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泽清
(淮安市人事和社会保障局,江苏淮安223001)
新常态下江苏淮安城镇居民消费领域新特点
江泽清
(淮安市人事和社会保障局,江苏淮安223001)
摘要:近年来,淮安市消费领域中不断呈现出了一些新的变化和新的特点,消费在稳定增长、扩大内需中作用不断加大。在全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在消费领域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既是遵循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大规律的重要表现,也是有效提升动力、发挥消费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的积极举措。
关键词:城镇居民消费;新特点;新常态
投资、消费、进出口贸易历来被认为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其中,消费需求是三驾马车中波动最小、所占份额最大的一部分,是我国经济的主要组成部分和重要支柱。因而,分析和研究居民消费支出及其变化规律、利用统计方法预测它的近期发展变化,是政府有效进行宏观调控经济、制定合理经济政策的重要依据。当前在全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经济增长日益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服务业发展及创新驱动,扩大消费成为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在要求,也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必然选择。目前,加强对居民消费领域新特点的研究,积极稳妥地推进在消费领域科学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既是遵循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大规律的重要表现,也是有效提升动力、发挥消费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的积极举措。
消费结构是指消费中不同商品或劳务消费支出占总消费支出的比例。在我国,把消费结构大致分为食品消费、衣着消费、交通通讯消费、居住消费、医疗消费、文娱教育消费、家庭设备及服务消费以及其他消费。随着我国一般商品和资源的市场化,我们的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我国城乡居民的消费水平也得到显著提高,居民的各项支出在显著增加的同时,在结构上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变动。
当然,淮安市也不例外。近年来,淮安市城镇居民消费结构总体上发生了以下几项主要变化:衣食住行四项基础消费比例总体上呈下降趋势;文化娱乐的比例大幅度提高,由此可见淮安市城镇居民的生活质量已有所提高;医疗消费的占比相对稳定,表明随着我国各项社会福利制度的完善,淮安市城镇居民的医疗得到了一定的保障,城镇居民对于医疗消费的投入逐步稳定,初步说明淮安市的城镇消费从小康社会阶段逐步向较富裕社会阶段过渡,居民越来越偏重文娱、教育、服务等提高生活质量因素的消费。
为了更好地分析淮安城镇居民消费领域的基本状况,我们采用因子分析法对淮安城镇居民的消费结构进行研究。数据的分析和计算运用SPSS软件进行。因子分析的基本思想是依据相关性的大小将变量分组,使得同组内的变量之间相关性较高,不同组的变量相关性较低。每组变量代表着一个基本结构,这个基本结构就称为公共因子。公共因子彼此之间互不相关,信息互不重叠。对于所研究的问题就可试图用最少个数的不可测的公共因子的线性函数与特殊因子之和来描述原来观测的每一分量。将原始观测变量的信息转换为少数几个因子的因子值,对复杂的经济问题进行分析和解释。通常,当若干公因子的累计方差占所有公因子总方差的比率(累计贡献率)在85%以上时,认为这些公因子较好地提取了原变量的信息。
因子分析方法的核心思想是用较少的互相独立的因子来反映原有变量的绝大部分信息。可以将这一思想用数学模型来表示。设有p个原有变量x1,x2, x3,…,xp且每个变量(经标准化处理后)的均值为0,标准差均为1。现将每个原有变量用k (k<p)个因子f1,f2,f3,…,fk的线性组合来表示,则有
上式便是因子分析的数学模型,也可用矩阵的形式表示为:
X=AF+ε
上式中,F称为因子,由于均出现在每个原有变量的线性表达式中,因此又称为公共因子。A称为因子载荷矩阵,aij(i=1,2,…,p;j=1,2,…,k) 称为因子载荷,是第i个原有变量在第j个因子上的负荷。ε称为特殊因子,表示原有变量不能被因子解释的部分,其均值为0,相当于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中的残差。
根据淮安市城镇居民消费领域的现状和消费结构的特点,我们将淮安城镇居民消费划分为食品消费、衣着消费、居住消费、交通通讯消费、医疗消费、文娱教育服务性消费这六大项消费。其中,文娱教育服务性消费包括家庭设备及服务消费、文娱教育消费和其他消费这三项消费。
以下是淮安市自2007年到2013年的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各项消费支出结构比例。
表1 历年淮安市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及其构成
下面我们就利用因子分析方法对淮安市2007年至2013年的各项数据进行差异研究分析。首先考察淮安市各项消费结构数据的原有变量之间是否存在一定的线性关系,是否适合采用因子分析提取因子。这里,我们可以借助变量的相关系数矩阵来进行分析。具体分析结果如下所示。从各项消费支出两两之间的相关系数可以初步看出:各变量呈现出较好的线性关系,因此,我们可以从中提取公共因子,适合进行因子分析。
