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 岩,李清晨,王 梅(河北行政学院,河北石家庄050000)
论金融对当代茶产业转型的影响研究
安岩,李清晨,王梅
(河北行政学院,河北石家庄050000)
摘要:融资中受到大部分茶企规模和盈利能力的限制,寻求直接融资形式显然不够现实,所以这里需要大力推动间接融资力度。但作为金融机构也需要考虑自身放贷的收益问题,所以这就与茶企融资诉求之间产生了矛盾。在讨论了金融影响力之后,助力茶产业转型的思路包括:建立茶企筛选体系、实施客户分层管理、灵活制订放贷制度、创建弹性还款措施、提升资金监管能力等5个方面。
关键词:茶产业;金融;商业银行;影响
本文为河北行政学院课题研究成果。
安岩(1982-),女,河北石家庄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产业经济。
李清晨(1978-),男,河北肃宁人,本科,副教授,研究方向:农业经济。
王梅(1974-),女,河北三河人,本科,副教授,研究方向:产业经济。
茶产业转型的内在逻辑,仍然符合我国经济发展转型的逻辑起点。在压缩产能水平和优化产能结构的国家战略下,茶产业转型的目标仍在于提升茶业制品的品质,并根据国内外市场需求结构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但这里也存在着一个现实问题,即在优化产能结构环节中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这就要求需要建立起外源性资金供给机制。不难知晓,此时如何发挥金融的融资功能便成为业界所关心的问题。融资中受到大部分茶企规模和盈利能力的限制,寻求直接融资形式显然不够现实,所以这里需要大力推动间接融资力度。但作为金融机构也需要考虑自身放贷的收益问题,所以这就与茶企融资诉求之间产生了矛盾。因此,当前考察金融对茶产业转型的影响,无论在理论层面还是在实践层面都具有很强的意义。
结合笔者的研究体会,可以从以下三个层面来展开认识:
1.1 宏观层面
随着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写进党章,预示着经济发展过程中不仅需要追求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还要获得生态效益。正是在这一新的战略目标驱动下,包括茶产业在内的涉农产业,都面临着技术转型升级的要求。技术转型升级的目的在于从全社会角度提高茶叶原料的成材率,并不断提高茶叶制品的品质。前者实质在于对茶叶资源进行充分利用,而后者则在于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当前在“一带一路”战略的推动下,茶产业转型升级还在于适应外贸出口的需要。
1.2 中观层面
中观层面则是从产业视角来展开背景分析,而这也是区域经济发展的物质载体。我国茶叶产地大多位于高寒山区,而这些区域也面临着区域经济发展中的瓶颈,即区域条件不尽理想。那么在培育茶产业这一经济增长极时,便需要突出产能水平的合理性,进而规避域内茶企之间的过度竞争;同时,优化产能结构来打造区域茶叶品牌。就目前的工作重点来看,提升茶叶制品的品质和细化产品线或许是当务之急。因此,这就构成了中观层面的背景。
1.3 微观层面
我国许多地方的茶企发端于乡镇企业,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受到资金约束和经营理念的束缚,其发展规模难以得到有效扩展。在这一现实困境制约下,即使茶企管理层理解产业升级所带来的正面意义,但面对现实的市场环境和融资环境,许多具体工作都难以下手。由此,从微观层面来对背景进行认识,则可以看出茶企管理者的尴尬与无奈。
这里所指的“金融”应被理解为资金融通,那么资金融通对茶产业转型的助力机制是怎样的呢。对此,笔者将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分析:
2.1 形成茶产业转型的供血机制
前面已经提到,茶产业转型的内在要求便是提升企业的资本有机构成,提升的方式可以是技术改造,也可以是固定资产重置。但无论是那种方式都需要专项资金的投入,并完成相关人员的岗位培训工作。在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内在逻辑下,甚至还需要调整企业内部的技术组织形态。所有这些都将消耗企业的组织资源,而外源性资金供给便能为茶企展开上述工作提供支持。可见,金融助力产业转型的核心便是形成茶企业的供血机制。
2.2 形成茶产业转型的监督机制
如何确保外源性资金能真正用到茶企的转型升级上,这不仅需要茶企管理层的自律做保障,还需要商业银行的监督机制做支撑。因此,金融助力茶产业转型的机制还反映在了监督机制的形成上。
2.3 形成茶产业转型的筛选机制
金融融通本身需要资金的供给方和需求方,而资金的供给方这是各类型的商业银行。通过企业化改制各类型商业银行已成为自负盈亏的市场经济主体,所以商业银行在向茶企进行融资时将十分关心茶企的这样几个信息:第一,茶企的资产状况;第二,茶企产品的市场前景,第三,茶企的偿还能力。其中,针对茶企产品市场前景的考察,本身就建立起了一种筛选机制。
在机制分析基础上,金融的影响力可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探究:
3.1 金融核心功能所产生的影响力
