式等的冲击[2],办学质量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办学规模受到人口增长制约等因素的影响。同样,职业教育在社会经济转型升级压力背景下,活力和社会吸引力不强,体制机制建设不够健全,教师培训系统还不够成熟,人才培养质量与社会发展需求不相适应等现实问题,亟待自身做出改变。针对此类问题,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后称重庆电大)在多年的探索基础上,提出了以“三融合”为基本思路的教育教学机制改革。“三融合”融合什么?体现了什么特征?如何落实?本文将进行相关探究。
1.“三融合”问题的由来
改革开放以后,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缺乏制约了经济的发展,引起举国关注。1998年,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开始创办高职教育,随后,国内大部分省级广播电视大学创办了自己的高职院校。到2006年国家采取分离政策之前,共有145所独立设置的成人高校有普通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3]。大量电大以各种形式运营着自己的高职院校。同时,举办远程教育和高职教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特殊现象。职业教育和远程教育在办学形式、人才培养模式、学习方式、学习群体等多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反映在学校文化上,两类教育存在一种相互斗争甚至排斥的状态。但就运行方式而言,两类教育互补明显,特别是MOOC等在线学习方式兴起之后,在线教育受到广泛的关注,被认为是未来终身学习型社会的基本学习方式。各种层次的教育对在线教育等教与学分离的教育形式赋予了想象,其中包括职业教育。职业教育以培养留得住、用得上的人才为目的,在其诞生之时就职业性明显,而应用型人才一直是电大人才培养的标签,因此两类教育具有先天的融合基因。
中国电大的诞生,主要是为了开展“学历补偿”教育,为“文化大革命”期间失学人群提供享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但如今这种“学历补偿”教育逐渐进入尾声。旨在提升职业能力的职后教育成为电大办学的首要使命。除了学历教育,非学历教育在电大系统中广泛开展,尤其是在当前学习型社会构建背景下,需要电大系统等办学点深入各社区开展教育。继续教育在未来的开放大学建设版图上是生力军,也是新的增长点,同时也是开放大学建设的必经途径。同时,对于非学历教育来说,学习型社会对非学历教育提出了技能转变的需求,需要借助职业教育的实训场地、良好师资和办学资源开展教育。非学历教育在职业教育中被当作重要的服务社会的方式而开展。整合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资源,为重庆电大的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对重庆电大的办学质量、规模、特色等关键要素做系统化梳理,能清晰地看到教育信息化的作用。通过教育信息化实现职业教育“上台阶、提层次”;实现远程教育“提质量、树品牌”;实现继续教育“扩大受众”等等。教育信息化的关键是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至此,远程教育与职业教育融合、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融合、教育教学与信息技术融合的发展思路逐渐清晰,并随着富有创新意识的校领导的推动,逐渐形成共识。
2.“三融合”思路的逻辑关系
首先,职业教育需要通过在线教育来提升质量,远程教育需要职业教育弥补短板。目前,职业教育还不能完全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为什么不能完全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按照职业教育发展的逻辑,职业教育是按照市场和社会的需求来办学的,其根源是成熟技术的运用。但现行职业教育,由于其前身并不是由职业技术“内生”,而是由职业之外的学科“迁移”而来。受到学科逻辑的指引,职业教育重视知识教育而不重视技能学习,并形成了一个短期难以突破的屏障。MOOC等在线教育开始之后,职业教育发展有了新的变化:理论教学更加不受学习者喜欢,需要职业教育加强实训教学。同样,远程教育由以往的“学历补偿”向“职业能力提升”转变,但由于实践场地的缺乏和培育实践技能的不足,使远程教育在发展上遇到了难题。社会对其人才培养质量的质疑声日益增大,加上民间在线教育的崛起,对学历要求不复以往,提升职业能力以助推远程教育转型成为直接有效的选择。因此,两类教育的融合成为电大办好两类教育和实现学校发展的必经途径。
