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媛晶
[摘 要]对外党际交流是中国共产党对外交流的重要方式。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在对外党际交流方面展现出新的特点:秉承合作共赢理念,深化党际交流内涵;丰富政党高层交流内容,增进党际间理解与信任,推动政党与国家层面关系的发展;拓展多边平台,实现区域与跨区域的深度交流与合作。中国共产党不断加深对外党际交流,打造新形象,推动中国的和平发展。
[关键词]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对外党际交流;新特点
[中图分类号] D8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928X(2015)10-0025-03
对外党际交流单指不同国家之间政党的交流,它是国际政治活动的主要内容之一。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面临着世界形势变化与亚洲局势嬗变等外部挑战;在国内,改革与社会发展进入深化期、叠加期和攻坚期,困难重重。中国共产党的党际交流作为中国对外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内外挑战的压力下不断与时俱进,在新时期展现出新的特点。
一、秉承合作共赢理念,深化党际交流内涵
中国共产党在党际交流中将维护国家利益和促进国家关系发展确定为根本目标。新时期面对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指出“中国将继续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坚定不移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主张“在国际关系中弘扬平等互信、包容互鉴、合作共赢的精神,共同维护国际公平正义”。[1]合作共赢作为中国新时期的外交理念,更多的是追求一种1+1大于2的合作式模式,不论是在国与国之间,还是在党与党之间,以期达到“既利人,又利己;既相互促进,又相互激励;既不逃避现实,又不拒绝竞争,以理性的态度追求共同利益的最大化”。[2]这也表明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全球性大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在自身发展的同时愿意承担更多的国际责任,在与周边国家交往中坚持“亲、诚、惠、容”理念,在同非洲等发展中国家的交往中要秉持“真、实、亲、诚”理念,坚持正确的义利观,秉承“合作、共赢”理念,推动中国与世界的合作与发展,打造命运共同体。中国共产党在继承以往优秀理念的同时进行创新,丰富了新时期党际交流的内涵。
中国共产党秉承合作共赢理念,在顶层设计之下开展新时期外交活动,制定符合中国国家利益的大战略。“一带一路”大战略明显体现出“合作共赢”理念,“一带一路”是 “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一带一路”大战略是在对我国现状充分认识基础上提出,并契合了沿线国家的共同需求,为沿线国家优势互补、开放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中国深刻认识当今世界发展的现状,希望通过自身的发展带动周边的发展,并且清醒地看到,中国不可能独立发展,中国的发展也依赖周边的发展,中国作为有影响力的世界性大国,愿意同世界各国人民一起共同发展。中国共产党致力于合作共赢理念的推广,党际交流作为理念推广的一种渠道,在当今意识形态日益淡化的情形下,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国家外交的宣传相比,党际交流的范围更广,政党关系所推动的国家外交理念的传播,更容易引导民情,提升中国共产党与国家的形象。同时,中国共产党也在实践中不断升华合作共赢理念,体现出其现实意义。2015年4月,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举办“一带一路”专题吹风会,向来自世界各地的政党、商界等代表针对“一带一路”大战略进行权威介绍和互动交流,促进外部对于中国大战略的理解。[3]而通过党际交流来推动“一带一路”大战略,体现出中国共产党对外党际交流合作共赢新理念,表明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和平崛起的决心与方式,表明中国期望在合作共赢的基础上践行大国责任,在不违背国家利益的前提下带动周边的发展。同时,中国在大战略的实施中也推动了合作共赢理念的认同,在对外交往中推动国家关系、党际关系的发展,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更好的外部环境。
二、加深政党高层交流,丰富党际交流内容
政党之间尤其是政党高层之间的交流,对于党际交流具有重大意义。而随着中国在国际上影响力的日益增强,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的各类政党,都越来越愿意了解和认识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共产党交流的积极性也与日俱增。
首先,深化政党高层执政经验交流,保持政党先进性。一是可以吸取其他执政党的有效经验,在交流中看到自身的不足,促进政党之间有关方针、政策的认知,有利于实现执政党执政能力的提升,有利于增进党际间互信,在互鉴互利中推动国家间关系的升级。党的十八大以来,治国理政经验的内容在不断的更新,现阶段关于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反腐、智库建设等的经验分享与探讨越来越受到关注。例如2015年5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组部部长赵乐际在与阿根廷总统、正义党领袖克里斯蒂娜会面期间,双方交流了治党治国经验,阐述了“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双方从治国理政经验的交流中不断丰富两党交流形式和内涵,为深化双边各领域合作奠定更加坚实的政治及社会基础。[4]二是可以学习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在交流中提升自身的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面临着战略机遇期与转折期,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出访,增进国家之间的互信与合作,全面升级中国伙伴关系网。中国实行多渠道的交流方式,在政党交流中,学习借鉴发达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先进经验。2014年6月,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天津市委书记孙春兰访问欧洲三国,尤其是对德国、瑞士的考察访问中,在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和促进社会和谐以及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创新行政管理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深度探讨。政党交流对中国共产党的自身建设与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有利于提升国家间关系、促进多种形式的合作。