金融的核心功能便是资金融通,这也是困扰诸多茶企转型的约束因素。就金融核心功能的现实影响力来看,其将直接决定着茶企的市场竞争地位。毫无疑问,在市场需求拉动下茶企目前的竞争态势已转向非价格竞争领域,消费群体特别在茶叶制品的口感、回味、冲泡次数等多个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茶企唯有在加强技术创新和提高生产工艺的基础上,才能在上述环节获得竞争优势。然而,这些在前期都需要大量的资金做支持。
3.2 金融内控功能所产生的影响力
金融的内控功能实则在于商业银行对逆向选择问题的规避,从而更好的确保资金的安全性。从金融的内控出发,便使得商业银行的资金投放更偏好于那些具有清晰的转型路线图,且产品具有较好的市场前景的茶企。那么茶企要做到这一点,则需要从战略、内控、市场调研等多个方面下功夫,这样才能综合推进企业转型升级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当然我们也需要看到,金融的内控功能也为茶企建立起了倒闭机制,促使茶企做出正确的选择。
3.3 金融配置功能所产生的影响力
众所周知,资金具有追逐利润的本性,而这也是金融配置的核心原则。马克思在《资本论》曾经说到,货币一旦进入流通渠道便不受人为控制,而只受到机械力的作用。这就意味着,商业银行需要在事前控制中来有效规避风险,从而便才根据自己的评价标准来衡量茶企的履约能力。可见,这也对茶企产生了倒闭效应。
根据以上所述,金融助力茶产业转型的路径可从以下5个方面来构建:
4.1 建立茶企筛选体系
金融工作应在茶产业的转型过程中发挥积极的正面影响功能,所以首先需要建立茶企筛选体系。在建立这一体系时,商业银行不仅需要从自身的内控管理入手来建立,还需要配合政府职能部门的产业发展管理目标来实施。目前我国的茶企经营水平良莠不齐,所以在新时期应采取资本集中来在各个区域形成具有品牌影响力的茶企,这样才能为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提供可供承载的空间。因此,体系中需要突出茶企的现有规模和发展绩效标准。
4.2 实施客户分层管理
目前市场环境下因受到通缩的影响,茶企的利润率水平普遍偏低。这就要求,商业银行应实施客户分层管理办法,来确保优质客户的融资需求得到保障。那么优质客户的标准是什么呢。根据茶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优质客户应满足:机械化水平在同业中处于较高水平,产品品牌具有区域性号召力,以及具有良好的还贷能力。对于这些茶企,商业银行可以派专门人员到企业中进行调研,掌握企业对资金需求的第一手材料。
4.3 灵活制订放贷制度
商业银行在对放贷资金进行管理时存在着管理成本,所以在很多时候对于小额放贷并不十分感兴趣。但对于茶企的融资需求则应灵活制订放贷制度,如技改过程中的融资需求,其所需要的资金量本身偏小,但却能极大地助力企业生产效率和产品品质的提升,所以也应给予考虑。笔者建议,商业银行可以组建专门团队集中管理小额贷款,这样便能获得规模经济效益而降低管理成本。对于固定资产重置所需的大额贷款,则可以按规定给予实施。
4.4 创建弹性还款措施
目前茶产业在转型中面临着茶企盈利能力普遍下降的困境,造成这一困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这里所要强调的便是,商业银行应针对目前的这一状况创建弹性的还款措施,如本金和利息可以分别支付,或者延缓本金的支付期限但需要增大利息的支付利率等。通过创建弹性还款措施,不仅能确保茶企资金链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也能通过培育茶企的现有产能水平来获得未来更大的利润回报。从现阶段的制度创新中可知,商业银行可以通过债转股成为优质茶企的股东。
4.5 提升资金监管能力
为了防止茶企管理层利用借贷资金进行在职消费,或者将资金用于非生产领域,这时就需要商业银行提升对放贷资金的监管能力。笔者建议,监管能力的提升不能仅从分析财务数据中来形成,还需要人员亲自到企业去建立蹲点制度来实现。
最后,在整体视角下提出两点需要重视的问题:(1)加强企业碳会计信息披露监管力度。建立企业碳会计信息披露档案制度,加强信用管理,建立企业碳会计信息“黑名单制度”,对于那些对碳会计信息进行造假的企业相关责任人,要加入“黑名单”并向外通报。进一步健全和完善诚信教育体系,对企业和从事碳会计信息披露工作的人员进行教育,既要大力宣传会计报表方面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又要大力宣传企业碳会计信息披露的“反面典型”。(2)提高企业碳会计信息披露整体水平。企业还必须着眼于提升碳会计信息管理水平,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建立碳会计信息目标设定、战略规划、组织实施、评价评估、信息披露等一系列管理体系,确保企业碳会计信息披露的系统性、准确性和及时性。
本文认为,作为金融机构也需要考虑其自身放贷的收益问题,所以这就与茶企融资诉求之间产生了矛盾。通过讨论可得,助力茶产业转型的思路包括:建立茶企筛选体系、实施客户分层管理、灵活制订放贷制度、创建弹性还款措施、提升资金监管能力等5个方面。
参考文献
[1]程隆云,李志敏.企业环境信息披露影响因素分析[J].经济与管理研究,2014(11):78-80.
[2]郭海芳.企业低碳会计信总披露初探[J].会计之友,2013(12):142-144.
[3]敬采云.碳会计理论发展创新研究[J].财会月刊,2013(11):68-70.
[4]李宁.碳会计研究述评[J].商业会计,2013(35):18-21.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