其次,“办好开放大学”在《国家中长期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被提及,引起了举国关注。其核心价值被描述为“促进各级各类教育纵向衔接、横向沟通,提供多次选择机会,满足个人多样化的学习和发展需要”。“多样化学习”的提出意味着国家将非正式学习的任务放在开放大学的建设之中,用多样化学习支撑学习型社会建设的理想,成为开放大学的重要使命。在以往的非学历教育中,产生了很多有价值的理念,实际上正在影响日常的教学活动,比如混合学习(Blended Learning)率先出现在非学历教育领域,后被学历教育所广泛使用。非学历教育的课程资源更是被大量用于教师日常教学活动中。同样,学历教育的各种先进经验和资源也对提高非学历教育绩效非常重要,同时也着实推动了非学历教育的发展。除此之外,参与学历教育的学习者在其情怀、理想、兴趣等教育培养方面,需要通过一个非学历教育培育体系去形成。因此,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融合发展成为必须。
再次,随着信息化社会进程的加速,学校信息化建设也在大力推进,教育部制定了国家层面的《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其中明确了学校信息化发展的方向是“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未来的社会是学习化的社会,学习化社会的表述意指今后的社会关系是以教育和训练为基础的。”[4]对于如何创建学习化社会,“信息的流通、存储以及检索”是关键。基于此,国家对信息技术的发展赋予了无与伦比的关注。在MOOC等在线教育的推动下,信息技术逐步消解了生活和学习的界限,扩大了教育市场,也造成了现有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以及相关的管理制度面临重构,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成为支撑学校发展甚至整个教育体制发展的关键。
要定义“三融合”思路下的教育教学机制改革,需要从改革本身去寻找答案。改革要服务于发展,其结果也必须是促进教育“发展”[5]。但发展本身并不代表改革,改革是在深层次矛盾有效解决基础上的发展,是教育品质提升和教育质量建设的突破性进展。重庆电大教育改革面临的是三大现实问题:第一,职业教育、远程教育、非学历教育的资源配置没有充分优化的问题;第二,在适当提升规模的同时,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问题;第三,形成学校办学特色,打造核心竞争力,提高未来高等教育竞争力的问题。每一个问题都是系统性的问题,其解决需要建立系统性的思路,实现基础性、框架性和实体性的改变,最终促进学校的发展。
1.治理机制建设
治理机制是现代大学制度的基石,是推动和完善“三融合”实施思路的基础性工程,其实质是构建能够应对“冲突和多元利益”需求的决策权框架,形成既能满足多元利益主体,又能吸引更多的资源以促进学校发展的框架。治理的要义是对话,典型特征是多元主体的参与。“共治是路径,善治是目标。”[6]“三融合”思路下治理框架形成实际上需要回应如何稳定地支持“三融合”建设,如何有效地提升“三融合”建设的效用,以及保障各个多元主体参与的透明性和问责问题,实现学校利益的最大化。最终的目标是办好学校。在重庆电大,治理制度构建已经有一定的政策基础、实践基础和理论基础,与过去的二级学院实体化建设、教育行政工作的服务职能加强是一脉相承的,但是还存在较大的问题。比如,存在二级学院实体化建设还不够彻底,部分教育行政部门治理意识较为淡薄,教学管理部门理论和实践的引领能力还不够强等现实问题。除此之外,学生会等利益相关体在学校话语权稀缺,即便是传统的评教渠道也因为教师主导学业成绩的评定权而出现了部分失效现象。因为服务对象的需求没有得到回应,导致了各类教育没有携手面对问题。“三融合”的思路正是要回应资源配置、权利结构、质量建设等方面的核心问题。通过治理结构的形成,将参与、协商、责任和民主等理念融入治理框架内,回应资源配置要求、办学治理诉求和发展竞争力需求。
2.系统化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机制建设