其次,在涉及到中外关系敏感问题上,发挥党际交流特殊作用。比如涉及国家主权的南海等问题,中国共产党可以通过党际交流的渠道做工作,表明我们的立场,进一步推动国家关系发展。而且,党际交流不同于政府外交,主要是和外国政党政要进行频繁的交流,交往的对象有执政党、参政党也有在野党,通过与不同政党的交流,有利于增进双方更深入全面的了解,有利于保持国家关系有更好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以中日关系为例,党的十八大以来中日之间关系紧张,双方在领土争端、历史遗留问题等方面产生严重分歧,甚至上升至军事对峙的局面。在中日政府的僵局之下,中日政党保持交流,维系了双方的关系。2015年1月,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部长助理李军在北京会见日本言论NPO代表理事工藤泰志,经过磋商,决定“东京—北京”论坛将会在双方的努力之下继续办下去,推动日本社会形成对华友好舆论氛围。[5]这将保持中日民间交往的持续性发展,使中日双方在日常的经济、旅游方面最低限度的受到政治层面的影响,也为双方恢复正常的官方往来打下基础。2015年3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与日本自民党和日本公明党组成的日本执政党代表团会面。作为亚洲的两个大国,中日执政党之间的党际交流有利于改善两国关系,缓和双方局面,保持沟通渠道,进一步打破不良局面,对于双方都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党际交流一直是中国共产党处理国际事务的重要手段,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就发挥过不可取代的作用,伴随中国的改革开放,以及日益复杂的国际关系,高度灵活的党际关系也将在新时期发挥新作用。
三、积极利用多边平台,拓展党际交流方式
随着世界一体化程度的加深,非传统安全问题合作的增多,“使得种种本来不构成矛盾或最初并非矛盾的问题一下子发生冲突并集中暴露了出来。解决任何一个矛盾往往能激化另一个矛盾,这就使得现代政党政治治理面临的复杂程度超出了人们的想象。在此形势下,党际交流成为大势所趋”。[6]因此,中国共产党特别重视开展党际多边交流,多边合作机制作为中国的外交平台,已经发挥了重大的作用。而随着中国国家实力与地位的提升,在多边平台中所起到的作用持续增强。在中欧政党高层论坛、亚洲政党专题会议等多边平台中,中国多边外交发挥出了主场优势,很好地展示了中国共产党新形象。
欧洲国家一直是中国经贸的密切合作伙伴,对于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保持中欧之间关系的稳定有利于双方的利益。在党际交流层面,中国与欧洲各国一直保持着长久而深入的联系,随着全球化与欧洲一体化的深入,多边交流已经是大势所趋。以中欧高层论坛为例,这是由中国共产党倡议并推动构建的中欧政党高层论坛,是中欧政党间高层、多边、战略对话平台。论坛秉持“相互尊重、平等相待、求同存异、促进合作”的对话原则,始终紧扣中欧关系发展主线,得到了欧洲各国政党及政治组织的积极响应。论坛已经举办四届,所探讨内容其重要性不断提高,从第一届非传统安全带来的全球性挑战的合作,至第四届中国突出“合作共赢”理念打造中欧“命运共同体”,在推动党际关系发展的同时,也加强了中欧的务实合作,在建立政治互信的同时,也促进了中欧的经济等方面的合作。论坛的举办体现出中国在多边平台中的主场优势,不仅在议题中紧扣当今中国国际合作交往的核心,其议程设置等也更凸显中国共产党的主场作用。此外,2013年中国与中东欧青年政治家论坛在北京举行、亚洲政党专题会议在西安开幕等,中国积极利用多边平台,推动政党关系的发展,展示了中国共产党新时期主动、务实的形象。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深刻认识亚洲发展与中国和平发展的共生性关系,而亚洲作为世界上国家关系最复杂的地区,正处于发展进程的关键阶段,面临着难得的历史机遇。中国与周边亚洲国家保持良好的沟通,实现与亚洲各国的友好往来,就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需要积极有效的宣传中国理念,利用多边平台的作用,与亚洲国家达成合作共赢的共识。例如,中国共产党于2010、2011年分别主办了主题为“扶贫”和“发展与社会共享”的亚洲政党专题会议;2014年9月,中联部副部长陈凤翔在第八届亚洲政党国际会议大会上,以“坚持亚洲梦想,共创美好未来”为题进行发言,在会议中宣传中国的大国理念,中国坚持正确义利观,力图打造亚洲命运共同体,实现亚洲人民的共同发展。同时会议进一步推动了亚洲政党及亚非拉政党的交流与合作,相信在各政党携手努力下,政党多边合作将结出更加丰硕的成果。多边平台在中国共产党的对外党际活动中的地位不断的提高,随着中国实力与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中国在世界的话语权也在扩大,多边平台已经成为中国有效发挥主场外交优势,实现自身外交目标的重要部分。
党际交流一直是中国共产党对外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党际交流虽然也是国际政治活动的一种方式,但其交流内容无所不包,交流方式、对象不受外交程式和礼仪、原则的限制。因此,对外党际交流往往发挥着政党外交或政府外交无法替代的作用”。[7]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加强党际交流的优势,进行理念上的创新,丰富党际交流的内容,拓展多边交流的平台,增强党际间的互信,推动更深层次的合作,进一步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形象。
参考文献:
[1]胡锦涛. 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袁智兵. 中国外交的新理念新风格新布局[J]. 时事报告大学生版,2013(1).
[3]共绘互利共赢蓝图(共建“一带一路”)——中联部举行“一带一路”专题吹风会[N],人民日报 ,2015-4-17(3).
[4]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赵乐际会见阿根廷总统和议会领导人[EB/OL],2015-5-8,http://www.idcpc.org.cn/dongtai/150508-4.htm.
[5]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李军会见日本言论NPO代表理事工藤泰志[EB/OL],2015-1-29 ,http://www.idcpc.org.cn/dongtai/150129.htm.
[6]刘瀛玉.现代性视野下的党际交流——以中欧政党高层论坛为例[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4(9).
[7]杜艳华.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对外党际交流及其意义与经验[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2(5).
本文系周敬青教授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国外执政党治党理政比较研究》的研究成果(批准号为12&ZD078)。
作者系中共上海市委党校科社教研部2013级硕士研究生
■ 责任编辑:刘 捷