表2 原有变量的相关系数矩阵
根据原有变量的相关系数矩阵,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因子并选取大于1的特征值,计算方差贡献率和累计方差贡献率,并得到因子载荷矩阵。
表3 因子载荷矩阵
根据此表,我们可以得出该消费结构的因子分析模型:
文娱教育服务性消费=-0.856f1-0.040f2-0.494f3
食品消费=0.757f1+0.207f2+0.606f3
居住消费=0.751f1-0.625f2-0.159f3
交通通讯消费=-0.640f1-0.576f2+0.398f3
医疗消费=0.598f1+0.538f2-0.510f3
衣着消费=-0.566f1+0.726f2+0.357f3
对因子载荷矩阵实行正交旋转以使因子具有解释性。通过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可以发现,食品消费和文娱教育服务性消费在第一个因子上有较高的载荷,第一个因子主要解释了这两个变量;衣着消费和居住消费在第二个因子上有较高的载荷,第二个因子主要解释了这两个变量;医疗消费和交通通讯消费在第三个因子上有较高的载荷,第三个因子主要解释了这两个变量。
1.借助于因子得分趋势图可以预测出,居住消费和医疗消费总体上呈现出下降的趋势;食品消费近年以来基本呈现出平稳趋势,无明显增长趋势。这表现出随着我国住房、医疗、低保等各项社会福利制度的完善,淮安市城镇居民对食品支出已得到了稳定,对于住房消费和医疗消费的支出无增反减。淮安市的城镇消费正从以衣食住行医为主的基础性消费过渡到侧重于服务消遣的富裕小康生活消费。
2.区域中心地位的凸显,将进一步拓展消费领域市场空间。江苏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淮安苏北重要中心城市建设的意见》吹响了淮安“加快建设苏北重要中心城市”的号角。《江苏省城镇体系规划(2012-2030)》编制完成,规划建设“一带两轴,三圈一极”的城镇空间结构,其中的“一极”即为“淮安增长极”,意味着江苏要将淮安培育成为全省经济发展的新兴增长极。当前每逢周末和节假日,淮安市区消费场所,外地牌照的车明显增多。在这样的背景下,随着淮安城市中心功能的进一步提升,淮安周边区域向淮安消费集聚效应越来越明显。
3.继续完善淮安市城镇居民消费结构。淮安市城镇居民越来越偏重于文娱、教育、服务等提高生活质量因素的消费。在此背景下,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发展旅游业和教育文化产业,刺激新形式消费,促进网络消费等各种新兴形式消费的发展。近年来,淮安市政府明确提出了以特色化提升现代服务业的水平。突出规划引领、政策扶持、机制创新和项目支撑,做强物流、金融、旅游、商贸、医疗卫生五大基础服务业,做大电子商务、文化创意、健康养生三大新兴服务业,加快构建“5+3”现代服务业体系,使之成为新常态下淮安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文娱、教育、服务等部门生产供给状况的进一步改善,产品和服务质量的提高,必将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新需求,形成淮安新的消费热点。
4.稳定城镇居民经济生活环境。消费与收入是息息相关的,因此居民的收入水平是影响居民消费需求的最根本,最直接的因素,并最终决定着居民的消费结构。调整产业结构,加速经济发展,提高居民收入,对促进消费,改善消费结构有着根本作用。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和福利制度,使人们放心消费,也是扩大消费的有效支撑。持续加大民生投入,不断改善公共服务,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坚持兴办实事惠民生,将会顺应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生活的期盼,促进消费领域的发展。
5.科学推进城镇化。城镇化会推动农村人口向城市的迁移,产生巨大的消费“累计”效应,并促进居民消费水平的提档升级,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通过政府宏观调控、科学规划,拓宽社会就业渠道,将扩大内需与新型城镇化建设切实结合起来,可以促进居民消费的稳增长,为淮安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优化奠定基础。随着淮安乡镇工业集中区改造升级,“产镇融合”的进一步发展,淮安城市化建设的步伐必将进一步加快,这也将是迈向小康社会、完善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晏民春,杨桂元.近十年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研究[J].统计与信息论坛,2003,19(2):72.
[2]范燕.我国居民消费结构和消费趋势的变化[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1,33(1):1.
[3]薛薇.基于SPSS的数据分析(第二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333-339.
[4]宁自军.因子分析在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动分析中的应用①②[J].数理统计与管理,2004,23(1): 11-14.
[5]邓菲.因子分析在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变动的应用[J].科技经济市场,2008,(11):45-46.
(责任编辑:高萍萍)
工作实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