以“三融合”为思路的人才培养模式,需要系统性地思考人才培养模式、平台与技术、质量保障体系之间的相互关系与作用机理,通过系统化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机制的方式,重塑三类教育融合发展的未来。
(1)人才培养质量的标准是“互联网+”时代共同的质量诉求问题
高等教育的质量问题由来已久,其根源在于20世纪80年代后以来的高等教育规模扩张和教育经费的增长乏力。“互联网+”时代,由于传统产业结构的颠覆和新兴产业的兴起,人才培养质量问题超越院校边界,演化为一个涉及多元利益的共同问题。人才培养质量的标准从以往的数量、规模和学历学位中逐渐解放出来,提升能力的层次和满足需求的程度成为人才培养的共同质量要求。人才培养质量的标准建立需要从意识上有所突破,从技术上形成一系列清晰可辨的步骤,从权力上打破学术人员在质量界定和管理人员在质量标准执行中的权力垄断,建立课程标准、过程评价、效果评价、教师能力标准、学习支持服务标准等一系列的满足学校融合发展的质量标准。
(2)合理的专业布局引导评价机制建设
专业和专业群建设是学校发展的龙头工作,其地位和效用关系到学校建设基础是否稳固的问题。依托于经济社会发展,通过人才培养实现专业价值,并将学校工作串联起来,成为学校工作的主要线条:招生、培育与就业。围绕招生、培养与就业产生了招生工作人群、教学专业教师、教务管理人员、学生工作系统、就业工作系统、后勤管理系统,等等。可以说,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专业建设的合理性、科学性和社会适应性。但从重庆电大发展现状来看,学校与企业的联动不够深入,导致了专业感知、适应产业链的需求变化存在一定的滞后性。专业作为办学的基本单元,沿袭原有专科建设方式和办学惯性,容易适应已有的办学方式,还不具备实时进行反思调整的意识。因此,应以专业评价引导为抓手,建立学校专业的诊断与评价体系,引导专业调整自身办学目标、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不断改善专业设置和专业教学资源,提升教师队伍素质,加强课堂教学实践。在评价的基础上,实施教学资源的分配,最终促进专业的自我成长,应对“互联网+”的冲击和适应“三融合”工作的现实需要。
(3)人才培养、平台技术与质量保障体系的联动机制建设
从三类教育在学校的发展来看,它们各自建立了满足其内涵发展需要的人才培养、平台技术和质量保障体系。但“三融合”思路赋予了人才培养、技术平台和质量保障的内在联系。首先,远程教育与职业教育融合其实质是要在人才培养形式上实现线上线下融合,塑造一个“实体+网络”的人才培养场域,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其作用是扩大平台技术的服务空间,将线上和线下资源链接起来,形成持续作用联合体,通过更好地使用各类资源,促使三类教育共同成长。其次,如前文所言,“学习化社会的本质是今后的社会关系是以教育和训练为基础的”。人必须通过各种非正式渠道获取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满足人的发展的需要。在学历教育过程中拓展非学历教育的内容,学会非学历教育学习的方法,理解非学历教育对自身知识构建的价值,是学历教育面向未来培养人才的关键。同时,非学历教育需要借助学历教育的资源、师资、场地和各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实现自身的不断进步。不仅如此,更多的价值观教育和文化素养提升对于培养面向未来社会的生存能力更加重要。非学历教育开始更多地关注整体的“人”的实现,和学历教育在内容上不断地靠近。两类教育共同的交流方式是资源和理念,反映到实践中,就是用逐渐接近的人才培养方式、共同的学习平台、过程相同但标准不一样的质量保障体系,实现人才培养、平台技术和质量保障体系的深度互动。
(4)以教师成长为核心主题的教师成长机制建设
“三融合”思路下各类教育融合的标识是教师在行动上的融合,即既能拥有远程教育所需要的教学技能,也能实现在职业教育领域上的线下教学;既能满足非学历教育对学习者成长的促进,又能满足学历教育学习者的自我提升。其适应各类教育的基本表现是能促进各类学习场域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这样的要求不仅需要教学能力和实践能力,更需要资源整合能力、协同意识、大数据处理能力等新时代的教师素质。这就需要从动力建设、思想建设和能力建设等三个方面去设计教师的成长机制,促进教师适应、理解和引领“三融合”建设工作。首先,教师参与“三融合”建设,需要激发其自身的能动性。对于教师来说,沿袭原有教学方式虽然能保证其以最小的精力投入,但其不适应转型发展的需要,不能完全发挥出自身能力。“三融合”要从教师自觉发展、制度压力发展、生存环境发展、同伴发展、社会环境发展等中寻找教师发展的动力,促进教师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三融合”工作中来。其次,要通过激励机制和理论研究,提高教师“三融合”的意识。比如,通过身份激励认识参与“三融合”的重要性,促使自身从思想上转变,适应学校发展需要;通过教研室或教师发展中心的建设,从理论研究上促使教师理解“三融合”思路中的学校战略。再次,要打造教师适应“三融合”建设的能力。且不说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对教师能力的挑战,远程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及时切换都需要教师能力的提升。比如,远程教育教师的身份更多的是为学习支持服务。职业教育教师的首要身份是“技术导师”,要做好学习支持服务,理论上需要实践能力的提升。现实中也可以通过各种资源整合的办法实现学习支持服务任务的完成,真正切换到职业教育场域,但这容易导致教师的不适或者是不能够胜任。同样,职业教育教师适应远程教育的能力也需要提升,“三融合”思路下教师的发展需要协同各类教育的系统性能力表征,从激励机制、晋升途径和学习平台各个方面,考虑教师的专业发展问题,重构教师的能力,实现教师能自如地成长于三类教育之中。
3.科研与教学良性互动促进机制建设
高校科研与教学工作缺乏良性互动是高校发展过程中一直存在的难题。科研与教学本身是具有天然互补性的相互关系,出现这种相互矛盾的关系其主要原因是教学与科研的定位失衡、身份失衡和管理失衡,导致教师难以发挥自身潜力。教授难以起到示范带头作用,也导致年轻学者难以掌握科研与教学工作的相互促进关系。
(1)自我显示的身份管理。
大学是由学者组成的科学探索共同体,学者是大学的根本,大学的建设必须充分挖掘学者的价值。其中,自由地选择自身身份是学者自由本性彰显的前提,换而言之,就是学者可以自主地选择自己愿意成为什么,再对接学校予以的身份待遇和身份职责。比如,对教师分类管理,划分为研究型教师、教学型教师、偏向研究型教师、偏向教学型教师,并设置相应的级别,让教师自己选择成为某个层级、某种类型的教师,并对照标准实施。相应的水准对应相应的待遇,并签订相应的契约,教师可以按照自身的能力去自由选择相应的类型。
(2)执行教学积分和科研积分互换制度
教学与科研是教师发挥作用的基本支柱,教学与科研就如学校向前迈进的两条腿,偏废任意一方都难以实现学校发展的目标。在学校多种办学方式的环境下,教师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通过教学积分和科研积分的兑换,实现科研与教学相同的积分效能,提升教师自由度、激发教师发展活力。首先,管理部门之间要相互沟通,准确地预算科研工作量和教学工作量的总数,根据不同的人群选择,形成工作任务;其次,对流动性的工作总额拓展其获取的便利性,激发教师主动参与流动性工作的积极性。
(3)发挥教授在教学科研上的指导作用
国外研究表明,一个能够胜任角色的带头人,能在获取学术资源,提升公关能力,建立和形成学校愿景中发挥重要作用[7]。在当前的制度环境下,教授在职能发挥上所起的作用不够,尤其是在对年轻教师科研与教学的指导上。激活这块人力资源对盘活整个学校教学和科研机制极其重要。首先,用行政制度的方式将教授在科研与教学上与年轻教师进行身份绑定,其指导执行情况和指导实效,作为基本的教学任务进行固化,并在年轻教师所获取的教学、科研成果中予以相对应的积分累计。其次,支持教授建立科研创新团队和教学团队。通过科研创新团队和教学团队的成长建立培育年轻教师的职责,并从制度上明确职责分工和利益分配问题,促使专业教师围绕学校专业发展和教学水平提高而成长。再次,强化学校专家讲坛。比如,推行每周进行专家教授讲座的制度。教授身份的教师在特定的月份,为全校教职员工做学术讲座,从而促进教授自身不断提升,也带动全校科研教学水平的提升。
(4)探索“项目”分层,促使教师科研与教学研究进步
对于复杂任务的学习,最好的方式是体验。对于教师来说,要提升自己科研与教学改革能力,最好的方式是自身申报一个相应的课题来做。按照现行的科研教学管理现状,年轻教师难以获取项目的资助,学校科研资助建立相应的层级制度非常必要。比如,校级项目只允许讲师以下职称、35岁以下年轻学者申报。引导高级职称教师主攻校外相关的项目或者是学校重大问题研究。这样随着教师职称的不断晋升,教师科研能力与科研压力不断匹配,促进成果质量的提升,为学校服务社会和获取声誉提供更多的成果支撑。
4.文化形成与学校建设协同创新机制建设
学校文化有广义文化的一般性,体现教育价值引领的核心作用。文化建设既有促进学校共同愿景形成的理想价值,也有推动“三融合”建设的现实价值;既需要体现学校在“互联网+”时代的发展的共性,又要体现三类教育在学校举办的特色;既要充分吸收学校举办高职教育和开放教育的文化成果精华,又要在“互联网+”时代引领学校文化的发展,使之既能因地制宜,又能有所遵循,少走弯路,与学校建设互动。
(1)发挥教师自觉精神,形成文化建设主体
费孝通先生认为:“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要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的发展的趋向,自知之明是为了加强对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适应新环境、新时代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8]教师是学校文化建设的主体,在“三融合”发展过程中,需要教师在意识上形成转型发展的必要感,在行动上形成与“三融合”发展相符合的行为方式。在可以预见的“三融合”发展过程中,很多教师会扮演保守、迟钝和因循守旧的角色,甚至会在一定利益冲突的诱因引发下,抵制转型的发生。这需要教师具有自主精神,发挥自觉意识,积极主动通过在线学习方式提升职业教育学习者的知识素养,通过实训能力提升感知实训对学习者的意义,通过非学历教育积累的优质资源和培养方式来形成学历教育的内容和方法,通过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提升课堂效率。教师品尝到“三融合”给自身带来的独特体验尤其是自我效能感的时候,才会积极主动进行基于“三融合”的创新。
(2)发挥校长的文化引领作用
作为大学的最高行政首脑,大学校长是大学的灵魂人物,对学校的文化建设具有决定性作用。一般来说,学校文化建设的成效和校长引领能力的发挥具有极大的相关性。甚至可以说,校长的文化引领决定了学校文化建设的方向,决定了文化建设的质量。在“三融合”思路下开展文化建设,校长必须激励人、培养人,重视职业素养、重视学校学术格调、重视制度文化建设、重视终身学习价值等,但是校长不能替代教师成为文化的主体。校长因为职业角色的缘故,和实际教学会产生一定的疏离,大部分时候很难对教师的教学给予合适的直接指导,所以校长的角色,或者说是更重要的角色是引领学校文化,做一个学校文化建设的支持者,为教师和学生的发展提供机会和资源。
(3)职能部门要将治理文化的内核嵌入到学校文化中
治理机制是推动和完善“三融合”实施思路的基础性工程。治理文化的形成需要职能部门在制度建设和职权行使过程中将治理文化置于核心,开展与治理框架相适应的文化建设。首先,建立主体对“三融合”的价值认同。在动态的环境中,理解“三融合”的基本运行逻辑和科学内涵是价值认同的基础。“三融合”的基本价值体现了新的发展方向和发展空间,将一种包含精神与实体的空间通过超越历史的方式转化为学校的共同使命。理解、恪守和创新“三融合”思路才是学校的核心价值,才能使学校在教育体系中发挥作用,在终身学习型社会构建中保持卓尔不凡的地位。其次,通过制度的“治理生成”保持管理主体的互信。治理的过程,实际是多元主体的参与过程。治理框架下的制度是民主方式的制度,是建立在多元主体对话基础上的制度,对主体之间的相互沟通与互信具有积极意义。再次,通过治理文化形成共同愿景。愿景是一个组织的领导用以统一组织成员的思想和行动的共同信念,是对学校未来发展蓝图或理想的陈述[9]。人们常用“战略眼光”“高瞻远瞩”等词汇来描述大学领导在大学发展中起到的作用。在美国和欧洲,大学校长把战略规划作为他们所负责的大学政策中最重要的领域[10]。而成功的大学校长的战略规划核心是能提出一个愿景,形成一个全校知晓的可以实现的目标[11]。愿景的形成,需要共同的文化心理模式的促进。治理是基于对话的治理,其核心价值是将对话植根于对学校未来的把握,促使学校既不回避冲突,又不忽视契机,在制度建设和机制形成中创建新的局面,实现精神层面的共同契合。
1.制度与机制建设的匹配性
“体制机制”通常作为“合一”词来表述,但体制并不同机制。体制是制度层面的,与制度内涵大致相当,是教育机构与规划的结合体;机制是内部系统之间相互关系层面的。良好机制的建设并不代表制度建设。同样,良好的制度如果没有运行良好的机制相支撑,也会失去其应有的效用。“三融合”效用的发挥,不仅要机制运行得当,同样也需要大量与机制建设相吻合的制度建设。
2.围绕机制效用的制度系统性
“三融合”思路涉及学校方方面面的变化,是各种异质性的意识和行为对师生心理的嵌入、濡化、博弈、平衡和创新的过程。因此,促使机制运行效用实现的过程,建立系统性的制度,考量多方面的相互关系,形成与之兼容的制度体系显得尤其重要。“一个领域中特定制度的安排,如果在相邻领域中存在着一套与之兼容或匹配的制度安排,那么将会‘提高制度的回报’。”[12]教师参与“三融合”的变革,需要基于“三融合”制度生态的支持,需要从传统场域向“三融合”新发展场域转移中有舒适的体验,比如积极投身于“三融合”建设能获取自身所需的身份认同和收入保障。
3.技术的运用
不管是链接各类教育的技术平台还是微观课堂教学中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都需要建立在技术的大量运用上。首先,信息技术的普及与提升决定了“三融合”发展的基础。从现有情况来看,虽然三类教育大部分学习者具备了使用信息工具的基础,但是学校的信息技术环境还需要得到极大的提升,才能满足“三融合”建设的需要。其次,是各种数据的处理技术。治理制度需要多元主体的参与,表述多元主体在制度构建以及其他学校运行过程中的情感和价值。但数据的价值不容忽视,尤其是建立在学习平台的大数据,是支持学校决策和教师言论的关键。收集、建模和挖掘数据价值的技术在学校的广泛使用,是“三融合”得以顺利推进的关键。
4.有效的反思机制
“三融合”思路的落实,不可避免地涉及管理体制和管理办法的变革,以及隐藏在管理体制和办法后面的精神与意识形态的变革。这种变革是一种有明确目标但概念不明确的渐进过程,需要建立以大数据反馈和思想意识反思为基础的反思机制,尤其关键的是建立各种反思机制在学校话语权中的表达机制。最终实现学校不断地按照“三融合”思路进行调整和进步。
以“三融合”为基本思路的教育教学机制改革与制度建设,是建立在现实基础和未来发展的基本判断之后的路向选择,是历史的必然,也是理想的未来。机制的逻辑应是事理的逻辑,制度逻辑应该遵循质量逻辑,制度价值应该突出专业取向。无论是治理机制的实现还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与文化建设活动,在“三融合”的路径选择中,都有其独有的要义,同时也必须符合系统性的要求。一方面,我们要对“三融合”建立起信念和使命观,并转化为我们工作的积极性;另一方面,我们要更多进行谨慎的反思,不断地深化“三融合”的内涵和路径,不断处理各种危机和协同各种力量,不断改善我们的工作方法和方式,使之更具有操作意义和实践价值,最终引领学校的发展。
[1]郭庆,余善云.“两校一体”:中国开放大学办学模式的理想选择——以重庆广播电视大学为例[J].中国远程教育,2014(8):81-85.
[2]胡继明.新时期广播电视大学系统的反思与再造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13(6):26-31.
[3]彭飞霞,杨亚丽.构建高水平职业特色的开放大学[J].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4):10-13.
[4]祝智庭.欧洲委员会关于教育和训练的白皮书——学习化社会之声辨[J].全球教育展望,1997(6):25-34.
[5]袁振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关系[J].上海高教研究,1992(3):5-7.
[6]褚宏启.教育治理:以共治求善治[J].教育研究,2014(10):4-11.
[7]王冠.试论高校创新型科研团队建设的制度创新[J].教育研究,2010(6):73-76.
[8]费孝通.文化自觉的思想来源与现实意义[J].文史哲,2003(3):15-23.
[9]周峰,郭凯,贾汇亮.中小学优质学校形成机制研究[J].教育研究,2012(3):41-45.
[10]谢安邦,周巧玲.大学战略管理中的领导:角色、挑战与对策[J].高等教育研究,2006(9):38-43.
[11]袁贵仁.建立现代大学制度,推进高教改革和发展[J].中国高等教育,2000(3):21-24.
[12]李玉珠.教育现代化视野下现代学徒制研究[J].职教论坛,2014(16):14-30.
(责任编辑 余筱瑶)
10.3969/j.issn.1008-6382.2016.06.006
2016-09-28
2015年度重庆广播电视大学事业改革与发展规划研究项目(FG2015A01)。
代刃(1970—),男,重庆人,重庆广播电视大学教授,主要从事行政法学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吴南中,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副教授。
G434;G718.5;G728
A
1008-6382(2016)06-003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